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機械與農業教育的結合

第三章 國府主導下的產業擴大(1928-1937)

第三節 機械與農業教育的結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5 

要。107

當然,目前姚氏的主張並未見於其他材料,尚屬其一家之言,當時各類調查 指出1930 年代與 1940 年的的江南農村土地所有權情況,並未顯著地形成土地集 中,依舊呈現小規模農場高度分散的局面。而合作社的出現,從其意義上而言,

即是希望實現小農生產的互助合作,因此或許反而能繼續維持小規模農場、生產 工具(機器)共同利用的可能。至於1950 年代以後人民公社可說是進一步的合 作組織,更限制土地流動。對於土地流動與農業機器的關係,未來擬另文討論。

總而言之,在政府當局的提倡下,1930 年代江南地區陸續成立實驗場、灌 溉示範場以及各處灌溉合作社,可說機器灌溉運動在此地蓬勃發展,促進農業機 器產業。但興盛產業必須仰賴足夠的人才支持,無論例如前述灌溉合作社苦於缺 少司機員、機器廠自備學校培養學徒等,都顯得機械人才極為珍貴,因此工科實 業教育、農業機械教育等便十分重要。

第三節 機械與農業教育的結合

農業機器產業的興盛,仰賴工業教育與農業教育的支持。工業教育提供的是 各級的機器操作人才,可作為機器廠的核心技士,也可作為各地的司機員管理設 備、或至鄉間從事機器維修工作。農業教育則有賴高等院校配合,進行各種農業 機器實驗、推廣教育等。因此以下分別從機械工程的實業教育,以及農業機械的 高等教育兩方面,討論機械與農業教育結合的課題。

一、機械工程的實業教育

近代中國的實業教育,與江浙地區工業化與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然而其最 早展開的形式,是職業教育與高等工程教育的混合,既以就業技能為基礎,又希 望培養精熟技術知識人才。108這種方式產生的實業教育方針,除了理論課程之 外,也十分重視實作課程。此外,第二章提及上海的主要機器工廠,包括大隆、

新中等廠設有的藝徒課程,講授基礎科目及機器知識,是脫胎於工廠師徒制的教 育,也是機械人才養成之一途徑。然而工廠教育多半每周只授課6 小時,多數時 候以廠內實作為主,但這種廠內技工培訓方式較難分析其教育內容。為了更具體 分析機械教育的內涵,接下來以中華職教社的職業學校為例,討論工科學生所受        

107 姚絅章,〈灌溉合作在社會變革過程中的任務〉,《中農月刊》,卷 1 期 3(1940 年 3 月),頁 8-10。

108 樓世洲,《職業教育與工業化——近代工業化進程中江浙滬職業教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 社,2008),頁 1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7 

設立工商夜間補習學校,分為工業補習科及商業補習科,前者每週一三五授製圖 課程、二四六授機械學課程,均為每日2 小時;後者則一三五授珠算簿記、二四 六授應用國文、一二日五授英文、三六授打字,同樣是每日2 小時。滬埠具有國 民學校學歷者皆能報名入學,學費英語課與打字課每月0.5 元、其餘各課程每月 0.2 元,甚為低廉。111

除工商補習夜校外,1920 年又增設補習學校,招收高等小學以上學歷者,

分普通科(國文、英文、數學等)與專科(鐵工與商業),普通科設有專班,每 30 人開班;專科則逕與該校鐵工科及商業科各年級共同修課。1925 年左右業餘 補習學校已有百餘人,至於職校師生則已達1,043 人。112

1927 年該校以當時社會最缺乏者,是介於高級技師與基層勞工間技士群 體,「姑就江蘇而言,實施工業教育之機關不可謂少,上海之南洋大學、中法通 惠學校、吳淞之同濟大學、南京之工業專門學校,均以造就高等技師為目的。而 養成中等工業人才之學校,則除同濟中等機械科外,尚屬寥寥」,因此該校認為

「技士既需相當技能,又需相當學識,在工業上實負甚大之責任……本校既以養 成中等工業人才為職志,自當以造就技士為目的」,是故將鐵工科改為機械科,

並延長修業年限為5 年,前 2 年以工廠實習為主,經測試合格後授與「技手」資 格,可在外謀職;後3 年以課程講授為主,修業期滿考試合格者給予「技士」資 格,可進一步深造或由校方轉介進入工廠服務。當時中華職校畢業生以繪圖員、

工廠管理員最多,修理員及原動機管理員次之,因此校方課程亦以製圖、機械原 理、原動機等課程為主。113大體而言,機械科新課程的特色,首先是先習後學,

先要求青年學生實作之後再講授方法。其次為注重養成工作習慣,前兩年課程每 天7 小時中上課為 3 小時,實習為 4 小時,以此培養職校學生熟練技能。最後是 高年級的理論科目依社會需要,進行電機、無線電、建築、測量或汽車等科目,

隨時反映時代與工業技術的變化。114

1931 年機械科的課程更進一步訂為初中 3 年,依然以實習為主;高中 3 年 以學理為主,但該校初中畢業生進入高中部者可減少1 年修課時間。至 1933 年 機械科初中有學生230 人、高中 46 人,合計 276 人,占全校學生 893 人的 30%

