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之父親在父職參與及幼兒依附之現況與差異分析.…112

本節旨在探討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父親在父職參與和幼兒依附上之差異情形,為本 研究問題 3-1 與 3-2。本研究採用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比較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之父職 參與、幼兒依附是否有所差異。本節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 在父職參與上的差異分析;第二部分探討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幼兒依附上的差異分 析,以下分別予以說明。

一、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父職參與之差異分析

(一)父職參與個別題目之差異分析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父職參與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分別從個別題目來探討,

其量表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差異情形,如表 4-3-1 所示。

由表 4-3-1 可知,情感支持層面中,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我會和孩子一 起討論他(她)喜歡的東西」(t=-3.24,p<.01)、「我會說故事給孩子聽」(t=-2.79,p<.01)、

「我和孩子間有肢體的互動,如:抱抱孩子」(t=-2.88,p<.01)、「我會營造和諧的家庭 氣氛,讓孩子勇於表達意見」(t=-2.27,p<.05)之中達顯著,表示父親的情感支持參與,

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且非弱勢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

表 4-3-1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父職參與個別題目上之差異情形

續表 4-3-1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父職參與個別題目上之差異情形

由表 4-3-1 可知,子女教養層面中,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我會和家人一 起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t=-2.56,p<.05)、「我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孩子的好榜 樣」(t=-2.03,p<.05)、「我會協助孩子建立日常生活常規」(t=-3.13,p<.01)、「我會提 醒孩子注意禮貌,如:說請、謝謝及對不起」(t=-2.79,p<.01)、「我會關心孩子的情緒 問題」(t=-2.46,p<.05)、「我會傾聽孩子說學校中發生的事情」(t=-2.34,p<.05)之中 達顯著,表示父親的子女教養參與,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且非弱勢 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

從學習活動層面可知,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我會和家人一起溝通孩子的 教育問題」(t=-2.86,p<.01)、「我會安排全家的休閒活動,如:出遊、打球」(t=-5.29,

p<.001)、「我會為孩子安排學校以外的活動,如:鋼琴、畫畫」(t=-4.56,p<.001)之中 達顯著,表示父親的學習活動參與,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且非弱勢 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各議題報告書草案(2001)

將弱勢依社會、家庭及個人來定義,其中在家庭的部分所探討到的各種型態家庭,大部 份都面臨經濟的不利,研究者認為弱勢家庭父親在經濟吃緊的狀況下,可能就較少會再 多為孩子安排學習的活動。

(二)父職參與分量表與總量表之差異分析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父職參與的差異情形,研究者分別從「日常照顧」、「情感 支持」、「子女教養」、「學習活動」等四個分量表,以及「父職參與總量表」來探討,其 量表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差異情形,如表 4-3-2 所示。

由表 4-3-2 可知,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父職參與總量表」(t=-2.763,

p<.01)之中達顯著,表示父親的父職參與,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且 非弱勢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而在「情感支持」(t=-2.971,p<.01)、「子女教養」

(t=-2.713,p<.01)、「學習活動」(t=-3.833,p<.001)分量表中,亦顯示非弱勢家庭父 親在情感支持、子女教養及學習活動的參與顯著優於弱勢家庭父親。

表 4-3-2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父職參與分量表與總量表上之差異情形 分量表 弱勢/非弱勢 N M SD t 值 分析比較 日常照顧 弱勢 247 21.10 4.45

-.231 NS 非弱勢 423 21.18 4.10

情感支持 弱勢 247 16.51 3.68

-2.971**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17.35 3.43

子女教養 弱勢 247 30.68 5.64

-2.713**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31.83 5.07

學習活動 弱勢 247 11.81 3.04

-3.833***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12.74 3.03

父職參與總量表 弱勢 247 80.09 14.44

-2.763**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83.09 13.00

**p<.01 ***p<.001 NS 是指未達顯著差異

二、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幼兒依附之差異分析

(一)幼兒依附個別題目之差異分析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幼兒依附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分別從個別題目來探討,

其量表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差異情形,如表 4-3-3 所示。

其內容採 Liker 四點量表計分,以「很不符合」得 1 分,「不符合」得 2 分,「符合」

得 3 分,而「非常符合」為 4 分,在矛盾型依附及逃避型依附面向上,均採反向題計分 方式,即以「很不符合」得 4 分,「不符合」得 3 分,「符合」得 2 分,而「非常符合」

為 1 分。在安全型依附分量表得分愈高,代表愈傾向安全的依附關係,反之則愈不安全;

在矛盾型依附分量表得分愈高,代表愈傾向不矛盾的依附關係,反之則愈矛盾;在逃避 型依附分量表得分愈高,代表愈傾向不逃避,反之則愈逃避;量表總得分愈高,代表幼

兒與父親的依附愈偏向較佳的依附關係,反之則愈不佳。

續表 4-3-3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幼兒依附個別題目上之差異情形

由表 4-3-3 可知,安全依附層面中,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在討論事情時,

孩子很在乎我的回應」(t=-2.31,p<.05)、「孩子會詢問我要去哪哩,當我離開的時候」

(t=-4.10,p<.001)、「孩子喜歡我主動地靠近他(她)。」(t=-3.63,p<.001)、「孩子會 找我一起玩」(t=-2.60,p<.05)、「孩子會主動和我有肢體的接觸,如:抱我、親我的臉 頰」(t=-2.10,p<.05)、「孩子喜歡我陪他(她)一起參加學校的活動」(t=-4.19,p<.001)、

「孩子喜歡和我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情」(t=-2.01,p<.05)、「孩子喜歡和我睡在一起」

(t=-2.17,p<.05)之中達顯著,表示父親在安全依附關係面向,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 庭中而有所差異,且非弱勢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

