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

Copied!
2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 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 研 究 生:温育瑄 指導教授:林儷蓉.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 2014 年 6 月 研 究 生:温育瑄 指導教授:林儷蓉.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可能性,實 施過程中瞭解失智症照顧者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施接受度與學習情況,以及實施課程 對失智症照顧者改善照顧負荷之情形,最後瞭解教學者在教學行動歷程的反思和成長。 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進行,研究者對象為立意取樣之兩位女性失智症照顧者,實施七週, 每週一次每次 130 分鐘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透過家庭照護者心理負擔問卷、疲勞視覺 類比量表、課後回饋單、觀察員紀錄表、教學省思日誌、課堂影片、課前實施前與實施 後訪談紀錄等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本研究所編排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可為失智症照顧者所接受,其中以身體結構與軟 球動作探索最受喜愛。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效果多呈現於課程實施過程,其中 對改善身心疲勞、身體疼痛與睡眠問題有顯著良好的效果,對負面情緒的改善則較 不明顯。 三、研究者經由行動歷程的省思,在課程編排、教學能力與專業知識等各方面皆有所精 進,在教學與自我專業知能上獲得不少收穫與成長。 研究結論: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失智症照顧者身體疼痛、身心疲勞有正面效果,惟課程 設計與教學實施需進一步規劃。本研究將針對相關問題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字:身心動作教育、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 iii.

(3) Action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for Burden Improvement in Dementia Caregiver June, 2014 Author: Wen, Yu-Hsuan Advisor: Li, Jung-Lin. Abstract This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arrange a specific course for Dementia caregiv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The course used to improve Dementia caregivers burden, understanding dementia caregiver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ceptan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udies, and implementing curricula to improve care for dementia care load conditions, final reflections about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course of action and growth. Research method action research for researchers object to conception sampling of two bit female lost intellectual syndrome care who, implementation 7 week, weekly once each 130 minute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action education courses, through Zarit Burden Interview and Visual Analogue for Fatigue Scale, and class feedback single, and observer records table, and teaching diary, and classroom film, and interviews records as discussion of pursuant to.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was applicable to the Dementia caregivers. 2. The caregiver demonstrated an 90% of acceptable and active reaction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particularly in body mapping and fascial ball. Along with the course, their learning situation get better than before. 3.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mprove dementia caregivers burden effect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t prov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rovement on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body aches and sleep problems; however, negative emotions was not show obvious effect. 4. The research had done much benefit not only to the Dementia caregiver but also to the research’s teaching abilit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designing skill as well. Conclusion: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on Dementia care for physical pain, mental fatigue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The research on relevant issu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Dementia, Caregiver, Caregiver Burden. iv.

(4) 謝. 誌. 「一棵樹要長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麼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尼采 生命,是一段持續自我探索的過程,期許自己在未來能保有對知識的好奇與動力,任性 終不失性。於我而言,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休旅所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感謝能有機 會在富含人文涵養的臺師大學習並汲取豐碩的學識。 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林儷蓉老師,在研究學習之路上總是扮演傳道、授業、解 惑的角色;論文方面,相當有耐心的因材施教,提點同時給予許多挑戰,每一次討論後 所激發的想法實則不停挑戰自我極限。感謝儷蓉老師給予許多實務操作的機會,讓學生 透過實務的操作,對高齡者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衍生至對身邊的人多一份同理與保 容,謝謝您讓我的生命更寬廣、豐富。感謝兩位口試委員劉美珠老師與邱逸榛老師,對 論文所給予的建議,讓學生的論文臻於完善。謝謝劉美珠老師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 的指導與心理上的支持,每當學生對自己有所遲疑、猶豫,美珠老師總以堅定又溫柔的 態度鼓勵學生繼續向前。謝謝邱逸榛老師在失智症照顧者這部分給予專業的建議,不吝 嗇提供相關資源,增添論文的完整性。深深感謝兩位研究對象,願意大膽投入未知領域 全心學習,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給予許多細膩的回應與意見,有幸能與妳們一同在研究過 程中成長,真好。謝謝每次不辭辛勞遠從關渡來的觀察員筱凡,細心觀察紀錄提供寶貴 的教學建議。 感謝愉悅蓉門的睿哲、京甫、勉如與志蘭學姐,互相扶持並帶給彼此無限歡樂;謝 謝研究所一同努力的同學們,不時關心、問候、討論,激盪正面向前的氛圍,促使著我 往前邁進;謝謝助教姊姊渝涵、怡青、心慈與欣芸帶領著我們經歷大小活動,並在行政 上給予許多幫忙;還有鳳禎學姐、京甫學長與詩縈,謝謝妳們在最後一哩路的支持陪伴。 我最親愛的家人;感謝我的父親體育室温良財主任對這份艱難的行動研究給予全力 支援,以及三不五時的進度關心,我都知道;謝謝母親段灣妹女士總是在我對人生迷惘 撞牆時悉心開導,幫助我建立起正確的正知正見;謝謝大姊家瑜總以自己的方式默默關 心我向前;謝謝二姐家瑋總在我迷航時指點迷津,鼓勵我用超然態度面對困難。僅將此 論文獻給我的家人,感謝你們讓我在生命旅途中如此順利、圓滿。 温育瑄 謹致 2014 年 7 月. v.

(5)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 誌 ............................................................................................................... v. 目. 次 .............................................................................................................. vi. 表. 次 ............................................................................................................ viii. 圖. 次 ..............................................................................................................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操作型定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失智症相關研究 ................................................................................................ 8. 第二節. 照顧者負荷 ...................................................................................................... 13.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與基本意涵 .................................................................. 20. 第四節. 從身心學觀點探討照顧者負荷介入方案 ...................................................... 29. vi.

(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人員與研究場域 .............................................................................. 41.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工具 ...................................................................................... 42. 第四節. 課程編排與規劃 .............................................................................................. 46. 第五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 51.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5. 第一節. 個案背景描述 .................................................................................................. 55.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施適宜性 ...................................................................... 58. 第三節. 課程接受度與學習情形 .................................................................................. 99. 第四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照顧負荷之情形 .................................................... 111. 第五節. 研究者省思與成長 ........................................................................................ 13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45. 第一節. 結論 ................................................................................................................ 145. 第二節. 建議 ................................................................................................................ 146. 引用文獻 ....................................................................................................... 149 附. 錄 ........................................................................................................... 160. vii.

(7) 表. 次. 表 2-2-1 照顧者負荷介入方案之研究 .................................................................................. 17 表 2-3-1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放鬆之研究 .......................................................................... 26 表 2-4-1 國外以身心學觀點之相關介入方案 ...................................................................... 31 表 3-3-1 實施程序表 .............................................................................................................. 44 表 3-4-1 課程內容分析表 ...................................................................................................... 49 表 3-5-1 資料編碼方式 .......................................................................................................... 53 表 4-2-1 第一週 課程修正表前後對照 ................................................................................ 85 表 4-2-2 第二週 課程修正表 ................................................................................................ 88 表 4-2-3-1 第三週 個案 F 課程修正表 ................................................................................. 90 表 4-2-3-2 第三週 個案 S 課程修正表 ................................................................................. 92 表 4-2-4 第四週 課程修正表 ................................................................................................ 94 表 4-2-5 第五週 課程修正表 ................................................................................................ 95 表 4-2-6 第六週 課程修正表 ................................................................................................ 96 表 4-2-7 第七週 課程修正表 ................................................................................................ 97 表 4-3-1 課程接受程度分析表 .............................................................................................. 99 表 4-3-2 課程學習情形分析表 ............................................................................................ 107 表 4-4-1 家庭照護者心理負擔問卷分數表 ........................................................................ 114 表 4-4-2 疲勞視覺類比量表分數表 .................................................................................... 115 表 4-5-1 課程實施分析表 .................................................................................................... 138 表 4-5-2 教學者教學行為分析表 ........................................................................................ 139 表 4-5-3 師生互動分析表 .................................................................................................... 139. viii.

(8) 圖. 次. 圖 2-3-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架構 ................................................................................ 24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40 圖 3-3-1. 研究流程 ................................................................................................................ 43 圖 3-4-1. 課程架構圖 ............................................................................................................ 48 圖 3-5-1. 資料蒐集時間點 .................................................................................................... 53. ix.

