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學習的因素之相關研究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3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影響學習的因素之相關研究

每個人的學習應該都是個別進行的,即使是在教室中由同一位教師進行相同教材 的團體教學,各個學習者的學習速度、吸收的內容、理解的程度也或多或少有所差異,

這可以從學業評量的成績分布看出。如今,各種學習管道重視個別化的程度愈來愈

高,而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讓個別化學習的理念得以易於實踐和發展,尤其是在電腦 和網路學習方面更是特別強調與實行個別化學習。然而,哪些因素會對學習造成影 響、產生學習差異,甚至是對大多採行個別化學習的電腦和網路學習而言,仍會造成 個別差異的因素為何,接下來會一一闡述。

2.5.1 個人特徵影響學習

翁嘉苓(2010)將高齡者參與學習動機分成認知興趣、社會接觸、社會激勵、家庭 凝聚、專業提升等五大構面,探討高齡者本身對於參與學習之動機與老化所持有之看 法,是否影響高齡者對於學習活動之參與行為意圖。研究結果發現,高齡者不同性別、

年齡及教育程度在認知興趣、社會接觸二構面下有顯著差異。

女性高齡者有較高之認知興趣、社會接觸、社會激勵及家庭凝聚而參與於學習活 動中,以及女性高齡者擁有較高之參與行為意圖參與於學習活動中。在認知興趣方 面,55~64 歲的高齡者較 75 歲以上之高齡者更認同參與學習會開拓自己的視野,更 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而高中/職與大專(學)學歷以上的高齡者比學歷為國小的高齡者 認為自己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而且高中/職學歷的高齡者比學歷為國小以下、國小 及國(初)中的高齡者更有行為意圖參與於學習活動。

許正淳(2005)和陳志樺(2002)個別針對我國成人參與進修教育動機進行研究,發 現不同職業者在學習動機上有顯著差異,從事商業者在「職業進展」的學習動機層面 上顯著高於從事公教職業者與從事工業者及無業者。推論其原因可能為,商業職場的 變動是很快速的,所以從事商業者為了適應其快速的變化,需要學習與時俱進的知 識。而一般人對於公教職業者的觀感通常是「鐵飯碗」,意指取得公教資格者,其工 作就受到保障,不易發生被裁員的情況,因此較不需主動學習新知識。而從事工業者 多屬於勞動性質,其職場所需的知識變動不大,無業者則因尚未尋得工作,可能無法 確定日後的工作內容或是經濟因素,導致其學習動機較弱。

陳銘村(2005)針對成人網路學習者學習風格、自我調控與學習成效關係進行研究 時發現,不同性別、教育程度的成人網路學習者在學習成效上有顯著差異,男性的學 習滿意度明顯高於女性,他認為原因可能是男性在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以及素養皆優 於女性,而且男性在傳統社會中比女性有更多機會接觸機械、汽車、電腦等,男性並

因此獲得較女性優秀的資訊技術運用能力,所以男性在網路學習的學習滿意度高於女 性;高中職的成人網路學習者在學習參與度上明顯低於專科、研究所以上的成人網路 學習者,他認為原因可能是在目前變遷快速的社會裡,高中職者的受教年限相對稍顯 不足,因此在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以及素養上亦呈現相對弱勢,導致參與數位學習活 動的興趣缺缺,所以學習參與度較專科、研究所以上的成人網路學習者來得低。

綜合以上所述,性別、年齡、職業以及教育程度等個人特徵皆會對學習產生影響,

或在學習動機造成差異、或在學習成效造成差異。本研究欲探討不同輸入法的使用對 書寫表現的影響,輸入法是使用電腦的基本技能之一,其學習受到上述個人特徵變項 的影響為何,是否也存在差異情況,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之。

2.5.2 網路使用經驗影響學習

Pawar & Sharda(1997)認為網際網路的應用包括溝通、資源搜尋、瀏覽、資訊擷 取等四個類別,這四種類別的網路應用都與文字有所關聯,不論是文字的輸入或是閱 讀。有文獻指出電腦閱讀和寫作(中文輸入)的技能對於網路學習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因素,電腦溝通技能較弱者可能會影響到學習,因為網路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持 續不斷的在螢幕上瀏覽與從鍵盤上輸入文字(李青蓉,1998;Ross, 1996)。電腦閱讀類 似於瀏覽,因此可算是本研究中網路使用經驗的定義內容之一。

