•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依循研究者對課程實施發現與結論提出以下建議,分別針對課程編排、教學活 動與未來研究三部分提出建議,作為對相關領域之研究者與教學者參考。

一、 對課程編排之建議

(一) 課程週數、每週上課時數:課程週數可以延長至十週或十週以上,七週對個案 而言在課程內容、教學者、教學環境氣氛等部分皆處於絕佳的適應期,若是能 夠延續絕佳的上課狀態並持續的進行課程,對個案會有正向的助益,因此建議 週數可以拉長;上課時數部分 60-150 分鐘之間皆可,依據時數的多寡調整課 程內容的動作數量與難易程度。最重要的是這樣得課程必須持續、不中斷的進

147

行一段時間,換句話說課程週數可以拉長,而每週上課時數與次數則可依照現 實情況 (如:個案時間、場地時間、教學者時間) 做安排,並與課程內容相互 搭配進行調整。

(二) 課程內容動作數量的安排:一堂課週所編排的課程內容不必有非常多的動作,

只需安排對個案有幫助、適合個案程度的動作,並將課程進行的配速放慢,讓 個案能充分在認知上瞭解動作的目的、功能,同時操作動作時體知於身體,讓 認知與體知的學習在同一個水平,確保個案真得瞭解動作意義、目的也確實知 道該如何動作。

(三) 身體結構的認知:當說明身體結構時輔以小骨頭人做動作演示,有助於釐清個 案對身體結構的認知與體知,同時也有益於個案學習其他動作的深入性。

(四) 易學簡單動作:容易學習的動作能讓個案回家後,或是當個案遇到身體疼痛時,

知道能有解決身體疼痛的方法。易學簡單的動作,如:軟球動作,讓個案在課 程之外使用的頻率較高,就算沒有教學者的引導,因為動作簡單,個案也能自 行操作且不會有任何危險。

二、 對教學活動之建議

(一) 課程教具:課程當在說明身體結構與動作時,最好備有教具-小骨頭人,搭配講 解身體結構部位、動作過程時人體結構的變化,有助於個案學習動作並加深個 案對自己身體認識與瞭解。

(二) 口語引導與手觸的使用:教學過程中每個動作應該都要有清楚、明確的口語引 導,口語引導的敘述應該貼近生活,以生活化、具體的描述引導個案去覺察身 體的感受。手觸協助讓個案對動作方向、位置有很明確的認知,在課程中應多 予以使用。

(三) 專業術語:專業術語又分為 1.身體結構名稱;2.其他部分,如:教師引導用語 Hand-cue 或不在課程中之身心學相關名詞的使用。身體結構名稱是屬於課程一 部份,對學生來說是必要的學習,因此教學者應在課程中多加提醒,讓個案能

148

夠藉由每次的提醒加深印象,將模糊的概念轉變成清楚的認知。其他部分像是 教師引導用語,教學者必須注意在口語引導時所用的詞彙對個案而言是否會太 難、聽不懂,或是口語引導的詞彙內容如果是身心學專業領域得相關名詞,就 需要斟酌這些專業名詞是否有必要在課程當中呈現並說明。

三、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團體課程模式

本研究只有兩位個案為研究對象,支持效果較為薄弱,無法形成團體社交與支 持力量。建議未來能以團體、多人模式進行課程教學,讓照顧者不只藉由身心動作 教育改善身心負荷,同時透過每週固定的時間,形成團體支持的效果。

(二) 廣泛與多元的受試者

本研究僅對兩名個案進行課程實施,然照顧者會因年齡層不同 (年輕、中高齡 照顧者) 有不同的需求,建議可將不同年齡層分成團體分別授課,並針對不同族群 的照顧者調整課程內容,深究身心動作教育對改善不同年齡層照顧者負荷之影響。

(三) 結合其他衛教、心理輔導等課程

身心動作教育主要是透過身體動作過程,開發覺察、覺知並學會簡單的放鬆動 作自我幫助,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需要較長的週數、時間才能在看出身心負荷改善的 效果,然而照顧負荷其實是為一種複雜的壓力結構。因此若是能搭配衛教課程,如:

