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察收視率在新聞室之權力移動-以電視新聞編輯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觀察收視率在新聞室之權力移動-以電視新聞編輯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百齡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觀察收視率在新聞室之權力移動 -以電視新聞編輯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黃淑芬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

(2) 獻給. 立. 我的母親.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3) 致謝詞 僅以本論文,感謝母親的辛勞,一路陪我成長。 感謝指導教授陳百齡博士,孜孜不倦的提點,讓這份論文終於誕生,也讓 我在職多年再度回到校園的疑惑,找到了追尋答案的方向。 從來都是「收視率」。 記得我報考政大傳研所在職專班的研究計畫,就是想了解收視率為何對有 線電視新聞台影響如此巨大,而我的切入點正是就職的TVBS,因為黑槍事件. 政 治 大. 的報導,造成新聞信譽受損。深究其根源來自新聞惡性競爭,導因正是來自「收 視率」。. 立. 回到校園,重新學習如何用學術的觀點、理論的角度,剖析過去習以為常. ‧ 國. 學. 的慣性思維。百齡老師常說,我的問題一直是平面思考,看到的都是表象的層面,. ‧. 很難看到行為背後的深層意涵,而這的確是一個理論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在求. y. Nat. 學過程中遭遇到的大挑戰,也讓我自己在扒梳理論的過程中,辛苦糾結;在分析. 的引導下,終於在黑暗遠端看到了亮光。. al. er. io. sit. 資料的過程裡,多次打散再重組,一直想找出最好的論述方式。所幸在百齡老師. n. v i n 在商業體制下的新聞機構,面對的是雙重的壓力,既要能符合新聞專業的 Ch engchi U. 期待,提供民眾正確、有價值的訊息;又要能對新聞機構提供足夠的收入,也就. 是創造收視率讓業務單位以作為依據,向廠商收取廣告費用,維持機構的營運。 新聞室固然不需要直接負責業務收入,但創造「收視率」成為了組織賦予任務, 必須達成的重要目標。 身為資深的新聞編輯,深知「收視率」對新聞室的影響,但我所不能認同 的是,外界以一種簡單的二分法,將商業新聞台就是追求收視率,是社會的亂源, 非商業電視台因為不用追求收視率,所以製作的都是好新聞。實務界對於收視率 的看法、使用與應對,恐怕比這種一刀切的說法要複雜上許多。 收視率遭到強力批評,但它與實務新聞界的工作型態,盤根錯節程度之深, ii.

(4) 讓外界即使大聲疾呼,多年來卻一直無法找到新的方式取代。收視率是如何的深 入新聞室,我希望透過這個研究的挖掘,讓外界有所了解,透過了解,也才能釜 底抽薪地找到下一個取代收視率的機制。 感謝口試委員黃新生博士、關尚仁博士多所提點,讓本論文得以更臻完備。 感謝區國強學長在過程中不斷地鼓勵與協助;感謝我美麗的同學婉姿、伶伶、靜 芬、依蒨在論文口試期間,放下手邊工作擔任我的小天使;感謝辦公室同事體諒 我的論文研究,讓我在資料的收集上順利進行;感謝親愛的彩伶姐幫我校稿;感 謝恆敏和郁文在論文最後期,助我一臂之力;最重要的,要感謝我的上司與好友. 治 政 大 在這期間要感謝的人很多,衷心的希望,有夢想的人最後都可以完成心願。 立. 結玲的大力支持,讓我得以如願的進修,順利完成學業。.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EMA97 黃淑芬.

(5) 觀察收視率在新聞室之權力流動~以新聞編輯活動為例. 中文摘要 收視率對當代電視新聞的影響,是國內外傳播學者關切的議題之一,尤其 以台灣的媒體生態而言,僅有一家收視率調查公司,所提供的收視率數據遭到挑 戰,學者憂心新聞媒體為商業服務,恐將對新聞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新聞組織需要一項評估的工具, 「收視率」既然如此受到質疑,為何長期以 來一直找不到收視率以外的機制足以取代?也就是說,如果要找到一項得以取代 收視率的機制,外界必須先了解收視率如何在當代媒體機構中被使用,它與新聞 組織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共生狀態,過去外界透過短暫觀察與訪談,便對新聞室運 作與收視率的關連下了評論,從實務經驗來看,並不認為其知其所以然。本研究 將從實際新聞室的運作,對於收視率在新聞室中的流動,提供最直接的證據。.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本研究將以電視編輯的對話分析,輔以資深人員訪談,解構收視率在新聞 室中的工具性;繼之從傅柯的權力系譜學下,觀察新聞組織如何披著收視率的外 衣,馴服新聞編輯,反之,新聞編輯如何透過權力的流動,利用收視率對組織進 行反制。提供最實際的場域證據,展現新聞室與收視率的日常活動經驗,讓外界 得以了解,並正視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繫,對未來提出改變收視型態建議時,能更 臻成效。. n.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關鍵詞:收視率、新聞編輯、工具性、傅柯、權力。. v.

(6)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TV rating cause to news organizations was a topic that gains most focus of the scholars in mass-communication era. Especially in Taiwan, there is only one institution provides such statistics, therefor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se statistics has been widely quest about. Scholars also shown their worry about that the commercially development of news organizations will lead them heading to the iceberg. Indeed, News organizations need a tool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ir programs to the audience. Even through TV rating has been queried by scholars, why the tool still irreplaceable?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that deep inside between TV rating and news organizations that haven’t been noticed. To break into this connection, we must first realized that TV rating already been symbiosis with news organizations. And clear-out how the tool been used inside news organizations. For the time being, scholars have been reviewing such relation from outsider point of view and made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such basis. From which, we think is just skin-deep. In this study, we will provide evidences from inside the news room..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n of U the.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nalyz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editors. Together with interviews of senior news producers, we try to assay the tool phenomenology of TV rating inside the news room. Further we observe how news organizations use rating to discipline news editors under the theory of genealogy of power form Michael Foucault. In contrary, how editors resist news organizations through floating power of rating. From such study we can clearly identified the reality of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V rating and news room. And then we could have more valid suggestions about replacing TV rat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V rating, news editors, tool phenomenology, Foucault, power.

(7) 目. 錄. 致謝詞……………………………………………………………………………………i 第一章 研究源起………………………………………………………………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新聞價值與收視率………………………………………………3 新聞室的運作與收視率…………………………………………6 收視率使用的批評……………………………………………9 小結………………………………………………………………11. 第二章 收視率的崛起、批評與轉向…………………………………….13. 政 治 大. 第一節 閱聽人形貌的追逐……………………………………………13 (一) 美國與歐陸的閱聽人研究………………………………13 (二) 美台收視率的興起…………………………………………15 (三) 學者如何看待收視率………………………………………17 (四) 學術界批評與實務操作的矛盾…………………………19. 立. ‧ 國. 學. ‧. 第二節 視角的轉向:收視率做為協力工具………………………23 (一) 收視率的工具角色…………………………………………24 (二) 收視率不只是工具…………………………………………30. sit. y. Nat. n. er. io. 第三節 收視率的權力展現……………………………………………31 (一) 流動在組織中的收視率…………………………………31 al v i (二) 收視率貫穿組織規訓成員……………………………34 n Ch (三) 新聞編輯在組織中的「慣習」………………………35 engchi U (四) 編輯對組織常規的遵循和背離………………………37 第四節 小. 結……………………………………………………………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新聞編輯過程中的動態思考………………………………41 第二節 跳脫貫性思考框架……………………………………………43 第三節 雙軌並進的資料蒐集方法……………………………………46 (一) 情境對話收集………………………………………………48 (二) 深度訪談……………………………………………………51 第四節 小 結……………………………………………………………52. -1-.

(8) 第四章 收視率的隱匿、展現與滲透………………………………………53 前言………………………………………………………………………53 第一節 聚焦~編輯從收視率上看到的問題………………………55 聚焦案例一,頭條新聞與時段的關係..…………………56 聚焦案例二,他節收視率的參考價值..…………………58 聚焦案例三,收視率提供的時間週期..…………………61 第二節 調整~編輯因應收視率產生的新作為…………………65 第三節 收束~編輯挑選新聞背後的收視率思考………………70 第四節 校準~編輯向收視率對齊的內在思考…………………74 第五節 對戰~編輯在副控室的收視率思考………………………80 第六節 小結………………………………………………………87. 政 治 大 反轉由上而下的可能性………………………………………90 立. 第五章 在收視率下的權力流動………………………………………89. ‧. ‧ 國. 學. 第一節 (一) 裁量……………………………………………………………90 (二) 認同…………………………………………………………92 (三) 資源授予…………………………………………………93. al v 從工具至權力…………………………………………………104 i n Ch 創意與背叛……………………………………………………105 en hi U n. 第三節. er. io. sit. y. Nat. 第二節 組織成員間流動的權力………………………………………94 (一) 主導……………………………………………………………95 (二) 發言……………………………………………………………98 (三)詮釋……………………………………………………………101. gc. 第四節 第六章. 小結………………………………………………………………108. 結論……………………………………………………………………110. 第一節 正視收視率與新聞室的緊密聯繫…………………………110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115 附表 A ……………………………………………………………………………117 參考書目……………………………………………………………………………119. -2-.