(9) 第壹章. 緒論. 近年來罹患失智症人口日益增多,除醫療與社會資源議題被討論,照顧者負荷也漸 漸被重視。然而近幾年對照顧者研究多著重護理層面的照顧技巧訓練,減緩照顧者負荷, 卻甚少談到照顧者對自己的感受。本研究以身心學為基礎規劃一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透過課程減輕照顧者的負荷壓力感受,提升覺察能力與自我覺知。本章共分為五節,第 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操作型定義;第四節研究範 圍與限制;第五節研究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內政部統計,我國自 82 年起 65 歲以上人口持續攀升,邁入高齡化社會;至 101 年 底老年人口佔總人數 11.2%,老化指數達 76.2% (內政部,2013) 。臺灣逐漸邁向高齡社 會,失智症人口比例隨之上升。台灣失智症協會係以「經建會 2010 年至 2060 年臺灣人 口推計報告」為母體進行失智症人口推估,結果顯示臺灣失智人口於 2060 年時近於 80 萬人 (台灣失智症協會,2013) 。 失智症在以前被稱為老年癡呆症,人們對此症無深入瞭解。近年已開發國家邁入高 齡社會,失智症盛行率增加,對失智症本身病因、病程與相關議題研究日益增多。失智 症是在意識清楚前提下因大腦皮質功能喪失,產生記憶損害、空間感喪失、計算能力下 降、判斷力和思考能力退化的疾病 (邱浩彰,1995) 。除記憶損害與認知障礙,失智症 常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臨床層面上可能在失智症病程任何時間發生,包括憂鬱、妄想、 幻想、錯認、行為障礙、日落症候群等,在這六種症狀類別下各自表現其行為,像是行 為障礙之下可能會出現攻擊行為、睡眠障礙、迷路、漫遊等行為表徵 (黃正平,2006) 。 一般來說失智症又可分為會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和其他失智症三類,其中又以 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最常見 (傅中玲,2008) 。失智症的疾病特徵造成病患認知功能衰 退,個性改變與行為異常,進一步影響病患本身工作和生活能力。失智症病症及其行為 1.

(10) 表徵問題相當多元,無法從頭到尾用同一種模式照顧,必須因病患外顯疾病特性進行照 顧方式調整與因應,同時照顧者還需面對自身角色衝突與生活結構改變帶來的變化和衝 擊,引發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各種層面的負荷壓力。 Printz-Feddersen (1990) 定義照顧者負荷是家屬因照顧失能老人所面臨身體、心理、 情緒、社會與財務等層面的衝擊;又因長期照顧慢性病人所產生客觀行為與主觀負面情 緒感受 (馬先芝,2003;Montgomery, Gonyea, & Hooyman, 1985) 。照顧負荷包含財務 花費、身體狀況、犧牲個人社交及休閒活動的時間,身體健康程度下降、承受精神壓力 與較差的生活品質等 (Chadda, Singh, & Ganguly, 2007;Rose-Rego, Strauss, & Smyth, 1998) 。家庭照顧者,大多是配偶、子女、其他親屬,長期照顧病患,與病患互動過程 中產生的感受,包含身心理、社會不同面向衍生出的負荷問題。由於家庭照顧者是非專 業的護理人員,多半未受過專業訓練,無支持系統幫忙,面對照顧病患時產生照顧負荷 往往是不知如何面對處理,只能在照顧過程中慢慢摸索,徒增照顧負荷。 身心負荷是以身體疼痛、睡眠問題與憂鬱狀態為主要出現的負荷現象,在勞力負荷 與精神壓力方面讓照顧者在照顧期間感到身心疲勞、休息不足、睡眠時間受影響,甚至 產生失眠的狀況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楊茹萍、顏妙芬、張秀蘭,2002) 。 負面情緒上最常出現焦慮、缺乏耐性、憂鬱、自覺罪惡感、生氣、對其親友產生憤怒感 受,且因照顧責任與需求,照顧者無時間與他人進行互動與交流,失去社交機會,致使 照顧者社會功能下降 (吳瓊滿,1999;Connell, Janevic, & Gallant, 2001) 。為因應照顧 負荷的產生,許多研究針對照顧者負荷進行介入方案措施,進一步緩解照顧者在照顧過 程的負荷感。 身心學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觀察自己,以身體為媒介,開發覺察,覺察自己、他人 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向內體知身心狀態變化與機轉。身心動作教育是以身心學為基礎, 經由身體動作的教育型態,由國內學者劉美珠與林大豐建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和教 材架構與系列內容,課程目標包括認識身體並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學習放鬆與壓力處理、 學習身體使用、改善姿勢提升動作效率、增進身心適應能力、增進情緒、社會化和環境 2.

(11) 等三部分覺察,以及和增進自我掌控、肯定與自信等 (林大豐、劉美珠,2007) 。身心 動作教育以自己的身體為出發點,經由一連串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開發身體覺察、認識 身體結構,體會自我在動作當下內在最真實經驗感受 (劉美珠、林大豐,2003) 。身心 學者認為每一個動作的背後都有其意圖和表達的內容,表達個人意圖、情緒與想法,身 心動作教育能透過有系統的方法,感覺身體覺察反應,加入身體動作的操作,調整身體 同時影響心理層面狀態,使人們能夠更加瞭解自我,發揮個人潛能 (劉美珠,2002) 。 黃晴淇 (2006) 指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教師身心放鬆有正面效果,藉由認識身體 結構、呼吸探索、覺察身心真實感受並面對、接受、放下。許建坤 (2009) 亦說明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對員警工作壓力有抒解效果,有效增進身體覺察能力並降低工作壓力,進 而改善身心狀況。由此可知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身心壓力有放鬆、抒解壓力等效果,且 個案都能在課程中開發覺察,透過探索身體動作覺察內在身心狀態,經由課程內中各面 向動作實施達到放鬆身體與解開壓力的效果。 研究者畢業於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學習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 長達四年的時間,就學過程修習身心學相關課程,並於大二分組時選擇身心組,開啟對 身心動作教育領域之路。大學時期專心修習有關身心學領域的術科專業,包括動作技法 與身心手療兩部分。經過四年的訓練在動作技法如:GYROTONIC® 、Pilates、So-tai 操 体技巧、身心適能與肌膜探索教材相當熟稔,不斷在動作中傾聽、覺察,選擇與改變, 改變身體舊有習慣,一點一滴在重覆過程中改變。「傾聽才能覺察選擇,有選擇才有改 變」 是我大學時期非常喜愛的一句話,靜下來忠實傾聽自己,發現選擇,進而願意改 變、調整身體使用習慣。大學四年不只改變脊椎側彎情形,身心學幫助我面對自己內心 真實感受,也因為覺察開發讓我更容易覺知自己、他人與環境之間關係,學習方法如何 調整我與他人、環境之間的關係,找到箇中平衡點,降低負面情緒性格,增添自信與正 向態度。大學四年的學習不僅止對身心學理論基礎講述,更投入大量時間專注於動作教 學與手療操作的練習。從大二下開始每學期必修 60 小時的專業實習,由研究者自行尋 找一般個案或有特殊需求 (身體疼痛,如:腰痛、下背痛等) 個案,以一對一或團體等 3.

(12) 方式進行動作教學。教學過程中研究者需運用所學之相關技法,針對個案或團體需求作 課程的編排及調整;大三時考取 GYROTONIC® 國際證照,並於大四時通過系上彼拉提 斯、身心適能動作教學的檢定考核。畢業後進入臺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一 直想將自己大學所學得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學以致用,在碩一下時因應所上同學要求, 開授身心動作教課程,推廣並維持研究者自身教學能力。進入研究所後開始接觸失智症 長輩,到日間照顧中心當志工,學習與失智症長輩互動,互動過程中感受到失智症出現 的病狀行為,學習因應與熟悉這樣的症狀行為,同時思考著,如果我跟著失智症長輩一 天就有些吃不消,更何況是長期照顧他們的照顧者?因此想用將自身所學應用於減緩照 顧者負荷,期望帶給實際照顧者幫助與改善。 現在照顧者方案多數以增強照顧技巧、照顧知能,護理角度出發,期望照顧者熟悉 照顧方法後減輕照顧負荷,然而卻少提到照顧者本身健康狀況與身心安適感。Chang, Chiou, 與 Chen (2010) 認為心理安適與身體健康是互相影響,介入方案使用應以全人為 出發點,將身心概念合而為一。因此本研究擬編排一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探討身心動 作教育課程對改善照顧者身心負荷的效果,藉此提供照顧者方法降低關照自己的身心狀 態、降低身心負荷並檢視研究者兼教學者之研究歷程。.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根據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衍生以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一)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實施適宜性。 (二) 探討失智症照顧者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接受程度與學習情況。 (三)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效果。 (四) 探討研究者兼教學者在行動歷程上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4.

