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將陳述本研究的動機、研究目的、問題,再針對重要的名詞作解釋、並說明本 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 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依上述內容逐步說 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全球化的社會變遷中,相對地亦存在著許多,包括經濟、教育及社會資源分配等 不均衡的現象。「關懷弱勢」、「縮短教育差距」、「教育優先計畫」、「扶助五歲弱勢幼兒」

更是近年來政府在教育上的重要政策。近年來台灣社會中家庭結構改變,產生了不同型 態的家庭,每一種家庭隨著經濟、社會變化而產生了過與不足現象,其中不足指的就是 弱勢家庭。比起一般家庭而言,在適應主流社會中,弱勢家庭必須承受更多的經濟與親 職壓力。然而在關懷弱勢家庭的同時,看到的大多是外界對弱勢家庭或弱勢幼兒經濟與 生活的關注,卻少有人針對弱勢家庭內父母與幼兒相處情形作探究。研究者認為正因為 今日的家庭型態日趨多元化,弱勢家庭的親職參與也因此需要更多的探討。

家庭中執行功能者不外乎就是父親或母親,和孩子相關的成長教育問題,是很難去 區分出「你的我的」。一般提到孩子的問題就會想到母親,傳統價值觀中更是強調母親 要擔負起相夫教子的責任,更有許多探討母親與孩子互動關係的研究,然而卻容易忽略 父親。魏秀珍(2003)對父職研究資料進行後設分析時更發現,焦點集中在母親身上的 甚多,儘管有部分將父親、母親分開陳述,但是討論父親與孩子關係的仍屬少數。由於 社會的變遷,小家庭型態日益增加,家庭中共親職現象日益普及,對於父親的研究目前

已漸漸引起注意,因此尚有許多父親與孩子關係的現況與問題值得進一步加以探究。

研究者於實習期間,在幼稚園班級中看到不同於傳統的現代父親,其中印象深刻的 是一個新移民家庭的父親,這位父親時常來接孩子,且平常假日還會安排全家出遊、帶 孩子去上矯正發音的課程、甚至到最後改變自己常說的口頭禪;另一個是低收入戶家庭 的父親,這位父親是為了讓孩子在萬聖節扮裝時有一套不一樣的衣服而親手縫製了一整 套巫婆裝給她的女兒。《杜立德醫生的故事》作者羅夫廷曾說:「不要因為他們是孩子就 敷衍塞責」,而著名的《湯瑪斯火車道系列》中的火車道角色更是一名父親為了讓患麻 疹兒子解悶而創造出來的故事(馬景賢,1994)。看到這些父親對孩子的認真態度,不 禁讓研究者開始好奇身為一個父親,在現今的家庭中究竟參與了多少事?

家,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完整單位,在這個小小社會中,也孕育出整個社會新陳 代謝的推動力(胡幼光,1986,頁33)。家庭亦是幼兒早期社會化的重要環境,父母在 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這典範轉移的年代,家庭結構改變了,父親在家庭中所 要扮演的角色,再也不能只是「出現就好」,或成為「存款簿上的數字」,父職的重要 性即是在這樣的演變下逐漸升高了(何琦瑜,2009)。中庸一書中闡明「天地之道,博 也,厚也,高也,明也。」博厚是滋養萬物的大地,高明是蒼穹的太陽(施寄青,1986)。

但是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並不是如此地二分法,Summers, Raikes, Butler, Spicer, Pan, Shaw, Langager, Mcallister & Johnson(1999)更強調20世紀晚期新興的父親是做為一個平等合 作的父親,父母是平等地分攤、共享家庭功能。呂麗絲(1995)則指出家庭中父職、母 職真正地分工會促進家庭教育更有效的發揮。當夫妻間彼此分擔照顧、教養孩子的責 任,父親不再是協助母親的幫手,而是和母親形成一個親職同盟,會帶給孩子更多正面 影響(許芳菊,2009a)。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母親並不是唯一的主角,而父親也 不是永遠的配角,父親在家庭中是扮演著穩定家庭、支持母親、影響孩子的重要人物。

長久以來,傳統父母角色壁壘分明,整個價值體系下,女性承擔起家庭主婦的責任,

男性扮演的則是養家活口的工具性角色,「嚴父慈母」、「君子遠庖廚」、「男尊女卑」、「男

主外、女主內」的價值觀下,無形中似乎將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遠了。在行政 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針對台灣2萬名6個月大及1歲半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進行 調查中,發現主要照顧者以嬰幼兒的媽媽為主,媽媽每週與6個月大嬰幼兒平均相處時 間為47小時,與1歲半大嬰幼兒平均相處時間為49小時,而爸爸則分別為24小時及26小 時,爸爸每週平均與嬰幼兒相處時間約為媽媽的一半。依上述父職參與的時間直接和母 職參與相較,自然就失去了公平與準度,但卻反映出社會趨勢的一股脈流(呂麗絲,

