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之貧窮生活經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之貧窮生活經驗"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我現在就已經開始想很多事了…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所以我很清楚知道我 要做什麼。」「我現在唸財金系呀,我之後要考一些相關證照,來增加自己就業 的資本與能力…」這樣類似的對話,非常頻繁的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 或許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衣食無虞的中上階層小孩,但是說也奇怪,從小 到大我身邊的好朋友,很多都是和我的家庭背景有著極大的反差,但是和他們相 處起來,我卻不感彆扭,反而常常覺得從他們身上學習到自我成長的成熟。 而在進入社工系就讀後,兩次在家扶基金會對於貧窮的實習(一次在分事務 所,一次在會本部),都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貧窮青少年,在和他們工作的過 程中,我發現他們身上具有的特質,和我的好朋友好像,即使家庭經濟貧窮的確 使得他們在一些生涯選擇上有所受限,但是在面對這些困境時,他們所展現的成 熟與極佳的內控,與我過去在文獻中所唸到的一些負面影響,是很不相同的。 於是我開始思考,開始疑惑,為什麼過去的文獻好像都甚少提及貧窮青少年 正向的部份?碩二在修習臨床評估專題後,首次接觸了優勢觀點,自此好像以前 的一些疑惑都被解開了,過去傳統所強調的病理觀點模式不是優勢觀點要的,後 者強調與其關注在對於服務對象的問題分類與缺陷,不如更去發覺服務對象的獨 特與內外在優勢。優勢觀點相信人自身擁有的力量與希望,並且透過結合服務對 象的外在環境優勢,以達成其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思考論文時,優勢觀點與貧窮青少年,這樣的結合很自然就連結在我的腦 袋裡。而在搜尋國內外相關於貧窮青少年、優勢觀點的文獻後發現,貧窮青少年 這樣的對象是甚少被以優勢觀點探討的。也因此,讓我更想以優勢觀點去探討這 些青少年們的生活經驗,去找尋他們在其中所擁有的內外在優勢。 但生活經驗的概念面向相當廣泛,研究者並不可能全面逐一進行探討。而在 青少年發展中,同儕與家庭內的家人、親子互動關係、與對自我的看法,都是此 階段內相當重要且被關注的議題,不過在過去國內對於貧窮青少年的研究中,卻. 1.

(2) 是較少被提及的。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將生活經驗的概念,更聚焦在青少年的同儕 與家人關係、自我看法面向上。 立基於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所欲探討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瞭解青少年對於貧窮生活經驗之主觀詮釋(聚焦於同儕、家人親子關係、自我 看法三大面向上)。 (二)運用優勢觀點的概念來分析青少年之貧窮生活經驗,探尋其自身擁有的內外 優勢。 (三)提供給從事貧窮相關社會工作者做為參考。. 二、研究問題 (一)青少年如何詮釋自身的貧窮生活經驗? 1.在身處貧窮與外界互動的過程中,青少年如何從自我看法、同儕、家人和親子 關係三大面向中,來看待自身的貧窮生活經驗? (1)在經濟不穩定的環境中,青少年對於自我的看法為何?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 人? (2)面對家庭經濟的困頓,青少年與同儕間的互動為何? (3)在家庭中,青少年與家人、父母之間的氣氛如何?他們又是如何與父母親相 處互動?. (二)優勢觀點的內涵在青少年的貧窮生活經驗中如何被運作? 1.探索青少年如何在貧窮生活中,產生個人之內在優勢? 2.青少年身處的環境中,又存有著哪些外在助力?. 2.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文獻探討的部份,研究者在第一節中先為優勢觀點做一完整的介紹,包含 其發展緣起、理論立基知識基礎、哲學觀、基本假定、主要概念、優勢觀點評估 架構、理論貢獻與限制等;第二節為研究者整理國內外相關於優勢觀點之實證研 究;第三節則針對本研究所關注之貧窮青少年,做一初步的瞭解,包含國內外相 關文獻論述貧窮對於青少年的可能影響,以及國內目前對於貧窮青少年之實證研 究。. 第一節:優勢觀點 「儘管生命充滿苦痛與辛酸,但每一段悲痛的情節中都能讓人見到希望的陽光。」 (引自 Hosseini,2008). 一、發展緣起 優勢觀點是近代發展出的社會工作理論,即使社會工作長久以來都強調要著 重服務對象的優點與能力,不過直到 1980 年代晚期,優勢觀點才被納入實務取 向 之 中 , 此 派 的 代 表 學 者 有 : Dennis Saleebey 、 Charles Rapp 以 及 Anne Weick(Healy,2005)。 優勢觀點最初源自於北美的心理衛生領域,在北美地區,社會工作與精神病 學、心理學間的連結相較於其他國家,如:澳洲、紐西蘭、英國、北歐…等,是 更為密切的;優勢觀點除了採借心理衛生相關概念,作為其理論發展之參考架構 外,它也進一步去挑戰心理衛生領域,所強調對於個人病理學的論述(Healy, 2005)。 在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中,病理模式一向居於主流之位。回溯十八世紀慈善 組織會社強調的改變窮人道德缺陷之說,到 1930 年代心理動力理論著重於分析 個人問題,至此--臨床的診斷模式,開始確立,服務對象帶著他的問題前來尋求. 3.

(4) 協助,然後社工員會將其問題類型化,並依此來做為處遇的依據(楊雅華,2003)。 此外,如法律與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s),也都是形塑傳統社會工 作價值的來源,使社工專業在強調尊重與服務對象自決的價值中,卻仍然陷入病 理學的思維,與聚焦個人缺陷不足之處的泥沼中(Healy, 2005;季紅瑋,1997; 彭淑華、張英陣,1996)。 不可否認,傳統的病理模式在現今的社會工作專業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 價值,但是近來已有許多的聲音開始發聲,認為社會工作應開始關注個人的優勢 層面,而非僅為病理觀點(彭淑華、張英陣,1996)。至此,傳統的病理模式,開 始受到許多的質疑與挑戰,其中包含(胡韶玲,2004): (一)對於服務對象的求助,都以問題類型來定義。 (二)實務工作者成為問題界定者,專業權威可能過度彰顯。 (三)將焦點僅放在問題的歸類、標籤,反而將失去了服務對象的獨特性。 (四)問題的存在,許多時候來自於社會結構制度面,而非個人。 (五)使實務工作者對問題解決產生錯誤的假設和期待,認為只要正確的定義其問 題,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很明顯的,在傳統的病理模式中,看不見個人的主體性,而優勢觀點所著重 的,就是去尊重且強調每個人的主體性。它認為個人是獨特的,且服務對象本身 擁有許多的能量,實務工作者的存在是與服務對象一同努力,去激發出屬於他們 自己的優勢和價值(Saleebey,2006;胡韶玲,2004)。優勢觀點期待讓服務對象 在工作過程中得到充權,找到重新肯定自我的意義與價值。 而也由於對「人」的看法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後續所延伸出的治療取向、 對於童年經驗的解讀、對於個人所擁有的改變性、對資源的看法以及對於實務工 作者與服務對象的角色等,兩者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以下為研究者整理國 內外相關文獻所製成之比較表:. 4.

(5) 表 1 病理模式與優勢觀點架構之比較 項目. 病理觀點. 優勢觀點. 基本假定. (一)人是問題或病理的名稱. (一)每個個體、團體、家庭以. (二)悲觀主義與懷疑論的語 言:專業的犬儒主義. 及社區都擁有優勢 (二)創傷、虐待、疾病以及掙 扎都會是傷害,但是也可. (cynicism) (三)助人者與受助者之間的. 以是改變和機會的來源. 距離、權力是不等的,且 (三)不設限成長和改變的上 其中也存在著控制以及. 限,認真的鼓舞個人、團. 操縱關係. 體和社區. (四)脈絡剝奪:. (四)最佳的方式即是與服務. 病理取向鼓勵個人化而. 對象合作. 非制度面,只著重在將個 (五)每個環境都充滿資源 人分類,並不重視服務對 (六)重視關懷、照顧以及脈絡 象生活的其他因素,如: 文化、社會、政治…等。 找尋資源只為解決問題 (五)對於疾病的假定,假定 了疾病必有其來源,也因 此有其解決之道. 對人的看法. 人被視為個案,將服務對象 人被視為個體,其本身具有 的症狀標籤、歸類成診斷. 的獨特性、天賦與資源,都 是其優勢所在. 5.

(6) 聚焦於問題面,目的在於協 聚焦於改變的可能性,目的 治療取向. 助減輕其問題症狀,使其符 在於發展個人的價值,並協 合社會認知的期待. 助社區創造友伴關係 童年的創傷經驗並不能和目. 童年經驗的解讀. 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是來自 前的問題畫上等號;它當然 於童年的創傷經驗. 可能具有傷害,但也可能因 此使個人成長與改變. 對 於 個 人 所 擁 有 其可能性是受到限制的. 其可能性非但不受限制,還. 的選擇、控制、改. 是具開放、彈性的. 變,以及發展之看 法 對資源的看法. 來自於專業的知識和技巧. 來自於個人、家庭、社區的 優勢、能力和適應技巧. 實務工作者與 服務對象的角色. 實務工作者為專家,為服務 服務對象本身才是問題解決 對象訂定計畫並解決問題. 的專家,實務工作者必須與 其一同合作,共同努力. 資料來源:Saleebey,2006;張秀玉,2005;Saleebey,1996. 二、理論知識基礎 優勢觀點是由廣泛理論知識與社會科學、社工經驗研究,加上和短期焦點解 決學派的強烈連結,最後再納入充權理論所結合而成。以下將探究優勢觀點的理 論知識基礎由來,以及影響優勢觀點發展之重要關鍵人(Healy,2005)。 (一)Bertha Capen Reynolds Reynolds 是對優勢觀點發展深具影響的學者,她是一位在 1940 年代的美國 實務工作者及教育者。Reynolds 對病理模式提出了許多的批判和質疑;她主張專. 6.