(9) 第一章 研究源起 一起新聞台編輯室裡的意外事件,觸發了這個研究: 「收視率出來了沒有?」 「尼爾森電腦當了?」 「修好了沒有?」 2009 年 11 月 5 日,調查台灣媒體收視率的尼爾森公司1,電腦主機異 常,前一日回收的資料儲存在電腦中,無法發送到客戶端(見附圖 1),意外. 政 治 大. 引起電視新聞台的小混亂。. 立. 過去尼爾森的收視率資料都是在上班之前,就已經透過網路傳送到客戶. ‧ 國. 學. 端,例假及國定假日也不例外2,但是這一天卻一直到中午時分電腦系統才恢 復,客戶也才陸續收到前一天的資料。這雖然是一個小事件,但是對當天午. ‧. 間新聞的編輯,卻產生困擾,當天他企圖了解前一天某些新聞的收視狀況,. y. Nat. sit. 以作為當天排序的參考依據,不過這天當他發出新聞排序表(RUNDOWN). n. al. er. io. 之前,都無法獲得相關的訊息。. i n U. v. 以往,午間新聞編輯在排新聞順序前,都已經從收視率的起伏,了解前. Ch. engchi. 一日電視新聞觀眾收視新聞的狀態,這些資料,可以做為新聞編輯調整新聞 順序的參考,但是當天缺乏這份對照數據,因此編輯產生困擾。 Garfinkel(1967)指出,社會世界並非靜止不動,而是一連串無休止的 互動過程,人們參與這個由自己的思想創造出來的世界,卻很少意識到自己 受到的影響或被作用力度,唯有當慣性遭到破壞的時候,人們才會驚覺對特 定方式、態度或工具的依賴。 當代新聞組織對收視率的依賴,在這次事件再次浮現。 1. 2. AGB 尼爾森媒體研究,自 1994 年在台灣提供電視收市調查服務,根據其官方網站資料, 目前樣本數達 1800 戶,調查人口數達到 2260 萬。 假日的收視率傳送至客戶端,差別在於客戶端是否上班自電腦中讀取。 1.

(10) 「沒有收視率,那還要不要開會?」 對有線電視台來說,收視率如同命脈。誠然更應重視收視率的長期發 展,但是管理階層天天電話追著各製作單位,詢問收視率為何波動。以筆者 服務的新聞部來說,每天由新聞部主管召開的新聞檢討會議,第一件事就是 檢討收視率,而在尼爾森當機的這一天,則因為沒有對照資料,引發與會人 士發出要不要開會的質疑。 收視率的重要性,可從一位曾經擔任國內無線電視公司董事長的教授, 他的親身體驗獲得印證。當他任職電視台時,每天放在他桌上的有兩份報表,. 治 政 大 他必須從收視率表上找到平衡現金收支的方法。另外一位公共電視資深製作 立 一份是公司現金資金收支表,告知當天資金缺口;另一份就是收視率報表,. 人也曾指出,公視高層亦不能免俗,一樣針對收視率天天開檢討會議。. ‧ 國. 學. 也就是說不僅僅新聞編輯,當代新聞機構從管理階層到執行末端,都受. y. Nat. 影響。. ‧. 到收視率波動的牽動,包括工作內容、職場升遷甚至生涯規劃,都可能受到. io. sit. 收視率如此強力展現在當代電視新聞組織中,其權力是如何展現?傅柯. al. er. (1994)的權力系譜學主張,不要在「權力的中心」分析權力,而要在權力的. n. v i n 極限和最外端,觀察權力如何突破組織它和限制它的規範,演化成為最因地 Ch engchi U 制宜的權力形態,並且「在技術中具體化,給自己提供介入的物質工具」 (高 宣揚,2003)。 那麼由鉅而微,我們把觀察力聚焦到新聞室裡,電視新聞編輯是面對新 聞觀眾的第一線,也是權力執行的最外端。收視率作用力的展現,最直接反 應在這群新聞工作者身上,這群人與收視率的對應,可說是當代新聞型態最 明顯而清晰的觀察指標。從表徵上,電視新聞編輯將收視率視為介入工作的 物質工具,但再深度探索,可以發現新聞編輯透過收視率與組織校準,在快 速的新聞運作中,產生可依賴的常規模式,並且依據收視率展現,在組織中 展開權力爭奪。也就是說,新聞室裡的收視率運作,提供了觀察當代新聞組 2.

(11) 織權力流動的具體而微的模型。. 第一節. 新聞價值與收視率. 當代新聞組織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時間,在定期更新訊息的組織目標下, 「短時間,高流量」便成了必要的工作情境(陳百齡,2010),陳百齡指出由 於新聞存在強烈不確定性,一旦新聞發生,特別是截稿時間,瞬間湧入的資 訊鉅量,讓組織所必須處理的資料變多,相對工作時間就被壓縮而變短。為 了讓組織能與時間競爭,新聞機構便運用大量的組織常規,統合協調組織成. 治 政 大 以電視新聞編輯來說,所謂「正確而快速」的處理新聞狀態,必須顧及 立. 員正確而快速地處置新聞狀況,以利後續工作步驟接續進行。. 兩個層面,那就是正確的新聞判斷和符合電視新聞特色的處置方式。. ‧ 國. 學. 從新聞人員的養成過程中,我們接受到的新聞價值,取決在於對人們是. y. Nat. 指出:. ‧. 否產生重大影響、關心程度高不高、影響層面是否廣泛。黃新生(1994:51). er. io. sit. 新聞價值高的新聞通常稱作「重大新聞」(hard news)。所 謂重大的新聞是指「廿四小時之內發生或揭露之事件的報導,與. n. al. Ch. 大眾持續關心之問題的追蹤。」. engchi. i n U. v. 亦即在新聞報導的過程中,新聞從業人員所提供的專業判斷、製作與呈 現,傳遞給觀眾進而獲得迴響與反應,而這也正是新聞價的兩面特性。有時 候評價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麼為了知曉觀眾的反應,最具體的數字,平面 媒體反應在銷售量,電子媒體則反應收視率。 具有新聞價值、影響重大的新聞自然受到觀眾的注意,但是如果缺乏了 電視新聞的視覺特色,那麼吸引力必然不如預期;然若只一味的強調視覺效 果,忽略了新聞價值,久而久之觀眾必然疲乏而離去。兩者之間細膩的掌握、 分寸的拿捏,正是新聞工作人員在時間壓力下最大的挑戰。 在時間限制下為求工作效率,讓新聞訊息的傳遞精確到位,了解、掌握 3.

(12) 閱聽人便成了當代新聞編輯重要的課題。在新聞工作者的養成階段,閱聽人 的研究是新聞入門課程;在工作職場上,了解指標閱聽人,則是第一要務。 所有的新聞工作者,都想了解閱聽人,但了解閱聽人並非憑空想像,而是需 要協力,目前業界所採用最有效的協力,就是「收視率」調查。 電視新聞編輯是新聞工作者中,工作內容與收視率最相關,也最受到收 視率影響的工作族群之一(許適欐,2010)。就實務操作面來說,收視率常扮 演編輯篩選新聞的預判對應工具,以及累積未來編輯判斷的對照,兩者相互 影響,也互為因果,是一種循環式思考(O’Connor,1999)。編輯對於新聞. 治 政 大 播出後的收視反應,作為下一次選取新聞和編排安排的思考邏輯,週而復始 立 從過去的收視經驗角度去判斷觀眾的關心程度,作為編排的依據,再從新聞. 的重複循環。. ‧ 國. 學. O’Connor(1999)在他的系統思考理論內,提到了「反饋式循環」這個. ‧. 觀念:一個系統接受了特定的狀況產生反應,這個反應再回到原來的系統,. y. Nat. 進而影響下一個步驟。如果將新聞編輯當作系統,收視率正是前述所謂「特. er. io. sit. 定狀況」 ,當他看到收視率之後,產生了思考與判斷,這個思考與判斷,就是 所謂的反應,當他將這個反應運用到下一次的工作狀態時,就產生了反饋式. al. n. v i n 循環,而新聞編輯這種反饋式思考,會因為新聞受關心程度的不同,而出現 Ch engchi U 至少下列三種狀況。. 首先,新聞編輯從過去的收視率累積下來的經驗,了解觀眾對特定新聞 具有的關心程度,因此必定會排播,從實務上的慣用說法,就是「霸王稿」, 那是編輯絕對會排播、不排播還會遭到質疑的新聞。以水災、颱風等重大新 聞為例,觀眾對此類新聞接受度極高,甚至會主動搜尋,所以一旦災難發生, 新聞編輯都會大量排播相關新聞,並將它們編排在重點收視的位置。 其次,某類新聞對特定觀眾有吸引力,編輯要透過分析觀眾關心度,來 作為挑選新聞的基礎。例如:汽車新聞吸引男性觀眾;特賣新聞吸引婦女觀 眾;撿便宜新聞在金融風暴時期,收視率特別容易走高;教育新聞家長特別 4.

