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中央農具廠到無錫農具廠

第四章 汪政府時期與戰後產業變遷——從中央農具廠到無錫農具廠

第二節 從中央農具廠到無錫農具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央農具廠,成立之初經費充足,職員之待遇亦頗佳,遂為各方勢力覬覦,亦時 聞虧空弊案。61可惜目前缺少此期間中央農具廠的具體工作報告,無法得知其實 際生產數量。1944 年以後汪政府推動各省農業增產會議,討論議題主要集中在 墾荒、品種改良、設立農業示範區及加強農業技術訓練等方面,其中亦有「農具 之補充與新農具之提倡」一項,屬中央農具廠業務範圍。62同時報載建設部長陳 春圃指出,該廠負有生產農具與改良農耕技術的任務,產品銷量頗佳、供不應求;

中央農具廠亦曾出席農業增產會議進行報告,可見其配合汪政府政策從事生產的 情況。63參照前述生產計劃,可知中央農具廠還是依循實業部、糧食部的政策,

以當前所需的各式農具為主要任務。

再根據接收時的視察報告,至1945 年中無錫農具廠尚有各式馬達 82 台,大 小屋舍 11 幢,具備生產脫穀機、草繩機、草包機、壓草機、山芋切片機、抽水 機及各式農具的能力。該廠各類產品通過合作社方式供農村使用,至接收時庫存 尚餘山芋切片機近 3,000 台,產量頗為可觀。64總言之,由其生產計劃及接收之 情況推估,該廠在此階段以無動力器械為主,所以在引擎及抽水機等技術方面的 投入應該較為有限,與戰後轉向提高技術、生產複雜設備的經營方針頗為不同。

第二節 從中央農具廠到無錫農具廠

無錫農具廠在接收之後迅速於1946 年 2 月中旬恢復生產,並於 3 月初成功 在原有工藝基礎上仿製日本式耕耘機、曳引機兩部進行試車,可見其大致上已恢 復生產能力。65為了更進一步了解該廠從戰時至戰後的轉變,變需要從接收與復 工,以及廠內管理人員及勞工結構等各方面,討論從中央農具廠到無錫農具廠的 連續與斷裂。

一、接收與復工

儘管日本及汪政府投入可觀資源建設中央農具廠,然其投產近兩年後,即因        

61 〈陳君慧的心血結晶偽中央農具廠內幕〉,《新天地》,卷 2 期 9(1946 年 4 月),頁 10。

62 「實業部農林事業 34 年度工作計劃大綱」(1945 年 1 月),〈各省市農業增產會議〉,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汪政府經濟部門檔案》,檔號28-03-03-012-02。

63 〈陳建部長發表談話〉,《申報》,1944 年 3 月 18 日,版 2;〈農業增產會揭幕 周副院長致訓 詞 各省市代表報告工作情形〉,《申報》,1944 年 2 月 10 日,版 1。

64 「京滬特派員皮作瓊呈農林部」(1945 年 11 月),〈接收無錫農具廠情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16-170-01。

65 「顧惟精信函」(1946 年 3 月),〈擬售焦炭若干以購生鐵;請撥35 年度資金;具報招工經過;

呈報藝徒訓練班講授職員所支津貼標準及數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 案》,檔號20-53-009-06。

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1-03。

67 「農林部訓令」(1945 年 12 月),〈視察無錫中央農具廠報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 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21-070-31;「農林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呈農林部」(1946 年 1 月),

〈官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1-03。

68 「農林部京滬特派員辦公處公函」(1945 年 9 月),〈為派員前往無錫接收偽建設部所設之中央 農具製造廠函請賜予協助〉,無錫市檔案館藏《民國時期檔案》,檔號ML01-0004-2605-3;「接收 專門委員常宗會簽呈」(1945 年 11 月),〈視察無錫中央農具廠報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院長。見Who's Who in China: Biographies of Chinese Leaders (Shanghai: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1-08;「移交清冊」(1948 年 10 月),〈陳士廉、汪迪誠兩廠長交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 20-53-001-06。

75 「資產負債平衡表」(1946 年 1 月),〈營業基金;35 年度追加預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7-02。

76 「農林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呈農林部」(1947 年 9 月),〈陳士廉接顧惟精交各項清冊〉,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1-08;「移交清冊」(1948 年 10 月),〈陳士廉、汪迪誠兩廠長交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 20-53-001-06。

77 「中央農具製造總廠東南分廠計劃大綱草案」(1945 年 12 月),〈中央農具製造廠東南分場組 織規程草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1-01。

案》,檔號20-53-001-02。

80 「農林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第一次廠務會議紀錄」(1946 年 1 月),〈所訂法規及會議紀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9-03。

81 「顧惟精信函」(1946 年 1 月),〈組織規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 案》,檔號20-53-001-02。

82 「農林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招工報告表」(1946 年 2 月),〈擬售焦炭若干以購生鐵;請撥 35 年度資金;具報招工經過;呈報藝徒訓練班講授職員所支津貼標準及數額〉,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9-06。

83 「銓敘部函」(1947 年 1 月),〈職員登記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 案》,檔號20-53-003-25。

84 「1948 年 1-3 月俸給表」,〈俸給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 號20-53-003-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公司、中華鐵工廠,甚至也絲毫不弱於東南各省的中大型機器廠。85農林部的評 價指出,該廠「1946 年 2 月正式開工,在經費困難中生產各式動力機、灌溉機、