(7) 業有其政治責任要去增進服務使用者的社會和政治權益。另外她也強調社會工作 者要聚焦在服務對象的優勢及能力面上。 (二)Erving Goffman Goffman 是一著名的社會學家,他也和 Reynolds 一般,對於優勢觀點有著 深刻的影響。 在 Goffman 對 於 社 會 標 籤 (social labelling) 、 烙 印 (stigma) 及 邊 緣 化 (marginalization)中的研究顯示,許多人群服務機構所採用的實務(practices)觀點 和專業,反而造成了它們原先想要解決的問題,舉例來說:當一個人被貼上「精 神分裂」的標籤時,這樣的烙印反而將更影響服務對象對自己,以及他人對服務 對象的看法。在標籤化的問題分類之下,服務對象原先求助的問題並未因此得到 改善,反而更使服務對象陷入自己的問題之中。 另外 Goffman 也強調語言的權力和力量,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傷害。這也提醒 了後續使用優勢觀點的實務工作者,當他們在描述服務對象的能力和缺陷不足 時,要更加敏感他們所使用的語言。 (三)心理復原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心理學所談的復原力也是優勢觀點的重要理論知識來源。Saleeby(1997)指出 已有研究證實,那些不幸的生活事件,並非絕對構成未來能力的重要預測指標。 而在回顧兒童時期遭受創傷與困境的相關研究中,Saleeby 也主張不是所有的人 都會複製他們在兒童時期所遭遇的問題。另外其它關於復原力的研究也指出,儘 管人們可能經歷了足以威脅生命的重病和天然災害,但是他們還是能從此困境中 獲得成長與助益。 (四)自我心理學(ego-psychology) 自我心理學和優勢觀點有著一些相似之處。心理動力與心理社會 (psychosocial)個案工作學者皆認為社會工作者必須去尋找、以及增強「自我優勢」 (ego strengths)。優勢觀點和自我心理學都強調當面對不幸事件時,必須著重對於 個人心理優勢以及復原力的連結。但有趣的是,自我心理學並未擺脫對於病理模 7.

(8) 式的思維,它認為除了去發覺服務對象的優勢面外,自我受到疾病而削弱的影響 也必須予以兼顧。 (五)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概念和優勢觀點最為類似,其使用的技巧也常被相互取 用。優勢觀點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共享了相同的價值理念,兩者皆挑戰了過去被 認為需要冗長時間的傳統心理治療,並且也同時強調服務對象在處遇過程中的任 一小改變,都是逐漸解開問題系統的關鍵。Healy (2005)認為兩者的相似之處在 於: 1.當面對問題時,聚焦在服務使用者的優勢及能力; 2.將服務提供視為實務工作者及使用者共同學習的過程; 3.強調人並不是問題,將服務對象的問題去個人化。 4.傾向探究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將焦點置於過往( the past)。 (六)充權理論(empowerment approaches) 優勢觀點也有一些部份可和充權理論相互連結,兩者有許多特徵是一致的, 一致的部份包含:兩者同樣著重在建立服務使用者自助或幫助社區的能力,並且 致力於促進工作者及服務使用者間共同學習的伙伴關係。但是相較於優勢觀點, 充權取向會更強調聚焦於服務使用者,身處在社會及結構部分的困境(Healy, 2005)。. 優勢觀點的理論知識基礎可說是集眾家之大成,擷取各派對於個人優勢面和 復原能力的重視、屏除過去病理學所強調的個人標籤與分類,並且認為實務工作 者應具有語言使用的敏感度;另外實務工作者不是問題解決的專家,實質的掌控 權應掌握在服務對象手中,讓服務對象自己決定;實務工作者必須與服務對象一 同努力,彼此互相學習。. 8.

(9) 三、哲學觀 Saleebey(2006)提出優勢觀點的兩大哲學觀: (一)解放與充權(Liberation and Empowerment):勇氣和希望(Heroism and Hope) 解放的意義代表的是追求另一種生活的選擇與行動之可能性。 人類本身擁有驚人的力量和潛能,雖然可能是無聲(muted),未被覺察與內 在的(immanent),但當人們面對困境時,能量是可被解放,使之超越逆境的。解 放的目的是讓個人或團體宣洩他們壓抑的情感、釋放他們的能量與精神(spirit)、 質疑權威,並且挑戰新的想法與做法、模塑(forge)新的關係與創造新的使命承 諾。在「可能之中的希望與信念」(hope and the belief in the possible)是解放的中 心概念。 優勢觀點盼望讓希望覺醒,敲出個人、家庭與社區的視野和成功夢想。即使 厄運和錯誤的決定可能扼殺了我們的期望,但它們同時也是點燃希望之火的火 種。 另外「勇氣」可是隨時存在人類生活之中,當他人需要協助時,人們往往 願意站出來付出行動。美國的 911 攻擊行動是最典型的例子,當天的救難人員即 使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和可能受到的傷害,卻絲毫不畏懼的勇往直前,站上前線 只為與時間賽跑進行搶救。 (二)異化與壓迫(Alienation and Oppression):焦慮和不幸(Anxiety and Evil) 不可否認,環繞於身旁的環境總是佈著許多險惡,但為什麼不幸(evil)的挫 敗卻能陪伴人們往勇氣邁進? 也許人類總是因宇宙浩瀚而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助,也即使破壞和壓迫使人 感到焦慮與傷害,但其剩餘燃燒的灰燼卻往往能引出人們潛在的能量和勇氣,因 此人們更不能錯失任何挽救、復甦與新生的可能性。就像每段歷史都有著猛烈的 撼動和改變,但當時的生命還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 9.

(10) 過去的焦點已太過專注於服務對象的「問題」和病理學上,但以往立基於此 的理論和技巧,卻似乎不是那麼能夠幫助服務對象成長、發展、改變方向(change directions),以及實現他們的夢想,或修正他們對於自我的意義和敘說(narratives)。 因此優勢觀點的出現,便是盼望能將焦點再拉回到人本身所具有的優勢面向 上。即使環境有著許多的危險與不幸,但千萬不要忘記人與生據來所擁有的勇氣 和希望。. 四、基本假定 優勢觀點的基本假定如下(Healy,2005;張秀玉,2005;Saleebey,2006): (一)每個個體、團體、家庭以及社區都擁有優勢、能力與資源 實務工作者在處遇過程中,必須去傾聽服務對象的「故事」,相信他們對於 自己「故事」的詮釋,並且協助他們去發覺在過去的經驗中,他們所擁有的優勢 或是得到的成長。當服務對象察覺了自己的優勢和成長,解決目前問題情境的動 機便會因此而增強。 在此處,服務對象希望看到的是社工員是真的關心他們,認為他們與別人不 同,不管他們的故事是什麼,社工員都願意尊重他們的故事,並且相信他們可以 從周遭的資源中建立出價值。 (二)創傷、虐待、疾病以及掙扎都會是傷害,但是也可以是改變和機會的來源 Wolin & Wolin(1993)曾提出「倖存者的自尊」(survivor pride)概念,認為當個 體處在困境中時,雖然一定會受傷,但是從逆境以及受傷經驗中,他仍能習得面 對困境生存的技巧,逆境往往讓人們能夠展現其復原力。因此社工員在與服務對 象一同工作時,所關注的不應僅是服務對象當下的問題情境,應該協助服務對象 一起討論在這樣的困境中,為什麼服務對象仍舊能生存下來?在這樣的困境中, 服務對象所擁有的優勢和成長為何?只要服務對象能夠覺察到這些優勢和潛 力,那麼這些困境就是開啟改變的契機。. 10.

(11) (三)不設限成長和改變的上限,認真的鼓舞個人、團體和社區 社會工作傳統的病理模式太注重於分析個人問題,因此往往看不到服務對象 所擁有的優勢和資源。其實只要服務對象相信他們自己是可以復原的,那麼他們 即擁有對於未來願景的想像。社工員要做的,就是持正向的態度去看待他們理想 中的未來願景,並且表達支持他們完成理想的可能性。 (四)最佳的方式即是與服務對象合作 社工員沒有絕對的能力可以幫服務對象解決任何問題與建議。我們在服務過 程中,總是將自己對於服務對象的觀點宥於傳統的病理模式,不相信他們擁有智 慧與知識,也因而忽略他們所擁有的優勢。唯有真心傾聽服務對象的「故事」, 並與服務對象建立合作關係,才能免於家長主義(paternalism)與責備受害者 (victim-blaming),且如此服務對象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更能被激發的。 (五)每個環境都充滿資源 每個環境內,必然充滿許多的個體、團體與機構,而服務對象所需的資源, 也一定蘊藏在其中。因此社工員該做的,就是協助服務對象擴大與社區和外在環 境的接觸機會,不讓他們因為不瞭解而產生不安全感和敵意,反而失去可以協助 他們改變目前困境的資源。 (六)重視關懷、照顧以及脈絡 社會工作是充滿關懷與照顧的。Weick(2000)提到社會照顧(social caretaking) 是我們專業中的隱藏聲音(也是因為這是女性的聲音)。「照顧」其實也是優勢觀 點中的一項工作。 就如同社會工作與社會照顧,優勢觀點是希望創造的改革者,「希望」可以 透過社會關係(家庭、鄰里、社區、文化、國家)的增強支持而實現。脈絡的強度 可以透過個人和社區的能力去表達加強。. 11.