(13) 二、待答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 以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為基礎,針對失智症照顧者設計一套適合的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內容與實施歷程為何? (二) 失智症照顧者對身心動作教育接受程度與學習情形為何? (三) 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後,對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效果為何? (四) 研究者兼教學者在行動研究過程中,對教學活動設計、教學過程的省思與成長 為何?. 第三節. 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使用之特定名詞有 「身心學」 、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 「失智症照顧者」 、 「照 顧負荷」,操作型定義分述如下: 一、身心學 (Somatics) Somatics 一詞源於希臘文’’soma’’,意為完整且活生生的有機體 (林大豐、劉美珠, 2003) 。soma 指的是以第一人稱方式向內覺察有生命身體,是學習覺察、覺知的基本單 位,而身心學 (Somatics) 領域則是有關這些覺察、覺知的研究 (Hanna, 1991) 。身心學 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與身體智慧的經驗科學,以第一人稱向內自我覺察及反省,透過這 樣的過程進而達到探索自我、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林大豐、劉美珠,2003) 。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是依據身心學 (Somatics) 理念 為基礎,在身心教育的觀點下,強調開發身心覺察能力與重視身心的整合,著重由內在 經驗去感受身體一切的當下身心狀況,經由身體動作的教育型態,所建構出一系列之動 作教育課程 (林大豐、劉美珠,2007) 。 本研究是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為基礎,編排一套適合改善照顧者身心負荷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主要以呼吸放鬆技巧、認識身體結構、軟球動作探索、肌膜動作探索與開發覺 5.

(14) 察能力為主軸,進行七週課程,每週一次,每次 130 分鐘,目的是幫助照顧者開發覺察 能力,體知當下的經驗感受,搭配動作探索達到身心放鬆效果。 三、失智症照顧者 本研究以兩位女性失智症照顧者是為研究對象,其身份皆為家庭照顧者。F 是以弟 媳的身份照顧失智症大姑;而 S 則是以子女的身份照顧父親與失智症母親。 四、照顧負荷 照顧負荷是家屬照顧失能老人所面臨身體、心理、情緒、社會與財務等層面衝擊 (Printz-Feddersen, 1990) 。本研究照顧負荷是指家庭照顧者因長期照顧病患,與病患互 動過程中所產生客觀與主觀的感受,包含身心理、社會不同面向所衍生出的負荷問題。 本研究照顧負荷定義是指因照顧病患所帶來的身體疼痛與心理壓力,為身心負荷。.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範圍是以輕度至中度失智症照顧者為主,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檢視照顧負 荷之改善情況,研究之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 本研究以北部地區,非聘僱關係且與失智症病患同住之照顧者為研究參與對象, 實施為期七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並於課程前、中、後蒐集的資料為主要研究 範圍。 (二) 活動實施及編排以身心學為理論架構,基於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之下進行課程, 課程目標為改善照顧者身、心負荷。 二、研究限制 (一) 無法控制研究個案有無其他活動、課程之練習。 (二) 因研究個案個人背景與學習動作能力、經驗皆不相同,對課程實施效果之影響 無法排除。 (三) 研究者於每次課程結束後建議個案回家進行練習,但因個人狀況不同,無法強 迫個案履行。 6.

(15)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國內外有諸多文獻探討照顧者負荷,運用各類介入方案減輕照顧者負荷,但多以護 理角度加強照顧者照顧技巧為減輕照顧負荷 (Chien & Lee, 2011;Devor & Renvall, 2008) ,卻甚少鼓勵照顧者覺知自己真實的身心感受。本研究希望藉由學習傾聽身體訊 息、覺察身心感受,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實施過程,開發照顧者對自己身心的覺察 能力,並用課程中所教的動作舒緩平日照顧病患的壓力,進而達成提升自我覺察,同時 減緩照顧者負荷的目的。本研究重要性如下: 一、學術層面 身心學以身體為出發點,傾聽身體訊息,向內開發覺知,透過覺察身體進一步達到 覺察身、心、環境之間關係。國內有關身心學研究已逐漸增多,但多數是以體育教學面 向作反思探討。本研究將身心學理論應用於實務操作中,從行動歷程中探詢身心動作教 育課程對改善照顧負荷的可行方式,及課程內容對改善照顧者負荷的成效。研究結果對 未來身心學研究、減輕照顧者負荷具有參考價值。 二、實務層面 目前國內針對照顧者負荷有許多解決方案,多以護理角度出發,加強照顧者照顧知 能、照顧技巧訓練、電話訪問等,期望照顧者透過照顧能力增進、護理師支持與妥善的 社會資源運用減緩照顧者負荷,提升照顧品質使病患有更好生活,卻鮮少有人關心照顧 者身心健康狀況,探究照顧者在照顧歷程中自身感覺,幫助照顧者面對、排解壓力。身 心動作教育是以身體為媒介,透過動作的方式讓照顧者在動的過程中以第一人稱的角度 讓照顧者向內自我覺察身心狀態,開發覺察能力,幫助照顧者覺知身體與心理問題,並 透過學習身心動作解開身體上的不適,同時讓照顧者覺察面對心理感受。這樣的自我覺 察與身心動作教導在減緩照顧者負荷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方法,本研究提供另一種角度思 考,讓照顧者能習得適合自己的方法,透過本研究學習對自己有益的方法,自我幫助面 對並減緩身心的壓力負荷。. 7.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失智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照顧者負荷;第三節為身心 動作教育理念的基本意涵;第四節從身心學觀點探討照顧者負荷介入方案。. 第一節 失智症相關研究 本節就失智症介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為失智症的定義;第二部分為病程;第三 部分為失智症相關研究現況。 一、 失智症的定義 根據 DSM-IV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 ,失智症 (Dementia) 是一種多樣症狀的組合,記憶損害是失智症早期最 明顯的症狀,包括學習新知能力受損或忘記已學會的事物的記憶障礙;除記憶損害之外, 同時影響其他相關認知功能,包含定向感、空間感、計算能力、判斷力、注意力等,並 存在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認知障礙,包括:(1) 失語症:說話模糊空洞,且對文字理解能 力與覆誦語言能力有損害;(2) 運用不能:運動與感覺功能佳,瞭解指令卻無法執行運 動活動;(3) 認識不能:感官功能良好,依舊無法認識或分辨物體名稱;(4) 執行功能 障礙:包括抽象思考能力及較為複雜思考路徑;而這樣的多重認知障礙常伴隨著幻想、 妄想、焦慮、情緒與睡眠障礙等症狀 (孔繁鐘,2010)。失智症是由腦部疾病所導致的症 候群,並造成高級腦皮質功能障礙,包括記憶、思考、定向感、理解能力、計算、學習、 語言及判斷能力。臨床症狀又可分為三類,分別為 (1) 認知症狀:記憶力、定向感、判 斷力、學習能力等下降;(2) 非認知症狀:即是精神行為症狀,會出現憂鬱、焦慮、妄 想、幻覺等各種行為問題,是照顧者最大的困擾;(3) 日常生活功能退化:自理日常生 活的功能下降,一般與認知功能有關,但無絕對關係 (台灣失智症協會,2008) 。除上 述記憶損害與認知障礙,臨床上也常見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其伴隨的精神行為症 狀有憂鬱症狀、妄想症狀、錯認症狀、行為障礙、日落症候群等六項 (孔繁鐘,2007; 8.