左右。實習課程也有變動,初級生以練習操作為主,按表操課;高級生則由工廠 導師擬訂計劃,以製造營業品為目標,學生作品需經工廠導師評分。根據當時擔        

111 〈中華職業學校概況〉,《教育與職業》,期 36(1922 年 5 月),頁 1-18。

112 〈本社附設職業學校通吿〉,《申報》,1920 年 9 月 1 日,版 11;〈中華職業學校校務報告〉,《教 育與職業》,期42(1923 年 2 月),頁 33-36;〈附屬各機關狀況〉,《教育與職業》,期 63(1925 年3 月),頁 217-218。

113 潘文安,〈中華職業學校試辦新工科之回顧〉,《教育與職業》,期82(1927 年 2 月),頁57-64;

潘文安,〈中華職業學校試辦工科之新計劃〉,《教育與職業》,期83(1927 年 3 月),頁105-117。

114 風波,〈最近之中華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期 113(1930 年 4 月),頁 9-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8 

任實習工廠主任的龔敏達回憶,修業5 年中工廠實習鉗工 1,040 小時、鍛工 560 小時、模型680 小時、鑄工 600 小時、車工 860 小時,總計 3,740 小時,對學生 來說分量十分沉重。115至 1932 年統計,該校已有畢業生 1,222 人,工科畢業生 314 人,其中 5 人擔任工程師、21 人擔任技師、39 人擔任技士、43 人擔任繪圖 員、25 人擔任工廠經理及主任、91 人擔任工廠職員。116抗戰爆發前,中華職校 學生已超過1,500 人,機械科畢業生已達百餘人,分別在各工廠、國防委員會、

實業部中央機器廠、各大電廠及兵工廠等機構服務。117這些職校畢業生可說多半 是各類工廠中的核心技術勞工,對當時機器產業的發達貢獻不容忽視。

從中華職業學校的例子,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銜接高等教育與初等勞工 之間的中等實業教育,其實頗為缺乏。以江南地區農業機器產業而論,各地普遍 設立的工廠都需要聘請機器管理、維修人員,由基層出身的勞工,不易滿足這些 技術人員的各種條件,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機械學素養方得勝任。中華職校 於1927 年起注意到這個現象,並調整課程朝向以培育技士為主,也反映出當時 社會正需要這類型的人才來支持各種工業發展。而在農業機器產業,除了龐大的 機器操作、維修人員外,高深農業機械研究、農村機器推廣等工作,則需要仰賴 高等教育支持。

二、農業機械的高等教育

近代中國的農業專門學校,自清末已零星出現,1912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頒 布農業專門學校規程,規定其中農學科教授課程包括農具學,但並不清楚具體的 課程內容。至1920 年代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已有北京國立農業專門學校(1914 年 由北京大學農科改制而來,1923 年升格為農業大學)、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1923 併入河北大學)、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12 年成立)、山東公立農業 專門學校(1926 年併入山東大學)、山西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江西公立農業專門 學校、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24 年停辦)、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24 年成立)。118這些學校教授的課程,多以植物學、園藝學、病蟲原理及農政學等 為主。然而,當時執農業高等教育牛耳的,是南京的中央大學與金陵大學兩校,

尤其在1930 年代發揮重大作用。

       

115 龔敏達,〈中華職業學校機械科的實習工廠〉,《社史資料選輯》,輯 2(北京:中華職業教育 社內部資料,1981),頁 34-38。

116 〈中華職業學校重訂機械科課程綱要草案〉,《教育與職業》,期129(1931 年 10 月),頁703-734;

〈中華職業學校概況〉,《教育與職業》,期149(1933 年 10 月),頁 693-705。

117 〈中華職業學校出路優暢〉,《教育與職業》,期 166(1935 年 5 月),頁 441-442;〈中華職業 學校出路暢旺〉,《教育與職業》,期187/188(1937 年 10 月),頁 623-626。

118 〈教育部公布農業專門學校規程〉、〈民國初年農業專門學校一覽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 彙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頁 558-5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9 

(一)中央大學農學院

東南大學的前身,為1903 年由兩江總督張之洞所創立的三江師範學堂,清 末後停辦,1915 年在原址上重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在 南京高師的基礎上建立國立東南大學,分設文科6 系、理科 4 系、教育科 4 系、

工科3 系、商科 7 系以及農科 7 系,其中農科包含植物系、動物系、園藝系、農 藝系、畜牧系、桑蠶系及病蟲系等。此後於1927 年改稱第四中山大學、1928 年 改稱江蘇大學,同月再改為中央大學迄於戰後。119

中央大學農學院繼承自三江師範學院農學科、兩江師範學院農學博物科、江 蘇省立第一農業學校等傳統,1921 年東南大學成立後即聘請著名農業專家、曾 任金陵大學農科教授的鄒秉文擔任科主任,120至1926 年時已有教職員 76 人。1921 年美國道奇公司贈送曳引機及各式農具,同年獲上海棉業改進會會長穆藕初捐資 成立農具院,設有鐵工間、木工間、精工間、繪圖室及陳列室等,1923 年聘請 接受萬國農具公司資助,曾赴美留學的李炳芬講授農具學。121

農具改良的工作屬於農藝系負責,由其附屬的農具工廠進行小規模生產,

農具改良的工作屬於農藝系負責,由其附屬的農具工廠進行小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