(12) 五、優勢的概念 (the lexicon of strengths) 每種語言和文字都具有力量,它們可以鼓舞他人也足以形成毀滅。而「專業」 亦然,每種專業所形成的自我獨特「語言」,都將影響服務對象如何看待自己, 以及他們如何採取行動。就優勢觀點而言,一些語詞(words)的確可以表達其發 掘優勢、連接希望與可能,以及追求較佳生活品質的核心概念(Saleebey,2006)。 Saleebey(2006)認為優勢觀點的核心價值,可藉由以下的三角型態表示: P. Strengths. C. R. C 代表的是:能力(competence, capacities)、勇氣(courage) P 象徵的是:希望(promise)、可能性(possibility)、正向期待(positive expectations) R 表示的是:復原力(resilience)、儲備力(reserves)、資源(resources) 此外,以下七者更為優勢觀點所強調的主要概念(彭淑華、張英陣,1996; 陳若喬,2001;施束鍾,2003;陳佳君,2003;楊雅華,2003;Saleebey,2006): (一)可塑性(安慰劑效應)(Plasticity:the placebo effect) 人的思考是具有可塑性的,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改變、擴充以及重塑我 們的行為、感受與認知。 根據 Kirsch(2003)在臨床醫學的統計分析得知,安慰劑與實際藥物的給予在 病人身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這可能代表的是希望的力量、正向的期待以及對於 治癒的信念所帶來的影響。 (二)充權(empowerment) 充權的過程不是直接給予服務對象力量,而是協助他們可以去發覺自己潛在 的能力。於此,我們必須推翻負面的標籤;提供家庭、機構、社區資源連結的機 會;摒棄受害者心態;棄絕家長主義;相信服務對象的直覺、想法、觀點與能量, 12.

(13) 並且相信他們的夢想。Simon(1994)提出充權必須具有五必要概念:1.服務對象和 社工員間的合作夥伴關係;2.強調擴充服務對象的優勢和能力;3.同樣重視個人、 家庭與環境;4.服務對象是自我積極的主體(active subjects);5.服務對象意識自我 的公民權是被剝奪,且受到壓迫的。 以往的家長主義總是擅自認定什麼是服務對象的最佳利益,優勢觀點在此所 持的態度則大相逕庭。優勢觀點認為個人和社區所具有的優勢都是可被更新與擴 充的,個人所擁有的資產(assets)也蘊藏在社區之中,社區與個人之間是緊密相連 的。社區與友伴關係兩者都是優勢觀點的重要核心概念。 (三)友伴關係(membership) 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似乎是帶著冷漠與疏離感的。Walzer(1983)認為,缺 乏友伴關係者就像處於危險之中,很容易陷入被邊緣化(marginalization)與壓迫之 中。優勢觀點認為,服務對象就像社工員一般,都是人群中的一份子,都同樣擁 有尊嚴、責任與被尊重感。許多需要我們協助的服務對象,都是處於人際關係冷 漠疏離的狀態,而缺乏良好的友伴關係也使他們更難獲得社會資源。 友伴關係除了是充權的第一步外,其另一意義是強調人們必須聚集起來為自 己發聲、滿足自己的需要、革除(redress)不平等以及達成屬於自我的夢想。因此 社區建立(community-building)和鄰里發展(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也是優勢觀 點所強調的友伴關係概念。 (四)復原力(resilience) 復原力是個體主動參與的動態過程,也是一組行為內化的能力,透過個人面 對挑戰、克服困境的感受、勝任能力與知識持續互動而來。人們的確可以從逆境 中重新振作,個體和社區也的確可以克服艱難的困境。復原力是一個過程--是一 持續的成長與能力、知識、洞察力、優點的結合,不論逆境多麼的艱難,人們總 是樂於接受挑戰並達成要求。. 13.

(14) (五)治癒和完整性(healing and wholeness) 治癒和完整性指的是人類的身體,與生即具有對抗疾病的力量,當然治癒也 同時需要個人和環境維持良好的關係。不同於用藥物來治療疾病,治癒的概念認 為人有自我痊癒的傾向和本能。這挑戰了傳統的病理模式,認為不是只有專家才 知道怎麼治癒服務對象,而什麼又是對他們最好的。 (六)對話與合作(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人唯有透過與外在世界建立關係的過程,才能確認其存在性,缺乏與外界的 互動將無法發覺自己的能力、自覺與內在潛力。在對話中,我們肯定他人存在的 重要性,也在對話中治癒自己、他人與制度的傷口。對話包含同理心、認同與包 容他人。 合作的概念是更聚焦的,當我們與服務對象一同工作時,我們成為服務對象 的代理人、顧問或同僚。我們在工作時,有時更要保持沉默,才能給予服務對象 為自己發聲的機會。 (七)終止懷疑(suspension of disbelief) 在社會工作中,懷疑服務對象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科學觀點在社會 工作中的強調,反而使社工員越來越趨於客觀,也越來越遠離服務對象。優勢觀 點認為,服務對象之所以不願意說出事實,其實是因為他們不夠具有信任感,他 們要保護自我的自尊、生活型態以及自我利益。實務工作者必須了解此種狀況, 並且終止對於服務對象的懷疑,於此或許更能鼓勵服務對象表達出真實與自己的 立場。. 在優勢觀點的主要概念中,前六者是與服務對象最為直接相關的,其論述了 服務對象本身可能擁有的內外在優勢,以及與外界的對話和溝通;而最後一項概 念則將焦點置於實務工作者,認為我們不該對服務對象述說之事抱持懷疑的態 度,在相信服務對象的前提下,反而才能使服務對象更為信任實務工作者,願意 表現出真實與自我立場。 14.

(15) 六、優勢觀點之評估架構 優勢觀點一再強調必須去發覺服務對象的內外在優勢,而其中的關鍵自然在 於:如何去發覺、評估服務對象的優勢? 優勢觀點認為,評估是協助人們定義情境的過程--澄清他們前來尋求協助的 原因,並且幫助他們評估以及給予影響情境的因素意義。評估是一共識的產品, 簡單來說,就是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共同去尋找問題情境的本質--描述性,以 及影響問題情境的意義--分析性和詮釋性(Cowger, Anderson & Snively,2006)。 優勢評估的一大意義是傾聽服務對象的故事,因為許多資訊的來源皆取自於 此。以下的十項優勢指引原則皆立基於社會建構真實(socially constructed reality),須注意的是,在評估下,每個人的情境都是多面建構的,並且問題情境 是互動、多因果與多變動性的(Cowger et al.,2006): (一)故事為文件證明(document the story) 評估過程允許服務對象自己的想法、意見,並且允許他們用自己的言語表達 自己的記憶,反映個人和社會的價值,服務對象才是他們自己情境的專家。 (二)支持並且相信故事(support and validate the story)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旅程的重要主體,如果社會工作者能尊敬他們對於自我 的擁有權,那麼更多的故事將被分享。優勢觀點的核心概念是相信人是值得受到 信賴的。 (三)尊敬自決(honor self-determination) 尋求協助的服務對象是自己情境和故事的專家,他們不該被專業「強迫」他 們去做任何專業認為他們該做的事。服務對象有權利掌控資訊提供的多寡以及處 遇過程的方向,因為他們被要求提供的是他們個人最私密的生命故事。 (四)給予故事卓越傑出性(give preeminence to the story) 服務對象所呈現的個人知識和生活經驗是評估的重要核心。他們對於情境的 觀點、情境的歸因意義、以及他們在情境中所產生的感受和情緒,都是評估的核 心關注點。 15.

(16) (五)發現什麼是被需要的(discover what is needed) 此可包含兩部份: 1.從服務中所冀望與期待的是什麼? 2.服務對象希望的是什麼樣的改變? 後者表達了服務對象的目標,以及其認為可解決問題情境的方法。 (六)將評估面向多置於優勢面(move the assessment toward strengths) 多致力於發覺個人的內外在優勢,這些優勢才是評估的中心核心。此外多面 向的評估尚包含對權力關係的關注。社會工作者必須敏感於在社會脈絡中存有的 權力關係議題。 (七)發覺獨特性(discover uniqueness) 發覺每個人所擁有的獨特性,評估的重點在於著重每個人的優勢,並且瞭解 每個人正在經驗的獨特情境。 (八)在評估上達成共識(reach a mutual agreement on the assessment) 社會工作者在評估中要特別注意權力的平衡。社會工作者的角色是傾聽並且 協助個人去發覺與澄清。最後的評估結果應為雙方共同達成的共識。 (九)避免責備(avoid blame and blaming) 在評估中盡量避免因果式的思考,因為此種思考模式很容易導引成責備,服 務對象在此種思維下容易形成低自尊,並有習得無助感。 (十)評估,但不是給予標籤(assess; but do not get caught up in labels) 在優勢觀點中,評估的概念和我們常談的病理模式不同。病理模式慣於將評 估的焦點放置在服務對象的分類與標籤,但優勢觀點則否。後者強調即使在評估 中無可避免做了一些「診斷」 ,但是其「診斷」並不是我們所該著重的唯一焦點, 這樣的診斷也不足以解釋服務對象生活經驗的全部。. 16.