(13) 關心;財經匯率波動受投資人關注,這種種的判斷,都得看編輯負責時段所 設定的觀眾關心度才能挑選。 最後,如果新聞選播後,從收視率上看到的數字是低的,顯示觀眾的關 心度不高,編輯就會在下一次類似新聞出現時,在排播選擇上考慮得更加仔 細。本研究進行的過程中,一名資深編輯提過,他曾經排播一則異國婆媳合 作奪下廚藝比賽冠軍的新聞,深深覺得兩人情感藉著比賽變得更緊密,是絕 佳的好新聞,結果第二天收視率反應卻相當差,特別是在經過收視眾的分析 後發現,轉移收視的觀眾還以婦女居多,讓他深覺苦惱。難道是新移民媳婦. 治 政 大 無法確實了解狀況為何發生,不過後來他在面對新住民的新聞時,便會格外 立 的成功,無法獲得本國婦女同胞的認同嗎?因為沒有進一步的資料分析,他. 小心,對新聞議題和內容也會更仔細評估才敢挑選使用。. ‧ 國. 學. 也就是說,編輯透過收視率的解讀,編輯累積經驗,做為選擇、排播新. ‧. 聞的基礎。但是新聞不可能重複,甚至不同時段播出同樣的新聞,也可能因. io. er. 生成為編輯新的經驗,成為不斷循環的思考模式。. sit. y. Nat. 為收視群的不同,出現不同的收視率結果,因此,新的收視率數字,又會衍. 收視率在編輯循環思考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短暫沒有收視率,雖不至於. al. n. v i n 對工作執行面產生影響,畢竟週六、周日沒有立即的收視率提供,編輯還是 Ch engchi U 可以照常編輯播出新聞。但是意外事件(如:尼爾森電腦當機)造成資料的缺. 乏,對於習慣參考對照收視率,以便快速推展工作的線上編輯來說,還是會 出現短暫的焦慮狀況。 從實務操作的層面,可以看到電視新聞工作者透過收視率,分析收視群 特性進而產生了解,再透過新聞的內容的掌握,從「意義」、「重要性」、「趣 味」和最重要的視覺衝擊性等進行兩相衡量後產生專業判斷,最後呈現在螢 光幕前,送到觀眾的眼前。 收視率高意味著影響力大,不可否認的已經成為了當代新聞界引為判斷 的依據之一,也是實務界「價值判斷」上重要的依據。對實務界來說,新聞 5.

(14) 價值與收視率並不必然背離,只是各自解釋不同,各有堅持,而有不同的面 貌呈現。因此從實務界內部來看收視率的使用,就出現外界自外向實務界觀 察時,不同的角度與面貌。 過去研究對於收視率與新聞室之間的關係,往往透過的研究,結果進行 推論,或是從深入訪談及問卷等等跳脫工作以外的「回憶」資料上進行分析。 本論文則將從微社會學出發,觀察電視新聞編輯的日常工作,並直接透過新 聞編輯的工作錄音,從最真實第一線編輯的對話中,分析其工作時的心態與 思考、邏輯與應對,如何和收視率產生最直接的關連。本論文不再只從受訪. 治 政 大 了解分析他們的日常作業,從而知曉收視率在這個工作場域中所隱匿的真正 立 者經過整理的系統性訪談中取得資料,而是直接進入新聞編輯的工作場域,. 面貌。. ‧ 國. 學. 第二節 新聞室的運作與收視率. ‧. y. Nat. 電視新聞如何產生,必須從新聞部的運作開始說起。不論是每日僅有四. er. io. sit. 節(晨、午、晚、夜)的無線電視或綜合台的新聞,或是專職播放新聞的新聞 台,必定有早上和中午的兩場編採會議,而這是一切新聞發動的開端。. al. n. v i n 各新聞單位早上八點卅分(有的九點)舉行的編採會議,主要提供午間新 Ch engchi U. 聞的新聞內容,參與的人員包含了採訪中心和編輯中心的人員。在採訪中心 由的各組當日調度長官參與,各新聞台依不同的注重項目形成分組,大致可 分為:政治、生活、社會、地方、國際、大陸等。編輯中心則是以午間新聞 製作人或是主要負責的主編參與會議。第二次編採會議多數公司是在中午一 點左右進行,討論的新聞多以晚間六點為截稿點,以提供在黃金時段的晚間 新聞播出為主。至於新聞台的即時新聞,則隨時由採訪中心通知編輯台,因 此新聞單位的部門設置編排,多將採訪中心與編輯中心設置在相互靠近的區 塊,以便訊息得以快速傳遞。 在編採會議中,以採訪中心為主的供稿單位,由當天值班的調度長官報 6.

(15) 告出稿內容。製作人或編輯可按照編輯工作上的需求,提出內容調整或長度 限制等方面的要求,甚至稿件內容的取消、增加,編輯端都可以提供建議或 要求。 一旦稿單確立,新聞的進展就分兩頭進行。採訪單位按照會議中討論的 方向,傳達給記者對採訪內容進行確認或調整,至於編輯中心則針對稿單進 行新聞順序的編排,以及鏡面製作的規劃。而其中又以新聞順序的編排,也 就是 RUNDOWN 的擬定最為重要,因為新聞的排序顯示了新聞編輯的新聞 價值判斷與觀眾收視習性的專業掌握。. 治 政 大 聞的 RUNDOWN 其實很簡單,只要把足夠填滿這個時段的新聞,放入作業 立 電視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排新聞 RUNDOWN,要排一節電視整點新. 以按照這份 RUNDOWN,ON AIR3播出。. 學. ‧ 國. 系統的操作區塊,然後根據廣告段落編排順序,加上必要的框版,副控就可. ‧. 但是,這樣編排出來的一節新聞,卻不見得對收視觀眾能產生吸引力,. y. Nat. 要能吸引觀眾,編輯在編排 RUNDOWN 上需要思考的內容和具備的條件,. er. io. sit. 並非機械式的操作所能夠達成。首先,編輯如何挑選新聞?他/她所思考的是 這條新聞的新奇性、衝擊力度、影響的範圍和觀眾對它的關心程度。同時,. al. n. v i n 這是電視新聞,所以必須考慮影像聲音的飽和度,特別是透過影像表現,是 Ch engchi U 否能將新聞清楚說明。如果不行,新聞編輯就必須考慮這條新聞是否值得挑 選。 還有一個因素,會影響到編輯對新聞的挑選,那就是時間。前一節曾經 提到,對新聞編輯來說,時間壓力是工作上的限制,但時間也是新聞編輯的 工作內容,從收視率所提供的閱聽人形貌,讓不同時段的編輯會有不同的新 聞邏輯。時間,又可區分為年度的季節因素、週期的生活節奏因素、一天的 時段因素,最後是鐘點的時刻因素。從大到天候季節,小到整點分鐘,都可 能影響到編輯對一條新聞的取捨以及排播的位置。 3. 新聞實況播出。 7.

(16) 有趣的是,新聞編輯是繞著時鐘編排新聞。 a. 從時鐘上的「時針」來看,根據人們生活作息的不同,不同時段的 新聞有不同操作策略,同樣的新聞在不同的時段播出其結果可能出 現不同的收視反應,這種收視率下的歸類,在新聞編輯心中已經有 所成形。 b. 從時鐘上的「分針」來看,這個對照非常特殊。這是因為尼爾森收 視率所提供的計算方式,是把每 15 分鐘設定為一個單位,形成了 編輯自動在腦海中將時段操作,切割為四等分,對照鐘面上的 12、 3、6、9 的位置,當分針指到每個區塊時,編輯會挑選設計一個新. 治 政 大 聞播放重點,資深編輯也是依此來糾正資淺編輯的新聞編排。如此 立 編排的目的,是期望在收視率的紀錄上預先取得較佳的數字,以便. ‧ 國. 學. 在排播其它編輯認為可能會影響收視的新聞時,不會對整體收視率. ‧. 帶來太大的連動影響。. y. Nat. 而按照時間步驟,編輯處理新聞則有不同的空間區塊考量。. er. io. sit. a.編輯台:在編輯台最容易觀察到的收視率現象,就是收視率發生後的 討論,這也是編輯台最明顯的校準動作。透過收視率,編輯檢討前. al. n. v i n 一日的新聞選擇、編排、規劃與閱聽人停留意願的對照,這時可以 Ch engchi U 明顯發現編輯對於這項收視率的解釋。. 收視率的高低,已經成為業界約定俗成的最大公約數,多位受訪編 輯皆表示收視率高可以滿足自信,為操作策略的正確與否進行校 對。收視率低的時候,編輯則會透過檢討與詮釋,改變新聞編排策 略。編輯與收視率的對話,相互討論時可以明顯地被察覺,但在成 為編輯思考邏輯上的轉變,則必須用更細膩的方式,才能探索得到。 而透過收視率檢討後產生的經驗累積,對於新的新聞排序生產過程 中,便會出現另外一種的討論,這是最能察覺收視率在實務上發生 作用的步驟。 8.