(17) 黃正平,2006) 。 失智症依據其病因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退化性失智、血管性失智與其他因素導致 之失智。退化性失智是退化性的疾病所造成,不可逆但經治療後可延緩病情惡化,疾病 類別有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種,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罹患人 數最多也最常見。血管性失智症是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 致腦細胞死亡所造成的智力減退,由於腦中風能被治療及預防,也可運用藥物控制,阻 止其惡化的可能。其他因素導致的失智症是由特定原因所造成,經過治療後有機會能恢 復,如:營養失調、顱內病灶、內分泌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長期服用藥物或酗酒 等中毒後遺症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2006) 。失智症的疾病特徵造成病患在認知 功能衰退,個性改變及行為異常,進一步影響病患本身日常工作與生活能力,病患在性 格與日常生活上的轉變也影響照顧者,失智症病症相當多元,無法用一種固定模式照顧, 必須因病患外顯疾病特性做照顧的調整因應,此時照顧者還需面對自身角色衝突與生活 結構的改變所帶來的改變和衝擊,引發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各種層面的負荷壓力。 二、 失智症病程 失智症是一種記憶損害、認知障礙與行為退化的疾病,發病後依照不同退化程度分 成輕度、中度與重度病程特徵,因病程不同病患顯現的行為表徵也不相同 (社團法人台 灣失智症協會,2006;邱銘章、湯麗玉,2009) ,分述如下: (一) 輕度時期 失智症於初期時症狀都非常輕微,且由於病患意識清醒、外表和一般正常人看 起來無明顯差別,故此時較難發覺。在這個時期一開始出現的症狀是短期記憶力下 降,忘記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像是無法記住人名、一時想不起來物品的名稱、不 斷重覆問相同問題、做事情缺乏興趣動機,逐漸減少活動參與。這個時期慢慢會出 現一些行為症狀,像是誤認目前環境非自己的家、語言表達出現困難,講話不如以 前流暢、妄想、幻覺、行動能力降低變的不愛出門等行為,此階段的病程長度有可 能從幾個月到數年不等。 9.

(18) (二) 中度時期 病程進入中期時,生活自理功能明顯退化,上廁所、洗澡、煮飯、洗衣等工作 需要他人協助;行動能力與定向感變差,在住家附近、熟悉地區會迷路,或是無法 順利到達目的地。在語言表達方面發現病患說話字詞變少,內容貧乏、表達不連貫 且缺乏邏輯。這個階段除了在生活自理與情緒上轉變較大之外,有些病患情緒容易 激動而大哭大叫,情緒起伏波動大,甚至出現妄想與暴力攻擊行為,或是四處遊走、 日夜顛倒等嚴重的打亂生活作息,並干擾他人生活。 (三) 重度時期 失智症發展到後期,記憶嚴重退化,像是不記得身邊的人、事、物,有關自己 的一切等;現實感低落,看到鏡子倒影的自己會誤以為是他人,或是把電視劇的劇 情當真,分不清楚白天黑夜。語言表達在這個階段功能薄弱,病患幾乎不說話或只 重覆某句固定的話、固定的單字;行動能力與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完全無法自行外 出、行走困難、大小便失禁等情形出現,嚴重者最後逐漸變成長期臥病在床。此時 期失智症病患衰退的相當快速,生活行動皆需要倚賴他人照顧,無法自理。 不同階段病程顯現的病徵與行為症狀不盡相同,但其相同之處則為認知缺失、情緒 障礙與社交缺失。認知缺失指的是失智症病患的認知功能逐漸下降,像是記憶退化、失 去空間與時間感、專注力下降;情感障礙是為失智症病患情緒上無法自由掌控,出現干 擾行為,像是攻擊他人行為、情緒混亂、焦慮和恐懼等狀況;社交缺失是指上述的干擾 行為會影響他人,使他人不想與之接近,進而導致病患被社會、同儕或家人隔離於社交 圈之外 (Lin, Li, & Tabourne, 2011) 。造成失智症有各種不同的病因,失智症又依照不同 的病程階段會有不一樣的行為症狀出現,然而失智症病程雖可分輕、中、重時期,其行 為表徵、合併的精神症狀卻無法準確歸類在特定病程階段顯現。許多症狀會實際情形有 所不同,而有些症狀更是難以被區分在輕中重時期 (邱銘章、湯麗玉,2009) 。失智症 除有記憶損害、認知障礙等症狀外,還會出現像是誤認、迷路、藏物、漫遊或情緒躁動、 攻擊他人、暴力等行為問題;合併型精神症狀包括憂鬱、被偷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 10.

(19) 想、錯認、幻覺、黃昏症候群等現象,這些特殊行為或精神症狀是失智症照顧者感受負 荷感最強的部分,也有研究指出失智症行為障礙與照顧者的憂鬱程度成正相關 (Danhauer, McCann, Gilley, Beckett, Bienias, & Evans, 2004) 。失智症的行為問題與精神 症狀沒有固定預測路線,行為症狀也不一定跟著病程發展,這種無法預測疾病的特殊性 往往造成照顧者在照顧上的困難,也使照顧者在進行照顧過程中感受自我與病患雙方極 度壓力。照顧者在過程中常面臨不同病徵,須不斷更新疾病資訊及照顧技巧,相關研究 顯示照顧者的負荷感受與失智症病患的記憶退化和行為問題有顯著相關 (Papastavrou, Kalokerinou, Papacostas, Tsangari, & Sourtzi, 2007) ,照顧者在照顧過程因面臨病程的轉 換,致使負荷感受增加。 三、 失智症相關研究現況 失智症目前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然而針對已受損的大腦細胞, 藥物治療無法阻止或挽回其繼續退化的狀況,只能使失智症病患的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 作用。藥物治療雖無法根治失智症,卻能減少失智症病患造成他人困擾的精神行為症狀, 減少照顧者身心負荷 (謝美芬、顏兆熊,2008) 。然而,除非症狀相當嚴峻,否則治療 方式建議多以非藥物治療為優先考量 (張可臻、陳昭源、林忠順,2008;謝美芬、顏兆 熊,2008) 。現行非藥物治療活動又以懷舊治療、運動介入、輔助療法 (如:音樂治療、 園藝治療等) 三類為主,分述如下: (一) 懷舊治療 (Reminiscence Therapy) Wang, Yen, 與 OuYang (2009) 透過懷舊治療研究對 77 位居住於機構環境的失智症 長者影響,其中 38 位實驗組進行懷舊治療,另外 39 位控制組則接受機構照護;八週的 懷舊治療有助於社會干擾行為降低,在身體功能與行為能力則無顯著改變。Hsieh 等 (2010) 招募 61 位輕中度失智症病患,29 位實驗組,32 位控制組,檢視十二週懷舊治療 對改善憂鬱情形與淡漠症狀之研究;結果顯示憂鬱情緒下降,特別在行為與認知淡漠分 數上有顯著的改善。周玉淳、藍育慧與趙淑員 (2008) 則針對一位輕度失智病患進行八 次,每次 30 分鐘的懷舊治療;結果發現病患表情笑容、語言表達內容、社交互動增加, 11.

(20) 焦慮及負面情緒部分皆有改善。 (二) 運動介入 Kemoun 等 (2010) 招募 31 位失智症病患,16 位實驗組進行 15 週身體活動課程, 每週 1 次,每次 1 小時;15 位控制組則不特別做身體活動。結果發現改善認知功能,行 走能力提升。Hauer 等 (2012) 與醫院老年復健門診合作,將 122 位不同失智症類型患 者隨機分配至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實施一套特定、標準化的運動訓練課程,每週兩 次每次 2 個小時的課程;控制組則是每週兩次每次 1 個小時,以低訓練強度的運動介入; 研究目的在於檢視課程是否能改善失智症患者身體功能並提高其肌肉的力量;研究結果 顯示訓練課程在兩組的身體功能與肌肉力量皆有顯著的效果,握力部分兩組進行課程後 無顯著差異;功能性表現上,走路與平衡獲得成效。另外,也有研究針對維持失智症老 人如廁功能進行運動訓練,對 26 位失智症老人執行為期八週下肢負重訓練;研究結果 顯示體適能與如廁功能雖有增進,但在統計上無顯著意義 (陳昱合、張素嫺、方妙君、 蔡美利,2009) 。 (三) 輔助療法 Sung, Chan, 與 Lee (2010) 針對 29 位機構失智症長輩實施音樂介入,檢視音樂介 入是否能減少焦慮情形;介入進行六週,每週 2 次每次 30 分鐘,音樂內容則依據長輩 喜好播放,結果發現在焦慮情緒上有顯著的改善。劉亦中 (2010) 則是透過園藝治療對 機構輕至中度失智症長輩適用性進行研究,園藝治療共十二週,每週 1 小時。研究結果 顯示在生理的正確操作工具、手眼協調有顯著;社交部分則是與領導者互動顯著;認知 部分在做決定上有顯著進步;情感部分無顯著差異。 非藥物治療常被使用於居住於機構之失智症病患,依個案需求給予不同方式的療法, 減緩失智症病患各項功能退化,同時改善失智症病患身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行為與 社交能力。. 12.