失智症疾病教育知識、照顧技巧,以及心理輔導、心理諮商、因應技巧等課程,以 不同面向、多元化的方法解決失智症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所產生不同層面的負荷,

相信在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效果會更佳完整。

149

引用文獻

內政部 (2013) 。內政部統計通報。臺北:作者。

孔繁鐘 (2007) 。DSM-IV-TR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臺北市:合記。

孔繁鐘 (2010) 。DSM-IV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臺北市:合記。

毛奕棻 (2010) 。身心技法應用於乳癌病患術後復健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台灣失智症協會 (2008) 。失智症完全手冊。臺北市:健康文化。

江文嘉 (2009) 。高中划船選手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的身體覺察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瓊滿 (1999)。居家照顧者的負荷。美和專校學報,17,1-14。

李光哲 (2009) 。以身心放鬆課程進行教師工作壓力抒解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李欣萍、蘇以青、侯淑英 (2009) 。運用放鬆技巧及生理回饋訓練照顧門診一憂鬱症患 者身心症狀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6 (6) ,101-108。

李奕龍 (2006) 。彼拉提斯(Pilates)課程應用於改善中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之研究~一位 初授教師之行動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卓子文 (2001)。再訪身心。中華體育季刊,15 (1) ,94-101。

周玉淳、藍育慧、趙淑員 (2008) 。運用個別懷舊治療減緩一位失智長者焦慮之護理經 驗。護理雜誌,55 (4) ,105-110。

林大豐、劉美珠 (2003) 。身心學 (Somatics) 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

1,249-272。

150

林大豐、劉美珠 (2004)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改善運動員肩部疼痛指數與肌電之效果 研究。NTTU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5 (2) ,163-192。

林大豐、劉美珠 (2006) 。身心動作教育對大學女生月經疼痛改善之效果研究。大專體 育學術專刊,530-535。

林大豐、劉美珠 (2007) 。身心學概論 (Somatics) 概論。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 (主編) , 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 (上) (頁 149-177) 。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 礙研究季刊,3 (2) ,122-136。

林敬程 (2000) 。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之負荷與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 文) 。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 (2006) 。我會永遠記得你-認識失智症。臺北市:作者。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 (2013) 。101~145 年台灣地區失智症人口推計報告。取自 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know_02.html#01

邱浩彰 (1995) 。失智症(癡呆)的認識與頭腦的保健。臺北市:中正書局。

邱啓潤、許淑敏、吳淑如 (2003) 。居家照護病患之主要照顧者綜合性需求調查。醫護 科技學刊,5 (1) ,12-25。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 (2002) 。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

醫護科技學刊,4 (4) ,273-290。

邱逸榛、李怡濃、徐文俊、陳獻宗、李佳琳、王智鵬 (2010) 。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睡眠 障礙及其相關因素。護理雜誌,57 (4) ,29-38。

邱逸榛、黃舒萱、徐亞瑛 (2004)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照顧者之疲憊、負荷與憂鬱之間 的關係。長期照護雜誌,7 (4) ,338-351。

邱溫 (譯) (2011) 。身心調癒地圖。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Shapiro, D., 2007) 邱銘章、湯麗玉 (2009)。失智症照護指南。臺北市:原水文化出版。.

151

胡君梅 (2012) 。正念減壓團體訓練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臺北市。

夏林清、鄭博真 (2008) 。行動研究實作指引。臺北市:華騰文化。

徐翠敏 (2003) 。用「身」體會。中華體育季刊,17 (3) ,145-153。

翁雪芳、陳敏麗 (2013) 。運用冥想式放鬆技巧於一位乳癌手術後病患之護理經驗。新 臺北護理期刊,15 (1) ,79-88。

馬先芝 (2003) 。照顧負荷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0 (2) ,82-86。doi:

http://dx.doi.org/10.6224/JN.50.2.82

張可臻、陳昭源、林忠順 (2008) 。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診斷及治療照護。基層 醫學,23 (6) ,153-157。