碾米機、礱穀機、脫穀機、耕耘機等大型農具,並不斷增設機器設備、充實內部,

在國內現已開工之公私營農具廠,該廠設備規模均臻上乘」,86實不算過譽之詞。

而其復工初期的營運狀況順利,因1946 年營業狀況甚佳,廠長顧惟精提請農林 部准予發放年終獎金最多1 個月。87

二、管理階層及勞工的組成分析

無錫農具廠得以在1946 年初恢復生產,並能達成令人可喜的營業成果,一 方面當然受益於無錫地區累積充足的機械技術工人;另方面則是該廠復工初期管 理人事上相當程度承襲汪政府時期的基礎。同時,廠內機器設備並未遭受重大破 壞,遂得以很快地恢復生產。其中,復工初期的管理階層,大致上仍以無錫地方 工業人士為主,展現一定的延續性。

(一)管理階層的異動

無錫農具廠組織上分成5 個單位:管理文書出納的總務課、掌理儲運推銷的 營業課、負責研究設計及品質檢驗的設計課、從事製造裝配及修理的工程課、以 及專責材料採購及保管的材料課;廠長則由農林部派遣簡任文官出任。88至1949 年結束經營之前,農具廠共經歷3 任廠長,首任廠長顧惟精,任期為 1945 年 11 月至1947 年 7 月;次任廠長陳士廉任期為 1947 年 8 月至 1948 年 7 月;末任廠 長汪迪誠任期自1948 年 8 月至 1949 年 1 月,3 人均以農林部專門委員身分兼任 農具廠廠長。

無錫農具廠在戰後運作的 3 年時間裡,以一級主管為代表的管理層人事變 化,可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顧惟精任廠長的一年半,以及其卸任後的一年半左 右,大致上以1947 年 7 月為界。特別是第一階段的各課課長,明顯可以看出具 有無錫本地人、延續汪政府中央農具廠人事的傾向;至於第二階段則更多是戰後        

85 據調查,1947 年上海的機器工廠計有 272 家,但僅其中 23 家提供雇工人數,共雇用 2,252 名 勞工,平均每家機器廠雇工約98 人。超過無錫農具廠者,僅大公機器製造廠,雇用 600 名勞工。

由此可知無錫農具廠之規模在戰後機器製造業中名列前茅。見蔣乃鏞編,《上海工業概覽》(上海,

學者書店,1947),頁 357-367。

86 「本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廠房問題處理過程」,〈廠房問題處理之經過;修理蘇州廠址及搬 遷計劃;36 年政績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 20-53-009-02。

87 「農林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呈」(1947 年 2 月),〈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經費卷〉,中國第二 歷史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3-1-403。

88 「農林部無錫農具實驗製造廠組織規程」,〈組織規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農 林部檔案》,檔號20-53-001-02。

檔號20-53-003-04;「現職公營事業人員送請登記表」,〈職員登記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3-003-25。

從表4-2 無錫農具廠一級主管及技術人員的簡歷可以清楚發現,顧惟精任廠 長的第一階段,一級主管以無錫籍人士為主,任職經歷也多半活動於江南地方,

甚至與中央農具廠、南洋農具公司,以及大力推動蘇常地區電力灌溉發展的戚墅 堰電廠都有密切關係。或許可以說,顧惟精時期延攬的農具廠管理及技術人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以無錫地方的地緣、工業網絡建立而成的。相較之下,顧惟精卸任之後,其5 位一級主管一同辭職,僅工程課長由具有中央農具廠任職背景、曾在戰後等待接 收時扮演重要角色的張運卿從技師升任,其餘一級主管及技術人員均為新任。這 些新加入的管理及技術人員,籍貫不再集中於蘇常地區,任職經歷也不少具有西 南、軍方背景,甚至於學歷方面也遠較第一時期多元。這種管理階層變化,反映 兩個階段廠方管理階層不同的傾向。

事實上,將無錫農具廠管理階層的變動與當時國民政府經濟方針相比較,可 以發現在1947 年左右當局政策已有很大變化,從放任轉向加強控制。1945 年 9 月開始陸續接收淪陷區後,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係採放任方針,放寬戰時的物資 管制、聽任物價提高,另外此階段也採取開放外匯的措施,特別是1946 年 3 月 以後實施法幣兌美元固定匯率、無限制兌換,希圖藉此吸引國外貨物流入,充實 國內市場。此舉造成國內物價飛漲,當局多次提高美元對法幣之匯率,但仍未能 遏止物價漲勢。這段期間國民政府也施行有限度之貿易管制、加強生產貸款以及 平衡政府預算等措施,希望恢復國內經濟。此一放任階段持續至1947 年 2 月,

事實上,將無錫農具廠管理階層的變動與當時國民政府經濟方針相比較,可 以發現在1947 年左右當局政策已有很大變化,從放任轉向加強控制。1945 年 9 月開始陸續接收淪陷區後,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係採放任方針,放寬戰時的物資 管制、聽任物價提高,另外此階段也採取開放外匯的措施,特別是1946 年 3 月 以後實施法幣兌美元固定匯率、無限制兌換,希圖藉此吸引國外貨物流入,充實 國內市場。此舉造成國內物價飛漲,當局多次提高美元對法幣之匯率,但仍未能 遏止物價漲勢。這段期間國民政府也施行有限度之貿易管制、加強生產貸款以及 平衡政府預算等措施,希望恢復國內經濟。此一放任階段持續至1947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