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與樣本選樣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與樣本選樣

質性研究的樣本選取,不在於量化所強調的「具代表性」,而是取決於樣本 能否提供深度且具廣度的資訊(胡幼慧,1996)。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對象為 16 歲至 24 歲,正在經歷貧 窮經驗之青少年。此研究所稱之貧窮青少年,乃為廣泛的定義。研究者並不願意 將貧窮青少年僅界定於低收入戶,因為太過於狹隘,可能會排除掉處於低收入戶 邊緣之貧窮青少年。目前教育局有各高中(職)、大學獎助學金以及學雜費減免(低 收入戶學生學雜費全部減免)等協助貧窮學子就學機制;而在社政單位各縣市社 會局方面,則為低收入戶就學子女生活補助、子女就學交通補助、十八歲以上子 女就學生活補助費等;在民間單位則有各基金會設立之清寒獎學金,以及各社福 機構之獎助學金補助、生活扶助費等。

至於在就讀學校方面,黃毅志與陳怡靖(2005)指出,社經背景仍是影響青少 年就讀公私立學校之因素。社經背景佳者因為社會、文化與財富資本豐富,因此 相較於低社經背景者,更有機會考上一流的公立學校或昂貴的明星私校。低社經 背景者可能在最後只能進入前途不佳的私立學校或是高職就讀。另外除了一般公 私立學校外,自成體系的軍警校因為學雜費可全部減免,加上每月固定給予的一 萬餘元津貼和畢業後的就業保障,也是貧窮學子在就學考量上的另一大選擇。

綜合以上所談,本研究原預計分別訪問 8-10 位目前或曾就讀高中(職)、國 立大學、私立大學以及軍警校,且正或曾接受過上述其一單位補助之男(女)性 者。但因考量時間效益及轉介機構現階段所能提供之符合本研究條件的訪談人 數,本研究最終尋得 7 位受訪對象,其中 4 名為男性,3 名為女性,以下列表將 說明受訪者基本資料:

表 4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二、資料蒐集方法與研究過程 (一)資料蒐集方法

因研究主題探討的是貧窮青少年的生活經驗,此部份是青少年們的生活、是 充滿細緻回憶與豐沛意義的故事,因此擬以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方法。

1.深度訪談

訪談是一種交談的行動,是一種訪談者與受訪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受訪 者不是只是將腦海中的記憶重現,他必須是用訪談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述說,使自 己的經驗與歷史得以重現。訪談是互動的過程,新的意義在互動之中,不斷被創 造(胡幼慧,1996)。

深度訪談法是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之一,在訪談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 必須創造出自然的情境,與受訪者進行雙向的對話;研究者本身的態度要開放與 保持彈性,讓受訪者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潘淑滿,2003)。訪談法具 有五點特色:(1)有目的的談話;(2)雙向交流的過程;(3)平等的互動關係;(4)彈 性的原則;(5)積極的傾聽(引自潘淑滿,2003)。

而依訪談問題的嚴謹性,可以分為:(1)結構式的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2) 無 結 構 式 的 訪 談 (unstructured interview) ; (3) 半 結 構 式 的 訪 談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以下將各自詳述(簡春安、鄒平儀,1998;潘淑滿,2003):

(1)結構式的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標準化訪談」(standardized interview)或「正式訪談」(formal interview),

係指訪談者在訪談的設計上,採用一連串預先設定好的結構性問題來進行訪談。

此種訪談的優點在於研究者之後所蒐集到的資料,不致太偏離主題;但缺點則在 於,此種方式較缺乏彈性、降低一般對話的自然性、研究者比較難重視受訪者的 個別反應。

(2)無結構式的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非標準化訪談」(unstandardized interview)或「開放式訪談」,訪談者在 進行訪談時,不需設計標準化的訪談大綱來作為指引,此種無結構式的訪談,強

調如何在自然情境中,瞭解複雜行為或現象的背後意函,訪談者的訪談技巧相當 重要。

(3)半結構式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半標準化的訪談」(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或「引導式訪談」(guided interview)。嚴謹性介於結構性與非結構性之間,訪談者在訪談進行前,先設計一 份訪談大綱,此份訪談大綱只是提供訪談者一個參考方向,訪談隨時可作彈性的 調整。這也巧妙融合了結構性訪談與非結構性訪談的優點。

此研究採半結構式的訪談(見附錄二),研究者在訪談前根據研究目的、研究 問題與文獻擬定訪談大綱,使訪談進行時不至沒有方向性,但因應質性研究的動 態、彈性性質,此訪談大綱只為一參考架構,研究者若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其它深 感意義的議題,訪談方向即在當場做彈性的調整。

此外,為了避免訪談紀錄有所遺漏,研究者在徵詢受訪者同意後,以錄音方 式全程錄下訪談對話。

以下為受訪者接受深度訪談進行之時間與地點:

