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上述皆為與人面對面的家長團體,另可實行的作法包括學長在受壓迫者劇碼 一提到的網路社群團體,透過發佈幼兒活動照片、親職教養文章並加入註解、翻 譯等方式,讓家長更了解幼兒園的理念,其實木木幼兒園在網路上也有成立社群,

會定期發佈幼兒活動照片,但留言的家長少之又少,或許未來可以思考如何繼續 經營,讓虛擬的網路平台社群充滿童趣與溫度,不再是冰冷的按讚數量。

教育這條路既任重而道遠,幼兒園又是孩子脫離家庭的第一個社會化場域,

親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應是愉快且正面,雙方要如何建立互信與合作的氛圍顯得 格外重要,不僅可以縮短雙方之間的磨合期,更能快速引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

融入學習環境,如此若能做好良好的親師溝通,讓親師角色不是對立,而能彼此 合作,將會給予孩子更周全的教育。畢竟,一個人若是一個點,家長和老師之間 可以連成一條線,線的交織將會形成面。當教師和家長之間,若能將無數個點、

線、面合作連結,能使這張網結成更大面,網住更多的孩子與更多的希望。

第三節 後臺反思

一、研究經歷與困境

對我來說,這個行動研究沒有結束的一天,我清楚的知道碩士論文只是一個 過程,作為木木幼兒園攜手向前的夥伴,未來必定將會有更多受壓迫者劇場真實 上演。時間回到兩年前,在我準備踏入研究所之際,我便將我的論文方向設定在 木木幼兒園中的故事,原因很簡單,基於我長期對木木幼兒園的熟悉感與親近性,

過去曾真實的用雙手觸摸、雙腳踩踏在這間幼兒園,渡過快樂的童年時光,十幾 年後的現在,竟然身為幼兒園其中的一份子,一路看著它從輝煌走向沒落,現在 正苟延殘喘的生存下去,這間幼兒園不只孕育了姑姑畢生的心血及對幼兒教育的 堅持,更是我的父母親養育我們三個孩子的來源,太多太多的歷史和回憶有必要 被重現與述說。

帶著這個懷抱,我投入批判教育學的懷抱,剛開始進行這個研究時,擔心、

害怕的念頭不斷湧現,我從來沒有訪問過親人的經驗,更別提與我沒有血緣關係 的兩位幼教工作者,我沒有辦法確定大劉老師願不願意答應讓我做這份研究,也 沒有辦法掌握幼教工作者是否能對年齡比她們小十歲的新手老師吐露真實情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抑或因為過去發聲被拒絕的理由而選擇沉默,更直接地說,我就像一塊夾心餅乾 夾在中間,我不知道雙方會不會因為這層關係對我卻步。在經過計劃口試結束後 的一個月,整理好複雜的心情,我開始進行個別訪談,從大劉老師、謝老師、楊 老師再到小劉叔叔,每次訪談的時間約進行一小時至一小時半,除了小劉叔叔只 維持我問他答的模式,訪談僅只六分鐘而已。但正是透過訪談,我漸漸走入幼教 工作者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過去、經驗與背景,以及對幼兒教育的熱忱與使 命,事實也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幼教工作者在訪談中幾乎都能滔滔不絕地傾 訴他們的故事或困擾,毫無隱藏且敞開心胸宣洩著他們的情緒。雖然受訪者斟酌 揭露其公開腳本與隱蔽腳本的程度在研究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阻撓,我仍沒有 停頓的繼續參與觀察在木木幼兒園中的故事,以訪談與觀察的研究方法進行,看 似鬆散無結構,卻是相互印證,強化故事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我並著手準備受壓 迫者劇場與紀錄課程的轉變。

在與幼教工作者提出要進行受壓迫者劇場時,我的心情忐忑不安,腦中想過 好幾種可能,但一聽到可以看我演戲,老師們紛紛拍手叫好,並表示期待。在時 間選擇上,因為假日楊老師需要進修,所以只能選擇平日晚上的下班時間,謝老 師因為有家庭要照顧,時間也不宜太長,不過好險最終這些困難都克服了。在構 思劇本與撰寫時,我得非常小心避免出現過於明顯影射的內容,如:離職、低薪 等,均以巧妙的方式帶過,雖在演出後的討論,有時仍讓幼教工作者覺得敏感,

急忙澄清,還好一切在 Popo 學長設身處地與詼諧又不失專業的帶領下,幼教工 作者對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且讚譽有加,也促成了親職講座的誕生。我與學長的彩 排只利用當天開演前短短 15 分鐘練習,雖排演了好幾齣劇情,正式開演時的緊 張忘詞更讓我們即興發揮,彼此猜不到對方下一步會丟出什麼樣的臺詞,但相互 激盪出的火花更顯精采。

總結來說,在自己家族幼兒園做研究的優勢是資料取得與蒐集容易,如果相 同的狀況但場域換作一個陌生的幼兒園,又會是另一個大問題。也因為自己同時 是中大班的幼教老師,並沒有辦法同時顧及小班及幼幼班的教學歷程,只能從教 學週誌與聊天中獲得資訊。另在家長部份確實是一塊需要花時間經營的領域,家 長未有時間配合參與或是不支持學校的狀況雖占少數,但家長與教師的誠信與合 作卻是影響幼教工作者情緒勞務的最大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二、自我成長