(17) 除了優勢評估指引外,Cowger et al. (2006)更進一步提出評估過程的兩大 組成部份以及具體的優勢評估架構: (一)評估過程 1.第一部份:定義「問題」情境 這裡所使用的「問題」字眼其實和病理模式不大相同。「問題」在這裡指的 是當服務對象需求與環境要求不一致時,所形成的不協調、不均衡狀態,而此狀 態是形成困境、迷惑和痛苦的原因。換句話說,瞭解問題只是瞭解服務對象目前 身處的情境,以及他為何前來尋求協助。 2.第二部份:評估架構 給予影響問題情境的因素意義。模型的組成有兩軸,第一軸為環境因素 VS. 服務對象因素;第二軸為優勢 VS.阻礙。在傳統的評估中我們著重的總是在第四 象限--去看服務對象的阻礙與不足,但是優勢觀點的評估並非如此,象限 1 與象 限 2 才是評估中所應強調的。. 17.

(18) 若以象限 2--評估服務對象的內在優勢為例,Cowger et al. (2006)提出可視為 優勢的面向如表 2: 表 2 個人之內在優勢 面向. 優勢. 認知面(cognition). (1)了解一個人的問題與其他人或機構有關,或呈現相互作 用。 (2)了解某些行為與感受與早先的人生經驗有關。 (3)了解一個人能替自己的人生負責且有能力改變人生。 (4)與自己同文化中的人一樣看待世界。 (5)有是非之價值觀,不論是從自己的文化或倫理的觀點。 (6)能洞察自己行為如何影響他人或他人行為如何影響自 己。 (7)能接納不同的觀點。 (8)推理淺顯易懂。 (9)解決問題時能思考並衡量不同的選擇。 (10)對非正義(injustice)與壓迫(oppression)有判斷力。. 情感面(emotion). (1)和感受是有接觸的,且在鼓勵下能表達出來。 (2)能表達愛意且關心親密他人。 (3)能展現自控力。 (4)能抗壓(能處理好壓力事件)。 (5)正向樂觀生活,擁有希望。 (6)有不同層面的情感。 (7)情感與情境一致。 (8)有能力將憤怒轉化為倡護(advocacy)。 (9)能抵抗無力感、無助感、與孤離感。. 18.

(19) (10)能抵抗非正義、惡待(maltreatment)、壓迫。 激勵、動機面 (motivation). (1)面臨不確定的情況,不會逃避或否定。 (2)願意將遭受之問題與信任的人分享。 (3)願意替自己在問題中扮演的角色承擔責任。 (4)希望改善現在與未來的情況。 (5)能堅定地克服無助感、無力感、缺乏控制感。 (6)隨時準備對抗家庭、社區與社會中的不正義。 (7)堅定地反抗各種形式的惡待。 (8)因應、適應後達成充權。. 因應面(coping). (1)能不懈怠地處理家庭危機。 (2)有良好的組織能力。 (3)決策過程一致。 (4)能善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可能。 (5)擇善固執,不屈服於不正義。 (6)經濟拮据仍盡力付賬單。 (7)能處理首次遇到的狀況。 (8)曾成功的處理相關的問題。 (9)勇敢挑戰不正義與壓迫。 (10)替自己與他人負責。. 人際互動面 (interpersonal). (1)擁有朋友。 (2)希望了解親朋好友。 (3)願意為親朋好友犧牲。 (4)能適當的扮演社會角色(父母、配偶、兒子、女兒)。 (5)個性外向友善。 (6)誠實、真誠。. 19.

(20) (7)能與親友彈性地合作。 (8)與人相處能展現自信。 (9)從心,溫暖的接納他人。 (10)能接受他人的關愛。 (11)有禮貌、知禮節。 (12)善於傾聽。 (13)自發性的表達自己。 (14)有耐心。 (15)對人際關係有實際的期望。 (16)有幽默感。 (17)能欣然滿足在人際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18)有能力維持人際關係中的界線。 (19)對自己性別身分/角色能安然接受。 (20)能原諒。 (21)對錢與時間很大方。 (22)能流暢地表達。 (23)勤勉且企圖心旺盛。 (24)富有機智。 (25)找出能掌握自己生命且有自信的模範,同時關愛他人。 資料來源:Cowger et al.,2006 Cowger et al. (2006)所提出的優勢評估架構,無疑是將優勢觀點的操作具體 化,使優勢觀點不再只是理論的空談,而是實際能運用於實務面上。. 20.

(21) 七、優點與限制 優勢觀點對許多實務工作者而言,是深具意義價值的。其理論之優點整理如 下(Healy,2005): (一)優勢觀點肯定正向樂觀的力量 不論是對於實務工作者或服務對象,它都肯定了正向樂觀的力量,並且著重 在改善和促進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 (二)優勢觀點挑戰社會工作實務中的主流論述 優勢觀點提出對於傳統病理模式以及法律論述(legal discourse)的質疑,對過 去社工實務中形成的專家主義與專業霸權提出批判。 (三)鼓勵聚焦在服務對象所關注的個人或社會脈絡 優勢觀點強調對於資源的使用,以及重視服務對象的正式(formal)和非正式 網絡(informal network)。另外,優勢觀點也堅持發展服務對象的希望,並努力為 其達成夢想。 儘管優勢觀點為當今的社工實務注入了新的力量與聲音,但其仍舊受到一些 質疑與非議,優勢觀點被認為的理論限制,整理如下(Healy,2005): (一)較忽略社會結構的障礙 優勢觀點忽略了社會結構所帶來的障礙,對於許多服務對象來說,他們所面 對的結構障礙的確阻礙了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另外優勢觀點所提的解放層次僅止 於 改 變 個 人 面 和 社 區 面 , 但 對 於 一 些 持 反 壓 迫 觀 點 (anti-oppressive) 和 充 權 (empowerment)觀點的社工員來說,這樣的解放層次太過於狹隘,並未鬆動根本 的社會制度與結構障礙。 並且更進一步來談,優勢觀點所強調的合作伙伴關係,在服務對象與實務工 作者實際不平等的脈絡之下,根本不具意義。 (二)將過多的改變責任置於個人和社區上 優勢觀點認為弱勢(disadvantaged)社區除了改變自己沒有其他選擇,但是在 其他持社會倡導觀點者看來則不然。如持反壓迫觀點的社工員和消費者權益運動 21.

(22) 的成員,都會認為這些社區還有另一選擇:讓經濟與社會資源流入,將全球經濟 和科技改變對其的衝擊減至最低。 (三)在某些實務脈絡下,優勢觀點與社工員的核心角色無法相符 在某些如兒童保護和心理衛生危機評估的領域中,社工員不論是在法律或專 業倫理上,都有其責任義務要去評估服務對象的危機狀況。在這些具緊急性的實 務脈絡中,如果一味僅強調服務對象的優勢,不但是不可行的,有些時候還可能 使服務對象自我傷害和傷害他人。優勢評估在服務對象身心狀況危急時,似乎不 具意義,緊急對於危機的評估與處理,才是此類實務工作者最重要的核心角色。 (四)未能清楚說明為何有些態度或行為被稱為優勢 即使採優勢觀點的社工員認為看待事情本就不應該持價值判斷,但「優勢」 這個字詞,本身的概念卻是極富文化性的。在一社會脈絡下會被視為優勢的特 質,卻不一定在另一社會脈絡下也相同。並且什麼樣的性格(dispositions)和行為 可被認同為優勢?優勢與劣勢兩者間的界限(boundary)為何?這些連實務工作者 間都可能缺乏一致標準的問題,似乎都不是優勢觀點可以處理的部份。 (五)對於復原力研究的解讀遭受質疑 根據 Saleebey(1996)的研究報告指出,大部份的人(約 66%)都能在創傷中復 原,並平安成長,但是從另一方面解讀,另外剩下的 33%,則是遭受了嚴重的心 理創傷,這在比率上來說並不算低。雖然優勢觀點本就強調著重在希望與人類具 有的復原力上,但是在創傷中可能具有的受傷風險,也應該是實務工作者所輕忽 不得的。過於強調優勢不但可能形成對於傷害的低估,更可能使我們忽略了預防 與保護,畢竟唯有先深入瞭解那些可能的「傷害」,才能發展出後續的預防與保 護概念。. 22.

