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貧窮青少年 一、貧窮對於青少年之可能影響

一般而言,針對家庭經濟困難之兒童或青少年,福祉(well-being)的角度為普 遍研究的切入點,關注包含的層面甚廣,例如在學業成就、健康營養、內隱外顯 問題等,但大部份最受關注的焦點,還是聚焦在兒童青少年的問題與偏差行為上 (朱崇信,2005),期盼先找到問題之點,然後再進行後續處遇。而身處貧窮環境,

對青少年有什麼樣的可能影響?綜合黃聖紜(2005)與黃毓芬(2002)之論點,整理

如下:

(一)身心發展

低收入戶家庭兒童常常因營養不良而發育狀況較差,並且這些兒童也較易感 染傳染性疾病。而除了健康狀況外,貧窮兒童在認知能力、學業成就、社會發展 程度與自控力也都不如一般非貧窮兒童。這些差異都可能成為他們在進入青少年 時期後,遭遇心理經濟問題之前導因素。

(二)偏差行為

由於這些青少年缺乏自信與解決問題的彈性,因此他們會有較多的偏差行為 與心理衛生問題。此外,貧窮家庭的父母親會自我發展出一套因應貧窮的價值觀 和行為模式,然而這些在主流社會眼中,卻可能被視為負面、失功能的。因此孩 子學習承襲了此套思維與行為模式,卻無助於改善自身的貧窮狀況。

(三)教育成就與生涯發展上的選擇

長期處在貧窮之中的青少年,中輟比率較其他者高,教育年數也較少。此外,

在就學準備、求學心理動機、個人升學計畫與學校表現上,這些青少年的表現可 能是不如一般青少年的。而再依據人力資本論者的觀點,這些青少年承襲自父母 的資產少,再加上求學教育過程的被動消極,他們本身的低人力資本,使他們未 來在進入就業市場後,也只能從事低收入、低報酬的工作。

此外,除了影響教育成就,家庭經濟因素也限縮了他們在生涯發展上的選 擇,為了穩定,他們也許追求軍公教的鐵飯碗職業;為了早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他們也許選擇就讀專業技職學校科系(如美髮、幼教、幼保…等),以便能在畢業 後馬上進入工作職場。

(四)家庭氣氛與家庭環境因素

當家庭陷入貧窮時,家庭結構與環境的不穩定,都使得父母無法給予孩子成 長所需的愛。父母親也許忙於維持家中經濟,而忽略了與子女互動的次數與品 質;並且身處貧窮的狀態之下,父母親本身所感受到的經濟壓力,也讓他們無法 扮演支持與投入的親職角色,在管教上也可能較傾向採懲罰主義。這些在親子關

係親密建立的不足,都可能對孩子的社會心理發展有所影響。

(五)社會剝奪現象

貧窮家庭的兒童青少年,在生活與發展上的選擇都是受到限制的。家庭經濟 的困難,使他們難以擁有良好的社區資源,譬如安全的住家環境與較好的學校。

此外,貧窮家庭身處在較封閉的社會系統之下,也使他們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 更為稀少。

一個人在貧窮狀態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已是巨大,若再加上一些主流社會對於 窮人的觀感,如:自身不努力、懶惰…等,對他們來說更無疑是雪上加霜(Baptist, Bricker-Jenkins, Gentry, Johnson &Novak,2006)。而即使貧窮「可能」帶給青少 年一些潛在的危險,但難道只有負面嗎?當我們在看待貧窮青少年時,有沒有另 外的角度可供我們切入?

以下一些對於貧窮青少年的有趣研究,或許可以翻轉我們對其的某些負面刻 板印象。一般來說,主流社會總是認為相較於富裕子女,貧窮青少年是較低學業 成就的,且容易有酗酒、憂鬱…等心理疾病症狀,此外,貧窮青少年家庭中的親 子關係互動量也較為不足。但透過 Luthar 和 Latendresse(2005)的研究卻發現,相 較於富裕青少年,貧窮青少年雖然的確在放學後較缺乏父母監督,但是在與父母 親每天的互動量上,這些青少年的比率還高於富裕子女,他們幾乎每晚都會和父 親或母親吃飯,但這在富裕子女身上卻不盡然;且貧窮家庭在進餐習性與安排休 閒時間上,其實與富裕家庭並無差異;而貧窮子女在達成父母的期望方面,也是 表現較為優異的。另外,富裕青少年在缺乏父母關心與負荷期望壓力下,其實更 容易有人際疏離感而導致憂鬱與物質濫用。而 Eamon 在 2004 年針對 1029 位 10 歲到 14 歲青少年所做的調查研究也顯示,即使貧窮青少年在家用電腦的擁有率 上低於非貧窮青少年,但是在電腦的使用用途方面,他們為學術(academic)目的 使用的比率和一般青少年其實並無差異。Hannon(2003)也指出一般人總是認為貧 窮青少年在貧窮環境中,會造成他們對於學業成就的懈怠(相較於中產階級與富

裕青少年),但是研究結果卻發現這並不是必然發生的結果。

鬱情緒並不具緩衝效果,為主

青 少 年 ( 四 男

資料來源:魏妏珊,2007;唐瑋,2005;朱崇信,2005;黃聖紜,2005;

