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第五節 :後記

(三)給學術研究者的建議

國內對於優勢觀點的研究討論,其實已累積不少,但令研究者思考的是,這 些研究其實都還是以服務對象為關注焦點(當然此份研究也是),讀者實在難以從 研究中得知,那些提供服務的實務工作者,他們本身是如何看待優勢觀點這樣的 概念?正如研究者在文中所提及的,真正與貧窮青少年一同工作的,其實為實務 工作者。因此研究者建議往後在探討關於優勢觀點的學術方向上,或許可開始訪 談實務工作者,瞭解他們的想法與思考,再進一步探究優勢觀點在實務工作上之 執行性,然後再從研究發現中去發展屬於優勢觀點的實務脈絡與守則。

第五節:後記

從小到大,研究者向來都過著衣食無虞的日子,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挨餓、煩 惱,也無法體會想要的東西卻不能獲得的痛苦。這樣的我,在因緣際會下一腳踏

進了社會工作,還對貧窮產生了興趣。「貧窮」這樣的世界,對我而言其實很遙 遠,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會對貧窮這樣的議題產生興趣?也許最初的緣起是因 為看到高中好友不因家境而放棄自己的未來,也許是因為入睡前看到大學室友在 打工後還拖著疲累的身影在書桌前苦讀。我發現自己對於「貧窮」的想像,其實 都是他們給我的,從他們身上我所看到的,向來都只有滿滿的正向力量。論文的 起點只是我想知道,在這樣的力量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

訪談進行前,我與指導教授再三確認,除去了流行的衣物與飾品,但在與他 們的訪談中,我還是隱約感覺到一道牆隔在我和受訪者之中。是的,我還是必須 承認,那道牆來自於我的生活經驗,即使我除去了表層的外在,但我還是掩飾不 了自己對於他們未知的破綻,我相信受訪者也可輕易感受到,我與他們根本不同。

其實我真的很感激當初促發我重要研究動機的好友,但即使相處愉快,也聆聽了 他們的故事好幾回,我卻忽略了自己從來都不是故事裡的主角。

正因我從未有過與他們相似的貧窮經驗,因此我根本無法體會他們的感受,

也不能敏感抓住他們在生活經驗中的重要脈絡。對於從小衣食無虞的我來說,要 去體會他們在貧窮生活中所提到的種種匱乏經驗,實際上是有所困難的,他們的 經驗的確給了我許多衝擊,尤其是來自於對自我的衝擊。我曾認真的思考,自己 和他們所不同之處,我發現相較於他們,其實我太過幸福。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 去慢慢思考自己的未來,但是我有,我可以不規劃、不著急的去摸索我想要的,

以及我感興趣的;此外他們也沒有時間懶惰,沒有辦法逃避許多困境與困難,但 是我可以,我可以逃避、可以在累的時候喊停喘息、可以把許多經濟責任都丟給 父母去承擔;當然其中最現實的一點,自然是我比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與資源,

我有良好的居住空間和生活品質,我不需要打工支付自己的生活費,也不需要在 就學選擇上思考自己要讀夜校還是一般高中,因此很多時候我可以冒險,可以不 顧一切,因為我心裡清楚,如果失敗了,我還有重來的本錢和後盾,但是這些風 險在他們身上呢?卻是不一定能夠承受的。

正如我上述所描述與受訪者之間的重大差異,讓我在訪談中缺乏敏感度,不 是沒有問到訪談的核心,就是遺漏了某些重要線索而不自知(通常在訪談結束,

有機會與同儕或指導教授討論時才會驚覺)。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開始清楚 知道這道牆帶給我的侷限,但我不想因此認輸。

為了破除因個人生命經驗所造成的侷限,我嘗試做一些努力。除了前面提到 與同儕和指導教授的討論,我也閱讀更多關於貧窮的文獻,希望自己可以再多瞭 解一些。不過真正在心態上的轉變,其實來自於和曉玟、小樺的訪談經驗。曉玟 告訴我:「經濟狀況無法取代個人的價值」;小樺說:「不需要去羨慕,因為每個 人都不一樣」。是的,雖然我不是故事中的主角,但我可以是一個最好的傾聽者,

如果他們都能跟我坦然與我分享他們的生活經驗,那麼我為什麼要因為自己的生 命經驗與他們不同而感到困窘?況且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我也應該肯定 自己的獨特性。

轉變了心態後,我認為與其說自己是研究者,不如說是學習者還來的更為貼 切。正因為我的故事與他們不同,我想瞭解他們的故事,所以我用學習的心態來 傾聽他們的故事,讓自己能與他們更靠近。

其實自己一直瞭解身為社會工作者,不可能經驗過所有服務對象的生活,但 實際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初期還是不免想責備自己。不過現在我已能用健康的 心態去看自己的不足。感謝與這些青少年們工作的愉快經驗,從他們身上,除了 看到自己的不足,我更學習到怎麼樣去面對與跨越那樣的障礙。此外我還想說,