(23) 第二節:優勢觀點的實證研究 優勢觀點的實證研究已在慢慢累積之中,國內普遍最常使用優勢觀點探討 的,多為單親議題。而對單親家庭的優勢觀點實證,又可更細緻分為對於家長及 孩子的影響。 在單親家長方面,李雅惠(2000)發現對單親家長而言,單親歷程讓他們對離 婚有新的詮釋與感動,包括開始懂得為自己而活、擁有安定的生活和平靜的心 靈,以及接受離婚也可以幸福之感。而陳麗華(2004)在未婚單親婦女身上則看到 有別於傳統觀念的轉變:(一)對她們而言,問題是挑戰,而非「問題」 ;(二)她們 是有能力的,她們能為自身創造優勢;(三)她們能接受自我未婚單親的事實,勇 於迎接未來而非沉溺過去。 普遍而言,單親家長都在新的生活之中,學習如何整理自我、疼惜自己與孩 子(胡悅倫,2001)。此外對離婚單親女性而言,財務上的自主權更是她們單親後 的意外收穫,離婚後能夠獨立撐起一家的經濟來源支持,對她們來說也是一種對 於自我的肯定與驕傲(彭淑華、張英陣,1995;胡悅倫,2001)。 除了探究單親家長本身所具備的優勢之外,胡韶玲(2004)則更進一步運用優 勢觀點,細緻探討親子關係對四位低收入戶單親母親復原歷程的重要性,研究結 果發現單親母親透過親子關係激發自我優勢的內涵,並且親子力量也的確在單親 母親復原歷程中,有所呈現與運作。 至於在單親子女方面,陳若喬(2001)以優勢觀點探討十一位在青少年時期經 歷父母離異事件者,他們的生活歷程與經驗,研究發現這些青少年能突破逆境考 上大學,其存有的優勢力量包含:(一)內在優勢:自我反省與評價、自我內控能 力、獨立和健康幸福感等;(二)外在優勢:家庭的支持力量與家外資源。而楊雅 華(2003)則把對象的關注焦點拉至父母離異的單親兒童,瞭解他們因應父母離異 的適應策略,以及其所具備的內外在優勢。 雖然單親議題為國內優勢觀點的主要探討主題,但其實優勢觀點的觸角已延 伸到其他層面。張秀玉(2005)深入探討聽障者家長超越逆境的生命調適歷程,並 23.

(24) 嘗試初步建構其優勢個案工作之模式。在心理衛生領域方面,陳佳君(2003)以優 勢觀點分析躁鬱症患者配偶的照顧經驗與因應歷程,並進一步討論其在過程中所 擁有之內外在優勢。最後在原住民領域部份,則有季紅瑋(1997)、施束鍾(2003) 分別以都會區原住民國中生,與都市原住民單親婦女為優勢觀點分析對象。 相較於國內,國外對於優勢觀點的運用則相當廣泛,除了針對優勢觀點的基 本理念、應用做說明(Chapin, 1995;Gleason, 2007;Lietz, 2007;MacFarlane, 2006; McMillen, 1999;Weick, Rapp, Sullivan, & Kisthardt, 1989)以及實際操作的探討外 (Cowger, 1994;De Jong & Miller, 1995;Saleebey, 2001),優勢觀點的運用領域尚 包含有:心理衛生(Kam-shing, 2005; Palmer, 1997; Patterson, 2004)、同志(Tully, 2001)、遊民(Thrasher & Mowbray, 1995)、受暴婦女(Black, 2003)、遭受性虐待兒 童(Anderson, 1997)、多元文化(Hamilton, 2003)與老人(Koenig & Spano, 2006; Langer, 2004; Perkins & Tice, 1995)。 至於本研究所關注的青少年領域部份,在國外研究多為合併心理衛生, Yip(2005)採用優勢觀點與患有憂鬱症之青少年一同工作。Yip 認為在優勢觀點的 理念之中,這些患有憂鬱症之青少年,也同樣擁有其自身的優勢、資源與能力。 因此在與他們一同工作的過程中,不該將焦點放在標籤病類,以及關注在疾病的 問題層面上,在彼此的合作關係中,如何發展服務對象的天賦、能力與資源,才 是實務工作者所必須著重的。因此在處遇介入的過程中,實務工作者必須先去辨 識在青少年發展階段裡,服務對象的需求、能力、資源與潛能為何,另外也要協 助他們滋養正向的心情、對於痊癒的希望,並進一步發展良好的正向因應技巧, 最後則幫助他們擁有健康活動與回歸到一般生活。 而 Yip(2006)之後則更進一步將關注對象轉至自傷行為青少年,Yip 認為這些 青少年也和其它青少年一般,需要被尊重、關懷以及給予適當的教育。因此在進 行處遇計畫前,也必須先辨識他們的需求與能力,瞭解他們為何自傷?以及自傷 對他們所代表的意義為何?而通常有自傷行為之青少年因自我情緒的控管能力 不佳,無法適當處理他們所感受到的壓力與緊張,因此常有人際上的衝突與困 24.

(25) 境,實務工作者在這方面能協助的,就是加強他們的情緒管理,讓他們學會表達 情緒,並且進一步處理他們在人際上所遭遇之衝突。最後實務工作者更應該協助 建立友善的社會環境,預防這些青少年再有任何的自傷行為。 除了心理衛生領域外,因應高離婚率的繼親家庭也開始以優勢觀點分析探 討。Crohn(2006)指出一些研究皆認為在繼親家庭中的孩子,其學業、行為以及 情緒表現都有著極大的潛在危機,而女孩在繼親家庭中與繼母的相處適應問題, 似乎是更為嚴重的。為了深入探討其中的動態過程,Crohn 深度訪談了十九位中 產階級白人女性,之後進一步以優勢觀點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每位女性對於 母親的角色,想法都是相似的,但是在繼母角色方面則有很大的差異,Crohn 在 最後也提出了五項有助於繼母發展正向親職角色的特質。 而最後和上述兩者切入角度不同的,則是 Hamilton(2003)藉由優勢觀點,去 探討城市內部(inner-city)黑人女孩的優勢,Hamilton 的研究發現這些女孩是聰明 且伶俐活潑的,這與一般大眾對其的刻板印象有很大的不同。 綜合以上所談,優勢觀點的熱潮已在各領域間逐漸發燒。但是不論是國內著 重在對於單親的討論,或是國外對於優勢觀點的廣泛領域運用,其實可發現貧窮 青少年在之中都是甚少被提及的對象。基於優勢觀點本身對人的假定,促發研究 者想去探討身處在貧窮環境中,這些青少年是否也同樣擁有自身的內外在優勢? 這都是本研究擬以採優勢觀點探討,之後再進行進一步之分析探究的。. 第三節:貧窮青少年 一、貧窮對於青少年之可能影響 一般而言,針對家庭經濟困難之兒童或青少年,福祉(well-being)的角度為普 遍研究的切入點,關注包含的層面甚廣,例如在學業成就、健康營養、內隱外顯 問題等,但大部份最受關注的焦點,還是聚焦在兒童青少年的問題與偏差行為上 (朱崇信,2005),期盼先找到問題之點,然後再進行後續處遇。而身處貧窮環境, 對青少年有什麼樣的可能影響?綜合黃聖紜(2005)與黃毓芬(2002)之論點,整理 25.

(26) 如下: (一)身心發展 低收入戶家庭兒童常常因營養不良而發育狀況較差,並且這些兒童也較易感 染傳染性疾病。而除了健康狀況外,貧窮兒童在認知能力、學業成就、社會發展 程度與自控力也都不如一般非貧窮兒童。這些差異都可能成為他們在進入青少年 時期後,遭遇心理經濟問題之前導因素。 (二)偏差行為 由於這些青少年缺乏自信與解決問題的彈性,因此他們會有較多的偏差行為 與心理衛生問題。此外,貧窮家庭的父母親會自我發展出一套因應貧窮的價值觀 和行為模式,然而這些在主流社會眼中,卻可能被視為負面、失功能的。因此孩 子學習承襲了此套思維與行為模式,卻無助於改善自身的貧窮狀況。 (三)教育成就與生涯發展上的選擇 長期處在貧窮之中的青少年,中輟比率較其他者高,教育年數也較少。此外, 在就學準備、求學心理動機、個人升學計畫與學校表現上,這些青少年的表現可 能是不如一般青少年的。而再依據人力資本論者的觀點,這些青少年承襲自父母 的資產少,再加上求學教育過程的被動消極,他們本身的低人力資本,使他們未 來在進入就業市場後,也只能從事低收入、低報酬的工作。 此外,除了影響教育成就,家庭經濟因素也限縮了他們在生涯發展上的選 擇,為了穩定,他們也許追求軍公教的鐵飯碗職業;為了早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他們也許選擇就讀專業技職學校科系(如美髮、幼教、幼保…等),以便能在畢業 後馬上進入工作職場。 (四)家庭氣氛與家庭環境因素 當家庭陷入貧窮時,家庭結構與環境的不穩定,都使得父母無法給予孩子成 長所需的愛。父母親也許忙於維持家中經濟,而忽略了與子女互動的次數與品 質;並且身處貧窮的狀態之下,父母親本身所感受到的經濟壓力,也讓他們無法 扮演支持與投入的親職角色,在管教上也可能較傾向採懲罰主義。這些在親子關 26.

(27) 係親密建立的不足,都可能對孩子的社會心理發展有所影響。 (五)社會剝奪現象 貧窮家庭的兒童青少年,在生活與發展上的選擇都是受到限制的。家庭經濟 的困難,使他們難以擁有良好的社區資源,譬如安全的住家環境與較好的學校。 此外,貧窮家庭身處在較封閉的社會系統之下,也使他們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 更為稀少。. 一個人在貧窮狀態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已是巨大,若再加上一些主流社會對於 窮人的觀感,如:自身不努力、懶惰…等,對他們來說更無疑是雪上加霜(Baptist, Bricker-Jenkins, Gentry, Johnson &Novak,2006)。而即使貧窮「可能」帶給青少 年一些潛在的危險,但難道只有負面嗎?當我們在看待貧窮青少年時,有沒有另 外的角度可供我們切入? 以下一些對於貧窮青少年的有趣研究,或許可以翻轉我們對其的某些負面刻 板印象。一般來說,主流社會總是認為相較於富裕子女,貧窮青少年是較低學業 成就的,且容易有酗酒、憂鬱…等心理疾病症狀,此外,貧窮青少年家庭中的親 子關係互動量也較為不足。但透過 Luthar 和 Latendresse(2005)的研究卻發現,相 較於富裕青少年,貧窮青少年雖然的確在放學後較缺乏父母監督,但是在與父母 親每天的互動量上,這些青少年的比率還高於富裕子女,他們幾乎每晚都會和父 親或母親吃飯,但這在富裕子女身上卻不盡然;且貧窮家庭在進餐習性與安排休 閒時間上,其實與富裕家庭並無差異;而貧窮子女在達成父母的期望方面,也是 表現較為優異的。另外,富裕青少年在缺乏父母關心與負荷期望壓力下,其實更 容易有人際疏離感而導致憂鬱與物質濫用。而 Eamon 在 2004 年針對 1029 位 10 歲到 14 歲青少年所做的調查研究也顯示,即使貧窮青少年在家用電腦的擁有率 上低於非貧窮青少年,但是在電腦的使用用途方面,他們為學術(academic)目的 使用的比率和一般青少年其實並無差異。Hannon(2003)也指出一般人總是認為貧 窮青少年在貧窮環境中,會造成他們對於學業成就的懈怠(相較於中產階級與富 27.

