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在收視率下的權力流動

第二節 組織成員間流動的權力

組織成員固然接納自上而下的權力,但有趣的是,權力形式的成立必然 產生權力的賦予,權力的賦予卻不必然意味著組織成員會採用同一或僵化的 方式完成組織目標。如果將組織目標作為原則,組織成員達成目標的方式則 會因經驗、個性、養成方式,出現不同的途徑。也就表示組織成員會以不同

的詮釋方式,進行與組織目標的接近的型態,而使得權力在組織中(新聞室) 出現有趣的流動,經過觀察,包括了:主導、發言和詮釋等權力的移動。

(一) 主導

要能取得主導權,通常是較為資深的主編或是製作人。他們除了對新聞 素材的挑選有權主導外,連新聞內容的製播,都擁有主導權,這是新聞組織 下放的權力,相對來說,這些層級的人員,自然得負起收視率好之外的責任。

從上一章曾經出現過的阿兵哥遭迷昏案例,我們來看看這期間主導權如 何在製作人以及供稿單位中轉移,而收視率有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花蓮的阿兵哥攜帶公款外出卻失蹤,第二天在距離營區超過四十公里的 國家公園內被找到,阿兵哥供稱是被長髮老婦要求搭載,卻在之後失去意識 無法說明事件經過,這則新聞在編採中心被提出,供稿人員FW 和編輯端的 JH 其中一部分的對話如下:

FW:…就警方對他的說法有點保留

JH:就很離奇,哪些、哪些離奇,有點這樣子寫,好不好?

FW:我會發一個地圖啦!就是說距離多遠 JH:就是說不要把它寫成,唉喲!遇到阿飄了 FW:但我前面還是要寫這樣啊

JH:對!但是我說整體的軸,不要把它搞成農曆七月遇到鬼那樣 子,不要寫成那樣的稿子就可以了

供稿端想要從節令上的特殊性,提供這條新聞的新奇度,增加被選播的 機會,進而對於收視率有所幫助。而提到七月、提到無法用科學方式解釋的 現象,是否就能達成收視率,編輯端有所疑慮,所以他也提出了他的要求,

就出現了這段六句的對話中,出現了三波的主導權攻防。

首先,供稿端提出了許多這條新聞離奇處(詳細對話內容請看前一章),

最後的結論是,連警方在報稿當時,都還無法提供科學說明。非常特殊的鄉 野傳奇,再配合上當時正是農曆七月,供稿方原本的規劃是將這兩者元素融 合在文稿當中,成為一則可以引為趣談的新聞。但是編輯端從新聞的角度判 斷,不見得他的收視觀眾對於神怪鬼說的新聞議題有如此強烈的接受度,所 以他從新聞的角度分析,這則新聞的各項新奇之說,就已經有足夠的新聞元 素,因此提出要求,請供稿端從這則新聞的離奇之處下手,也就是第一輪的 主導權之爭,雙方僅僅就提出立場,說話的方式與口吻,都處於對等或尊重 的平行地位。

在第三句、第四句的對話引導出來的第二輪主導權之爭,我們已經可以 在字眼中看到情緒性的反應。不管是FW 的「啦」JH 的「唉喲」,兩者都已 經從平行的組織位階位置,進入到情緒與交情的私人情誼位置,雖然沒有那 麼明顯,但都出現了情緒性的用詞。

供稿方接續第二句編極端的科學化要求,他的回應是會以新聞的資訊,

企圖拉回他之前所建議的方向取得平衡;最重要的,是要在這段對話中得回 主導權。但是編輯端顯然還是不放心,回應以明顯的提示,要求供稿端不要 出現「遇到阿飄」這樣的內容,強烈取得新聞內容製作的主導權。

接著,進入第三階段的權力競爭,兩者立場明顯白熱化,但是取得優勢 的還是明顯負責詮釋收視率的編輯端。

當JH 在第四句話,委婉的以感歎詞,引領指示型語句,試圖降低命令 的意味時,可以看到呈現在FW 的話語中的捍衛意味。他說,「但我前面還 是要寫這樣」,也就是說,在FW 的詮釋上,這樣的寫法才能符合他所認為 的收視走向,當外來的阻擋對他的詮釋產生挑戰時,他仍舊將採取堅持。而 這個堅持,得到了JH 的理解,因此在不破壞合作氣氛的情況下,JH 採取了 迂迴的戰術。他認同供稿端的想法,但是他提點出了指導原則,那就是整個 新聞的主軸不要成為一則鄉野傳奇的奇聞,而應該將新聞感拉高,去描述這 則新聞的懸疑性、犯罪性和必要性,確保觀眾收視時的心態,並非可有可無,

而是要讓觀眾有切身之感,有必看的嚴重程度,才能排入重點新聞時段,達 到吸引觀眾停留在頻道上,說穿了這整個的對話背後的爭論點,仍舊環繞在 收視率。

根據事後的了解,供稿端希望能透過鄉野趣味的連結,讓此則新聞被選 播的機會多一點,他思考了編輯對於收視率的重視程度,企圖供應可能在收 視率上產生競爭利的作品,能夠提高新聞編輯選播的機會,但是編輯端同樣 也是從收視面思考,以其收視的觀眾族群來說,將新聞加入不科學的鄉野揣 測,是無法被認同和收看的,因此非常可能就會轉檯。因此同樣在收視率的 思考下,兩人就發生了這樣的一組對話,而在背後的權力爭奪經過解構,被 透析了出來。