(21) 第二節. 照顧者負荷. 本節就照顧者負荷分為四部分,第一部份為照顧者負荷定義;第二部分為照顧者負 荷面向;第三部分為負荷測量工具;第四部分為照顧負荷介入方案之相關研究。 一、照顧者負荷定義 照顧者負荷顧名思義,為照顧者在照顧病患過程中感受責任帶來的重量。照顧者負 荷定義性特徵分為三項,為主觀感受、多元性現象、動態變化與過度負荷 (馬先芝,2003) 。 楊嘉玲、孫惠玲 (2003) 認為照顧者負荷定義性特徵應有六項,包含 (一) 因提供照顧 工作產生;(二) 照顧者對被照顧者有責任義務且非聘僱關係;(三) 照顧者的需求與資 源給予不平衡,落差超過照顧者能承受範圍;(四) 客觀照顧事件與主觀感受;(五) 身 體、心理、社會多層面;(六) 具有個別差異存在。根據以上三位學者提出照顧者負荷進 行定義探討,照顧者的身分是以家屬為主,與被照顧者之間非聘僱關係,負荷是一種動 態的主、客觀的負向感受,照顧者負荷是照顧者在提供照顧工作並與病人互動過程中所 產生外在環境因素與內在情緒感受。 照顧者負荷是照顧者因長期照顧慢性病人所產生的負向感受,且照顧者與病患之間 的關係若是越緊密,負荷感越大 (吳瓊滿,1999;馬先芝,2003) 。Printz-Feddersen (1990) 定義照顧者負荷是家屬因照顧失能老人所面臨身體、心理、情緒、社會與財務等層面的 衝擊。Montgomery 等 (1985) 則將照顧者負荷分成客觀行為展現及主觀情緒感受;客觀 行為展現是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直接表現的動作與反應,可被第三者直接觀察並解讀照 顧者感受的動作與反應;主觀情緒感受是因照顧者本身個性所反應出情感上的變化。照 顧者負荷不只是主客觀感受,同時還擁有多元責任因素,如:財務花費、身體狀況與犧 牲個人社交及休閒活動的時間 (Chadda et al., 2007) 照顧失智症其家庭照顧者常遭遇身 體健康程度下降、承受精神壓力與較差的生活品質 (Rose-Rego et al., 1998) 。 綜合以上學者觀點,非專業照顧者指的就是家庭照顧者,像是配偶、子女、其他親 屬、朋友都屬於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由於家庭照顧者非專業的護理人員,多半未受過專 業訓練,也無醫療系統強大的支持體系,面對照顧病患時所產生照顧負荷往往是不知怎 13.

(22) 麼如何面對、處理,只能在照顧過程中慢慢摸索,徒增照顧負荷。照顧負荷是家庭照顧 者因長期照顧病患,與病患互動過程中所產生客觀與主觀的感受,包含身心、社會不同 面向所衍生出的負荷問題。 二、照顧者負荷面向 有人以「被剝奪權利的悲傷」形容照顧者在照顧病患中所失去的東西,如:時間、 娛樂、社交,他們無法公開說明自己到底被剝奪、負荷些什麼,因為照顧親人理當是一 種責任 (Rudd, Viney, & Preston, 1999) 。照顧者在照顧及與病患互動過程形成多元面向 的負荷,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型為身心負荷;第二類型為社會負荷: (一) 身心負荷 身心負荷包括身體與心理顯現出的症狀感受。照顧過程中,常出現的身體負荷像是 疲勞、睡眠不足、頭痛、背痛、肌肉緊張或疼痛等問題;心理負荷表現在情緒上的憂鬱、 煩躁、缺乏耐心、生氣等情緒感受 (吳瓊滿,1999) 。生活作息受限、擔心病情等各種 因素致使心理方面承受中等程度的壓力 (邱啟潤等,2002) 。身心之間的關係難以一分 為二;身體不適會導致心情鬱悶、低落,情緒感受消極低落也會影響身體健康程度。身 與心是緊密的運作系統,呼應內在與外在環境,想法、感覺對身體有立即反餽;身體動 作同樣影響心理感受和情緒狀態 (邱溫,2011) 。身心負荷是身體與心理層面表現於外 在身體狀況,或感受於內在的心理壓力,身心之間是互相影響,負荷感受亦是如此。 照顧者投入大量時間照顧失智症病患,有別於一般慢性病,失智症在疾病性質、精 神行為症狀與不同階段病程有其特殊性。失智症病患除認知障礙之外,同時會出現許多 行為問題像是:攻擊、尖叫、藏物等;甚至出現合併性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 憂鬱、錯認、日落症候群等,這些特殊行為問題影響著照顧者的身心安適感及生活品質 (Riedijk et al., 2006;Zanetti et al., 1998) ,是失智症照顧者壓力來源之一 (Danhauer et al., 2004) 。然而真正使照顧者感到身心壓力的是則多半為精神行為症狀 (如:憂鬱、焦慮、 妄想、幻覺、異常行為等) 為主 (謝美芬、顏兆熊.,2008) ,導致照顧者無法長時間離 開病患身邊,需隨時留意病患情形避免發生意外狀況。長期高度專注照顧致使失智症病 14.

(23) 患照顧者本身空閒時間變少,自覺健康程度下降、缺乏運動,且明顯的變胖 (Connell et al, 2001) 。長期繁重勞務工作使照顧者產生身體不適的狀況,如:背痛、頭痛或頭暈、 憂鬱、胃部不適、髖關節疼痛等健康問題 (邱啓潤、許淑敏、吳淑如,2003) ,並導致 高血壓、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罹患心血管疾病問題 (Schulz & Martire, 2004 ; Papastavrou et al., 2007) 。照顧者面對照顧工作時強大的勞力負荷與精神壓力使照顧者於照顧期間感 到身心疲勞、休息不足、睡眠時間受影響,進而產生失眠的情形 (楊茹萍等,2002;邱 啟潤等,2002) 。 然而,照顧者因照顧產生的心理壓力多於身體上的勞務,比起一般人照顧者心理狀 態有更多的負面情緒感受。長期面對心理高壓,臨床上顯示照顧者有較高的機率罹患憂 鬱症,或是出現焦慮、煩躁的感受,在精神藥物使用頻率高於非照顧者 (Connell et al., 2001) 。照顧者在負面情緒上常經驗感受包含焦慮、缺乏耐性、憂鬱、自覺罪惡感、生 氣、對其親友產生憤怒 (陳美妙、陳品玲、陳靜敏、徐亞瑛,2004;楊茹萍等,2002) 。 有 20%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在面臨照顧過程與預見病患死亡時會出現複雜性的哀傷,伴隨 著高度憂鬱症狀,導致沈重的心理負荷 (Schulz, Boerner, Shear, Zhang, & Gitlin, 2006) 。 照顧失智症照顧者負荷與憂鬱症狀有顯著正相關,照顧者的負荷程度可預測憂鬱嚴重與 否 (Epstein-Lubow, Davis, Miller, & Tremont, 2008) ;也有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負荷研 究發現照顧者疲憊、負荷與憂鬱之間有絕對關係,針對一種壓力進行改善可使另兩種壓 力間接改善 (邱逸榛、黃舒萱、徐亞瑛,2004) 。相關研究則發現 13.3%家庭照顧者表 示睡眠障礙已干擾到日常生活作息,而照顧者憂鬱程度是睡眠障礙最佳預測因子 (邱逸 榛等,2010) 。 綜合以上所述,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負荷是以身心疲勞、身體疼痛、睡眠問題與負 面情緒感受為主要出現的負荷表徵。疲勞與身體疼痛是自覺身體健康程度下降、缺少適 度運動,因照顧產生身體病痛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常出現負面情緒,面對大量照顧工作 所產生的勞力付出和精神壓力使照顧者無多餘時間休息,產生失眠的狀況,且失眠與憂 鬱症狀有正向關,由此可知身與心之間狀態是相互牽引、相互影響之關係。 15.