(17) 在這個步驟時,編輯將收視率的結論,直接化作新聞編輯操作的經 過,編輯根據收視率在腦中形成的結論,彼此間產生討論、對話, 作為挑選新聞、編排新聞、形成排序表(RUNDOWN)的根據,什麼 樣的新聞會因為收視率而被挑選?什麼樣的新聞會被捨棄?期間與 收視率產生何種關係?有什麼必排但可能影響收視率的新聞,編輯 如何在新聞編排上尋找這類新聞的位置?都在這個階段會被決定。 b.副控室:新聞排序在編輯台被確定後,收視率並未就此退出編輯操 作,事實上,新聞編輯是帶著收視率的印記,進入第二工作領域~. 治 政 大 能因為臨時突發新聞而必須進行更動,如何妥適地調整、調度,廣 立 新聞副控室。所有新聞播出在此間發生,編輯對於新聞的編排,可. 告的切入、進出,對資深新聞編輯來說,都必須立即考量,並且與. ‧ 國. 學. 腦中的收視率隨時對應並採取反應。因此,收視率雖然不會出現在. ‧. 副控的對話中,卻透過編輯操作的實際呈現,無形地反應在鏡頭前。. y. Nat. 從以上的分類來看,不論從「時間」和「空間」,新聞編輯與收視率在. er. io. sit. 工作上的關係都密不可分,有顯現在外部的討論,也有內隱在個人的思考邏 輯。即便進入 RUNDOWN 的編排,取捨還是不斷進行當中。頭條、次頭條. al. n. v i n 的選擇,社會、生活、政治、司法、娛樂等等的新聞,順序如何串接扣連, Ch engchi U 是編輯所必須思考重點,而其所對應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收視率。. 第三節 收視率使用的批評 電視新聞重視收視率,卻是現今最受到各界批評的原因。外界所做的批 評,包含: 1. 導致新聞工作為商業機制服務。新聞媒體今天競逐的並非新聞的優 異與突出,競爭的是公眾注意力的市場(林照真,2009),甚至背離 新聞專業,成為亂象的製造端(蘇鑰機,1997;陳嘉彰, 2001; 陳昕,2000;林韋任,2003;蔡莞瑩,2006)。 9.

(18) 2. 2005 年之後,國內本土型收視率調查公司已經全部退出市場,全 台收視率僅一家 AGB. Nielsen 提供,難有對比參考。(王沛娣, 2007;江文軍,2009;林照真,2009) 3. 另外就是收視率採樣的方式值得商榷。從方法、樣本數、樣本代表 性、到樣本合作度過低,導致收視率調查的偏差。(陳嘉璋,2001; 王沛娣,2007;葉廣海,1992) 外界批評新聞界使用收視率,其論點在於收視率不能代表所有觀眾,用 的人沒有適切地看穿收視率,新聞工作者完全臣服在商業主義之下。. 治 政 大 網路興起之前,沒有其他媒體能超越,才會受到如此強烈的監督與批評。筆 立 電視自發明以來便是強勢媒體,電視新聞傳播力之強、影像力之大,在. 者投入新聞工作廿六年,從事新聞編輯工作超過十五年,對於外界批評感受. ‧ 國. 學. 深刻。當外界都在指摘新聞編輯在工作上,受到收視率的牽制,毫無自主意. ‧. 識和專業堅持時,實務經驗者卻表示,收視率只是一個參考的依據,新聞編. y. Nat. 輯在工作上依舊擁有自由創意與發揮的空間;各界對於收視率如何影響當今. er. io. sit. 新聞有許多的論述,絕大部分都是由外向裡看,也就是站在學術單位的立場, 從外部去分析新聞界目前採用收視率所衍生的諸多現象。姑且不論其分析、. al. n. v i n 結論如何,對於新聞界實務操作面的了解,多半因為取材不易或分析方法的 Ch engchi U. 不同,而難以一窺全豹。從外在的表象進行批評,固然展現其中的一個樣貌, 但是新聞編輯與收視率之間產生的對應,事實上要比外界所看到的面向更為 複雜且深入許多。 更有甚者,許多學者在大聲疾呼收視率為害新聞發展之際,卻一直未能 提出一套新聞界所能接受與採用的評估方法。例如收視質,雖然被介紹過多 年,但是一直無法獲得採行。在新聞實務界與收視率已經如此緊密結合的此 刻,如何提供一套既符合新聞界使用,又可以去除學者們所擔心的收視率缺 點,我們必須先了解收視率如何在實務界中運作。而這個運作不僅僅只是在 表面上,它事實上已經深入新聞組織,成為運作中的規則與指標,我們要能 10.

(19) 理解這樣的實際狀況,才能在未來新的測量方式上提出可行的建議。. 第四節. 小. 結. 透過對編輯的工作,可以明顯發現收視率做為對應的資料,它如同「工 具」一般,獲得編輯的利用、倚賴並做為溝通認知的對照根據。收視率對新 聞編輯來說,有兩層意涵:表面上是有形的工具,但卻是工作認知的基礎; 從有形的組織管理來說,是科層控管的依據,但在無形的「權力」爭奪上來 說,卻是權力移動、流轉、停駐發生的關鍵。分析收視率與新聞編輯的工作. 治 政 大 非實務場域中的人員很難觀察與理解;收視率與新聞組織的糾結程度,有其 立. 緊密程度,不亞於編輯對新聞專業素質的要求,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動態平衡,. 歷史因素與發展背景,也非外界所批評應該「棄用」就可能輕易改變,有必. ‧ 國. 學. 要進一步剖析收視率與新聞組織的真實狀態,才能發現其中的關鍵。. ‧. 也就是說,在現今電視新聞既箝制又開放的工作環境下,收視率所扮演. y. Nat. 的角色,必須透過實務觀察才能看得更清楚。這篇論文希望透過對收視率在. er. io. sit. 組織與個人之間展現無形的權力,個人在每天不同的新聞訊息間,尋找延續、 共通的處理原則,進而展現創意與詮釋,再透過這些創意與詮釋,在組織中. n. al. i n 取得正當性的循環過程,做有系統的資料蒐集和分析。 Ch engchi U. v. 因此本研究將以電視台內部實務經驗的觀察,探討:有線電視新聞台的. 新聞編輯如何使用收視率?以及編輯如何透過收視率,對新聞組織進行校準 與對應?透過收視率,新聞組織又如何對編輯施展權力?收視率如何成為編 輯與編輯之間、編輯與組織之間的權力角力工具?收視率如何成為組織與編 輯之間權力流動的關鍵?最後,我們期待找出在權力流動之間,編輯有何可 為之處。 為了瞭解組織、工具與權力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在未來的章節裡將透過 理論整理、研究方法的建立與資料收集與整理,期望尋找出可行之道。 收視率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視,與台灣電視演進關係至為密切,學界與新 11.