也謝謝他們讓我看到自己擁有的美好,以後如果能有與他們一同工作的機會,我 很希望自己也能為他們帶來一些美好。

參考文獻 中文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臺大社會學刊,10,1-54。

朱崇信(2005)。青少年憂鬱情緒之相關因素研究:家庭經濟壓力與社會支持。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柔若(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揚智。

李雅惠(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靜宜譯。Hosseini, K. (2008)。燦爛千陽。台北:木馬。

周佩潔(2003)。新貧冰風暴:家中主要生計者失業對青少年子女影響之初探。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昀嫈(2003)。成長服務方案對低收入戶青少年之自我價值與社會興趣影響之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季紅瑋(1997)。都會區原住民國中生壓力因應歷程之初探--以優勢觀點分析。東 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胡悅倫(2001)。尋訪源頭活水 以優勢觀點談單親家庭的親師溝通。學生輔導,72,

22-35。

胡韶玲(2004)。四位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國立台 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 主編(1996)。質性研究: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施束鍾(2003)。擺渡人生-從優勢觀點看都市原住民單親婦女的生活世界(以台北 縣市阿美族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唐瑋(2005)。弱勢青少年生活世界之述說研究-一位曾從事檳榔西施工作夜校生之 生命故事的省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若君(2004)。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 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許宜萍(2007)。從父權資本雙系統理論看台灣新女性單身現象。2007台灣社會學 會年會一般論文

陳麗華(2004)。未婚單親媽媽在單親歷程中的逆境突破。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論文。

陳佳君(2003)。躁鬱症患者配偶的照顧經驗與因應歷程-以優勢觀點分析。東吳大 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若喬(2001)。單親小孩上大學-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事件的生 活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毅志 陳怡靖(2005)。台灣的升學與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收錄於瞿海源、張苙 雲主編,台灣社會問題 2005。台北:巨流。

黃聖紜(2005)。窮孩子.低成就?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毓芬(2002)。探討貧窮青少年生活經驗及其因應之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

所應用社會學組碩士論文

彭淑華 張英陣(1996)。從優勢的觀點論單親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27-272。

雷若琬等譯。Santrock, John W. (2005)。人類發展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楊雅華(2003)。請戴上綠色眼鏡進入我的翡翠城堡: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離婚單親家 庭兒童的生活世界。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楊培珊(2000)。女性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中遭受性騷擾之經驗探討。台大社工學 刊,2,97-149。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闕漢中譯。Paula Allen-Meares. (1999)。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魏妏珊(2007)。低收入戶就讀大專校院子女生活困境與奮起經驗之敘說研究。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

Anderson, K. M. (1997). Uncovering survival abilities in children who have been sexually abused. Families in Society, 78(6), 592-599.

Black, C. J. (2003). Translating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Implementing the Feminist and Strengths Perspectives in Work With Battered Women. Affilia: Journal of Women & Social Work, 18(3), 332-349.

Baptist, W., Bricker-Jenkins, M., Gentry,S., Johnson, M., & Novak, C. (200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4nd Ed.) Saleebey(Eds.), That History becomes you : Slave narratives and today’s movement to end poverty (pp.221-238). pearson Allyn and Bacon.

Chapin, R. K. (1995). Social Policy Development: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40(4), 506-514.

Cowger, C. D., Anderson, K. M., & Snively, C. A. (200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4nd Ed.) Saleebey(Eds.), assessing strengths : the political cintext of individual, family,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pp.221-238).

pearson Allyn and Bacon.

Cowger, C. D. (1994). Assessing Client Strengths: Clinical Assessment for Client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39(3), 262-268.

Crohn, H. M. (2006). Five Styles of Positive Stepmothe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ng Adult Stepdaughters.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6(1/2), 119-134.

De Jong, P., & Miller, S. D. (1995). How to Interview for Client Strengths. Social Work, 40(6), 729-736.

Dornbusch, Sanford M. (1989). The Sociology of Adolesc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5. (1989), pp. 233-259.

Eamon, M. K. (2004). Digital Divide in Computer Access and Use Between Poor and Non-Poor Youth. Journal of Sociology & Social Welfare, 31(2), 91-112.

Gleason, E. T. (2007). A Strengths-Based Approach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al Study. Children & Schools, 29(1), 51-59.

Healy, Karen. (2005). Social work theories in context: creating frameworks for practice. London: palgrave.

Hamilton, G. (2003). Smart and sassy: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of inner-city black girls (Book). Journal of Teaching in Social Work, 23(3/4), 210-211.

Hannon, L. (2003). Poverty, Delinquency,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Cumulative Dis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Saturation? Sociological Inquiry, 73(4),

Hannon, L. (2003). Poverty, Delinquency,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Cumulative Dis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Saturation? Sociological Inquiry, 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