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為研究者於研究實施歷程中,對自我的反思,以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 觀察員對課程與教學的檢核;第二部分為研究者省思與專業成長。

一、 觀察員之檢核

本研究之課程分為七週實施,每週一堂課,每次 130 分鐘。觀察員分別針對七堂課 進行課程與教學的檢核,惟有第四週個案 S 補課時未進行觀察員檢核,檢核內容又分為 課程的實施、教學者的教學行為、師生互動等加以評核。

(一) 觀察員對課程實施之檢核

研究者將觀察員在七週課程當中,對課程實施所做的檢核資料分為「非常好」、「好」、

「普通」、「不好」、「非常不好」等五項,以次數(N)及百分比(%),為資料分析,如表 4-5-1。

表 4-5-1

課程實施分析表

實施情形 檢核項目

非常好 好 普通 不好 非常不好 N % N % N % N % N % 課程實施按照計畫進行 2 30% 1 15% 3 40% 1 15%

教學流程順暢 2 30% 4 60% 1 15%

教學時間掌控適宜 3 40% 2 30% 2 30%

教材教具準備合宜妥當 3 43% 3 43% 1 14%

依據表 4-5-1 分析得知,課程實施方面按照計畫進行,「普通」、「不好」合計 55%,

顯示教學者在執行教學的執行進度與課程內容量掌握度不足;教學流程部分,「非常好」、

「好」合計 90%,表現良好。教學時間掌控部分,「非常好」佔 40%,「普通」佔 30%,「不 好」佔 30%,顯示教學者對教學時間掌控狀況起伏,有待加強。教學者在課程中應多觀 察並掌握個案的學習行為,給予調整。

(二) 觀察員對教學行為方面之檢核

研究者將觀察員在七週課程當中,對課程實施所做的檢核資料分為「非常好」、「好」、

「普通」、「不好」、「非常不好」等五項,以次數(N)及百分比(%),為資料分析,如表 4-5-2。

139

表 4-5-2

教學者教學行為分析表 實施情形 檢核項目

非常好 好 普通 不好 非常不好 N % N % N % N % N % 教學者能適當引起研究

個案興趣 4 60% 2 30% 1 15%

教學者能適當引導研究

個案進入課程主題 1 15% 5 70% 1 15%

教學者能有效掌握研究

個案學習行為 2 30% 5 70%

依據表 4-5-2 分析,檢核項目第一項為「教學者能適當引起研究個案興趣」,「非常 好」、「好」合計 90%,顯示教學者在課程中能引起個案興趣,並使之投入課程。檢核項 目第一項為「教學者能適當引導研究個案進入課程主題」,「非常好」、「好」合計 85%,

看出教學者能引導個案進入當週課程主題。而在「教學者能有效掌握研究個案學習行為」

部分,「普通」達 70%,顯示教學者在課堂中對個案的學習行為普通,教學者在課程中應 多觀察並掌握個案的學習行為,給予調整。

(三) 觀察員對教學者與研究個案互動之檢核

研究者將觀察員在七週課程當中,對課程實施所做的檢核資料分為「非常好」、「好」、

「普通」、「不好」、「非常不好」等五項,以次數(N)及百分比(%),為資料分析,如表 4-5-3。

表 4-5-3

師生互動分析表 實施情形 檢核項目

非常好 好 普通 不好 非常不好

N % N % N % N % N % 學習氣氛融洽 6 85% 1 15% 0 0 0 0 0 0 教學者能適時解答

研究個案的問題 4 60% 2 30% 1 10% 0 0 0 0 教學者能依個別

化、適性化進行指導 2 30% 3 40% 2 30% 0 0 0 0

140

依據表 4-5-3 分析得知,課程進行中的學習氣氛融洽,「非常好」、「好」合計 100%。

教學者適時解答研究個案問題此項,「非常好」、「好」合計 90%,「普通」為 10%,顯示 當個案在課堂中提出疑問時,教學者能適時回答個案問題解惑。在教學者一個別化、適 性化進行指導這部分,「非常好」、「好」合計 70%,觀察員認為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

應多關注個案個別的情形,給予個別、適性化的指導。

二、 研究者省思與成長

研究者在課程當中兼教學者的角色,從發現研究問題確認研究方向、尋找研究對象,

到進入課程一連串的課程編排、實施課程、每週對課程的檢討與修正至課程結束等,在 各個階段面臨不同的問題與考驗;在研究逐步實現的過程,研究者也不斷的在嘗試、學 習,因而在身心學專業領域知識、身心動作教育教學能力、課程編排有豐富的收穫及成 長。以前大學在學習動作課時都會有個迷思,是不是身體能力好才算是個優秀、厲害的 教學者?經過四年學習發現,原來最重要動作學習並非動作外型的表現,而是在動作過 程當中是否靜下來傾聽身體的聲音並與身體對話,將從過程中的自我覺察、自我體會幻 化成個人教學經驗,與學生分享;評值不應該以結果導向定論,應以在過程中個人學習、

收穫、體會與經驗,以及個人自覺收穫為主要,對於身心動作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外型的 呈現,而是在傾聽身體、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的個人收穫,過程中所激發出的火花、想法 比結果更吸引人。