(20) 聞界本身對於收視率曾經有許多討論與批評,第二章將從了解台灣特殊的電 視新聞發展開始,逐步地探究收視率在歷史面產生的影響;並透過工具現象 學,分析收視率成為電視編輯協力工具的第一層角色,而後透過傅柯的權力 系譜學,我們要發現權力如何透過收視率,在組織內隱匿、展現和滲透。 而為使潛藏在編輯作業模式下的權力流動與內隱性工作態度,能清楚展 現,第三章將說明本研究資料蒐集/分析方法的理由和細節。我們以雙軌並進 的方式,除了採用深度訪談了解被研究者的思考模式外,另外又採行情境觀 察法,利用 Hutchins(1996)的「對話分析法」分析編輯對話,將隱藏在會. 治 政 大 第四章資料分析,我們進入編輯的工作世界,第一層,我們要從收集到 立. 議、訪談和工作田野中蒐集到的動態思考、線索一一挖掘。. 的編輯對話中,分析出新聞的挑選、編排的邏輯,如何與收視率這個工具產. ‧ 國. 學. 生密切的連結,新聞編輯的實務操作與臨場判斷,如何和內化的收視率產生. ‧. 對應,最後在收視率的考量下,新聞編輯如何利用現代傳播形態,例如:廣. y. Nat. 告,來產生競爭上的優勢。第二層,我們從同樣的對話中,分析出編輯與收. er. io. sit. 視率緊密連結的工作表徵之下,組織如何披著收視率的外衣,對新聞編輯進 行有形的管控,以及權力如何透過編輯對收視率的詮釋,產生流動與轉移。. al. n. v i n 當然,我們主張權力的流動並非單向,透過證據顯示,編輯透過權力流 Ch engchi U. 動的機會,找到與組織對話及反制組織的空間,也就是編輯如何背叛收視率, 並找出新聞編輯在當今媒體生態中的自主能動性。 最後,第五章總結歸納了新聞編輯在工作面的工具性,解構了新聞室的 權力流動現象,提出了透過對組織特性的掌握,得以平衡新聞專業與收視率 的可能性;以及未來的新機制若要能取代收視率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並對後 續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觀察。. 12.

(21) 第二章 收視率的崛起、批評與轉向 電視新聞編輯常常思索一個問題,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到底長得什麼 樣?會關心什麼樣的新聞?會為什麼樣的新聞停留下來觀看?從另一個角度 來說,有沒有什麼新聞是極為重要,新聞編輯必須竭盡所能、花盡心思地把 這則新聞「推銷」給觀眾,什麼元素的增加和減少,會對觀眾產生影響?也 就是說要讓新聞對觀眾產生吸引力,或者,要讓觀眾注意到必須注意的新聞, 這些都是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自我期許,也是組織給予編輯的任務要求。. 政 治 大 率」每日定時提供閱聽人收視狀態,並且透過個人收視記錄器自動檢錄,具 立 新聞編輯必須有足以提供資訊的工具做為輔助,在目前由於電視「收視. ‧ 國. 學. 有科學上的依據,便成為新聞編輯重要的協力工具。但這種狀態是逐步演進 而成,與台灣有線電視業的崛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一) 美國與歐陸的閱聽人研究.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閱聽人形貌的追逐 i n U. v. 閱聽人研究,一直是傳播中重要的一環。當新媒介隨著社會變遷而衍 生,讓傳播跳脫口耳相傳與四目交接的現場溝通,成為看不見的力量之後, 傳播學者、傳播媒介者一直關切著傳播的訊息如何對一群看不見的閱聽人發 生作用,而在研究訊息如何作用在閱聽人身上之前,必然須先具象化這群看 不見的閱聽人。 大眾傳播研究,早期並不重視閱聽人,例如強調媒介大效果理論的子彈 理論「子彈理論」(Schramm,1971),或「皮下注射針理論」(Berlo,1960), 或是「刺激反應論」(stimulus-response theory) (Defleur&Ball-Rokeach,1989:163-165),都認為大眾傳播的威力強大,. 13.

(22) 只要把訊息對準閱聽人,閱聽人必然應聲而倒。 不過這種理論很快遭到推翻。二次大戰時,傳播學者霍夫蘭(Hovland ) 針對美國國防部軍教影片效果做的研究,發現宣傳並不能改變受眾的態度之 後,諸多的研究學者如拉查斯斐(Lazarsfeld 、克拉博等)都提出他們的理 論,咸認大眾傳播對改變民眾態度有限,充其量只有助長的效果。 六○年代開始,閱聽人被動接受訊息的研究方向,出現扭轉,更多的資 料顯示,閱聽人不僅僅會消極地抵抗媒介,還會主動地尋找訊息。一九六四 年,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鮑爾(Raymond Bauer)推出《頑固的閱聽人》. 政 治 大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一文,主張閱聽人可以主動尋找資訊的; 立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七○年代出現的「使用與滿足理論」更是強調,閱聽人有能力去選擇符合他. ‧ 國. 學. 們需求的資訊內容,閱聽人對媒介的使用,是一種功能性選擇的結果,這是. ‧. 閱聽人研究重要的轉捩點。. y. Nat. 一九八○年代閱聽人研究新趨勢「接收分析」(reception analysis)崛. er. io. sit. 起。大眾傳播學者簡生和羅森袞(Jensen and Rosengren, 1990,轉引自翁 秀琪,2007:121)曾在《歐洲傳播季刊》上,以五大傳統研究:(1)效果研. al. n. v i n 究(effects research);(2)使用與滿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 Ch engchi U. research);(3)文學批評(literature criticism);(4)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5)接收分析(reception analysis)對大眾傳播媒介與閱聽人關 係網絡加以討論。其中,效果研究和使用與滿足研究屬於社會科學典範,而 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屬於人文典範,至於接收分析則兼具二者的特色。 「接收分析」學派代表人物有費斯克(J. Fiske),摩利(D. Morley)和 安(I. Ang)等。他們提出觀點,強調閱聽人的主動形象,但不完全忽略「文 本」(text)的力量,他們認為「文本」的意義來自 「文本」與「閱聽人」互 動的結果,因此應該同時研究製碼與解碼,而大眾媒介之所以受歡迎,不在 於政治因素或剝削宰制,而在於閱聽人對「愉悅」(pleasure)的需求。 14.

(23) 提出這些歷史研究,主要在說明傳播學者一直在捉摸、形塑接受訊息那 方的閱聽人,其樣貌的最大公約數,透過這些要點的掌握,傳播效果可以達 到最大的效度。在傳播歷史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早期傳播功能被認定在強 效的「宣傳」(propagenda);在媒介霸權論時期,則認定傳播可以讓一個 階層透過政治與意識形態的結合,控制著另一階層(翁秀琪,2007:119)。 固然在這些時期,資訊提供者認為,閱聽人的面貌是不需要被清楚描繪的, 但隨著民主時代來臨,資訊大量流通成為常態後, 「洗腦」式的傳播變成了不 可能,透過了解閱聽人,從其閱聽特性著手設計訊息,變得重要起來,再加. 政 治 大. 上資本主義的發達,實證社會科學概念的被接納,收視率調查,成為了今日 形塑閱聽人樣貌的重要工具。. 立. ‧ 國. 學. (二) 美台收視率的興起. ‧. 美國是純商業的傳播體系(翁秀琪,2007:3),相對於歐陸許多公營傳. y. Nat. 播制度的國家,使得美國傳播研究多少帶有商業的「工具性」取向。收視率. er. io. sit. 的調查源自美國,最早並非以產業形勢出現,而是廣播電台內部的業務需要, 由內部研究部門展開調查,訂出價格向廣告主收費,但缺乏公信力,往往與. al. n. v i n 廣告主發生認定上的困難,因而有第三家公司出現的機會,也正是美國收視 Ch engchi U 率產業的濫觴。(林照真,2009:56). 美國二次大戰後,A.C.尼爾森的採用「收視記錄器」符合了當時戰後歡 迎科技的心態,其「不會有偏見」的記錄器除了紀錄了客戶可能羞於對外透 露的資料外,更重要的是,記錄器還可提供廣告主有關閱聽眾每分鐘的資料 (林照真,2009:61)。尼爾森努力讓「收視記錄器」設計得越來越人性化, 一般人自己就可以操作。每一個家庭以電話線將收視資料連線到尼爾森的電 腦中,這樣尼爾森就可以提供閱聽人的資料,例如:年齡、性別、職業等等。 與美國相同,台灣的收視率調查發展,也是與廣告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民國 63 年台灣第一家收視率調查公司「益利」成立(黃奇鏘,1982:30), 15.

