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就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與基本意涵為四部分,第一部份為身心學的基本理念與 發展;第二部分為身心動作教育理念意涵;第三部分為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研究。

一、身心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

身心合一概念出現於十九世紀末歐美國家,源自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的問題,或 是對觀察、體驗到的身體現象感到好奇,重新檢視身體動作,向內自我觀察探索,並進 行一連串身體探索過程,因每個人的所遭遇之身體問題不一樣,加上個人背景、需求的 差別,逐漸形成因應各種不同身體問題的身心技法。1950-1960 年代,美國興起一股流 行東方文化風潮。東方古老的哲學思想強調身心一體全人觀念,治療與開發覺察的方法 如:指壓、推拿、太極拳、氣功、瑜珈等,深深影響著身心技法研究者,對於西方身心 學發展有相當的益處與貢獻。這個時期身心技法處於蓬勃發展的狀況,雖然都是以傾聽 覺察身體、向內自我探索並重新體驗身心為核心概念,然而卻無統一的名稱稱之;直到 1976 年湯瑪斯 • 漢納 (Thomas Hanna) 以「Somatics」為此領域命名之,並發行第一本 專屬 Somatics 雜誌供身心學研究者在此交流 (林大豐、劉美珠,2007) 。身心學領域種 的核心概念是’’soma’’,soma 是活生生且完整的有機體,是一連串流動的過程,在動態 中不斷的適應與調整 (Hanna, 1976) 。Beaudoin (1999) 對六位學過身心技法的人進行訪 談,瞭解以身心學為基礎概念的身心技法是否被運用至日常生活中,研究個案對身心技 法皆抱持正面態度,且在面臨負面情緒時也常使用身心技法進行處理,並表示透過練習 身心技法,開發覺察能力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獲得正面情緒感受,敞開心胸接受生命中 的困難與問題。由此可知,身心學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與身體智慧的經驗科學,以第一 人稱向內自我覺察及反省,透過動作並向內覺知的過程達到探索自我、他人與環境之間 的關係,其理論基礎又包含以下幾點 (劉美珠、林大豐,2003,2007) :

(一) 身心合一

強調身心之間並無主僕關係、高低之分,身心是相互影響、一體兩面,身體任何現 象與狀態都會影響心理感受,相對的心理感受、想法意圖也同時記憶在身體裡面。唯有

21

將身心看成一體,相輔相成調整,才是完整的全人。徐翠敏 (2003) 以梅洛龐蒂觀點探 討身心關係,發現大眾普遍以物化眼光看待身體,使身體淪為機械或是品物概念,認為 應從全人的身體觀著手,重新找回身心合一的覺知感受。

(二) 活生生的有機體

身體是活生生的有機體,每分每秒都不斷的在改變,是為動態、流動的活體,且具 有思想與智慧。

(三) 從第一人稱觀察

主張以第一人稱角度 (自己),非以大家習慣第三者 (他人) 角度看待身體,由第一 人稱的角度探索內在經驗科學,強調過程中個人自我觀察的經驗感受。

(四) 由自我內在經驗

以個人存在為中心經驗身體,覺察身心的變化感受,喜悅或悲傷、活力或疲憊、興 奮或安靜等狀態之間的流動改變;傾聽身體,覺察動作及心靈狀態,幫助自己達到身心 合一。

(五) 過程導向

向內觀察的過程與改變的個人經驗,體會在不同情境下個體內在的轉變,專注於過 程中的學習於改變的獲得。

(六) 開發覺察能力

覺察是一種將無意識層面提升至意識層面的過程,以自己身體為基礎,藉由對身體 的覺察改變進一步到瞭解自我情緒變化覺知,提升自我情緒覺察的能力。趙學瑾與陳坤 檸 (2008) 將身心學中開發覺察能力以元極舞為例應用於憂鬱症患者,發現憂鬱症患者 在身體感受、敏銳度的覺察能力明顯改善,透過身體活動經驗能覺知且認知自己負面思 考帶來的壓力與憂鬱情緒,將負面思考轉為正面想法,對改善自身憂鬱情緒有益處。

(七) 覺察改變與選擇

體知身體改變現象與流動,人們瞭解並尊重身體,透過對身體變化流動的體認,幫 助人們更清楚面對選擇與掌握自己。

22

(八) 接觸與習慣動作重塑

透過手的引導 (Hand-cue) 讓身體與心智溝通,將感受提升到意識層面,覺察身體 不同感受進而對身體習慣進行重新調整與修正的動作。

(九) 尊重身體智慧

身體有其自身智慧,當人們能透過身體覺察自我與他人時,身體不再是單純的身體,

而是具有豐富資源及無限潛力的有機體 (張玉佩,2005) 。身體並非如身心二元論中所 述是附屬於心智、次要的概念。身體會為求生存會做調整與改變,適應環境種種變化,