教學者已於課前擬訂好每週教學計畫,但教學現場往往會依照個案學習狀況進而調 整教學內容,並在事後與觀察員做課程檢討,不斷修正每週課程內容。根據每週教學者 與觀察員的課後檢討、個案學習狀況及個案對課程的回饋、建議,調整課程內容。以下 針對七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際教學活動,省思課程編排、教學行為與自我成長三部分,

分述如下。

(一) 課程編排方面

1. 課程內容動作不必多

尚未進入正式課程前教學者擬定教學計畫中編排許多動作,卻發生第一週上課

141

時課程內容動作量過多,教學者教不完因而在教學節奏上過快,導致個案無法有很 完整對動作與覺察的吸收。身心學重視的是在動作中覺察、體知、自我發現的過程,

而非執著於動作數量的多寡。因此課程內容動作毋須太多,編排適合個案的幾組動 作,並於每週上課複習,複習有助於個案加深對動作的記憶,不用忙於紀錄動作的 形式,個人每天的身體狀態都不一樣,動作感覺也會依身體變化而有不同的過程,

幫助個案在過程中探索而非囫圇吞棗記憶動作才是重要的。

2. 動作之間連結性與流暢度

從站姿、坐姿到躺姿,動作編排流暢性會影響個案動作感受,當課程中出現不 連貫動作時教學者會立即予以刪除,同時檢討下週課程內容的編排。動作之間的連 結性與流暢度有助於個案在動作中,更投入的體會並覺察、覺知自己的身體。

3. 易學簡單的動作

對個案來說能有動機延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使用在於個案能容易將動作 記憶,並將動作延伸至生活當中。編排適合個案背景、學習狀況的簡單、容易學習 的動作,有助於個案回家練習。

4. 課程週數、每週上課時數與課程內容之編排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是以身體動作為媒介逐漸開發身心覺察能力,需要時間不斷 將經驗堆疊醞釀、層層累積,藉由持續的過程逐漸感受自己身心內在變化,強調在 過程覺察體會動作對自己身心帶來的益處,這種特性讓其無法在短時間週數內立即 見效。經過本次課程實施結果發現,在週數部分七週還是過短,具觀察者所述教學 者與個案彼此間才建立好上課默契,個案也已經學會動作較能向內覺察時課程就要 結束,顯見若以每週一次的上課頻率,七週的過短,應可增加為十至十五週。根據 文獻探討相關類型的課程時數落在 60-150 分鐘之間,這類區間時數能顯示出介入 課程其效果。本研究以每週 130 分鐘進行課程,經由教學省思日誌與觀察員紀錄表 發現 130 分鐘時數尚佳,在身心動作教育中動作不只是動作,更著重於動作當中的 體會與感受,此外也強調身體要以正確的方式操作,以講解人體結構、動作操作、

142

動作體會等順序進行課程,因此 130 分鐘的時間安排對課程實施操作是為剛好。當 然每週課程時數的安排還是必須依照現實狀況與課程內容互相搭配,每週時數介於 60-150 分鐘皆可,而依照時數長短決定課程內容的難易度,所擁有的時間越少就減 少動作數,並簡化動作 (如:坐姿手部挖舀舞) ;當時間多則是可以加入動作數量,

運用系列動作 (如:挖舀之舞 1/2/3) 增加課程的延續與完整性。

(二) 教學行為方面

1.口語引導與手觸引導使用

口語引導是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口語引導的使用會影響個案 在動作過程中是否能開發覺察、有所體會的因素之一,對於口語引導內容應多以具 體化、實際化的方式進行描述,並對於動作目的、功能與方向性需明確的說明。手 觸引導搭配口語引導使用能讓個案在動作覺知、體知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幫助個 案加深對正確身體位置、覺知身體動作方向的記憶。

2.精準的表達與學習等待

教學者在口語引導或動作說明時應該要有細心的觀察與精準的說明,才能有效 引導個案回到身體、自我覺察。教完動作後不用急於進入下個動作的操作,要學會 等待個案,讓個案有時間能夠在動作中體會、覺察,教學者需要有耐心的等待回應,

不可操之過急。

3.依照動作屬性營造課程氣氛

有的動作快、有的動作慢,教學者應該依照動作屬性營造教學氛圍,藉由聲音 的大小、音調的高低、描述的內容,營造出適合動作屬性之課程氣氛,有助於個案 投入課程學習。

4.覺察、覺知與體知

「有覺察才有選擇,有選擇才能改變。」所以改變的第一步是必須先打開覺察 能力,在課程中有許多動作皆在引導個案向內覺察,透過動作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況;

打開覺察後,下一步便是能夠「覺知」。覺知是不僅個人有覺察,還能知曉動作的

143

原理、動作的目的、動作的功能,並知道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樣的狀況,動作中有什 麼樣的習慣,當能覺知清楚自己的狀況時,接著就是「體知」。認知上知道,但身 體有真正去體會、去經驗,那不完全;在認知上瞭解之外,身體是有很聰明、有記 憶的,要透過實際的操作讓身體體知,最後將動作認知、感覺認知與身體覺知融合,

原理、動作的目的、動作的功能,並知道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樣的狀況,動作中有什 麼樣的習慣,當能覺知清楚自己的狀況時,接著就是「體知」。認知上知道,但身 體有真正去體會、去經驗,那不完全;在認知上瞭解之外,身體是有很聰明、有記 憶的,要透過實際的操作讓身體體知,最後將動作認知、感覺認知與身體覺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