(24) 初期以「日記法」寄發問卷給受訪者,等受訪者詳實紀錄收視資料後,再寄 回「益利」加以分析。隨著第二家收視率調查公司「潤利」在民國 66 年成 立,早期台灣一共有聯亞、紅木、伸燕等公司採用電話、問卷式以及自行研 發的電視記錄器調查,但其數據並未完全受到廣告主的信賴。另一方面,當 時廣告由三台壟斷,完全是賣方市場,在當時的傳播生態中,收視率調查並 沒有受到重視 (張依雯,2000) 。 八○年代初期,聯亞公司引進個人收視記錄器,因為它的相對準確性, 逐漸獲得市場認同(鄭明椿,2003)。而後,美國尼爾森(A.C. Nielsen) 在 1982 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隨後在 1994 年購併聯亞集團,引進「個人收. 政 治 大 視記錄器」(People meter),提供分眾每分鐘的收視率數字,很快的改變 立. 了台灣收視率市場調,潤利及紅木等公司迅速退出,尼爾森成為台灣收視率. ‧ 國. 學. 調查市場僅存的一家公司(江文軍,2009)。. ‧. 收視率的受到重視,與國內電視傳播環境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過. y. Nat. 去由三家電視台寡占的廣告市場採取包檔制,一個卅分鐘的節目,不論是優. io. sit. 質叫好還是熱門叫座,半小時內五分鐘的廣告,由廣告商用包檔方式全部買. al. er. 下(劉旭峰,2006:32)。但 1993 年,《有線電視法》制訂完成,衛星電視. n. v i n 頻道陸續設立,由於頻道多、競爭多,電視台從過去的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 Ch engchi U 場,廣告的買賣不再以品質為前提,而是全看「CPRP」(Cost Per Rating Point)也就是廣告成本除以收視率,所出現的收視點成本。收視越高,收視 點越多,收到的廣告費也就越多。(劉旭峰,2006:33) 2001 年1月,台灣另外一家企圖與尼爾森抗衡的市場調查公司「廣 電人」成立,雖然也是以個人收視記錄器提供收視率數據,但因為長期虧損、 經營效益不佳、股東不願繼續增資,在 2005 年 4 月解散走入歷史。台灣電 視收視率調查又回到尼爾森 A.C. Nielsen 獨大的局面。(王沛娣,2007; 林照真,2009) A.C.尼爾森在 1996 年將使用電子技術收集和傳遞數據的部門獨立出 16.

(25) 來,命名為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成為獨立的個體。1999 年這個獨立的公 司,被荷蘭 VNU 集團收購,2001 年 A.C.尼爾森公司也被 VNU 收購,成為 了 VNU 市場信息集團的一部份。而後在 2004 年,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與 義大利 ABG 集團合作,改名為 AGB. Nielsen 媒體研究4,一直到今日。 就實務面來說,廣電業者與廣告主,都認知現今收視率的數字,是理解 節目被接受程度的實證,也因此成為第一線工作者作為校準閱聽人的依據。 不過學者對於這家公司所提供的數據,卻多所質疑。從方法面、樣本數、樣 本代表性、到樣本合作度過低導致收視率調查的偏差,到詮釋觀點上對掌握. 政 治 大. 閱聽眾的確切性,研究都對收視率提出強烈質疑。. 立 (三) 學者如何看待收視率. ‧ 國. 學. 傳播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時俱進,同樣地偵測傳播效能的工具,也隨. ‧. 著傳播工具的進展、社會的環境以及需求不斷演變。探究過去為何閱聽人不. y. Nat. 受重視,到今天美國、台灣皆以收視率快速鎖定閱聽人,高度重視收視率的. er. io. sit. 原因,將探針放入台灣電視發展的歷史軌跡上,就可以一覽無遺。 但是收視率的使用,卻被認為是造成今天新聞亂象的萬惡淵藪,對新聞. n. al. 專業傷害極大。包括:. Ch. engchi. i n U. v. 其一,是電視新聞品質隨收視數字起伏,走向媚俗、低劣、惡質化。 對於收視率,各界有許多批評,其中之一是認為,台灣的電視產業在收 視率調查數字在被不當使用與曲解後,電視節目品質隨著收視率數字起伏, 而逐漸走向媚俗化、低俗化,更進一步惡質化。(陳嘉彰,2001;辛澎祥, 1999;邱家宜,2000) 其二,新聞專業臣服於商業,目標只為了迎合一小群人,新聞主要是製 造觀眾而非提供資訊。 當然最強烈的指控是,新聞專業臣服於商業利益,現代媒體目標已經改 4. 資料來源:尼爾森媒體研究官網 http://www.agbnielsen.com/default.asp。 17.

(26) 變,「只想迎合富人和商業團體這一小群人」(Beloff,1976)。在收視率代 表廣告收益的情況下,電視新聞主要是製造觀眾,而非提供資訊 (林照真, 2009) ,特別是以量化方式來標定新聞收視內容的走向,背離新聞專業。(林 韋任,2003;陳昕,2000;蔡莞瑩,2006;蘇鑰機,1997)。還有從哲 學面出發的批評, 企圖揭示知識/權力掩飾下商品閱聽人買賣的剝削與歧 視。(陳志賢,2005) 其三,對於當前收視率提供的獨門生意產生質疑,對於抽樣、資料收集 的方法皆有許多疑問得不到答案。. 治 政 大 就批評:新聞播報的順序編排概依閱聽觀眾的習慣調整,且不時加入大量色 立 目前收視率制度,所有的新聞工作者便毫無反抗能力。陳嘉彰(2001). 情、暴力血腥的畫面。林照真(2007)表示,新聞工作者為了讓廣告時間觀眾. ‧ 國. 學. 也不轉台,所以聳動、濫情、流血、八卦、名模、豐胸、名牌包包,都被大. ‧. 量消費。電視台的辛苦,林照真認為,說穿了是為了滋潤廣告收視率的成長,. y. Nat. 因而形成新聞亂象。. er. io. sit. 新聞競爭壓力下,新聞時段塞了許多欠缺教育或社會意義的專題報導或 現場連線,在新聞的競爭壓力下,許多被害人遭到二度傷害,紛爭、口水戰. n. al. Ch. 因此而生,成為社會亂源。(陳嘉彰,2001). engchi. i n U. v. 學者們最大的批判是新聞工作者被收視率牽著鼻子走,也就是說,人在 與工具的協力之後,失去了自我的判斷力,所有的行為跟著工具的文本而產 生反應。收視率是商業的箝制,新聞道德向商業俯首稱臣。所有靠廣告支持 的媒體,並非是在新聞市場(news market)中競爭,而是在有關公眾注意力 的市場(market for public attention)中競爭。(林照真,2009:126) 除了收視率的使用遭受抨擊,學界更指責收視率產生的方式,不足以代 表收視母體(陳嘉璋,2001)。根據 AGB 尼爾森官方網站公佈的資料5,目. 5. 資料見於台灣艾傑比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 http://www.agbnielsen.com/whereweare/dynPage.asp?lang=local&id=370&country=Taiwan 18.

(27) 前尼爾森所採用的樣本戶數達到一千八百戶,裝置個人收視記錄器(People meter)為三千一百八十六個,總共六千六百人的樣本數(劉旭峰,2006), 學者認為這個數字,無法代表全台灣五百萬收視戶的收視狀況;加上當前收 視率發布權受到壟斷,例如台灣由 AGB 尼爾森提供,其資料本身的信度與 效度也遭到研究者質疑 (陳嘉彰,2001;王沛娣,2007) 。 另外學者認為尼爾森所使用的個人計錄器,衍生的回應誤差,並沒有獲 得確切的回應。研究者認為,收視率公司所採用的個人收視記錄器,其回應 是可能產生誤差的,打開電視並不代表就在看電視,也許電視是開著,但收. 治 政 大 視機前,他並沒有取消訊號,這些都不代表所傳回來的訊息是有效度的。另 立 視觀眾可能睡著了或是邊工作邊聽新聞,並沒有實際收看,或者是離開了電. 外,包括家中孩童收視代表性的不足,還有過度注視家庭收視率,而家庭以. ‧ 國. 學. 外的地方,旅館、學校、小吃店,還有網路或手機的收視群,都被目前的收. ‧. 視率調查所忽略。(葉廣海,1992). y. Nat. 歸結各界的憂心與提出的警告是,收視率反應觀眾所想要的(what. n. al (四) 學術界批評與實務操作的矛盾 Ch. engchi. er. io. sit. they want),但並沒有反應出觀眾所需要的(what they need)。. i n U. v. 「收視率惡化新聞?」(蔡莞瑩,2007)「收視率使新聞專業降低」 (McManus,1994)凡此來自外界對於新聞界使用收視率的批評,新聞界並 非沒有思考過。但是當外界抨擊新聞界使用收視率造成種種惡象的同時,並 未提出立即而可行的替代方式,進而讓商業電視台心悅誠服的接受,因而造 成雙方對立,幾無相互折衝的空間。實際上,批評者持續批評,業界操作持 續故我,對新聞界的發展並沒有好處,難道收視率與新聞專業必然是衝突的? 顯然兩者間的歧異,到目前為止還是相當大的。 2001 年 8 月,當時的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鄭淑敏曾購買大篇幅廣告, 直斥 AC 尼爾森的數字,要求收視率滾出臺灣,但隨即看到中視因為百分之 19.