(24) (二) 社會層面 繁複的照顧工作使照顧者投入大量時間,生活結構因此改變,不僅面臨角色與責任 衝突,平日休閒嗜好與社交生活的犧牲、缺乏社會支持 (邱啟潤等,2002;楊茹萍等, 2002) 。長期照顧失智症病患使照顧者有種被束縛、無法脫離、與社會隔離的感覺 (湯 麗玉、葉炳強、陳良娟、謝碧容,2000) 。研究顯示社會支持網絡和健康有正相關,但 因照顧責任與需求,照顧者很少有機會、時間與他人進行互動與交流,失去社交機會, 導致照顧者社會功能下降 (Connell et al., 2001) 。對照顧者而言,生活作息因照顧病患 改變,間接影響照顧者個人社交生活與休閒活動。缺乏與朋友互動時間、缺乏休閒時間、 自由以及工作受到干擾等情形 (吳瓊滿,1999) ,為照顧失智症病患,照顧者被迫放棄 自己原有的休息時間和興趣嗜好,也較無時間與其他親朋好友相聚,甚至影響到自身工 作的進行 (Schulz & Martire, 2004) 。照顧者為照顧病患,生活作息以照顧病患為第一優 先,相對減少自主的休閒時間、朋友聚會、參加活動等與他人社交的時間,長久下來使 照顧者與社會隔離,缺乏社交支持感。 三、負荷測量工具 照顧負荷是由多面向因素組合而成,包含身體、心理與社會層面,漫長的照顧時程 使照顧者必須面對在照顧過程中所帶來的各種壓力,因此照顧者容易產生負荷感受,其 中又以身心、社會負荷感受最強烈 (林敬程,2000;陳宜婷,2011) 。最常用於評估失 智症照顧者負荷的量表為 Zarit Burden Interview (ZBI) (Zarit, Reever, & Bach,1980 ; Zarit, Orr, & Zarit, 1985) 。ZBI 量表是設計用來測量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個人主觀感受負荷程度, 量表初步版本有 29 題項,經刪減後為 22 題項 (Zarit et al., 1980)。正式版本中 22 題項 的問卷內容主要是以自我評估的方式進行,詢問照顧者主觀的壓力感受程度,分成照顧 者健康狀況、心理安適、財務、社交生活以及和病患相處的關係等面向進行負荷探討; 問卷使用李克特五點量尺,從 0 分 (從來沒有) 到 4 分 (總是如此) ,分數越高代表照 顧者負荷程度越高;重度負荷分數落在 61-88 分;中度負荷 41-60,輕度負荷 40-21,輕 微負荷或沒有是 21 分以下 (Zarit & Zarit, 1987) 。ZBI 量表現今在美國與歐洲被廣泛使 16.

(25) 用,甚至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如:法文、德文、希伯來文、西班牙文、日語、韓文、中 文等,且被運用於不同屬性疾病的照顧者 (Bachner & O’rourke, 2007) 。英文版本量表 其內部一致性達 0.83 與 0.89 (Majerovitz, 1995) ;中文版內部一致性為 0.89,再測信度 達 0.88 (Ko, Yip, Liu, & Huang, 2008) 。 四、照顧負荷介入方案 照顧負荷龐大的壓力常使照顧者面臨身、心、社會等問題,為緩解照顧者負荷,發 展出不同的介入方案,幫助照顧者面對病患時,能有更恰當的方式,包括疾病教育、照 顧技巧與知能、心理諮商團體、支持性團體、照顧應對技巧等方法,相關研究如表 2-2-1。 表 2-2-1 照顧者負荷介入方案之研究 研究者. 研究主題. Zarit and Zarit (1982). Family under stress : interventions for. 1. 失智症疾病教育 2. 應對技巧. 疾病教育、應對技巧與支 持團體對主要照顧者有. caregivers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 3. 支持團體. 正向的益處。. Anger and Depression Management: Psychoeducational. 團體式心理諮商. 1. 個案能控制自己的憤 怒與憂鬱情形。 2. 自我效能提升。. Coon et al. (2003). 介入方案. 研究結果. Skill Training Interventions for Women Caregivers of a Relative With Dementia Pinquart and. Helping caregivers. 1. 心理諮商. 1. 介入方案使用能降低. Sorensen (2006).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which interventions work and how large are their effects?. 2. 照顧知能 3. 支持團體. 憂鬱、主觀安適 2. 增加照顧技巧知識,對 降低負荷感效果小. (續下頁). 17.

(26) 表 2-2-1 照顧者負荷介入方案之研究 (續) 研究者 Devor and Renvall (2008). 研究主題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to support caregivers of elders with Dementia Caring and coping: The dementia caregivers. 介入方案 1. 認識失智症 2. 因應技巧 3. 環境與輔具應用 4. 日常生活功能教導 5. 認知活動介紹 應對技巧. de los Á ngeles Villareal-Reyn a et al. (2012). Outcomes of Interventions for Alzheimer’s Family Caregivers in Mexico. 1.照顧知能 2.情緒控制技巧,發 展自己正面積極情 緒應對方法. Joling et al. (2012). Does a family meetings. 家屬聚會支持團體. Papastavroua et al.(2010). intervention preven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研究結果 1. 減輕照顧負荷 2. 照顧者自我感覺照顧 能力提升 3. ZBI 分數不顯著 1.正向的應對技巧與照顧 負荷為負相關。 2.憂鬱和正確應對技巧關 係密切,對負荷有顯著 的關係。 3.應對技巧有明顯改善憂 鬱情緒效果,且能預測 憂鬱程度。 1.學習照顧技巧知能改善 照顧者負荷,並使照顧 者於照顧過程中持正 向態度。 2.介入方案結束後有效減 少憤怒情緒,並能延 續。 1. 日常照顧、憂鬱與憤怒 情況無顯著改善 2. 生活品質、健康狀況無 顯著改善效果. dementia patients? A randomized trial.. Huang et al. (2013). Tremont et al. (2013). Coping Strategy and Caregiver Burden Among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 telephone intervention for Background, design,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應對技巧. 病人嚴重的行為問題是 造成照顧者負荷主因,而 應對技巧能有效幫助照 顧者應對,減輕負荷。. 1. 電話追蹤 2. 疾病認識 3. 照顧技巧 4. 情緒支持 5. 資源轉介 6. 鼓勵照顧者向外尋 找生理、情緒與社 會需求. 1. 介入方案有效減少照 顧者負面情緒的產生。 2. 減少照顧負荷程度. 18.

(27) Zarit 與 Zarit (1982) 對家庭照顧者壓力進行介入方案為疾病教育、應對技巧與支持 團體,結果發現這三項介入方案對照顧者有正向的效益,疾病教育幫助照顧者理解疾病 特性;應對技巧能讓照顧者與病患溝通;支持團體則讓照顧者感覺有資源可尋求並抒解 個人情感。Coon, Thompson, Steffen, Sorocco, 與 Gallagher-Thompson (2003) 對照顧者實 施團體式心理諮商,四個月內進行三次情緒管理課程,結果發現照顧者較能控制自己負 面情緒,同時提升自我效能。 Pinquart 與 Sorensen (2006) 的研究則發現應對技巧與照 顧負荷呈現負相關,與憂鬱情緒有顯著關係存在。照顧知能技巧教導、疾病介紹、因應 技巧、介紹社會資源為課程內容,並於每週固定上課檢視課程內容對照顧者本身照顧能 力增進及效益為何 (Devor & Renvall, 2008) 。 de los Á ngeles Villareal-Reyna 等 (2012) 針對墨西哥失智症其家庭照顧者進行八週 照顧知能課程,發現學習照顧知能可以改善照顧負荷程度。Huang 等 (2013) 的研究指 出照顧負荷主要源自於病患的行為問題,應對技巧介入方案能有效幫助照顧者照顧過程 順利,且有效減輕照顧者負荷感受。Tremont 等 (2013) 使用電話為傳遞訊息媒介,透 過電話進行疾病認識、照顧技巧與情緒支持,每個禮拜一次電話教學,共六個禮拜,結 果發現減少照顧負荷與負面情緒產生。綜合以上研究發現照顧者負荷的介入方案多以教 導照顧者照顧知能、應對技巧為主,著重於加強面對病患的照顧態度,以及在照顧中所 產生負面情緒管理部分,期望將照顧者塑造成專業護理人員的角色,使病患能獲得到好 的照顧品質,鮮少有研究針對照顧者自身身心感受進行介入方案。身心學是由第一人稱 的角度來觀察自己,認為身心是互相影響、一體而成的概念。藉由覺察、傾聽身體現象、 開發覺察能力,進一步覺知自己、心理與環境之間的訊息與改變。本研究欲以身心學為 背景,發展一套改善照顧者身心負荷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以身體經驗、探索、感受與 體會內在,促進覺知並達到身心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幫助自己面對選擇與學習最深切 的內在感受,建立身心之間溝通橋樑。. 19.

