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

第二節 從政治世代到性別世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第二節 從政治世代到性別世代

上述討論社會化差異,將會影響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涉入感或政治效能感,

因而對政治參與可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異。然而,造成社會化過程產生差異,其 中一個影響因素與世代間存在的歷史經驗與集體記憶的不同也有關聯。因此,世 代差異理應也會形塑女性黨工的政治參與型式與認知內涵,故也須針對世代的概 念進行重新思考與理解。

一、傳統世代討論

世代(generation)成為社會學中一個有效的分析概念,許多研究者認為 Mannheim 的概念與理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Jennings,1987; Schuman and Scott,1988; 蕭阿勤,2005)。除研究者常用世代的概念來解釋個人與個人間的政 治行為與態度的差異外,Braungart 與 Braungart(1985)的研究中也整理出四種 對於態度或價值觀差異不同的解釋研究途徑,分別是(一)非生命歷程與世代的 途徑(non-life course, non-generational approach)、(二)生命歷程途徑(life-course approach)、(三)世代途徑(generational approach)以及(四)結合生命歷程與 世代的研究途徑(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approach)以下分別述之。

非生命歷程與世代的途徑(non-life course, non-generational approach)被視 為最傳統的解釋途徑,其用來解釋政治行為的面向相當多元,如用結構因素或政 治過程來談政治行為的差異。此類型的研究途徑通常被政治社會學、政治經濟學 及政治人類學(political anthropology)所採用。18但是,此種研究途徑在某些國 家或社會中,可能有解釋上的限制,例如在一些較低度發展的社會中,年輕人口 增加快速,而一些較先進的國家中,老年人口則不斷攀升,這些社會的人口結構

18關於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即強調社會面向,特別是階級、地位和組織如何影響政治行為,或政 治行為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階級地位等;而政治經濟學則專注於在政治體系中,經濟條件及政策決 定如何影響政治行為或態度;最後,關於政治人類學方面則是研究政治體系的結構、過程、功能 等(Braungart&Braungart,1985:273)。

轉變,將使「年齡」逐漸成為解釋個人政治行為或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2-273)。19

其次,生命歷程研究途徑(life-course approach)主要聚焦年齡與政治態度 或行為的改變關係,而生命循環(life cycle)觀點則與此途徑有相當緊密的關聯。

生命循環的研究方式是將年齡分成幾個不同階段(stage),進而探討不同年齡階 段中,個人的行為或態度的轉變,此研究途徑已明顯與前述有些不同。20 第三種的世代途徑(generational approach)強調的是,出生於同一時代的人 們有著相似的生命循環發展,他們會經歷相同的歷史事件與社會經驗,進而影響 這群人的政治態度或行為。也就是說,影響一個人的政治態度或行為的因素,主 要是透過社會化、成長於某種社會結構下及經過劇烈的歷史事件(如經濟蕭條、

戰爭、科技創新、移民、社會中的文化劇烈改變等)所造成的影響。此種世代途 徑中的世代(generation)常與另一個名詞,科夥(cohort)互相使用。21 最後,生命歷程與世代途徑(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approach)是將前述 兩種途徑互相結合,並認為兩種途徑的觀點並非是互斥,若能結合此兩種觀點更 能提供一個有效的解釋效果。此種途徑背後的解釋原理在於,年輕一代與年長一 代對於相同的政治處境會有相異的看法,不只是他們的生命歷程產生影響,同時 包含不同世代所經歷的集體經驗差異所致(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8)。

綜合上述,生命歷程途徑主要強調年齡的改變與政治行為改變的關係,較少

改變自己的政治觀點,年紀越大其政治態度就會越傾向保守(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4)。

21Cohort 譯成科夥乃參考游清鑫與蕭怡靖 2007 年所著的研究,然而劉義周(1993)與包正豪(2009) 則譯為同年群。本文認為譯成科夥較能與所謂的世代在中文字詞上有些區別,故以游、蕭兩者翻 譯為主。而 Braungart 與 Braungart 認為所謂「科夥」指的是一群人出生在同一段時間,而世代除 了具有上述「科夥」的特質,還包含不同年齡層間會有其不同的共同意識,即產生與其他年齡層 相異的政治態度及行為(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6-2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研究途徑的討論中,本研究將以生命歷程與世代途徑出發,除了聚焦成長於不同 世代間存在的歷史、政治事件背景下的女性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是否產生 差異化的現象,也會將黨工的個人生命經驗納入討論,以求世代研究途徑與生命 歷程途徑間的互補。

談完研究途徑後,國內相關研究中,劉義周首先將政治世代的概念帶入台灣 政治學的研究。劉義周(1993)指出,在台灣習稱的「新生代」、「外省第二代」

等名詞,指涉的就是世代政治(generational politics)的現象。不過,早期研究 囿於研究資料限制,多止於敘述不同年齡組間的態度、行為差異的現象,未有進 一步的解釋。因此,他嘗試用政治世代概念,將台灣民眾分類成七個政治世代群,