(28) 零點零五的收視率領先,又大切蛋糕大作廣告。(陳孝凡,1999a) 這非常明顯的展現出,媒體人夾在學術界與職場操作工具之間的困窘與 兩難,特別是「批評」有許多時候是來自於新聞工作者養成的教育體系,期 間的無所適從,恐怕非外人所能想像。 新聞媒體的確需要一個工作上判準的工具,目前是由「收視率」來扮演。 當然,針對台灣電視產業只有量化的收視率,學術界目前的努力是提出改用 「收視質」來取代的作法,而這項提議,也獲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認可, 初期可能以新聞台為目標。不過產官學的座談會上,衛星廣播電視公會新聞. 政 治 大 決定電視台的收入結構是否改變,才能影響內容工作者的環境。(中央社, 立. 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仍舊提醒各界,採行收視質的關鍵在於廣告主,由此. 2009). ‧ 國. 學. 不僅商業電視台如此,連以追求收視品質為宗旨的公共電視,都開始爭. ‧. 取利用收視率來了解觀眾,公共電視總經理馮賢賢在 2010 年 1 月 22 日對. y. Nat. 外界批評公視以收視率掛帥而強力反擊,馮賢賢認為從收視率觀察觀眾在哪. er. io. sit. 裡有錯嗎?(宋志民,2010). 對於現今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從收視率上他們了解了閱聽人的收視習性. n. al. Ch. 後,可能出現兩種不同的新聞操作模式:. engchi. i n U. v. 1. 單純為了爭取收視率,大量的影音效果,誇大其中片段,臆測猜想加 諸其中。 2. 從新聞專業上判斷,認為觀眾應該了解,採取觀眾收視習性的手法加 以包裝、報導。 以上兩者皆可以獲得觀眾的注意力,但是兩者所獲得的評價卻截然不 同。同樣是高收視率,有的叫好叫座,獲得讚賞;有的遭到譏諷,被認定是 社會的亂源。同一個收視率的使用,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在林照真的《收視率新聞學》中,對於重振電視新聞專業提出了多項分 析與建議。收視率新聞學診斷之五(2009:300)當中,她提出美國許多不隨 20.

(29) 收視率起舞的新聞單位,他們如何自處與自律,將新聞使命的體認作為新聞 專業的支撐與基座。 其中她舉例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新聞部前任總裁魯文.法蘭克 (Reuven Frank)的說法,法蘭克曾說: 「提供人們想要的生意是推銷毒品的 論調。」的確,只為了收視率而製作的新聞,如果失去專業判斷,對於新聞 專業的確是一種扼殺。 不過在同一段文章,法蘭克也同樣提出對新聞工作者工作要務的剖析。 法蘭克說: 「新聞是一種人們在聽說前,不知道自己會感興趣的東西,因此新. 政 治 大 (Hickey,1998 轉引自林照真,2009:301) 立. 聞工作者的工作是去決定什麼是重要的議題,並且使它看起來更有趣」. 所以,高舉不將收視率作為思考模式大纛的美國新聞工作者也承認,要. ‧ 國. 學. 讓重要議題受到關切、受到關注, 「使它看起來更有趣」是一個至為重要的關. ‧. 鍵,一位強調從不迎合收視率調查而去做報導的美國西雅圖「國王電視台」. io. er. 老技巧。(林照真,2009:300). sit. y. Nat. (KING-TV)的新聞製作表示,要做好新聞,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寫作」的. 這些新聞專業人員都認為,只要經過「寫作」技巧的發揮、只要經過包. al. n. v i n 裝,沒有什麼議題觀眾不會接受,事實上,林照真在《收視率新聞學》的建 Ch engchi U. 議中也提到: 「電視新聞工作者應該竭盡力量,讓新聞變得有趣生動,以使觀 眾能產生興趣來關注。」如果任何經過處理的新聞都能獲得觀眾的注意,為 什麼還要擔心收視率的調查,也就是不論播什麼都能引起注意,收視率都應 該是高的,所以收視率不應該是問題,新聞工作者要掛心的該是新聞處理的 技巧;但同一位強調寫作技巧的新聞製作卻也坦承「在決定人們該知道什麼」 這件事情上,他們可能犯了錯。(Jacobs,1990;轉引自林照真,2009:300) 林照真還進一步強調:「電視新聞工作者還要設法把新聞做得更容易理 解,以便讓觀眾更容易吸收」(2009:301),這裡提到了一個重點,那就是 電視這個媒體的工具性。 21.

(30) 如果平面媒體寫作是靠筆、靠電腦、靠標題、靠排版;那麼電子媒體的 「寫作」就是靠聲音、影像,靠鏡面還有新聞編排的邏輯。而在閱讀上,不 同媒體有不同工具特性,平面媒體可以停下來翻閱,看不懂的,可以五分鐘、 十分鐘,一遍再一遍的把訊息讀清楚。但是電子媒體,尤其是電視新聞卻沒 有重複閱讀性,影像聲音一閃即逝,即使新聞台有廿四小時的不斷播放,也 要等到下一個整點,而且要守在電視機前,才能再看到同一則新聞。所以電 視新聞必須把訊息在一分十秒或一分半鐘內完整說明,所能處理的訊息必須 是快速、易理解的。如果議題龐大到一分鐘、兩分鐘都無法說明,就必須用. 治 政 大 就如同閱讀報紙一樣,新聞可能被快速地翻閱,以便在最快的時間內, 立. 專題的方式來說明,那也就不太適合利用一般的新聞時段播出。. 吸收最多的資訊,然後投入一天的工作、生活,而副刊則可以留下來等閒暇. ‧ 國. 學. 時細細咀嚼、慢慢品味。電視新聞也是有閱讀時間性的,以晨間時段來說,. ‧. 人們希望在出門上班之前,掌握最快最新的訊息,特別是出門的天候、交通. y. Nat. 狀況,在這個時間點上,民眾沒有耐心了解大塊文章;但是到了晚間十點以. er. io. sit. 後,人們經過晚間時段的重點新聞報導,滿足新聞的資訊重量後,便有情緒 接受專題性的新聞,此時對於較長片段的新聞專題,接受度是比較強的。. al. n. v i n 當學者在批評「新聞播報的順序編排概依閱聽觀眾的習慣調整」時,恐 Ch engchi U. 怕沒有考慮到許多人看報習慣,並非從第一頁開始看到最後一頁。在電視觀 眾無法調整閱讀順序的情況下,考量到閱聽人的閱讀習慣進行調整,也正是 電視新聞專業中的訓練。事實上,電視閱聽人早就不滿足於電視新聞單向的 餵養,因此在網際網路世代來臨時,互動電視已經成為下一個電視發展的趨 勢。不過屆時學者該擔心的將不再是新聞排序的問題,而可能是「好新聞」 閱聽人都不選看的時候,該怎麼引起閱聽人的選擇,但這並不在本研究的討 論範圍之內。 學者們,以及「不迎合收視率」的新聞工作者都強調,該把新聞做的吸 引閱聽人,只是資料上找不到他們判斷吸引閱聽人的標準。對於透過收視率 22.

(31) 來了解觀眾閱讀特性的傳統電視新聞來說,收視率高代表的是,足夠引起多 數閱聽人的注意,背後的意義根據歸納可以是:畫面好、議題佳、剪輯用心、 角度特別,都不脫新聞專業訓練的內容。 收視率低,除了以上各點可能掌握不足外,還有一個電視新聞所特有的 考慮因素,那就是新聞被排放的位置,所有的電視新聞編輯腦海中都有一套 「各自成理」的新聞編排邏輯,什麼類型的新聞應該被放置在什麼位置?什 麼時間點應該放置什麼新聞?甚至在突發狀況產生時,如何因應?以什麼樣 的新聞取代,這是新聞編輯長年在與收視率的對話下產生的工作規則,甚至. 政 治 大 綜觀收視率在台運作 36 年的時間後,對台灣電視新聞已經產生如此巨 立. 已經到不需思考的自然反應。. 大的影響,不僅學者、研究大加批判(林照真,2009),甚至連新聞工作者都. ‧ 國. 學. 對其造成的價值混亂提出抨擊(林書瑋,2008),收視率受到批評甚至可以遠. ‧. 溯自 1976 年(Beloff),為何收視率與今天的新聞組織如此糾結,為何無法. y. Nat. 將它與電視新聞切割,為何試圖改變這種狀況如此的困難?在新聞組織中的. al. er. io. sit. 人為何無法擺脫收視率?要找出這其中的關鍵,必須回到新聞組織中去尋找。. n. v i n Ch 第二節 視角的轉向:收視率作為協力工具 engchi U 回顧歷史,可以讓我們發現,整個傳播史,儼然是傳播工具的發展史, 因此傳播工具的日新月異,也讓我們必須發明更新的工具,以檢驗、偵查和 探知新傳播工具的功能及效用,以期讓使用、操作、享用的人更加緊密地貼 近這個傳播介面。電視發展如此,收視率發展亦然。本節企圖將過去學者質 疑收視率的觀點,與實務經驗進行對比,以編輯使用收視率這項「工具」的 觀點,提供新的觀察與詮釋角度。 從 1925 年第一個電視畫面的實驗電波,在英國工程師貝爾德的自家 中,被成功地發送和接受之後(大紀元,2002),85 年來電視成為影響人類 23.