1995)。台灣社會近年來多元化的開放價值觀,以及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工作的意識型態 增加,如今的父親角色呈現多元化,愈來愈多家庭的父親體驗到參與親職的重要,以往 傳統的父親角色,似乎也在轉型扮演新好男人、新父親的角色。施寄青(1986)指出所 謂的「新父親」角色是在養育孩子時擔負較多的責任。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是在父親節公開演說中強調,整個社會愈來愈需要好爸 爸,才能使每個孩子的生命更完整;而日本亦大力倡導「No Fathering, No Life」,鼓勵父 職參與(許芳菊,2009b)。亦有研究針對嬰兒在陌生情境中對父親及母親的反應做實驗,

結果發現當父母兩個人都離開實驗情境時會哭;但當父母當中的任何一人再次進入時,

多數嬰兒會放鬆,雖然嬰兒對父親注意較少,但終究還是會把父親當成安全的堡壘(白 玉玲、王雅貞譯,2006)。因此不能忽視了父親在孩子發展中所扮演的位置。蕭春媚(2001)

在學前幼兒爸爸的父職角色研究中訪談七位父親,當中大部分父親談到自己在孩子過程 中扮演的角色時都用了很開放的比喻,如像朋友的角色,陪孩子玩;如大海的角色,接 納孩子;如廚師的角色,發掘孩子的特質;像百寶箱的角色,滿足孩子的需求。學齡前 幼兒階段,認知、社會、性別角色、情緒發展上,父親都是不可或缺的楷模,在今日社 會中,父親更是夾雜在傳統與現代觀念轉型中,如何在兩者之間拿捏好爸爸的角色愈顯 重要。

親子天下雜誌在2009年針對1千多位台灣地區19~58歲父親的調查發現,47%的現代 爸爸認為家庭幸福遠比財富、工作重要;另外還發現父親角色「代間差距」日益明顯,

有高達七成五的年輕爸爸願意請育嬰假在家照顧小孩,甚至有將近五成的年輕爸爸願意 在家當家庭煮夫(許芳菊,2009b),可見父親參與親職觀念已逐漸轉型,然而,今日在 弱勢與非弱勢家庭中父親父職參與是否會得到一致的結果?此正是本研究欲探討的。

中國社會對父親角色比西方清楚,所謂的「父父、子子」表示做父親就要像一個父 親的樣子,古代威權社會更是強調尊卑的劃分,父親在家中儼然就是嚴父的角色,對於 子女永遠不能低頭軟弱,無形中父親角色在家庭中就產生了天然的屏障,但是在今日開 放民主的社會中,父親是否跨越了那層屏障?在家庭中究竟參與孩子多少事情?此為本 研究動機之一。

1975年時,Lamb曾說︰「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父親是常被遺忘的貢獻者。」(引 自Lamb, 1981)。在親子關係中,溫暖、教養和親密感與兒童正向發展結果有密切關係,

不論照顧者是父親或是母親,關係的品質比性別特質更重要(葉郁菁、王春展、謝毅興、

曾竹寧,2002)。有研究已經注意到,孩子不僅是對母親,亦會對父親形成強烈的依戀

(郭靜晃、吳幸玲,2001)。在嬰兒期依附中多認為嬰兒最強烈的依附對象只有母親,

父親常被認為是母親的偶爾暫替角色(陳明男,1990)。但是Lamb(1975)指出「與父 親每個晚上的短暫但充滿感情的互動機會,可補償與母親無法令人滿足的白天長時間相 處」(引自陳明男,1990)。這正可說明父親在孩子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是重質不重量。

但嬰兒期的依附關係不能直接預測幼兒期,再者Lamb(1987)認為嬰兒期的依附和幼 兒期發展之間的關係薄弱且不確定,較大幼兒間的差異可能來自於嬰兒期之後所發生的 親子互動關係(引自黃慧真譯,1994)。因此父親在幼兒期和幼兒之間的互動頻率、品 質都可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Lamb(1980)亦指出在幼兒社會發展的過程 中父親是一不可或缺的貢獻者,況且幼兒期是各方面發展迅速的一個階段,更是不能少 了父親所扮演的角色。在一項長達16年探討父親與子女依附關係的縱貫研究中,發現父 親角色的扮演是敏感的話,可以預測更長遠的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Grossmann, Grossmann, Fremmer-Bombik, Kindler, Scheuerer-Englisch & Zimmermann, 2002)。以往

既定印象將父親侷限在掙錢養家的角色,許多研究關注的焦點也放在母親角色上,卻忽 略了父親在家中所扮演的其他角色,近幾年來父職漸受重視,探討父親與孩子之間的相 關研究亦日益增多增廣。因此研究者認為父職參與的同時,幼兒對父親的依附情形是如 何,這兩者間的相關是值得探討的。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進入國家圖書館的全國碩博士論文資料網,以「父職」或「父親」為關鍵字 搜尋共有 188 篇,而其中和父職參與相關的有 105 篇,當中以探討父親角色、父職角色

研究者進入國家圖書館的全國碩博士論文資料網,以「父職」或「父親」為關鍵字 搜尋共有 188 篇,而其中和父職參與相關的有 105 篇,當中以探討父親角色、父職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