從矛盾依附層面中可知,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即使我在身邊,孩子看到 陌生人還是會怕生」(t=-2.32,p<.05)、「在陌生的地方,孩子會待在我身邊不敢到處探 索」(t=-3.50,p<.01)、「孩子在嘗試新事物時,常表現出不知所措的樣子」(t=-3.94,

p<.001)、「在某些事情上,孩子一定要我幫忙,不肯讓其他人幫忙如:穿脫衣服、修理 玩具」(t=-5.25,p<.001)、「帶孩子到陌生的環境時,孩子會很安靜、不說話或是牽著我 的手」(t=-4.07,p<.001)之中達顯著,表示父親在矛盾依附關係面向,會因在弱勢與非 弱勢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且非弱勢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意即弱勢家庭父親比 非弱勢家庭父親在與幼兒相處時顯現較多矛盾依附關係。

從逃避依附層面中可知,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孩子在家裡玩玩具時,常 會拒絕我的幫忙,但當我離開時又會不高興」(t=-2.96,p<.01)、「我回到家時,孩子對 於我的親近會表現出煩躁的樣子」(t=-4.61,p<.001)、「我覺得有時候孩子跟親戚朋友的 互動比跟我還要好」(t=-5.29,p<.001)、「在家中,孩子大部份的時間都自己玩,很少找 我」(t=-3.86,p<.001)、「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他(她)會不理我,自己四處玩」(t=-2.56,

p<.05)、在「孩子遊戲遭遇困難,我試圖幫忙時,孩子會認為我在妨礙他(她)做事情」

(t=-1.99,p<.05)、「當我親近孩子時,他(她)會顯現出害怕的樣子」(t=-3.23,p<.01)、

「孩子和我在一起時,常顯現出不快樂的樣子」(t=-2.79,p<.01)之中達顯著,表示父

親在逃避依附關係面向,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且非弱勢家庭的分數 顯著優於弱勢家庭,意即弱勢家庭父親比非弱勢家庭父親在與幼兒相處時顯現較多逃避 依附關係。

(二)幼兒依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差異分析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幼兒依附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分別從「安全型依附」、「矛 盾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等三個分量表,以及「幼兒依附總量表」來探討,其量表得 分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差異情形,如表 4-3-4 所示。

由表 4-3-4 可知,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的父親,在「幼兒依附總量表」(t=-5.677,

p<.001)之中達顯著,表示父親和幼兒的依附關係,會因在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而有所 差異,且非弱勢家庭的分數顯著優於弱勢家庭。而在「安全型依附」(t=-3.161,p<.01)、

「矛盾型依附」(t=-4.997,p<.001)、「逃避型依附」(t=-4.838,p<.001)分量表中,亦 顯示非弱勢家庭父親和幼兒的依附關係優於弱勢家庭父親,在非弱勢家庭中父親與幼兒 間傾向有較多安全、不矛盾、不逃避的依附關係。

表 4-3-4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父親在幼兒依附分量表與總量表上之差異情形 項目 弱勢/非弱勢 N M SD t 值 分析比較 安全型依附 弱勢 247 33.92 4.94

-3.161**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35.23 5.30

矛盾型依附 弱勢 247 12.32 2.71

-4.997***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13.40 2.73

逃避型依附 弱勢 247 27.21 3.78

-4.838***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28.70 3.85

幼兒依附總量表 弱勢 247 73.45 8.13

-5.677*** 非弱勢>弱勢 非弱勢 423 77.33 8.76

**p<.01 ***p<.001 註:「矛盾型依附」與「逃避型依附」為反向題

第四節 不同父親背景變項、子女背景變項的父親在父職 參與上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父職參與現況以及不同父親背景變項、子女背景變項的父親在父職參 與上的差異情形,為本研究問題四。研究者以平均數分析父職參與現況,並以獨立樣本 t 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來檢驗背景變項不同的父親,在父職參 與各層面與整體的差異情形,藉以瞭解父親的父職參與是否會因「年齡」、「當爸爸至今 年數」、「教育程度」、「每日平均工作時數」、「周六日平均工作時數」、「婚姻狀況」、「配 偶是否就業」、「家中子女數」、「職業」、「子女性別」、「子女年齡」及「子女出生序」不 同而有所差異。

一、父親之父職參與現況

本研究依據回收之 670 份有效問卷,探討中部地區學齡前幼兒父親在父職參與上之 現況,以下分為父職參與各題目之現況分析以及父職參與各向度之現況分析。

本研究將父親的父職參與分為「日常照顧」、「情感支持」、「子女教養」以及「學習 活動」等四個部分,採李克特四點量表記分,每題以 4 分為最高分,1 分最低分,分數 愈高則表示其父職參與的情形愈多。

(一)父職參與各題目之現況分析

根據父職參與量表各題之平均數加以排序,亦將同分的平均數以相同名次排列,如 表 4-4-1。

由表 4-4-1 可得知,平均得分最高的前五項,分別為「我會提醒孩子注意禮貌,如:

說請、謝謝及對不起」、「我會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我和孩子間有肢體的互動,如:

抱抱孩子」、「孩子挫折傷心時,我會回應並鼓勵他(她)」以及「孩子表現不當行為時,

我會先了解原因」。表示中部地區父親在參與父職時,在子女的教養上參與較多,包括 著重孩子的禮貌及良好習慣養成的部分,且從「我和孩子間有肢體的互動,如:抱抱孩

我會先了解原因」。表示中部地區父親在參與父職時,在子女的教養上參與較多,包括 著重孩子的禮貌及良好習慣養成的部分,且從「我和孩子間有肢體的互動,如:抱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