(28)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與基本意涵. 本節就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與基本意涵為四部分,第一部份為身心學的基本理念與 發展;第二部分為身心動作教育理念意涵;第三部分為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研究。 一、身心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 身心合一概念出現於十九世紀末歐美國家,源自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的問題,或 是對觀察、體驗到的身體現象感到好奇,重新檢視身體動作,向內自我觀察探索,並進 行一連串身體探索過程,因每個人的所遭遇之身體問題不一樣,加上個人背景、需求的 差別,逐漸形成因應各種不同身體問題的身心技法。1950-1960 年代,美國興起一股流 行東方文化風潮。東方古老的哲學思想強調身心一體全人觀念,治療與開發覺察的方法 如:指壓、推拿、太極拳、氣功、瑜珈等,深深影響著身心技法研究者,對於西方身心 學發展有相當的益處與貢獻。這個時期身心技法處於蓬勃發展的狀況,雖然都是以傾聽 覺察身體、向內自我探索並重新體驗身心為核心概念,然而卻無統一的名稱稱之;直到 1976 年湯瑪斯 • 漢納 (Thomas Hanna) 以「Somatics」為此領域命名之,並發行第一本 專屬 Somatics 雜誌供身心學研究者在此交流 (林大豐、劉美珠,2007) 。身心學領域種 的核心概念是’’soma’’,soma 是活生生且完整的有機體,是一連串流動的過程,在動態 中不斷的適應與調整 (Hanna, 1976) 。Beaudoin (1999) 對六位學過身心技法的人進行訪 談,瞭解以身心學為基礎概念的身心技法是否被運用至日常生活中,研究個案對身心技 法皆抱持正面態度,且在面臨負面情緒時也常使用身心技法進行處理,並表示透過練習 身心技法,開發覺察能力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獲得正面情緒感受,敞開心胸接受生命中 的困難與問題。由此可知,身心學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與身體智慧的經驗科學,以第一 人稱向內自我覺察及反省,透過動作並向內覺知的過程達到探索自我、他人與環境之間 的關係,其理論基礎又包含以下幾點 (劉美珠、林大豐,2003,2007) : (一) 身心合一 強調身心之間並無主僕關係、高低之分,身心是相互影響、一體兩面,身體任何現 象與狀態都會影響心理感受,相對的心理感受、想法意圖也同時記憶在身體裡面。唯有 20.

(29) 將身心看成一體,相輔相成調整,才是完整的全人。徐翠敏 (2003) 以梅洛龐蒂觀點探 討身心關係,發現大眾普遍以物化眼光看待身體,使身體淪為機械或是品物概念,認為 應從全人的身體觀著手,重新找回身心合一的覺知感受。 (二) 活生生的有機體 身體是活生生的有機體,每分每秒都不斷的在改變,是為動態、流動的活體,且具 有思想與智慧。 (三) 從第一人稱觀察 主張以第一人稱角度 (自己),非以大家習慣第三者 (他人) 角度看待身體,由第一 人稱的角度探索內在經驗科學,強調過程中個人自我觀察的經驗感受。 (四) 由自我內在經驗 以個人存在為中心經驗身體,覺察身心的變化感受,喜悅或悲傷、活力或疲憊、興 奮或安靜等狀態之間的流動改變;傾聽身體,覺察動作及心靈狀態,幫助自己達到身心 合一。 (五) 過程導向 向內觀察的過程與改變的個人經驗,體會在不同情境下個體內在的轉變,專注於過 程中的學習於改變的獲得。 (六) 開發覺察能力 覺察是一種將無意識層面提升至意識層面的過程,以自己身體為基礎,藉由對身體 的覺察改變進一步到瞭解自我情緒變化覺知,提升自我情緒覺察的能力。趙學瑾與陳坤 檸 (2008) 將身心學中開發覺察能力以元極舞為例應用於憂鬱症患者,發現憂鬱症患者 在身體感受、敏銳度的覺察能力明顯改善,透過身體活動經驗能覺知且認知自己負面思 考帶來的壓力與憂鬱情緒,將負面思考轉為正面想法,對改善自身憂鬱情緒有益處。 (七) 覺察改變與選擇 體知身體改變現象與流動,人們瞭解並尊重身體,透過對身體變化流動的體認,幫 助人們更清楚面對選擇與掌握自己。 21.

(30) (八) 接觸與習慣動作重塑 透過手的引導 (Hand-cue) 讓身體與心智溝通,將感受提升到意識層面,覺察身體 不同感受進而對身體習慣進行重新調整與修正的動作。 (九) 尊重身體智慧 身體有其自身智慧,當人們能透過身體覺察自我與他人時,身體不再是單純的身體, 而是具有豐富資源及無限潛力的有機體 (張玉佩,2005) 。身體並非如身心二元論中所 述是附屬於心智、次要的概念。身體會為求生存會做調整與改變,適應環境種種變化, 向身體學習能增進覺醒與體悟,幫助我們瞭解自我身心的變化。 (十) 自我與外在環境之間的調和 卓子文 (2001) 認為身心是一體切互相影響,應以主體角度重視本身的感覺,並覺 察自身感受,思考自我、他人與環境之間關係。身心學著重於自我內在平衡,但也應包 含自我與他人、個別與群體、內在與外在之間的協調。以身體為手段為出發點,向外探 索身體因外在環境改變而產生的內在變化,並從中尋得平衡。 身心學由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觀察自己,將身體與心智的地位並列,認為兩者的個別 主體性應該受到重視。身心兩者並非從屬關係,身體現象與感受也應該被細覺察、傾聽, 以身體為媒介開發內在覺察能力,經由覺察能力去覺知自己、心理與環境之間的訊息與 改變。傾聽身體動作當下發出的訊息,向內探索、體察自己身體的可能性,體知情感與 情緒的變化。因此,從身心學的觀點出發,去經驗、探索、感受與體會身心內在的體驗 是一種促進身心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同時幫助自己面對選擇與學習最深切的內在感受, 建立身心之間溝通橋樑。 二、身心動作教育理念內涵 Hanna (1988) 認為身心教育是一個人透過感覺學習,並覺察自身的生理感受的過程。 身心教育 (somatic education) 強調開發身心覺察能力的教育過程,藉由不斷體知的過程 當中重新瞭解與學習“我是誰?”,經驗自我的感受與存在;身心學者認為一個人想要學 習或改變,必要從第一人稱角度打開覺察向內經驗感受自我覺知,才能對身體、心理和 22.

(31) 情緒有所掌握 (林大豐、劉美珠,2007) 。Holland (2004) 將正念冥想與身心教育中覺 察概念進行整合並於體育課中實施課程,Holland認為身心教育像是瑜珈、費登奎斯等動 作能幫助引導身心覺察、動作模式、呼吸和身體姿勢,幫助個人打開覺知並擁有更好生 命的經驗。 在身心教育觀點之下,學者劉美珠、林大豐建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和教材 架構與系列內容。以下分述其整理出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架構 (林大豐、 劉美珠,2007) : (一) 課程目標 1. 認識身體並開發身體覺察能力 2. 學習放鬆與壓力處理 3. 學習身體使用,改善姿勢提升動作效率 4. 增進身心適應能力 5. 增進情緒覺察、社會化覺察和環境覺察 6. 增進自我掌控、肯定與自信 (二) 內容架構. 23.

(32) 圖 2-3-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架構 資料來源:劉美珠、林大豐 (2007) 。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 (上) ,166。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三) 身心動作教育教材形式 身心動作教育包含相當多種方法,不同的方法在身體、心理與性靈所著重程度 皆不一樣。常見的身心技法有亞歷山大技巧 (Alexander Technique) 、拉邦動作分析 分析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蘿芙技巧 (Rolfing -Structural Integration) 等技 法 (Linden, 1994)。身心動作教育教材形式相當多元,只要能有效達到身體覺察與 課程目標的方法策略皆可是為是教材,其課程內容又包含以下五點分述: 1. 身體構圖 認識身體結構以及動作時所運用到身體部位,運用實際小骨頭人教學,使 個人腦中有清楚畫面意象。學習身體構圖能幫助個人認知身體結構,經由實際 動作感受內在結構運作的方式,使個人能在動作當下有更明確的方向與意圖, 也能讓個人在動作當下不斷覺察、感受、調整,進行有效率及省力的動作。. 24.

