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新聞編輯過程中的動態思考

傳統研究的資料收集,研究者多為提出問題,請被研究對象回答,從一 來一往的對談中,發掘出被研究者的思考邏輯與研究問題的解答。但本研究 所企圖收集的,卻是新聞編輯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真實對話,從這 段真實對話去分析收視率如何貫穿新聞編輯的工作,從中挖掘出新聞編輯在 新聞發生時的動態思考。

這種分析對話的方式,是由美國認知學者 Edwin Hutchins。Hutchins 曾經對於工作的組織進行一連串的研究,根據他所發展的對話分析理論,他 企圖了解資訊如何以「代碼」形式(representational states)在傳播系統中 完成訊息的傳遞。簡單一點說,所謂的「代碼」就是專業領域裡的「術語」,

工作人員如何設定這些共通的「術語」傳播系統,這期間包含了對內與對外 知識的再製。(Hutchins,1995)

Hutchins 利用一段發生在飛機機艙的對話進行分析,將其中所牽涉的 知識、技能與工具等等的認知物如何發揮作用,協助三名機師共同完成起飛 動作的過程,一一加以說明。Hutchins 的關注點是,在工作組織的研究中,

分析研究一項任務的完成過程裡智能分布所發揮的功效,遠較分析個人來得 有價值。

Hutchins 的研究提供了外界,了解完成一項任務的過程中,人與物的 相互協調與認知的步驟與過程,也就是Hutchins 將動態對話逐一拆解,將 隱含在其中人與器物間的相互協力關係一一篩選而出。

例如文章中,Hutchins 就節錄了機長與機場管制的對話,其中一段的 對談:

Capt center nasa nine hundred twenty one point seven for two three zero requesting higher

OAK15H nasa nine hundred /…/ Oakland center climb and maintain flight level three zero and expedite your climb please.

Hutchins 所節錄的這段對話,是代號「nasa nine hundred」的機長,

請求近場塔台准許爬升的指令,要從一萬九千呎爬升到三萬三千呎的高度。

雖然僅僅一個對答,Hutchins 從機長必須清楚的計畫,飛機在起飛多久、

高度多少的時候,開始向塔台提出爬升需求,以便獲取爬升空間到達巡航高 度,在此過程中需要統合所有的訊息並加以規劃,在提出需求之後,迅速獲 得塔台指示已達成爬升的目標。這雖然是小小一段飛行過程的對話,但 Hutchins 認為其中的訊息豐富無比,並且與過去研究皆不同的是,他分析 飛行員在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期間,智能如何配置、人員如何分工合作、訊息 如何在航空器與塔台間交流、航空器內的三名工作人員如何透過對話、眼神 或操作,共同達成任務。

前述的一小段對話對一牆之隔的乘客來說毫無意義,但卻是協助機師與

地面塔台,共同合作將飛機平安操作送達目的地的關鍵術語。Hutchins 認 為這樣的一套對話機制,隱含在背後的還有一組更深厚的學理為基礎,所以 在彼此理解的狀態下共同對應,而能以簡短的「術語」完成精密的操作。

把場景轉回新聞場域。新聞的編輯並非皆為一人所獨力完成,製作人和 編輯會對於新聞的挑選、新聞的編排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在這其中彼此是 如何討論、相互說服,雙方的對話基礎是建立在她們所共同理解的事物或事 件上,在其中收視率扮演的什麼樣的角色,透過對話的分析,將可其活生生 的展現在研究之中。

過去學術研究的資料收集,多半採用深入訪談的方式,(例如:林照真,

2009;陳嘉彰, 2001;蔡莞瑩,2006),雖然可以透過事先題目規劃,

以及訪談過程中的追問,再加上事後補提問的方式,滿足研究者的疑問。但 現在有學者直接透過實務操作面的錄音,分析實務工作者的對話,真實反應 出雙方的協力與連動(陳百齡,2010)。這種「對話訪談」更能從中篩選出實 務工作者的內在思考邏輯。因此,本研究採用以下兩種途徑:

1. 深度訪談。收集收視率如何成為新聞場域中編輯與編輯之間,工作 與溝通對話的校準工具,因而找出權力如何在編輯的工作場域中流 動,而這流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牽動。

2. 對話分析。透過新聞場域內不同情境的對話蒐集,達到了解收視率 這個配置智能,協助編輯完成工作的內在思維。

本研究透過事先擬定的訪談問題,將所企圖了解的內容加以蒐集,然後 透過對話分析,架構出新聞編輯在工作場域中第一時間的反應,忠實呈現新 聞編輯的內在思考。

第二節 跳脫慣性思考框架

當筆者選擇了新聞場域中的關鍵對話加以錄音、轉譯,把編輯的作業思 維加以詮釋之後,是不是就足以完成觀察?誠如本章開始所言,筆者身在研

究場域中,如何確認觀察真有意義?如何克服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的盲 點?最重要,如何發現筆者的「視而不見」?許多時候的實踐思維,是不是 在場域中被相互理解而不言可喻,對這個情況筆者要如何察覺?