除了突發新聞或是意外事件,幾乎每一條新聞的產生,多會經過供稿端 和編輯端的會商,而主導權隨著兩方的談話,在空間中流轉,有時雙方可以 取得共識,共同商量出可接受的角度,但有時候經過衡量,新聞就會從這個 會議上被取消,失去播出的機會。

以上節曾經提到的「隆鼻」新聞,就可以看出製播端與供稿端是如何進 行主導權之爭。

以下簡略回顧當時供稿端與製播端的對話:

PC:「越女隆鼻」…他其實是醫療的記者會,就是整形的,他在講 幾人幾人隆鼻是第一名,送對方禮物是第一名,然後這個人 很衰,之前隆鼻還歪掉,現在弄好了,就找到一個曾經歪掉 了人

JH:可是我覺得整型整得好和整不好的人很多,我們為什麼要做 這一條,它要有一個新的點,比如說你可以不用怕,兩個小 時就可以做好,我舉一個例子,割壞雙眼皮的其實還滿多的,

那隆鼻也是一樣,所以我必較看不出這一則的重點是什麼?

可以不要

PC:可以不要嗎?好啊!

這是一段非常簡短的新聞討論,它的生命存在只有不到45 秒,但很明

顯的是一個在新聞主導權的對話下,剎那間生成,但又旋即消逝的新聞,我 們試圖從這個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新聞,來討論新聞主導權的權力轉移。

首先它(隆鼻新聞)的被提出,有兩個契機,一個是當日有美容手術的一 場記者會,第二是因為PC 所說的,是有一則「越女隆乳」的新聞,而這場 隆鼻記者會的女病患,正巧是越南籍,歷史上的巧合讓這條新聞被提到採訪 會議上來討論,可以看得出來這名獲得發言權的供稿者,對於企圖說明他所 提出來的新聞具有報導性,因此努力地將記者會所提供的訊息,說明給編輯 端了解。

但在發話權移轉之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主導權的登場,編輯端立刻 對於這則新聞的必要與否提出質疑。首先,它的差別性何在?編輯端提出的 意見是,這款整形的好與壞為何需要特別報導,它值得報導的特殊性,顯然 沒有在供稿端的資訊中得到充分解答。進一步地,編輯端為供稿端提出可行 性的建議,例如從手術時間的減省方面著手,為這則新聞提出可能的製播角 度。從權力的角度來分析,編輯端這樣的舉措,無疑是釋放出主導權,提供 供稿端為其新聞說明的機會,不過顯然供稿端並沒有相關的對應策略,沒能 掌握,也就是說,供稿端在編輯端提出可能性的詢問時,放棄了主導權的攫 取,而這也就注定了這則新聞沒有面世的機會。因為供稿端之後就追問,「可 以不要嗎?」非常直接地將這則新聞在沒有特色,不具吸引力,難以獲得收 視率的考量下,將它消除掉了。

也就是在新聞室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新聞主導權力在編輯與供稿端流 動著,有時結束地非常快速,有時候會出現幾番爭奪與對抗,最後形成一方 勝利或是相互退讓形成共識,收視率時時成為了雙方相互說服對方的基礎,

而更明顯的利用,則可以從發言權的爭奪中,進一步發現。

(二) 發言

編輯們透過對收視率在新聞室進行權力爭奪,讓權力在兩個個體之間流

動,從主導權可以更細膩地發現,兩者間更進行著發言權力的爭奪,而發言 權在組織或編輯之間發生移轉,最終的決定者還是回歸到收視率上。

編輯之間的發言權轉移,我們再透過上一節所曾經提到的「女學生抗議」

新聞事件的對話為例,說明產生在兩名編輯之間的權力移動。

簡單回顧該案例,兩名編輯的對話摘要如下:

Tracy:女學生抗議,學生、家長一定會關心,…

Jacqueline:可是我是因為上次那個什麼,學校的議題都不是很 理想,

Tracy:真的?

Jacqueline:所以我是覺得還是放廿幾分比較穩當,…

...

Jacqueline:…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在上課,你知道,所以我記得 上次

Tracy:教育的

Jacqueline:疝氣啊那個,話題夠強,不過不好。就覺得說可能 這些人在上課,我以我覺得比較SAFE 的排法是在 廿幾分

Tracy:好

研究者再次說明,以上對話的兩者職務相當,彼此都有RUNDOWN 的 主導權,但是兩者之間的對話,明顯看出對於收視率的掌握較多,就得以在 這場對話中奪得主導的權力。

我們可以看到,當Tracy 的建議提出之後,Jacqueline 馬上回憶起先

我們可以看到,當Tracy 的建議提出之後,Jacqueline 馬上回憶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