向身體學習能增進覺醒與體悟,幫助我們瞭解自我身心的變化。

(十) 自我與外在環境之間的調和

卓子文 (2001) 認為身心是一體切互相影響,應以主體角度重視本身的感覺,並覺 察自身感受,思考自我、他人與環境之間關係。身心學著重於自我內在平衡,但也應包 含自我與他人、個別與群體、內在與外在之間的協調。以身體為手段為出發點,向外探 索身體因外在環境改變而產生的內在變化,並從中尋得平衡。

身心學由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觀察自己,將身體與心智的地位並列,認為兩者的個別 主體性應該受到重視。身心兩者並非從屬關係,身體現象與感受也應該被細覺察、傾聽,

以身體為媒介開發內在覺察能力,經由覺察能力去覺知自己、心理與環境之間的訊息與 改變。傾聽身體動作當下發出的訊息,向內探索、體察自己身體的可能性,體知情感與 情緒的變化。因此,從身心學的觀點出發,去經驗、探索、感受與體會身心內在的體驗 是一種促進身心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同時幫助自己面對選擇與學習最深切的內在感受,

建立身心之間溝通橋樑。

二、身心動作教育理念內涵

Hanna (1988) 認為身心教育是一個人透過感覺學習,並覺察自身的生理感受的過程。

身心教育 (somatic education) 強調開發身心覺察能力的教育過程,藉由不斷體知的過程 當中重新瞭解與學習“我是誰?”,經驗自我的感受與存在;身心學者認為一個人想要學 習或改變,必要從第一人稱角度打開覺察向內經驗感受自我覺知,才能對身體、心理和

23

情緒有所掌握 (林大豐、劉美珠,2007) 。Holland (2004) 將正念冥想與身心教育中覺 察概念進行整合並於體育課中實施課程,Holland認為身心教育像是瑜珈、費登奎斯等動 作能幫助引導身心覺察、動作模式、呼吸和身體姿勢,幫助個人打開覺知並擁有更好生 命的經驗。

在身心教育觀點之下,學者劉美珠、林大豐建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和教材 架構與系列內容。以下分述其整理出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架構 (林大豐、

劉美珠,2007) : (一) 課程目標

1. 認識身體並開發身體覺察能力 2. 學習放鬆與壓力處理

3. 學習身體使用,改善姿勢提升動作效率 4. 增進身心適應能力

5. 增進情緒覺察、社會化覺察和環境覺察 6. 增進自我掌控、肯定與自信

(二) 內容架構

24

圖 2-3-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架構

資料來源:劉美珠、林大豐 (2007) 。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 (上) ,166。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三) 身心動作教育教材形式

身心動作教育包含相當多種方法,不同的方法在身體、心理與性靈所著重程度 皆不一樣。常見的身心技法有亞歷山大技巧 (Alexander Technique) 、拉邦動作分析 分析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蘿芙技巧 (Rolfing -Structural Integration) 等技 法 (Linden, 1994)。身心動作教育教材形式相當多元,只要能有效達到身體覺察與 課程目標的方法策略皆可是為是教材,其課程內容又包含以下五點分述:

1. 身體構圖

認識身體結構以及動作時所運用到身體部位,運用實際小骨頭人教學,使 個人腦中有清楚畫面意象。學習身體構圖能幫助個人認知身體結構,經由實際 動作感受內在結構運作的方式,使個人能在動作當下有更明確的方向與意圖,

也能讓個人在動作當下不斷覺察、感受、調整,進行有效率及省力的動作。

25

2. 創造性動作教育

根據拉邦動作分析所發展的身體部位、空間、時間、力量和關係等元素設 計相關身體探索活動。

3. 本能性自然動作探索

運用不同身心技法,藉由不同主題、道具、概念,探索身體本能自然動作。

4. 身心適能

以身心學的概念,融合體適能所強調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柔軟度、

身體組成比例和動作協調性等項目,予以設計課程內容。

5. 人際關係與環境適應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學習尊重他人,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覺察,覺 察自我、他人、社會與環境之間的變動關係。

綜合以上可知,身心動作教育是以身心學為概念,透過動作的概念並以教育的角度 出發即為身心動作教育,從自己的身體出發,經由一系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體驗活動,

開發身體覺察、認識身體結構功能,並體會自我在動作當下的內在經驗感受 (劉美珠、

林大豐,2003) 。身心學者認為動作本身即是一個人生命能量的呈現,提供人們最深刻 的感受經驗,每一個動作的背後都有其意圖和表達的內容,訴說著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身心動作教育即是以「身體」為主體,強調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 間互動關係。透過有系統的理論與方法,經由身體的感覺和反應,以及身體動作的操作,

來調整身體及影響心理層面,使人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發揮潛能 (劉美珠,2002)。

三、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研究

身心學於國內正處起步階段,身心學者林大豐與劉美珠兩位教授致力於推廣身心動 作教育理念,近幾年亦帶領研究生進行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等實證研究。本研究針對失智

身心學於國內正處起步階段,身心學者林大豐與劉美珠兩位教授致力於推廣身心動 作教育理念,近幾年亦帶領研究生進行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等實證研究。本研究針對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