那麼大劉老師與我在研究中的親屬關係是助力還是阻力呢?我認為較偏向 助力,如果今天我與謝老師、楊老師皆為受僱者,我相信木木幼兒園過去墨守成 規的制度並沒有辦法輕易扭轉,就是因為這層微妙的親屬關係,讓大劉老師慢慢 放手,很多的質疑變成信任,讓我能盡情的做我想做的事情。或許當我們偶爾發 生意見相左或口氣不好的時候,但也是因為這層親屬關係,我們能夠毫無隱瞞的 說出實話,且能夠很快平息各自的情緒,換作是雇傭關係模式,很可能會是下一 次爆發口角或長久累積不滿的怨懟,傷害彼此共事的意願。

其實,在木木幼兒園中,園內時常充滿逗弄幼兒的歡愉氛圍,每位幼教工作 者雖都有各班事務要處理,但彼此都能相互支持、合作,當大劉老師不在幼兒園 時,幼教工作者會主動接待前來參觀的家長;當謝老師身體不適或兒子有突發狀 況時,幼教工作者會輪流補位;當楊老師面臨進修作業焦頭爛額時,幼教工作者 會齊力協助她想辦法。我們之間沒有競爭,宛如女性主義者常說的姊妹情誼一般,

會聊結婚生子、團購衣服、零食,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木木幼兒園變得更好,我 相信這些都會是讓幼教工作者羨慕與懷念的工作環境,至於我會盡力守護這個環 境變得更加美好。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訪談過程中,幼教工作者能毫不保留地訴 說。

我在研究中獲得最大的收穫是協助木木幼兒園的幼教工作者恢復教師的基 本價值,化沉默不語為主動發聲,化被動絕望為樂於改變現狀,這也是我最感動 的地方,教師不再是教育現場的沉默者,不再視發生的一切為理所當然,而是積 極及樂觀的看待教育,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變及創造,雖然改變目前只進行了 短短一個學期,我也並不敢保證幼教工作者目前對於這份工作有與內在生命產生 契合,但至少木木幼兒園正在朝向一個更開放、更自由且人性化的教學環境。

合作探究(2014 年 10 月)。維基百科。取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operative_

inquiry。(2014 年 12 月 21 日上網瀏覽)

宋文里(1995)。「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2(1),1-15。

李光榮(2008)。解析 Antonio Gramsci 的學校教育觀點-一種建立勞動階級霸 權的學校教育。教育研究學報,42(1),1-16。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作倦怠之影響。

高雄師大學報,20,67-90。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8(3),427-447。

林美玲(2011)。新北市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休閒調適策略與幸福感之關係研

畢馬龍效應(2013 年 9 月)。維基百科。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

9A%AE%E6%A0%BC%E9%A9%AC%E5%88%A9%E7%BF%81%E6%95%

88%E5%BA%94。(2015 年 5 月 8 日上網瀏覽)

孫淑柔、呂綉婷(2008)。從情緒勞務與工作壓力談特教教師之情緒管理。臺東

異化(2014 年 8 月)。維基百科。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5%

B0%E5%8C%96。(2014 年 10 月 5 日上網瀏覽)

基進民主(2015 年 4 月)。維基百科。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F%

80%E8%BF%9B%E6%B0%91%E4%B8%BB。(2015 年 5 月 7 日上網瀏覽) 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0897。(2014 年 10 月 31 日上網瀏覽)

曾凡慈、林文蘭(2007)。學校民族誌的擘手─威利思之《學做工》(Learning to Labor)導讀。中等教育,58(4),146-159。

新保守主義(2015 年 2 月)。維基百科。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 %B0%E4%BF%9D%E5%AE%88%E4%B8%BB%E7%BE%A9。(2015 年 3 月

視新聞。取自: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

2014528L04M1。(2014 年 5 月 28 日上網瀏覽)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臺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南大學

報,39(2)

,19-42。

戴文青、孫良誠(2014)。幼托整合了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25-31。

謝國雄(2013)。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臺北市:行人。

顧瑜君(2008)。臺灣新移民之新教育觀—以在地教師課程觀點出發。臺灣教育社

會學研究,8(1),89-128。

Boal, A. (1974). 賴淑雅(譯)(2000)。Theatre of the Oppressed.《被壓迫者劇場》。

臺北市:揚智。

Boal, Augusto. (2003).

Love. Californi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awoy, M. (1998).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 16(1), 4-33 Darder, A., Baltodano, M. & Tores, R.D. (2009). Critical Pedagogy: An introduction.

In A. Darder, M. Baltodano & R.D. Torres (Eds.), The Critical Pedagogy

Reader(2

nd edition)(pp.1-20). New York,NY: Routledge.

Freire, P. (1993). 方永泉(譯)(200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受壓迫者教

育學》。臺北市:巨流。

Geertz, C. (1983). 王海龍、張家瑄(譯)(2000)。Local Knowledge. 《地方性知

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北京:中央編譯。

Goffman, E. (1959).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臺北市:桂冠。

Gilligan, C. (1993).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Giroux, H.A. (1988). 陳儒晰(譯)(2007)。Teachers as Intellectual: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教師是知識份子》。臺北市:高等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Giroux, H.A.(1992). 劉惠珍、張弛、黃宇紅(譯)、張斌賢審校(2002)。Border Crossing: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跨越邊界:文化工作者與教育政治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Routledge. 《跨越邊界:文化工作者與教育政治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