表 5 受訪者接受深度訪談之次數、時間、長度與地點

受訪者之代名 訪談次數 訪談日期 訪談長度 訪談地點 阿嘉 1 96/12/24 1 小時 30 分 諮商室 小馨 1 96/12/15 2 小時 諮商室 阿溫 1 96/12/6 1 小時 10 分 咖啡廳 小樺 1 96/11/30 1 小時 15 分 咖啡廳 曉玟 1 96/11/29 1 小時 50 分 諮商室 阿駿 1 96/9/24 1 小時 30 分 阿駿家 小秋 1 96/11/10 1 小時 30 分 諮商室

三、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資料整理、分析

在訪談中研究者將先做簡單的記錄,而訪談內容在錄音過後做成逐字稿,佐 以記錄進行內容分析。分析過程是根據 Strauss & Corbin(1997)所提出之譯碼程序 (楊培珊,2000;朱柔若,2002),先進行開放性譯碼(open coding),在此階段研 究者以 Cowger et al. (2006)所提供之優勢評估架構為參考,先將大量資料濃縮成 數個類別,整理出初步的譯碼概念表。之後進行主軸譯碼(axial coding),以之前 的譯碼概念表為基準,找出概念與概念間的關聯性;此外,研究者也在此階段進 行新的問題思索,之前沒有想到的新概念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最後再進行選擇 性譯碼(selective coding),研究者回到資料中,反覆探究、思考概念與概念之間 的關係,並把之前尚未發展完全的概念予以補齊。在此階段,研究者開始清楚哪 些概念是與研究最相關,非說不可的,至於其它不與研究主題切合的資料則予以 割捨。

(二)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在進行質性研究時,如何呈現研究的信效度,涉及了研究的嚴謹性。Lincoln

& Guba(1985),提出了三項可檢視質性研究信效度的指標(胡幼慧,1996),以下 研究者將說明在此三項上所嘗試的努力:

1.確實性(Credibility)

指的是內在效度,即為資料的真實性,也就是如何確保研究結果的解釋,是 建構在受訪者真實的脈絡之下,以下兩方法是研究者在訪談後為達確實性,所嘗 試去做的努力:

(1)研究同儕討論團體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研究者曾與同樣採質化研究方法之同學進行討論,除了 解決自己在分析技巧上的不足與疑惑,也更進一步參考別人的意見與看法,作為 自己修正的依據。

(2)成員檢核

在逐字稿做了初步的分析整理後,研究者將其呈現予受訪者,請他們加以確 認檢視其中的內容,是不是真的符合他們當初所受訪的?另外,也進一步詢問受 訪者是否有額外補充的資料,或認為研究者有任何缺漏之處。

2.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即外在效度,指的是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經驗感受,是否能被有效的描述與 轉換成文字。

研究者在撰寫過程中,以逐字稿搭配個人所做之訪談記錄,詳實描述受訪者 的經驗與感受,並且盡可能透過瞭解受訪者所處的社會背景脈絡下,去做最完善 的詮釋。

3.可靠性(Dependability)

指的是內在信度,也就是詳細記錄可靠性資料的蒐集過程,瞭解研究者的整 體思維與決策過程。

為達可靠性,研究者已於書寫中,盡可能完整交代蒐集資料的方式,而研究 者亦反覆與指導教授討論其分析與決策過程,避免在分析中有所偏誤與失真。

四、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是質化研究所特有的一部分,也是在質化研究中所需特別謹慎處理 的,因此本研究在倫理方面的考量如下:

(一)訪談之前 1.同意後訪談

在進行訪談前,研究者將向受訪者清楚說明自己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讓 受訪者自行決定是否參與研究,如經考慮後決定不參加,研究者也會予以尊重,

因此此研究受訪者的身分皆是自願參加,並非具強迫性質。

2.訪談同意書

在受訪者同意進行訪談後,研究者將給予一式兩份的訪談同意書,而同意書 之內容將清楚說明關於受訪者的權益,例如:保密原則,或受訪者在訪談中若感 到不舒服,可中斷其錄音等。

在最後訪談進行前,雙方確認同意書並簽名,並將其中一份留給受訪者,以 確保其權益。

3.錄音及錄音檔的處理

在訪談前,研究者會徵詢受訪者是否同意接受錄音,並會詳細說明錄音的目 的在於正確的記錄其感受與想法,如果受訪者不願意接受錄音,研究者將予以尊 重。

另外也將告知受訪者錄音檔只供研究使用,內容保密,絕不外洩,如果受訪 者不放心,研究者可在研究結束後交由受訪者進行銷毀。

(二)訪談進行中

在訪談進行中,受訪者有任何的狀況皆可要求中斷錄音,例如:此部分所談 的不希望被錄進去或滕錄進逐字稿;或者情緒一時失去控制,需要中斷錄音進行 情緒上的安撫…等。

當然,受訪者若在訪談進行時表明希望終止受訪,研究者也將尊重其決定,

絕不予以勉強。

(三)訪談結束後

在訪談結束後,研究者會再次向受訪者保證保密原則,並告知其有權取回訪 談資料,退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