林璟薰、林錦煌(2010)以台中市及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從網路使 用年資、上網地點、上網動機與目的、網路使用活動與內容等四個向度,探討網路使 用行為與學業成績之相關程度。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學生的語文和數理成績與網路使 用行為呈現低度相關,顯示國小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學業成績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性。

林季苗(2011)指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書寫文字的主要工具已成了以數位化 產品為主的趨勢,電腦輸入、手機簡訊的普及讓漢字教學循著與過往不進相同的思路 邁進。他認為現在的學生需要主動精確地知道如何一筆一劃書寫漢字的能力需求,已 經因為這些數位化工具的發達而大大降低了。他並進一步指出,使用數位化產品(手 機、電腦等)輸入中文,特別是外國學生常用的漢語拼音輸入法所要求掌握的語言技 能,和一般傳統利用紙筆書寫所需具備的語言技能是完全不同的。傳統利用紙筆書寫

漢字需要的是對漢字的每個筆劃、每個部件的字形及相對空間位置的精確記憶。然而 利用電腦輸入中文字所需要的只是掌握每個漢字的拼音拼法(不論是臺灣使用的注音 符號或中國的漢語拼音)及擁有選擇一系列漢字中字形符合該字的視覺辨認能力。

林麗娟(2011)亦指出,在華語數位學習的環節,電腦中文輸入法為啟動學習的第 一步。雖然華語中心之課程並未涵蓋中文輸入的教學,多數學生還是能透過自學的方 式,學習電腦中文輸入。在其研究對象中,88.0%(44 名)學生會使用漢語拼音中文輸 入;而 26.0%(13 名)學生會使用注音符號的中文輸入方式。其中亦有少部分學生是兩 種輸入方式都會使用。

從林季苗與林麗娟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兩點,首先,其研究對象使用的中文 輸入法只有字音輸入法這一類型,其次,研究中雖然提到研究對象會使用中文輸入進 行數位學習,但是,卻沒有針對使用中文輸入後,其漢語的學習成效是否有受到影響。

語言的學習成效在於確定個體是否同時會聽、會說、會讀、會寫,而書寫表現即是包 含在「會寫」當中,因此,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會使用到中文輸入的相關網路使用經 驗的多寡,是否會讓書寫表現產生差異。

2.5.3 書寫經驗影響學習

高尚仁(1991)表示,書寫行為涉及記憶、思考與認知歷程,當個體在書寫時,其 記憶和認知(思維、組織)活動彼此有密切關聯。記憶包括對文字以及文字的各種特徵 (字形、筆劃數量、大小、長短、組合、筆順等)的視知覺記憶,也包含了過去書寫該 文字時所建立有關書寫動作、肌肉活動、動作的順序與協調等方面的肌動記憶(motor memory)。以桑代克的練習律觀之,若個體平時的書寫經驗較多,也就是說書寫練習 次數多,其對文字的視知覺記憶和肌動記憶想必會更深刻,書寫表現或許會因此而提 升。

商業週刊第 1057 期曾報導全球中文教師之需求(吳錦勳,2008),文中提到,根 據調查顯示全球學習中文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千萬人,其中也包含在台灣學習華語的外 籍人士。因此如何學好華語不僅對台灣學童很重要,對於那些學習華語的外籍人士也 相當重要。而外國人士對於中文字彙的學習,往往由於筆劃與筆順的書寫障礙,導致 讀寫學習的困難(Shen,2010),雖然中文字同時具有形、聲、義三方面的特徵,但是從

信息處理的觀點來看,中文字是「形」佔重要成分的文字,因此在知覺方面以整體的 處理原則為主(高尚仁,1991),林本源(1999)認為中文字的書寫練習是幫助學生學習 中文字的重要途徑,那麼,書寫經驗的多寡是否會對中文字的學習產生影響?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