如前章所述,場域內的人們必然認可某些規則或潛規則,並且相互影 響,相互閱讀,進而更加鞏固這個場域,形成非外在制約的力量。既然是「潛 規則」必然是外界難以察覺的,甚或行動者自己,都受影響而不自覺。特別 是,人們忙碌於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貼近的技術物,只有在損毀或不適 用的時候,才會突然出現在眼前 (Heidegger,2008:99)。

也就是說,研究人員必須打破「常規」,才能讓隱匿在行動背後的思維、

邏輯、操作手法等等浮現。在這項的情況下,美國學者Garfinkel 的俗民方 法論有許多可以借鏡的論點。

Garfinkel(1967)所提倡的「俗民方法論」,就是企圖研究過去所有鉅 觀社會理論家未加詳察而被習慣性視而不見(seen but unnoticed)的日常 生活背景特質(background features of everyday scenes)。

Garfinkel 在《俗民方法學》一書開宗明義的說,他所從事的研究:

「…試圖以實作活動(practical activities)、實作情況(practical circumstances)以及實作的社會學推理(practical sociological reasoning)作為經驗研究的主題,要將日常生活最尋常

(commonplace)活動,視同不尋常活動一樣地加以關注。…」

(Garfinkel,1967:1)

Garfinkel 認為從這種社會遭遇的最不起眼方面,例如吃飯、開車、聚 會、工作等方面,可以尋找到重要意義,並且相信人的行動能夠創造社會秩 序與結構。

社會世界並非靜止不動,而是一連串無休止的互動過程,人們參與這個 由自己的思想創造出來的世界,卻很少意識到自己的作用力度,以我們與他 人交談這種最平常不過的互動來說,Garfinkel 就認為兩者在互動間運用了

「賦予意義」的方法,來賦予他人行為的意義。

Garfinkel 清楚地指出,人們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或複雜性的世界中,

行動不可能由規則預先決定,而是在一個局部場景中,由行動者透過權宜性 的努力,創造、構成和組成的結果。(轉引自李猛,2003)

但人們對這樣的努力成果,卻往往「想當然爾的」視若無睹,Garfinkel 認為那是因為人們把這些維持行動所進行的努力、方法和過程都視為理所當 然,見「怪」不「怪」。

以新聞工作來說,新聞事件不斷地發生,對於新聞事件的處理、編排或 播報,新聞從業人員天天發揮著創意,或是獨力完成或結合集體智慧,但在 這場域的人員卻往往「想當然爾」,這期間的局部性和權宜性,深入探究必然 有其重要的思維邏輯,但也正因為這「理所當然」讓這些思維,隱藏在行動 之後,未能被察覺。

社會學家想要使這些隱匿在行動之後的思維顯露出來,必須採取一些特 定的方法,Garfinkel 提出的是採用「有系統的破壞」,Garfinkel 是認為這 些存在於社會脈絡裡,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的知識,因為引入的混亂 而局部失序,部分的秩序或規則被改變了,人們必須努力地重建秩序,在這 個努力的過程中相對應的方法和過程就會被暴露出來,而這「對應的方法和 過程」就是行動者在實踐過程中所忽視的思維。

放在本研究情境,我希望將電視新聞編輯過程的「理所當然」被察覺或 浮現,就必須暫時消除目前的認知秩序,如果讓收視率在編輯眼前消失,反 而有助於證明這種依賴收視率的狀態,在編輯的工作認知上佔有核心地位?

如同本研究在一開始就提到的,收視率因為尼爾森的電腦故障無法傳遞的情 形一樣,編輯對於新聞編排的不確定性升高,並且出現疑惑與焦慮的狀況。

因此本研究的第二種收集資料的方式,就是將設定在沒有收視率對照、校準 的情形下,新聞編輯如何完成工作,在期間遭遇的困擾與因應之道。

第三節 雙軌並進的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計畫採用「對話分析法」,蒐集編輯在工作常軌下的情境對話,

分析新聞編輯如何對應收視率,形塑閱聽人;並採用深度訪談,透過「消失 的收視率」探詢資深新聞編輯從業人員的工作思維,描繪出編輯對收視率的 倚賴。

(一) 情境對話收集

那麼哪些新聞工作流程,最能呈現相關的代表性?

新聞編輯工作的場域可區分為編排、討論rundown 的編輯台與執行新 聞播出的副控室。兩個區塊的工作都與收視率產生大量的對應,但前者發生 對話的狀況較多,開會討論的對話,隨時在進行;而後者,也就是在副控室,

往往由編輯獨自對應腦中的收視率,調整流程表(rundown)進行播出,對話 的機會較小,因此在對話收集方面,將以編輯台的工作為主。

以編輯台為圓心所環繞發展出來的情境對話,總共可區分為以下三類:

1. 編採會議:由供稿單位發起的會議,編輯是必要成員。如同第一章 第二節所描述的,編採會議在現行的新聞單位,一共會出 現兩次,一次是在上午,主要討論的是中午以前所發生的 新聞,並以中午12 點為截稿時段的新聞製作物。至於第 二次編採會議多數公司是在中午一點左右進行,討論的新

1. 編採會議:由供稿單位發起的會議,編輯是必要成員。如同第一章 第二節所描述的,編採會議在現行的新聞單位,一共會出 現兩次,一次是在上午,主要討論的是中午以前所發生的 新聞,並以中午12 點為截稿時段的新聞製作物。至於第 二次編採會議多數公司是在中午一點左右進行,討論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