(28) 裕青少年),但是研究結果卻發現這並不是必然發生的結果。 與過去大部分一面倒的負面研究相較之下,這些來自另一新角度詮釋的發 現,似乎提醒我們,貧窮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不會因此就決定青少年一生,他 們的生活其實仍有許多差異性。. 二、國內貧窮青少年之實證研究 以下為研究者針對國內貧窮青少年實證研究之整理: 表 3 國內貧窮青少年實證研究 作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與資. 研究發現. 料收集方法 魏妏珊(2007). 唐瑋(2005). 三位已畢業之. 質性研究--. 這些子女從原先的自我貶抑到. 低收入戶就讀. 敘說研究,. 釋懷,最後開始自我肯定。. 大專校院子女. 深入訪談. 一位曾從事檳. 質性研究--. 透過其自述之生命故事,理解. 榔西施工作的. 敘說研究,. 詮釋其生命經驗的意義,並且. 經濟弱勢夜校. 深入訪談. 再更進一步探索她對於未來生. 生. 朱崇信(2005). 涯發展的種種期待。. 文山區和萬華 量化研究--問 女性較為男性憂鬱,並且主觀 區之國一、國 卷調查,回收 經濟壓力、家庭社經地位、父 二學生. 748 份有效問 母支持、家庭外情緒支持與家 卷. 庭外實質支持,都是影響青少 年憂鬱情緒之因素,且因研究 對象人口特性,社會支持對憂. 28.

(29) 鬱情緒並不具緩衝效果,為主 要效果。 黃聖紜(2005). 15 歲 以 上 之. 質性研究,. 十位貧窮家庭. 深入訪談. 子女. 1.子女的教育成就及生涯選擇 的確受到貧窮影響。 2. 其 它 影 響 因 素 尚 包 含 : 家 暴 、貧 窮雙 親價值 觀 與態 度、面對身心障礙者家人的 照顧、重視外表導致的內在 自卑、金錢至上以及處於貧 民社區等六因素。. 陸若君(2004). 來自失業家庭 六位青少年. 質性研究, 深入訪談. 1.家長失業後因為經濟拮据與 物質條件變差,將引發青少 年的負面情緒,家庭氣氛、 親子關係也受到影響;同時 與同儕和親戚也將產生疏離 感。 2.復原力在這些青少年的正向 適應中,扮演「管理」、「引 導」、「自我調整」、「善用人 格特質」、「催化媒介」、「支 持力量」以及「學習機會」 等七種角色。. 周佩潔(2003). 八位家長失業. 質性研究,. 六個月以上之. 深入訪談. 29. 1.家長的性別影響青少年的諒 解程度 ,父 親失業 則 感憤.

(30) 青少年(四男. 怒,母親失業較為諒解。. 四女). 2.這些家庭失業貧窮青少年在 教育文化資源、就業機會結 構與消費型態上,都較顯弱 勢。 3.社會支持網絡並未提供這些 家庭太多實質幫助。. 林昀嫈(2003). 二十四位低收 量化研究--準 成長服務方案的確對於青少年 入戶青少年. 實驗前後測設 的自我價值與社會興趣有顯著 計. 黃毓芬(2002). 影響。. 七位平均年齡. 質性研究,. 十六歲在學青. 深入訪談. 少年. 1.青少年對於貧窮的認知,都 來自於與他者的比較。 2.對於貧窮青少年來說,他們 在意是否與同儕擁有相同的 生活模式。 3.貧窮的社會剝奪現象,的確 限制影響他們在生涯選擇上 的機會。. 資料來源:魏妏珊,2007;唐瑋,2005;朱崇信,2005;黃聖紜,2005; 陸若君,2004;周佩潔,2003;林昀嫈,2003;黃毓芬,2002. 30.

(31) 由表 3 可知國內對於貧窮青少年的實證研究並不多,依據研究方法可分為質 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兩種,但述說研究又為質性研究底下其一種類,與單純進行深 度訪談者不同,因此以下將兩者分別討論,加上量化研究共為三類: (一)質性研究 陸若君(2004)探討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其採半結構式 訪談方法,以青少年經歷家長失業過程中,自我的覺察和親身體驗作為訪談的內 容依據。而研究結果發現失業對於青少年產生的衝擊,為經濟拮据與物質條件變 差,這些都引發青少年的負面情緒,家庭氣氛、親子關係也受到影響。同時這些 青少年也與同儕和親戚產生疏離。 而有助於失業家庭青少年適應的復原因子,則可分為:正向思考、正向人格 特質、消費態度保守、同理父母、承擔責任、課餘打工、調整因應、建構願景、 觀念啟發、社會支持等十大類。 最後陸若君在歸納六位受訪者的相同相異點後發現,復原力在失業家庭青少 年的正向適應中,扮演「管理」 、 「引導」 、 「自我調整」 、 「善用人格特質」 、 「催化 媒介」、「支持力量」以及「學習機會」等七種角色。 周佩潔(2003)則深度訪談八位家長失業達六個月以上之青少年。而對於青少 年經歷家長失業之歷程,發現家長的性別會影響青少年的諒解程度,要是父親失 業,這些青少年多為感到憤怒,但若是母親失業,他們對於母親則有較多的寬容。 而這些解讀過程,也會進一步影響他們對於職業類型與婚姻觀的選擇。譬如在生 涯部分,這些青少年都會傾向選擇和家長不同的職業;而婚姻觀部分,男性會有 無法勝任一家之長的恐懼,女性則是格外重視未來另一半的經濟狀況。 另外周佩潔也發現,這些家庭失業貧窮青少年不論是在教育文化資源上、就 業機會結構與勞動市場上、或消費型態上,都較顯弱勢。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社會支持網絡(包含正式與非正式),不論是在青少年的主觀認定或客觀供給上, 都沒有提供這些家庭太多實質上的幫助。. 31.

(32) 黃毓芬(2002)透過深度訪談,期待瞭解貧窮青少年在自我認知發展階段中對 於「貧窮」的主觀詮釋、以及從會讓兒童察覺到自身貧窮狀況的生活經驗,瞭解 貧窮在哪些層面開始對貧窮青少年產生影響。最後則是希望瞭解貧窮生活經驗對 於青少年未來生涯選擇的影響。而研究結果發現大部份青少年對於貧窮的認知, 都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對於貧窮青少年來說,他們會在意是否與同儕擁有相同 的生活模式。也因此他們會做出排除性的選擇,以維持和同儕相同的生活型態和 社會參與。例如:想和朋友出去玩,就一整天只吃一餐。並且因為貧窮所形成的 社會剝奪現象,也對於他們在生涯選擇機會上受到限制與影響。 相對應黃毓芬(2002)只大略探討貧窮對於生涯選擇的影響,黃聖紜(2005)則 是更進一步深入探討貧窮對子女追求教育成就,以及未來生涯選擇產生的影響為 何,重視貧窮子女在生命史、求學史以及工作史的動態歷程。 研究發現貧窮的確對於子女的教育成就以及生涯選擇有所影響,而影響因素 尚包含:家暴、貧窮雙親價值觀與態度、面對身心障礙者家人的照顧、重視外表 導致的內在自卑、金錢至上以及處於貧民社區等六大因素。 (二)質性研究之敘說研究 魏妏珊(2007)針對三位已畢業之低收入戶就讀大專校院子女,進行敘說研 究,理解他們的生活困境與衝擊,並且從中發現他們奮起經驗的重要因素為何。 研究發現這些子女一開始對於自己的低收入戶身分相當介意,認為自己被貼上一 種社會福利補助的標籤,但是慢慢的,他們在生活之中逐漸釋懷了這個部份,並 且除此之外,他們也開始在心裡肯定自我的努力與表現。 唐瑋(2005)則是把敘說研究的對象,鎖定在一位曾從事檳榔西施工作的經濟 弱勢夜校生上,透過其自述之生命故事,瞭解父親是導致她成長挫敗的關鍵人 物。國中在少年觀護所中的經驗,使她覺醒自己不能再這樣墮落下去;之後的復 原歷程,即使辛苦、即使缺乏家庭的支持,但是週遭長輩、朋友對其的鼓勵都是 她正向的力量來源。而在經歷了原先的失落與挫敗經驗後,這位夜校生逐步成 長,最後決定以自信、獨立的態度來面對她的未來人生。 32.