並借此比較說明劃分世代群與單純的年齡層分類方式,對於民眾的政治態度是否 有差異。劉的研究指出,純粹的年齡分組常會掩蓋部分現象,政治世代群的使用 可使態度變異的情形加大,此為改善年齡分層所造成解釋上的不足。不過,如何 將民眾分類為不同的政治世代,便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對此,游清鑫與蕭怡靖(2007)指出,關於政治世代如何分類,不同學者會 依其不同的研究主題各有所異,並無一致的認知與共識。而上述劉義周(1993)

的研究則依時間、籍貫與完成小學教育的年份三個因素,將台灣民眾分成七個世 代群。相較之下,游清鑫與蕭怡靖(2007)則認為,年輕世代的民眾其政治態度 已漸不受個人省籍背景影響,且依照游與蕭的研究旨趣,他們將 1992 年國會全 面改選定為政治世代劃分的時間點,將 1992 年取得投票權的民眾定義為新選民

(即西元 1972 年後出生的民眾)稱之為「後九二世代」。反之,1971 年前出生 的民眾則為「前九二世代」,游清鑫與蕭怡靖的研究結果顯示,後九二世代的民 主價值比前九二世代的民眾來的高許多。

陳光輝(2010)的研究,則是特別比較兩個世代台灣大學生民主經驗與價值 的差異。他的分類依據是將大學生分為 1991 年與 2001 年兩個世代,將 1991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在學的大學生定義為「年長世代」,而 2001 年的大學生則為「年輕世代」。22該 研究則指出,年輕世代的大學生其民主價值程度比年長世代學生來的低,可能原 因在於,年長世代的大學生處於民主化的高峰期,因而被型塑出較高的民主價值。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陳光輝的劃分緣由雖並非如游與蕭(2007)以國會全面改 選為依據,然兩者的研究劃分時點都是以出生於 1971 年前後為依據。故就民主 政治的發展角度而言,1990 年代確為台灣重要的時間年份。

另外,包正豪(2009)的研究亦按照其研究需要,以民主化歷程的重要事件 時間點為主,並以完成小學教育年度為輔,把台灣民眾分為四個世代別。第一世 代和第二世代以 1943 年為切割點,即 1943 年以前出生者為第一世代,而第二代 與第三代的時間點為 1960 年,第四代則是 1976 年以後出生的民眾。其研究成果 也指出,不同政治世代參與政治經驗,對於民眾領袖情節有顯著影響。

除了上述從政治事件來劃分的政治世代討論外,蕭阿勤(2005)在定義台灣 的戰後世代中,他的劃分依據是以 1970 年時處於 20 到 40 歲間的民眾為台灣的 戰後世代。蕭認為這群人不管是本省還是外省籍,即使不在台灣出生,這段時間 也都在國民黨體制下接受教育並成長於台灣。故此種劃分方式比起前述的研究,

多強調受訪者符合某一特定劃分的出生年份,蕭阿勤的劃分方式似乎更強調政治 及文化變遷的重要性。可見世代不僅無一定劃分標準,且在概念操作上亦有不同 程度的差異。

二、性別世代討論

上述政治世代的研究途徑及實證研究的討論中,除了發現世代的劃分,常因 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旨趣而有不同,同時這些研究使用的世代概念,仍然是一種以 傳統的思考模式進行解釋。意即傳統上對於世代的討論,鮮少關注到世代間的性

22其分類的考量因素在於,年長世代的大學生回推其出生年時,約為 1967-1972 年間出生,這群 人約莫在 1980 年代中期進入青春期,此時台灣正由穩定的威權統治進入民主化階段。而年輕世 代的大學生則約莫出生於 1990 年代,此時台灣則由民主階段進入到民主鞏固,故以此為劃分依 據(陳光輝,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別關係,因而有批評者認為,過去所討論的政治世代理論中,政治世代往往被視 為是性別中立(sex-neutral)的現象,並沒有考慮到整個政治及社會結構中的性 別關係。

一些女性主義學者認為,政治世代中用來解釋政治態度轉變的一個主要假設

(即年輕人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其自身政治態度),可能只特指男性經驗而沒有考 慮到女性的特殊經驗(Schneider,1988)。所以,楊婉瑩(2011)也提醒,若從性 別政治的研究角度來看政治世代的差異,不能忽略世代中存在著男女性別對於政 治、社會及歷史事件的不同感受,因為不同政治世代確實存在不同的性別意識。

因此,「性別世代」的觀念也在世代差異的研究上,日益受到重視。而當談 論性別世代時,研究者則時常將婦女運動發展歷程與世代的關係相互連結,因為 婦運的發展與時代中的性別意識有著密切關係。從美國婦女運動談起,在美國婦 女運動的發展史上,就被依發展議題取向的不同被區分成三個婦運階段:第一波

因此,「性別世代」的觀念也在世代差異的研究上,日益受到重視。而當談 論性別世代時,研究者則時常將婦女運動發展歷程與世代的關係相互連結,因為 婦運的發展與時代中的性別意識有著密切關係。從美國婦女運動談起,在美國婦 女運動的發展史上,就被依發展議題取向的不同被區分成三個婦運階段:第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