(32) 生活最劇烈的工具之一。而為了瞭解電視這個工具對人類,亦即閱聽人所產 生的影響,人類又發明創造了另一項工具~收視率,以捕捉發散於空氣中的 電波,最後如何在千里之外,成為誘發另一個人類關注,甚至促成行動的刺 激力。 如果說電視這項的傳播行為,是電波訊號經過發射,透過天線的接收, 傳輸到電視機,在播映後將光波投影在人類視網膜,最後傳達到大腦皮質層 視覺區的過程(Buzan,1984),那麼「收視率」就是利用記錄器 (people meter) 將人類這項有意識的選擇(收看),透過意識的行為(選台器的操作). 政 治 大 從工具功能來看收視率這個人造認知物(Cognitive Artifacts),它串聯 立. 加以記錄的結果。. 起物(收視記錄器)、人(閱聽人)和組織(收視率調查公司),經過轉送傳至電. ‧ 國. 學. 視台,成為電視工作者的重要智能配置(Distributed Intelligence),根據. y. Nat. 利同步地推展。. ‧. 收視率表上面的數據,讓新聞工作者之間產生共識、形成意義,協助工作順. n. al. er. io. 須先釐清工具的角色。. sit. 在探討當代有線電視新聞編輯,採取何種工具做為判準依據前,我們必. C. (一) 收視率的工具角色 h e n g c h i. i n U. v. 談到「工具」,從智能分散(distributed intelligence)的角度來看, 人類在生活周遭發明各項工具,以期降低工作量和避免出錯,讓生活、工作 更輕鬆 (Pea,1993) 人類即使對工具的創意不以為意,但是對於工具依 賴,卻是越來越嚴重,甚至認為人類是因為工具而進步發展的。(鐘蔚文, 2004) 任何密切觀察認知實踐的人都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心靈」(mind) 並非獨立工作,智能透過這些實踐所展現的事實是分散的。它們透過心靈、 他人、符號和物質環境,包含自然和人造認知物,以實踐活動。Gregory Bateson 更認為記憶是一半在腦中,一半在世界上。(Pea,1993) 24.

(33) Pea指出,智能被配置是能使活動成形並變為可能的資源,在形態上是 被配置的,橫跨了人、環境、情境。這種配置有社會的面向,也有物資的面 向。因此思考「配置智能」的焦點,並不在於視其為一抽象特性,或存於心 智、組織或物體中的數量(即IQ)。知識常存在Pea所指稱的人造物 (artifacts),也就是工具之中,多樣化如物理工具、符號系統(如代數方程 式),這些知識可能在活動進行中,被初學者藉由許多不同的基本路徑所採 用,例如,藉由觀察其他人如何使用,進而嘗試、模仿;個體藉由活動中去 發現它的適用性;或者藉著其他更有學問者指導下的參與及使用。. 治 政 大 作狀態的工具就是收視率。為了讓新編輯了解他所面對的工作目標、收視觀 立 以整點新聞編輯工作來說,當有新的工作者加入時,最容易讓他進入工. 眾群以及新聞選取導向,資深編輯往往透過收視率,來解釋什麼樣的新聞對. ‧ 國. 學. 這個時段的觀眾,具有較高的收視率;根據長期的收視率走向,所歸納出來. ‧. 的當節新聞特色;或是要規劃新的編排內容,都是以收視率調查表做為對照. y. Nat. 工具。也就是收視率是新聞編輯進入工作範躊、了解工作內容、校準工作方. er. io. sit. 向、研發新的工作趨勢,都依賴藉助收視率。. 收視率這個外在的智能配置工具,從工具的功能性分析,工具可以提供. n. al. 個人四個層次功能: 1. 了解事物。. Ch. engchi. i n U. v. 2. 溝通認知。 3. 產生對策。 4. 整合執行。 在了解事物的層面:編輯透過收視率了解收視觀眾對於新聞內容、排播 方式的接受度;在溝通認知上,收視率也提供了編輯與編輯、編輯與管理單 位的共同認知,相互對話的基礎,進而產生對策與整合執行。亦即在電視新 聞工作的團隊中出現了收視率,對於團隊提供了以下四種形式的工具性。 1.. 聚焦:新聞播出後,收視率的數據,提供工作團隊成員共同認知, 25.

(34) 快速凝聚成員們注意力,讓他們知曉下一階段應處理的工作 項目。 2. 調整:解讀完成形程共識,新聞組織便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可做 出決定,進行其後新聞製作的取捨與方向的調整。 3. 收束:調整與修改的任務放射狀散佈出去後,編輯所扮演的是整理、 歸納與統合的角色,最後將新聞作業做最後的整並。 4. 校準:整並調整的原則,逐步成為編輯人員內化的操作準則,不斷 透過工具與組織的目標對應,並與其他編輯人員在工具彼此. 治 政 大 正如同Pea所認為的,人類藉由和環境間的運作關係,包括人與人或人 立 校正,從而快速達成組織交付的任務。. 與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產生跳脫以往的思維邏輯,在心智有了新的激發和創. ‧ 國. 學. 新組合,進而產生新知識,而有效運用工具去分散自己的智能。簡言之,科. ‧. 技工具讓人的心智有效被整合,產生新的知識觀和認知。. y. Nat. 也就是說,人們運用工具來簡化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但是在使用工具. er. io. sit. 的過程中,也因為工具的意向性,反過來影響到人對工作或事物的了解與思 考,廿世紀末所發展的後現象學就提出:人對世界的經驗,還必須透過技術、. al. n. v i n 工具的中介所形成 (曹家榮,2009) C h 。研究工具現象學的Ihde,在其1979 engchi U 年提出的基本觀念著作中,說明人和世界之間,應該還有一個器物的工具角 色,而工具技術不斷地發展,使人和世界,以及工具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越 來越複雜和多樣性(易顯飛,2010)。 Ihde將工具(技術)與人之間的關係分為四種:包括了體現關係 (embodiment relation)、詮釋關係(hermeneutic relation)、他者關係 (alterity relation)以及背景關係(background relation)。這四者中又以前 兩者:體現關係與詮釋關係,在收視率與編輯的工作上,關係最為密切。 首先Ihde以牙科醫師的鑽子為例,解釋工具在人與世界之間所扮演的 角色:. 26.

(35) Dentist ------ probe ----- tooth (牙醫) (鑽子) (牙齒) Human ---- instrument --- World (人) (工具) (世界) (Ihde,1979:18) 在牙醫(人)探知病人牙齒(世界)的過程中,他必須透過鑽子,了解這顆 牙齒的組織、硬度、軟度、脆度和洞口(蛀牙),在這個過程中牙醫和鑽子, 出現的是所謂體現的關係(embodiment relations): (Dentist ---- probe) ----- tooth ↑. 政 治 大 在這個過程中,Ihde認為,工具出現了半透明的狀態,工具不成為人 立 Semi Transparent (Ihde,1979:20). ‧ 國. 學. 所閱讀的訊息時,人類便忽略了工具的存在性,將之融入自我的感知狀態。 (Ihde,1979:7). ‧. Ihde所舉的當代工具另一個例子是電話。電話「收集資料」上展現工. sit. y. Nat. 具性,對現代人來說是更貼近的,現在電話通訊品質好到即使對方是在另外. al. er. io. 一個縣市,甚至是另一個國家,都能「天涯若比鄰」,也就是讓使用者幾乎. v. n. 忘了電話這個工具的存在,讓電話在這個對話中,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 Ch. engchi. i n U. 而使用者的聽覺則透過了工具(電話),延伸到達接受的那方。(Ihde, 1979:24) 反之,當工具成為閱讀的資料,人與工具的狀態又會出現改變,形成: Human ---- (instrument --- World) ↑ Semi Symbiotic (Ihde,1979:20) 兩者則成為「半共生」(semi-symbiotic)狀態,成為Ihde (1979:12) 所說的「詮釋關係」(hermeneutic relations),此時,工具與世界沒有透 明性,工具本身成為我們閱讀的資料,我們透過它的承載,閱讀到了世界,.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七)出院後建議回診復健科,將提供心肺運動 測試,可以了解您的心肺功能程度與運動 安全性,並為您打造個別化的居家運動計 畫。 出院後建議每週運動至少

影片: 20210601 公視手語新聞 - YouTube.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 點選 Method Editor 來進行方法程式編輯(同樣,也可 在開啟後的視窗中,點選 Form Editor 來切回原視窗). Form

在舉辦這次座談會之前,其實有先邀請大家填寫問卷。彙整問卷結果以及會 議裡提出的意見後,我們發現有許多地方是有衝突的,好比說課程太難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學校收到有非華語幼兒的在家進 行這個活動的片段分享。學校適 時提供個別支援,從中以多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