張玉佩 (2004) 。「身體智慧」之開發-淺談「身心動作教育」與「動作教育」。學校體 育,15 (1) ,121-126。

許建坤 (2009) 。身心動作教育對基層員警工作壓力抒解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宜婷 (2011) 。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使用居家服務經驗之初探 (未出版碩士論文) 。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昱合、張素嫺、方妙君、蔡美利 (2009) 。運用運動訓練維持失智老人如廁功能之探 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5 (4) ,265-272。

陳美妙、陳品玲、陳靜敏、徐亞瑛 (2004) 。機構式喘息服務對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負 荷之影響。長庚護理,16 (2) ,152-166。

陳素雲 (2010)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公務人員肩頸疼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傅中玲 (2008) 。台灣失智症現況。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3 (3) ,168-181。

湯麗玉、葉炳強、陳良娟、謝碧容 (2000)。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成效初探。應用心理研

152

究,7,171-190。

黃正平 (2006) 。失智症之行為精神症狀。台灣精神醫學。20 (1) ,3-18。

黃晴淇 (2006)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教師身心放鬆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楊茹萍、顏妙芬、張秀蘭 (2002) 。緩解一位照顧者身、心、社會負荷的護理經驗。護 理雜誌,49 (6) ,89-94。http://dx.doi.org/10.6224/JN.49.6.89

楊嘉玲、孫惠玲 (2003) 。「照顧者負荷」概念分析。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學報,3,15-27。

楊榮森 (2011) 。肩頸痛有年輕化趨勢。健康世界, 429,17。

趙學瑾、陳坤檸 (2008) 。憂鬱症患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以元極舞為例。大專體育學 刊,10 (1) ,47-61。

劉亦中 (2010) 。對養護機構失智老人進行園藝活動適用性的初探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美珠 (2002) 。身心適能 (Somatic Fitness)。中華體育季刊,16 (4),134-141。

劉美珠、林大豐 (2003) 。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操選手身心覺察能力對改 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183-195。

劉美珠、林大豐 (2005) 。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美珠、林大豐 (2007) 。身心對話:自然動作與身心遊戲。臺東市:臺東大學。

劉美珠、林大豐 (2009) 。身心對話-伸展與放鬆。臺東:臺灣身心教育學會。

鄭增財 (2006) 。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賴佩鈴 (2012)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乳癌末期疼痛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 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謝美芬、顏兆熊 (2008) 。失智症患者之行為精神症狀的處置。基層醫學,23 (7) ,

153

203-208。

顏智淵 (2008) 。身心靈平衡運動課程介入對大專女學生憂鬱傾向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19 (2) ,37-49。

Bachner, Y. G., & O’rourke, N. (2007).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of responses by care providers to the Zarit Burden Interview. Aging & Mental Health, 11 (6) , 678-685.

Beaudoin, C. (1999). Integrating somatic learning into everyday life.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Revue Canadienne De l'éducation, 24 (1) , 76-80.

Chadda, R.K., Singh, T.B., & Ganguly, K.K. (2007). Caregiver burden and coping.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2 (11) , 923-930.

Chan, T. S. F., Lam, L. C. W., & Chiu, H. F. K. (2005).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Zarit Burden Interview. Hong Kong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 (1) , 9-13.

Chang H.Y., Chiou, C.J., & Chen, N.S. (2010). Impact of mental health and caregiver burden on family caregivers’ physical health.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0, 267-71.

Chien, W. T., & Lee, I. Y. (201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dementia care programme for families of home‐resided older people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67 (4) , 774-787.

Connell, C. M., Janevic, M. R., & Gallant, M. P. (2001). The costs of caring: Impact of dementia on family caregivers.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14 (4) , 179-187.

Coon, D. W., Thompson, L., Steffen, A., Sorocco, K., & Gallagher-Thompson, D. (2003).

Anger and depression management: psychoeducational skill training interventions for women caregivers of a relative with dementia. The Gerontologist, 43 (5) , 678-689.

Danhauer, S. C., McCann, J. J., Gilley, D. W., Beckett, L. A., Bienias, J. L., & Evans, D. A.

Danhauer, S. C., McCann, J. J., Gilley, D. W., Beckett, L. A., Bienias, J. L., & Evans,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