陸若君,2004;周佩潔,2003;林昀嫈,2003;黃毓芬,2002

由表 3 可知國內對於貧窮青少年的實證研究並不多,依據研究方法可分為質 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兩種,但述說研究又為質性研究底下其一種類,與單純進行深 度訪談者不同,因此以下將兩者分別討論,加上量化研究共為三類:

(一)質性研究

陸若君(2004)探討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其採半結構式 訪談方法,以青少年經歷家長失業過程中,自我的覺察和親身體驗作為訪談的內 容依據。而研究結果發現失業對於青少年產生的衝擊,為經濟拮据與物質條件變 差,這些都引發青少年的負面情緒,家庭氣氛、親子關係也受到影響。同時這些 青少年也與同儕和親戚產生疏離。

而有助於失業家庭青少年適應的復原因子,則可分為:正向思考、正向人格 特質、消費態度保守、同理父母、承擔責任、課餘打工、調整因應、建構願景、

觀念啟發、社會支持等十大類。

最後陸若君在歸納六位受訪者的相同相異點後發現,復原力在失業家庭青少 年的正向適應中,扮演「管理」、「引導」、「自我調整」、「善用人格特質」、「催化 媒介」、「支持力量」以及「學習機會」等七種角色。

周佩潔(2003)則深度訪談八位家長失業達六個月以上之青少年。而對於青少 年經歷家長失業之歷程,發現家長的性別會影響青少年的諒解程度,要是父親失 業,這些青少年多為感到憤怒,但若是母親失業,他們對於母親則有較多的寬容。

而這些解讀過程,也會進一步影響他們對於職業類型與婚姻觀的選擇。譬如在生 涯部分,這些青少年都會傾向選擇和家長不同的職業;而婚姻觀部分,男性會有 無法勝任一家之長的恐懼,女性則是格外重視未來另一半的經濟狀況。

另外周佩潔也發現,這些家庭失業貧窮青少年不論是在教育文化資源上、就 業機會結構與勞動市場上、或消費型態上,都較顯弱勢。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社會支持網絡(包含正式與非正式),不論是在青少年的主觀認定或客觀供給上,

都沒有提供這些家庭太多實質上的幫助。

黃毓芬(2002)透過深度訪談,期待瞭解貧窮青少年在自我認知發展階段中對 於「貧窮」的主觀詮釋、以及從會讓兒童察覺到自身貧窮狀況的生活經驗,瞭解 貧窮在哪些層面開始對貧窮青少年產生影響。最後則是希望瞭解貧窮生活經驗對 於青少年未來生涯選擇的影響。而研究結果發現大部份青少年對於貧窮的認知,

都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對於貧窮青少年來說,他們會在意是否與同儕擁有相同 的生活模式。也因此他們會做出排除性的選擇,以維持和同儕相同的生活型態和 社會參與。例如:想和朋友出去玩,就一整天只吃一餐。並且因為貧窮所形成的 社會剝奪現象,也對於他們在生涯選擇機會上受到限制與影響。

相對應黃毓芬(2002)只大略探討貧窮對於生涯選擇的影響,黃聖紜(2005)則 是更進一步深入探討貧窮對子女追求教育成就,以及未來生涯選擇產生的影響為 何,重視貧窮子女在生命史、求學史以及工作史的動態歷程。

研究發現貧窮的確對於子女的教育成就以及生涯選擇有所影響,而影響因素 尚包含:家暴、貧窮雙親價值觀與態度、面對身心障礙者家人的照顧、重視外表 導致的內在自卑、金錢至上以及處於貧民社區等六大因素。

(二)質性研究之敘說研究

魏妏珊(2007)針對三位已畢業之低收入戶就讀大專校院子女,進行敘說研 究,理解他們的生活困境與衝擊,並且從中發現他們奮起經驗的重要因素為何。

研究發現這些子女一開始對於自己的低收入戶身分相當介意,認為自己被貼上一 種社會福利補助的標籤,但是慢慢的,他們在生活之中逐漸釋懷了這個部份,並 且除此之外,他們也開始在心裡肯定自我的努力與表現。

唐瑋(2005)則是把敘說研究的對象,鎖定在一位曾從事檳榔西施工作的經濟 弱勢夜校生上,透過其自述之生命故事,瞭解父親是導致她成長挫敗的關鍵人 物。國中在少年觀護所中的經驗,使她覺醒自己不能再這樣墮落下去;之後的復 原歷程,即使辛苦、即使缺乏家庭的支持,但是週遭長輩、朋友對其的鼓勵都是 她正向的力量來源。而在經歷了原先的失落與挫敗經驗後,這位夜校生逐步成 長,最後決定以自信、獨立的態度來面對她的未來人生。

(三)量化研究

林昀嫈(2003)藉由成長服務方案,去探討對於低收入戶青少年在自我價值、

社會興趣方面之影響。透過準實驗設計,林昀嫈將參與方案之青少年分為實驗組 與控制組,並分別對其施予前測與後測。此研究之自變項為:成長服務方案實驗

社會興趣方面之影響。透過準實驗設計,林昀嫈將參與方案之青少年分為實驗組 與控制組,並分別對其施予前測與後測。此研究之自變項為:成長服務方案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