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透過探索,本研究提出新聞編輯可以利用權力的空隙,善用操作模式,

在當前的新聞環境中,實踐對新聞專業堅持的可能性。但我們又不禁要問,

新聞堅持,為何要堅持到如此的卑微,必須在夾縫中求生?舊新聞媒體所塑 造的公信力,自從受到商業利益的覬覦,進而宰制之後,逐漸淪為其製造商 業利益的工具,對於這樣的發展,是學界嚴重關切的現象。

本研究所提供的觀察,說明了在現今的新聞界從業人員中,仍有心維 持新聞專業,並盡力在商業機制的環境中,促成雙贏的局面。也就是說,使 用收視率的新聞組織,從體制內,新聞從業人員在組織之下,如何更有技巧、

更有創意地詮釋收視率,學界與業界應該更密切地想出更好的因應對策。

至於為何學界一直痛陳收視率對新聞自由的戕害,卻未能對現今電子新 聞媒體生態產生影響,透過本研究可以發現,在目前以收視率作為「政治正 確」的新聞組織,新聞工作者從工作評價到升遷,都與收視率發生強烈的關 聯。尤其當新聞組織的生存,與收視率所帶來的商業收益,有絕對的關係時,

組織內部的權力流動,就與收視率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編輯的工作場域 中,可以明顯地觀察到從上而下的管理手段,圍繞著收視率而發生;從平行 單位的對話當中可以發現,專業知識的展現與主張,與對收視率的理解與解 讀有明顯地關聯,甚至權力的爭奪從收視率開始,也以收視率為依歸。

當收視率如此盤根錯節地滲透在這個組織的每一個人的行為、思考當中 時,自然難以對學界所提出的警告產生回應。也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

「有志之士」懷抱理想,投入媒體改造的行列或者是發生了媒體道德風波事 件,引發媒體改變,但不久之後,新聞媒體又會「故態復萌」重新走回以收 視率為主的軌跡上,原因無非是未能看清媒體生態,與內部運作的根本模式。

因此,本研究認為要找到能取代收視率的未來機制,最大關鍵點在於「新 機制」能否成為影響組織存活的絕對因素。事實上從收視率發展就可以發現,

過去頻道稀有,媒體本身處於優勢,收視率的數字,不必然成為關鍵。但是 現在頻道因為科技進步,快速擴增,讓收視率成為了今日的絕對主宰。那麼 網路時代來臨,未來呢?電子媒體會如何發展?電子媒體需要什麼樣的生存 法則?就將會產生什麼樣新的生存模式,而這將是身為媒體人需要密切關注 的重點,也應該是下一階段研究的方向。

附表A

有線電視數位

服務訂戶數 256,727 戶 5.15%

附圖1

翻攝自TVBS 網路

參考書目

天下網頁》,http://203.74.200.13/~reading/。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 sociological theory:

from the Classic to the post-Modern》。台北市:三民。

李猛(2003)。《當代社會學理論》楊善華主編,台北市:五南。

林宜蓁(2003)。《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 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碩士論 文。

林照真(2007) 。<廣告購買機制才是禍首>,中國時報:2007.03.31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市:聯經。

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

>,《新聞學研究》。79-117。第九十九期。(TSSCI)

林書瑋(2008)。《電視新聞主播工作倦怠的成因與影響》。政大傳播學院在

NEVERLAND˙百齡老師的研究教學網站

http://neverland.km.nccu.edu.tw/xms/content/read.php?id=1088

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聯》。國立政治大

曹家榮(2009)。《技術化生活型式的實在與秩序如何可能?-一個理論架構

>,《廣播與電視》,14:167-187。

蔡莞瑩(2006)。《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處境分析》,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

中央社(2009)<電視收視質調查 智庫建議先做新聞台>台北 2009.12.17 08:15 pm

中國時報(2002)。<媒體弱智化,孩子最受害>2002--04,十三版。

工商時報(2009)<社論 2009 改進閱聽調查偏差導正媒體產業發展>

2009-09-19

宋志民(2010)。<公視內部動盪 馮賢賢力挺收視率>,中國時報,

2010-01-23,D4/娛樂新聞。

周詳人(2007)。<台灣的有線電視向上提升?>,《自由時報》

2007.12.2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 w/oct/25/today-o3.htm

陳孝凡(1999a)。<鄭淑敏:把 AC 尼爾森收視調查趕出台灣>,中國時報,

1999。11。30,26 版。

網路文章

電視的發明 大紀元文化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0/2/c9067.htm

江文軍「你真的在看我嗎?」-論數位電視時代的收視率調查

http://comm.nccu.edu.tw/wp-content/digiconf05/p art2/2-5.doc

陳世敏(2009)。<「收視率」真的是新聞品質的魔咒嗎?>卓越新聞獎座談 金會。援引自

http://www.npf.org.tw/post/2/1601。

黃厚銘(2007)。(「俗民方法學的研究」的「序言」與「翻譯」初稿),

2007/12/2,http://diary.blog.yam.com/doxa 西文翻譯書目:

Bourdieu, P. 著,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發行。

Bourdieu, P.著宋偉航譯(2004)。實作理論綱要。臺北市 : 麥田出版 : 城 邦文化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民 93。

Buzan, T. (1984) 譯者:詹求孚˙陳芳智。《開發你的腦力》Make the Most of Your Mind

遠流:台北。

Elena Bodrova & Deborah J. Leong 著,蔡宜純譯(2009)。《心靈幫手 Vygotsky 學派之幼兒教學法》Tools of the Mind,心理:台 北。

O’Connor, J & Ian McDermott 著,王承豪譯(1999)。《系統思考實用手 冊》

The Art of Systems Thinking。

台北市新店市:世茂。

Vygotsky, L.S.著,李維譯(2007)。Thought and Language,《思維與 語言》。台北市:胡桃木文化。

Vygotsky, L.S.著,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 過程的發展》,台北市:心理。

西文書目:

Beloff, N. (1976). Freedom Under Foot : The Battle over the Closed Shop in British Journalism. London, Temple Smith.

Garfinkel, H.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arfinkel, H. & H. Sacke. 1970. “ On Formal Structures of Practical Actions.”In: theoretical Sociology. Pp.338-66, J. C.

Mckinney, E, A. Tiryakian(eds.), NY:Appleton-Centuryp-Crofit Press.

Heidegger, M. 2008. Being and Time. New York: Harper.

Heritage, J. 1984. Garfinkel and Ethnomethodlol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utchins, E. 1995. Cognition in the wil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Ihde, D. 1979. Technology and Praxis. Dordrecht, Holland; Boston:

D. Reidel Pub. Co.

McManus,J .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Newbury Park, CA:Sage.

Meehan, E.R.(2005) Why TV is Not Our Fault: Television Programming, Viewers, and Who’s Really in Control.

London and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Pea, R. D. (1993). Practices of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designs for education. In G. Salo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pp. 47-87).

Cambridge , M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on, H. A. (1996). 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tillings, Chase, Feinstein, Garfield, Rissland, and Weisler.(1995) Cognitive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First author, editor, and primary author of four chapters.] 2009

Webster, J. G. (2000). Rating Analysi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dience Research. Mahwah,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