(33) (三)量化研究 林昀嫈(2003)藉由成長服務方案,去探討對於低收入戶青少年在自我價值、 社會興趣方面之影響。透過準實驗設計,林昀嫈將參與方案之青少年分為實驗組 與控制組,並分別對其施予前測與後測。此研究之自變項為:成長服務方案實驗 處理;依變項為:「自我價值量表」、「社會興趣量表」前、後測得分。研究結果 顯示成長服務方案對於青少年的自我價值與社會興趣皆有顯著影響。 朱崇信(2005)則是分析性別、家庭結構、青少年主觀經濟壓力、客觀經濟條 件以及社會支持等變項,對青少年心理憂鬱情緒之影響。而研究結果顯示女性較 為男性憂鬱,並且主觀經濟壓力越高、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父母支持越低、家庭 外情緒支持越低、家庭外實質支持越低之青少年,其憂鬱情緒越高。最後因研究 對象人口特性,因此社會支持對憂鬱情緒並不具緩衝效果,而為主要效果。朱崇 信最後也強調除了貧窮青少年之外,非貧窮青少年的憂鬱情緒也該是關注的焦 點。. 環顧國內對於貧窮青少年的實證研究,發現貧窮的確可能使他們在一些部份 容易陷入弱勢,例如就業與就學(周佩潔,2003;唐瑋,2005;黃毓芬,2002; 黃聖紜;2005)。但是對於他們如何在貧窮歷程中,展現個人的因應與復原,也 慢慢成為探討的焦點(唐瑋,2005;陸若君,2004;魏妏珊,2007)。 綜合此節對於貧窮青少年的討論,縱然國內研究已開始注意到這些青少年們 正向的部份,但以優勢觀點的分析是尚未被納入的,並且本研究所擬定之訪談對 象鎖定在 16 歲至 24 歲,也就是青少年發展晚期階段之青少年(不僅侷限於低收 入戶者),這與之前鎖定在國中階段,且家庭類型為失業家庭(陸若君,2004),以 及低收入戶者(魏妏珊,2007)皆有所不同;並且現有探討復原正向面的實證研 究,也多以敘說研究談青少年的生命故事(魏妏珊,2007;唐瑋,2005),但本研 究將更聚焦在同儕關係、家人與親子互動,以及對自我的看法等在青少年發展階 段中,所極為關注的面向上。 33.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研究方法 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本研究是期待能以優勢觀點,來挖掘貧窮青少年的內 外在優勢。而此議題目前不論是在國內外,所擁有的文獻都相當稀少,故欲採用 質性研究法,透過對於貧窮青少年的深度訪談,來瞭解他們的生活經驗,最後再 採優勢觀點予以分析。. 一、質性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法的主要假定,是認為現實世界是複雜的,絕非單一的因素或變項 所能解釋;且世界不是靜態的,而是不斷進行浮動與變動,由多層面的意義與想 法組合而成。質性研究者認為,人們在經驗與解釋世界事實上,有許多不同的方 法,所有的「社會真實」,其實都是人們的主觀經驗互動所建構出來的,而質性 研究法就是試圖發現在其中有意義的關係與影響。因此質性研究不致力於「求 證」 ,而是在於現象與意義的探索;它也不將研究結果「概推」 ,只是致力於發現 某種概念與變項(Yegidis & Weinbach,2006;簡春安、鄒平儀,1998)。 以下是簡春安、鄒平儀(1998),所提出關於質性研究法的精神與原則: (一)重點放在事實的本質 質性研究沒有預設的假設與立場,所重視的是個人的經驗與感受,本質如 何,研究的結果就當如何。 (二)強調事實的整體性 這意味重視一個人的整體性,質性研究不若量化研究將研究主題切割與操 作,而是以當事者為主體,重視當事者週遭的種種,強調「同時且整體」的去瞭 解當事人對該事物、人、環境所賦予的意義。. 34.

(35) (三)細緻去探討人與週遭的互動與影響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是用問卷即可測量出,其中的細緻與複雜是質化研究者 所欲深入了解的。 (四)不概化,不推論因果 質性研究不求證,著重探索現象與意義;它也不將研究結果予以「推論」, 而只是去發現某種概念與變項。 (五)不排斥人的主觀性 質性研究不認為主觀有什麼不好,它認為每個人的獨特性,就是在於對每種 事物有不同的想法與思考,這些人的主觀性其實才是最可貴的東西。 (六)做結論時,不求絕對性與因果性 認為所有的結論都可以再詳加討論,因此研究的結論也是暫時性的,而非必 然與絕對。. 二、本研究選擇質性研究方法之原因 王金永(2000,p.12-17),提到以下幾種情況適用於質性研究: (一)想探索一項少有人知的主題。 (二)所探討的主題是敏感且深度情緒的。 (三)希望捕捉當地人眼中的經驗觀點,並創造意義。 (四)當研究者是一位量化研究者,且面臨了資料蒐集或解釋發現的困境。 (五)當研究者正欲結合行動與研究時。 就本研究而言,其所欲探討之貧窮青少年內外在優勢,此主題是少為人知, 且研究文獻缺乏的;而研究者也期待此份研究是以貧窮青少年自己為主角,讓他 們去談述自己的生命經驗,研究者的角色只是透過訪談去捕捉他們的觀點、故 事,並從中找出意義與獨特之處;最後此研究只為經驗探究,並不在於因果的推 論與解釋,因此選擇採用質性研究法。. 35.

(36) 第二節: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與樣本選樣 質性研究的樣本選取,不在於量化所強調的「具代表性」,而是取決於樣本 能否提供深度且具廣度的資訊(胡幼慧,1996)。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對象為 16 歲至 24 歲,正在經歷貧 窮經驗之青少年。此研究所稱之貧窮青少年,乃為廣泛的定義。研究者並不願意 將貧窮青少年僅界定於低收入戶,因為太過於狹隘,可能會排除掉處於低收入戶 邊緣之貧窮青少年。目前教育局有各高中(職)、大學獎助學金以及學雜費減免(低 收入戶學生學雜費全部減免)等協助貧窮學子就學機制;而在社政單位各縣市社 會局方面,則為低收入戶就學子女生活補助、子女就學交通補助、十八歲以上子 女就學生活補助費等;在民間單位則有各基金會設立之清寒獎學金,以及各社福 機構之獎助學金補助、生活扶助費等。 至於在就讀學校方面,黃毅志與陳怡靖(2005)指出,社經背景仍是影響青少 年就讀公私立學校之因素。社經背景佳者因為社會、文化與財富資本豐富,因此 相較於低社經背景者,更有機會考上一流的公立學校或昂貴的明星私校。低社經 背景者可能在最後只能進入前途不佳的私立學校或是高職就讀。另外除了一般公 私立學校外,自成體系的軍警校因為學雜費可全部減免,加上每月固定給予的一 萬餘元津貼和畢業後的就業保障,也是貧窮學子在就學考量上的另一大選擇。 綜合以上所談,本研究原預計分別訪問 8-10 位目前或曾就讀高中(職) 、國 立大學、私立大學以及軍警校,且正或曾接受過上述其一單位補助之男(女)性 者。但因考量時間效益及轉介機構現階段所能提供之符合本研究條件的訪談人 數,本研究最終尋得 7 位受訪對象,其中 4 名為男性,3 名為女性,以下列表將 說明受訪者基本資料:. 36.

(37) 表 4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受訪. 性別. 年齡. 就學. 者之. 半工. 法定低. 經歷. 半讀. 收入戶. 貧窮. 代名 1. 阿嘉. 個案來源. 年數 男. 16. 高中夜校. 是. 否. 16. 社福機構. 是. 是. 10. 社福機構. 是. 否. 2. 社福機構. 否. 否. 7. 社福機構. 是. 否. 3. 社福機構. 否. 否. 9. 研究者私. 一年級 2. 小馨. 女. 19. 私立大學 二年級. 3. 阿溫. 男. 24. 私立大學 四年級. 4. 小樺. 女. 20. 私立大學 二年級. 5. 曉玟. 女. 18. 高中夜校 二年級. 6. 阿駿. 男. 23. 已畢業(曾 就讀軍警. 人網絡. 大學) 7. 小秋. 男. 20. 私立大學. 是. 是. 9. 社福機構. 二年級. 選樣管道方面,七名受訪對象中,除 1 名為研究者本身人際網絡中尋得,其 他 6 名受訪者,皆由社福機構代為介紹邀訪。在訪談進行前,研究者向受訪者說 明研究目的與其權利,並再度徵詢是否接受訪談的意願,待受訪者同意且簽定「訪 談同意書」(見附錄一)後,進行深度訪談。. 37.