(33) 2. 創造性動作教育 根據拉邦動作分析所發展的身體部位、空間、時間、力量和關係等元素設 計相關身體探索活動。 3. 本能性自然動作探索 運用不同身心技法,藉由不同主題、道具、概念,探索身體本能自然動作。 4. 身心適能 以身心學的概念,融合體適能所強調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柔軟度、 身體組成比例和動作協調性等項目,予以設計課程內容。 5. 人際關係與環境適應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學習尊重他人,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覺察,覺 察自我、他人、社會與環境之間的變動關係。 綜合以上可知,身心動作教育是以身心學為概念,透過動作的概念並以教育的角度 出發即為身心動作教育,從自己的身體出發,經由一系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體驗活動, 開發身體覺察、認識身體結構功能,並體會自我在動作當下的內在經驗感受 (劉美珠、 林大豐,2003) 。身心學者認為動作本身即是一個人生命能量的呈現,提供人們最深刻 的感受經驗,每一個動作的背後都有其意圖和表達的內容,訴說著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身心動作教育即是以「身體」為主體,強調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 間互動關係。透過有系統的理論與方法,經由身體的感覺和反應,以及身體動作的操作, 來調整身體及影響心理層面,使人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發揮潛能 (劉美珠,2002)。 三、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研究 身心學於國內正處起步階段,身心學者林大豐與劉美珠兩位教授致力於推廣身心動 作教育理念,近幾年亦帶領研究生進行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等實證研究。本研究針對失智 症照顧者改善照顧負荷,也就是改善照顧者在身體疼痛、心理壓力及睡眠方面的狀況。 以下針對身心學領域以身心動作教育進行放鬆課程的相關文獻進行課程分析與探討,如 表 2-3-1 所述。 25.

(34) 表 2-3-1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放鬆之研究 頻率 研究者. 形式. 人數. 研究主題 長度/月. 週數. 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 1. 身體覺察能力有顯著的增進. 劉美珠/ 林大豐. 研究結果. 時數/堂. 團體. 9人. 2. 8週. 90 分鐘 操選手身心覺察能力對改善運動. (2003). 傷害之效果研究. 黃晴淇.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教師身 團體. 10 人. 2.5. (2006). 10 週 60 分鐘. 心放鬆效果之研究. 2. 對消除疲勞、減緩疼痛、放鬆身體有明顯的幫 助,同時選手成績表現也獲得進步 1. 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持正向態度 2. 身心放鬆有正面效果 3. 研究者在教學與課程編排上成長 1. 功能性體適能如上下肢肌力、肩膀柔軟度、下 肢柔軟度、動態平衡與有氧能力接達顯著水. 李奕龍 (2006). 彼拉提斯(Pilates)課程應用於改善 團體. 16 人. 2.5. 10 週 60 分鐘 中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之研究~一 位初授教師之行動歷程. 準。 2. 研究對象因學習正確呼吸方式、明顯感覺到柔 軟度提升,對課程有正面肯定態度 3. 研究者在過程中對彼拉提斯知識更加熟悉,且 提升教學能力 (續下頁). 26.

(35) 表 2-3-2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放鬆之研究 (續) 頻率 研究者. 形式. 人數. 研究主題 長度/月. 週數. 研究結果. 時數/堂. 1. 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接受度高,學習情形良好 2. 增進身體覺察能力 許建坤. 身心動作教育對基層員警工作壓 團體. 15 人. 2.5. 10 週 120 分鐘. 3. 降低工作壓力與改善身心狀況 力抒解效果之研究. (2009). 4. 研究者在身心動作教育教學經驗與專業上獲 得成長 1. 個案對課程有正面評價,且對身體注意力有所 提升。 李光哲. 以身心放鬆課程進行教師工作壓 團體. (2009). 10 人. 1. 4週. 2. 開發自我覺察,並覺知自己、他人與環境之間. 360 分鐘. 力抒解之研究. 的關係 3. 對個案工作壓力有正面抒解效果 4. 研究者在編排與課程帶領有其專業成長 (續下頁) 27.

(36) 表 2-3-2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放鬆之研究 (續) 研究者. 形式. 頻率. 人數 長度/月. 週數.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時數/堂. 1. 有效改善乳癌病患術後生、心狀態 毛奕棻. 個案. 1人. 5. 20 週 60 分鐘. (2010). 身心技法應用於乳癌病患術後復. 2. 開發自我覺察能力. 健之行動研究. 3. 改善並解決問題 4. 增進研究者專業能力與母親之間的親子關係. 陳素雲. 1. 對肩頸疼痛與肩關節活動角度有顯著改善. 10 週 團體. 17 人. 2.5. (2010). (每週. 60 分鐘. 2 次).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公務人. 2. 對身心壓力有明顯改善. 員肩頸疼痛之行動研究. 3. 身體覺察能力提升 4. 研究者發現自我覺察與療癒能力重要性 1. 有助舒緩乳癌末期疼痛,降低疼痛對日常生活 干擾。. 賴佩鈴 (2010). 個案. 1人. 1. 4週. 80 分鐘.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乳癌末期疼 痛個案研究. 2. 增加睡眠品質、改善睡眠品質。 3. 有效增進疼痛覺察、呼吸覺察和身體動作覺察 能力。 4. 個案學會運用身心動作自我放鬆舒緩疼痛方 法,自我練習能有延續性並融入生活。. 28.

(37) 經由文獻探討與分析後發現,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調整身體疼痛、壓力放鬆、身 心舒壓等,個案皆有正面的回應,能有效達到課程目標,改善個案身心壓力問題達到放 鬆效果。劉美珠與林大豐 (2003) 實施八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開發體操選手心覺察能力 對改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結果顯示選手對身體覺察能力增進,對身體放鬆、身體疼痛、 疲勞的改善也有很大的幫助。黃晴淇 (2006) 運用十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國小教師 身心壓力放鬆,發現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身心放鬆有正面效果,個案對課程內容抱持正 向平價與態度。李奕龍 (2006) 則是經由十週彼拉提斯課程介入,對中老年人功能性體 適能進行改善與增強,發現中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皆有明顯提升,個案能在課程中學習 正確呼吸方式,並感覺到身體柔軟度變好。許建坤 (2009) 以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介入,針對基層員警工作壓力做抒解與改善,結果發現能有效開發個案身體覺察能力, 降低工作壓力並改善身心狀況。李光哲 (2009) 結合心理諮商內的完形治療方法與身心 學的概念,對教師工作壓力進行抒解,以工作坊形式進行課程,發現個案覺察能力獲得 改善,能覺察自己、他人與環境之間關係,對工作壓力抒解也有正面效果。陳素雲 (2010) 針對公務人員肩頸疼痛現象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肩頸疼痛與肩關節活動角度有顯著 改善。而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形式,有個案與團體兩種形式,個案是針對特殊病情、案 例,因病情所表現出的病徵、疼痛等狀態會因人而異不同,因此設計一套適合個案本身 的課程解決個案呈現的問題;團體形式從 10 人至 17 人不等,將有共同需求、症狀、問 題的人們聚集,編排一套針對問題解決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個案身心壓力的狀況, 課程長度可發現針對身心壓力放鬆課程多以 2.5 個月 (10 週) 為主,每週 1-2 次,每次 上課時間 1-2 小時;而課程內容則大多針對改善身體疼痛、抒解身心壓力與疼痛放鬆。. 第四節. 從身心學觀點探討照顧者負荷介入方案. 身心學著重於身心關係與身體智慧的體知,以第一人稱向內自我覺察及反省,運用 動作開發自我覺察,進而達到探索自我、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其基本概念包含:身 29.

(38) 心合一、活生生的有機體、從第一人稱觀察、由自我內在經驗、過程導向、開發覺察能 力、覺察改變與選擇、接觸與習慣動作重塑、尊重身體智慧、自我與外在環境之間的調 和。身心學著重於自我內在平衡,但也應包含自我與他人、個別與群體、內在與外之間 的協調,向外探索身體因外在環境改變而產生的內在變化,尋得身心平衡。國外針對照 顧者負荷方案近幾年有新的突破與發展,除持續以心理諮商、心理支持團體、照顧知能 技巧等介入方案改善照顧負荷,近幾年也發展出其他減緩負荷方案,如:瑜珈冥想、正 念減壓課程等,如表 2-4-1 所述。.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earning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SECG) is prepared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to advise secondary schools on how to sustain the Learning to

 Schools should foster parental understanding of e- Learning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about the school holistic e-Learning policy to address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the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pril 2018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EARN CARDS WRITE MATCH TEST... How students make use

To tie i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nabl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 in schools of a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