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

第四節 弱連結的擴散效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弱連結的擴散效益

本節將弱連結的擴散效益從三個部分進行說明,首先是「單純動機」對 於弱連結進行擴散時為何會高於以強連結靠關係的傳送效益,第二點從弱連結

「橋樑」特質,以及創業家本身若是創新先驅者特質越明顯,就能吸引此區域 少數關鍵的弱連結角色如連結者、專家、推廣員或意見領袖等相挺,他們與創 業家一樣屬於創新先驅者時,他們對創新議題特別敏感,而他們天性喜歡轉介 流量的特質,再加上弱連結比強連結傳遞訊息的成功率更高等優勢,就可以提 高傳送稀有性消息的成功率,而形成更大範圍的擴散效益,我們可以說當弱連 結用於人脈發展,可以伸展至更遠的地方,但弱連結用於擴散的影響,受到弱 連結開放性網絡的特質可以將訊息傳遞至更寬廣的樞紐區,這種類似水波漣漪 的效應是人脈發展無法實現的,第三點從「網路時代對六度分隔的效益」來看,

每個人的人脈並非勢均力敵,且六度代表的是六個人脈圈,而在網路的時代,

每個人更容易透過社群網站增加泛泛之交,也代表六度分隔的第一度差異,將 對後續的擴散範圍造成最大的影響力,以下將針對上述三點整理成「弱連結因 自發性動機與對第三方信任而提高傳遞意願」、 「泛泛之交喜好轉介稀有性 消息提高傳送廣度」與「人脈圈第一度差異將影響網路時代小世界整體接受率」

三個面向進行說明。

壹、 弱連結因自發性動機與對第三方信任而提高傳遞意願

相較於強連結所建立的強關係,連結者協助傳遞的目的在於情感強度的力 量,而弱連結因為互動不頻繁、情感強度低,所以當他們自願傳遞時比較有可 能是出於個人主動,研究者發現單純的動機尤其更能激起弱連結自願傳遞的意 願,尤其在傳遞的過程當中,弱連結個人的自願性越高就會更主動傳遞訊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與強連結是受人請託的非自願性意願不同。

個案中,我們發現創業家本身屬於創新的先驅者,則有助於吸引喜好創新 的人,在他們支持創新的想法時,也更願意自動協助擴散,例如部落格作家在 推薦產品時,他們明白好東西才能讓自己的網站永續經營,所以他們會主動搜 尋好產品而推薦。另外,弱連結的擴散基礎,除了自願性外還有一項很重要對 三方的信任關係,例如電腦玩物與萊行樂等部落格作家是基於對半路的信任而 自願第一時間主動撰寫評鑑,Inside 新聞網站的創辦人也是因為信任而主動讓 半路的文章刊載於網站上,而之後港台的部落格網站,他們得知此消息的來源 可能是新聞媒體或其他部落格作家,如前面我們發現部落格或者新聞媒體,他 們都會關心他人的新聞議題,當他們發現別人所張貼的訊息符合他的需求,之 後的弱連結反而自願性報導這類的消息。

因此弱連結雖然沒有強關係可拉近距離,但弱連結可能對第三方信任與經 個人意志判斷後的自願性動機而提高擴散意願,若第三方的可信度越高越能提 升弱連結的擴散意願。

貳、 泛泛之交喜好轉介稀有性消息提高傳送廣度

在人脈理論裡,弱連結的優勢來自於擁有較多橋樑,因此當泛泛之交越 多也代表擁有越多的橋樑認識更多人,在創新擴散裡我們明白社會體系本來就 存在許多不同樞紐區的弱連結,當他們自發性的擴散時將達到更大的廣度,而 這當中還需要少數關鍵性角色發揮傳遞效果,依據本研究前面發現這些少數而 重要的角色受到稀有性消息吸引,且當他們與創業家的屬性越接近於創新先驅 者時,他們本身的特質更能幫助創新擴散,例如對創新議題的敏感度,讓他們 喜好轉介與創新相關的議題,此外他們喜好轉介消息,因此成為一傳十、十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百的效益,此外在人脈文獻提到弱連結在傳遞消息的成功率高於強連結,也讓 後續的擴散達到更廣與更遠效益。