(38) 二、資料蒐集方法與研究過程 (一)資料蒐集方法 因研究主題探討的是貧窮青少年的生活經驗,此部份是青少年們的生活、是 充滿細緻回憶與豐沛意義的故事,因此擬以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方法。 1.深度訪談 訪談是一種交談的行動,是一種訪談者與受訪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受訪 者不是只是將腦海中的記憶重現,他必須是用訪談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述說,使自 己的經驗與歷史得以重現。訪談是互動的過程,新的意義在互動之中,不斷被創 造(胡幼慧,1996)。 深度訪談法是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之一,在訪談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 必須創造出自然的情境,與受訪者進行雙向的對話;研究者本身的態度要開放與 保持彈性,讓受訪者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潘淑滿,2003)。訪談法具 有五點特色:(1)有目的的談話;(2)雙向交流的過程;(3)平等的互動關係;(4)彈 性的原則;(5)積極的傾聽(引自潘淑滿,2003)。 而依訪談問題的嚴謹性,可以分為:(1)結構式的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2) 無 結 構 式 的 訪 談 (unstructured interview) ; (3) 半 結 構 式 的 訪 談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以下將各自詳述(簡春安、鄒平儀,1998;潘淑滿,2003): (1)結構式的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標準化訪談」(standardized interview)或「正式訪談」(formal interview), 係指訪談者在訪談的設計上,採用一連串預先設定好的結構性問題來進行訪談。 此種訪談的優點在於研究者之後所蒐集到的資料,不致太偏離主題;但缺點則在 於,此種方式較缺乏彈性、降低一般對話的自然性、研究者比較難重視受訪者的 個別反應。 (2)無結構式的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非標準化訪談」(unstandardized interview)或「開放式訪談」,訪談者在 進行訪談時,不需設計標準化的訪談大綱來作為指引,此種無結構式的訪談,強 38.

(39) 調如何在自然情境中,瞭解複雜行為或現象的背後意函,訪談者的訪談技巧相當 重要。 (3)半結構式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半標準化的訪談」(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或「引導式訪談」(guided interview)。嚴謹性介於結構性與非結構性之間,訪談者在訪談進行前,先設計一 份訪談大綱,此份訪談大綱只是提供訪談者一個參考方向,訪談隨時可作彈性的 調整。這也巧妙融合了結構性訪談與非結構性訪談的優點。. 此研究採半結構式的訪談(見附錄二),研究者在訪談前根據研究目的、研究 問題與文獻擬定訪談大綱,使訪談進行時不至沒有方向性,但因應質性研究的動 態、彈性性質,此訪談大綱只為一參考架構,研究者若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其它深 感意義的議題,訪談方向即在當場做彈性的調整。 此外,為了避免訪談紀錄有所遺漏,研究者在徵詢受訪者同意後,以錄音方 式全程錄下訪談對話。 以下為受訪者接受深度訪談進行之時間與地點: 表 5 受訪者接受深度訪談之次數、時間、長度與地點 受訪者之代名. 訪談次數. 訪談日期. 訪談長度. 訪談地點. 阿嘉. 1. 96/12/24. 1 小時 30 分. 諮商室. 小馨. 1. 96/12/15. 2 小時. 諮商室. 阿溫. 1. 96/12/6. 1 小時 10 分. 咖啡廳. 小樺. 1. 96/11/30. 1 小時 15 分. 咖啡廳. 曉玟. 1. 96/11/29. 1 小時 50 分. 諮商室. 阿駿. 1. 96/9/24. 1 小時 30 分. 阿駿家. 小秋. 1. 96/11/10. 1 小時 30 分. 諮商室. 39.

(40) 三、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資料整理、分析 在訪談中研究者將先做簡單的記錄,而訪談內容在錄音過後做成逐字稿,佐 以記錄進行內容分析。分析過程是根據 Strauss & Corbin(1997)所提出之譯碼程序 (楊培珊,2000;朱柔若,2002),先進行開放性譯碼(open coding),在此階段研 究者以 Cowger et al. (2006)所提供之優勢評估架構為參考,先將大量資料濃縮成 數個類別,整理出初步的譯碼概念表。之後進行主軸譯碼(axial coding),以之前 的譯碼概念表為基準,找出概念與概念間的關聯性;此外,研究者也在此階段進 行新的問題思索,之前沒有想到的新概念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最後再進行選擇 性譯碼(selective coding),研究者回到資料中,反覆探究、思考概念與概念之間 的關係,並把之前尚未發展完全的概念予以補齊。在此階段,研究者開始清楚哪 些概念是與研究最相關,非說不可的,至於其它不與研究主題切合的資料則予以 割捨。 (二)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在進行質性研究時,如何呈現研究的信效度,涉及了研究的嚴謹性。Lincoln & Guba(1985),提出了三項可檢視質性研究信效度的指標(胡幼慧,1996),以下 研究者將說明在此三項上所嘗試的努力: 1.確實性(Credibility) 指的是內在效度,即為資料的真實性,也就是如何確保研究結果的解釋,是 建構在受訪者真實的脈絡之下,以下兩方法是研究者在訪談後為達確實性,所嘗 試去做的努力: (1)研究同儕討論團體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研究者曾與同樣採質化研究方法之同學進行討論,除了 解決自己在分析技巧上的不足與疑惑,也更進一步參考別人的意見與看法,作為 自己修正的依據。. 40.

(41) (2)成員檢核 在逐字稿做了初步的分析整理後,研究者將其呈現予受訪者,請他們加以確 認檢視其中的內容,是不是真的符合他們當初所受訪的?另外,也進一步詢問受 訪者是否有額外補充的資料,或認為研究者有任何缺漏之處。. 2.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即外在效度,指的是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經驗感受,是否能被有效的描述與 轉換成文字。 研究者在撰寫過程中,以逐字稿搭配個人所做之訪談記錄,詳實描述受訪者 的經驗與感受,並且盡可能透過瞭解受訪者所處的社會背景脈絡下,去做最完善 的詮釋。 3.可靠性(Dependability) 指的是內在信度,也就是詳細記錄可靠性資料的蒐集過程,瞭解研究者的整 體思維與決策過程。 為達可靠性,研究者已於書寫中,盡可能完整交代蒐集資料的方式,而研究 者亦反覆與指導教授討論其分析與決策過程,避免在分析中有所偏誤與失真。. 四、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是質化研究所特有的一部分,也是在質化研究中所需特別謹慎處理 的,因此本研究在倫理方面的考量如下: (一)訪談之前 1.同意後訪談 在進行訪談前,研究者將向受訪者清楚說明自己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讓 受訪者自行決定是否參與研究,如經考慮後決定不參加,研究者也會予以尊重, 因此此研究受訪者的身分皆是自願參加,並非具強迫性質。. 41.

(42) 2.訪談同意書 在受訪者同意進行訪談後,研究者將給予一式兩份的訪談同意書,而同意書 之內容將清楚說明關於受訪者的權益,例如:保密原則,或受訪者在訪談中若感 到不舒服,可中斷其錄音等。 在最後訪談進行前,雙方確認同意書並簽名,並將其中一份留給受訪者,以 確保其權益。 3.錄音及錄音檔的處理 在訪談前,研究者會徵詢受訪者是否同意接受錄音,並會詳細說明錄音的目 的在於正確的記錄其感受與想法,如果受訪者不願意接受錄音,研究者將予以尊 重。 另外也將告知受訪者錄音檔只供研究使用,內容保密,絕不外洩,如果受訪 者不放心,研究者可在研究結束後交由受訪者進行銷毀。 (二)訪談進行中 在訪談進行中,受訪者有任何的狀況皆可要求中斷錄音,例如:此部分所談 的不希望被錄進去或滕錄進逐字稿;或者情緒一時失去控制,需要中斷錄音進行 情緒上的安撫…等。 當然,受訪者若在訪談進行時表明希望終止受訪,研究者也將尊重其決定, 絕不予以勉強。 (三)訪談結束後 在訪談結束後,研究者會再次向受訪者保證保密原則,並告知其有權取回訪 談資料,退出研究。. 42.

(43) 第四章 研究發現 在此章節中,研究者將依序呈現七位受訪者在貧窮生活中之自我詮釋(著重 在自我看法、同儕與家庭關係面向),之後再依第二章裡,Cowger et al. (2006)所 提出之優勢評估架構,來分析受訪青少年們擁有之內外在優勢。. 第一節:堅毅的小大人 阿嘉的優勢所在. 阿嘉 16 歲,經歷貧窮年數為 16 年,目前和媽媽、姊姊同住。父親在阿嘉生 命中為缺席角色,他說從未看過他,只知道父親有嚴重家暴情況,母親在他很小 時就帶著他和姊姊逃出。他並不確切記得自己落入貧窮的詳細時間點,只說從小 生活就不是太好過。 為了養家糊口,阿嘉媽媽曾做過很多工作,但後來車禍加上有些中風,她開 始覺得自己無法繼續工作。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阿嘉國中的學費開始欠繳,後 來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阿嘉說母親到處跟人借錢,借不到錢就借菜,對常人來 說的三餐溫飽,對他卻曾是奢侈的心願。 「嗯...就我媽那時候...應該蠻久沒有工作,她都到處跟人家借錢。借錢,然 後就...之後就去上學的時候,就國小升國中的時候,就要繳學費啊...要繳學費 的時候啊...就繳不出來。」 「就...要常擔心有沒有東西吃啊。因為假如我媽借不到錢,就沒有東西吃啊。」. 一、貧窮生活之自我詮釋 在青少年研究中,同儕與家庭(特別是親子關係)一向是特別被著重的研究面 向(Dornbusch,1989)。處於敏感之青少年階段,一方面希冀同儕的接納、陪伴, 另一方面也因渴望更多的自主權而與父母發生爭吵(雷若琬等譯,2005;La Greca. 4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s a Key Learning Area,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eeks to develop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for study, work and leisure; provide them with opportunities for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 To introduce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English Language as a reference tool to identify studen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give constructiv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 Through exploring current events and social topics in project work and writing newspaper commentary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the

Expecting students engage with a different level of language in their work e.g?. student A needs to label the diagram, and student B needs to

The Hilbert space of an orbifold field theory [6] is decomposed into twisted sectors H g , that are labelled by the conjugacy classes [g] of the orbifold group, in our case

PEERS for young adults :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