弱連結代表他們並不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左右判斷,他們主要受到資訊的 影響,弱連結在實體世界或許會受到距離遙遠而減少見面次數,但是網路世界 的開放與便利性卻能夠讓我們更願意對泛泛之交或陌生人敞開心房,原因是經 過近十年社會變遷後,我們已經漸漸習慣在網路上經由他人篩選後所提供的訊 息來判斷使用者滿意度。所以過去或許特別在意強連結的推薦,但是經過十年 來網路世界的洗禮,我們習慣追隨「排行榜」或「評論」等機制來判別商品是 否符 合自 己需 求。 在弱 連結 傳送 訊 息而 帶來 消息 經濟 的效 益裡 ,研 究 者將 Bonne’s Brunch 在 Google 搜尋到的網路刊登文章篇數與 Apple 的評價數繪 製成圖 9,發現當新聞媒體曝光量大的期間,客戶於 Apple Store 所留下的評 價數就越多,顯見媒體對產品的介紹或口碑分享的文章,對於促進客戶下載有 直接關係,同時也證明當弱連結傳送消息時,雖然連結者未必是直接的使用者,

但卻可以因為其推薦而讓更多的人使用,所以當創業家的弱連結樞紐越多元,

也代表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廣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表 9 Apple 評價數與網路報導關係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0 2 4 6 8 10

0 20 40 60 80 100

篇數 評價數

網路新聞與媒體報導篇數 部落格評鑑篇數 Apple 評價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 人脈圈第一度差異將影響網際網路時代小世界整體接受率

另外本研究觀察弱連結不只是一個橋樑,他同時也是資訊的過濾者,也就 是成為別人橋樑的人也直接影響資訊的焦點,我們可以想像創新的擴散就像水 面的漣漪共振的過程,當每一個漣漪起點共同聚焦在一個事件上,讓整個社會 以為這件事情已經達到關鍵多數的採納,而這正是 Bonnie’s Brunch 所激起的 漣漪效果,此外小世界裡重覆性轉介消息,讓產品在一年後達到 60 萬下載次 數,研究者發現創業家經過媒體宣傳、文章分享等,若從六度分隔來看,當每 個小世界就像水波漣漪一樣傳送著特定消息,它所造成的漣漪可能會讓早期接 受者以為已經被許多數人採納,而這個訊息漣漪共振的效果,對大世界的關鍵 多數採用具有影響力。

因為在整體社會體系接受率方面,當第一度人脈圈開始產生差異時,研究 者發現後續的差異將擴大,研究者將個案中幾個關鍵少數者的泛泛之交經由網 際網路工具如 Facebook 粉絲頁人數、Google+等統計使用人數後,經由表 9 提出本研究對半路人脈影響人數的預估,我們假設不估算重疊的粉絲數,並加 總半路在第二層的弱連結的影響人數,我們將第二層的影響人數再做加總後,

假設一條新聞在半路的第二層弱連結圈最大可以轉介人數約 12 萬人,另我們 再假設第三層朋友每人有 100 位好友,第三層最大值可以轉介至 1200 萬人,

第二層與第三層已經可以相差 100 倍,這就是網路媒體與社交媒體結合的影 響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創業家來說他原本的影響力只有 200 名好友,

但經過社群網絡的集中再擴散後,他創造出 1200 萬的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9 本研究對半路人脈影響人數的預估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假設每人有 100 好友)

點腦玩物 Facebook 粉絲 50,000 5,000,000 Twitter 20,000 2,000,000

Google+ 8,000 800,000

萊行樂 Facebook 好友 200 20,000

欣美 Facebook 好友 200 20,000

TGC 社團 付費會員 300 30,000

IDG 社團 封閉會員 120 12,000

Fox 好友 1,000 100,000

Inside 粉絲頁 44,000 4,400,000

半路 facebook 好友 200 20,000

總計 124,020 12,402,0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資料收集時間2012 年 6 月 15 日)

在實體世界我們每一個人的強連結朋友不可能有 100 位,但是在網路時 代我們很容易募集到 100 位弱連結,而當每一個人平均弱連結從 100 人再提 升至 200 人,就會讓微觀的小世界在宏觀的世界產生更大的漣漪效果。另外 本研究在追蹤國外媒體的刊登資料發現,當網友鎖定固定收看的網站內容時,

則A網站報導的消息,B網站看到有興趣就會轉載,而C網站可能固定訂閱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網站內容,則B網站形成訊息橋樑,這或許正是跨國資訊彼此能交流的一種模 式,因此實際上第三方轉介的影響力還更大,小世界自成漣漪也形成一種資訊 的集中性。

因此本研究發現在網路時代六度分隔在第一度擴散越廣,弱連結漣漪擴散 範圍更大。所以雖然 Rogers 認為弱連結的異質性高不容易連結,但弱連結能 夠散佈的口碑範圍超過強連結,然網路讓我們更容易與泛泛之交建立關係,所 以我們與世界的距離縮小,為了便利性而習慣聚焦於某些網站來取得訊息,所 以關鍵少數人的小世界觀反而影響宏觀的大世界,我們對於關鍵多數的錯覺可 能來自於身邊的媒體、人際網絡的流行話題有關,也因此實際的關鍵多數可能 晚於訊息傳遞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