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

第三節 理論建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第三節 理論建構

文獻探討所談論的世代概念,提供研究者對於個人或一個世代群體,其政治 態度或行為改變的一個良好解釋途徑。然而,我們卻也不能忽略世代中存在著男 女性別對政治、社會及歷史事件的不同感受,因為不同政治世代確實存了不同的 性別意識。關於世代的劃分,雖無一定的劃分依據,然而,在劃分民進黨黨工世 代之前,也須先將過去台灣民主化歷程所經歷的重要事件、不同時代的台灣婦運 經驗,以及關於民進黨的重大歷史事件應有其基本的脈絡了解。同時,本文也針 對整理出來的外部事件因素,可能影響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看法做一理論上的初 步解釋與建構,而這些背景脈絡敘述如下。

一、民主化歷程、民進黨發展及台灣的婦女運動經驗

關於台灣婦女意識的抬頭,國內研究普遍首推 1971 年呂秀蓮提出的「新女 性主義」為起點,24新女性運動的提出,挑戰了台灣傳統社會存在男尊女卑的父 權結構。然而,1979 年的美麗島事件將呂秀蓮提出的兩性平權觀念,暫時中止 了一段時間(王雅各,1999;呂秀蓮,2000a;李元貞,2000;范雲,2003a;楊 婉瑩,2011)。因此,雖然在 1970 年代台灣社會整體的性別意識,仍在傳統的父 權意識下發展,但不可諱言的呂秀蓮在 70 年代的發聲,對於台灣日後的婦女運 動有著不可抹滅的歷史影響。

在政治層面上,1970 年代的台灣由於還是處於威權統治階段,一般民眾的 政治參與仍然有許多限制,遑論參與「黨外活動」。25然而,黨外運動在 1970 年 代末期的美麗島事件達到高峰後並沒有因此沒落,因為在《美麗島》雜誌被查禁

24所謂新女性主義指的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與一種力量。呂秀蓮(2000a)書中提到,這是 順應時代潮流的產物,也是主張兩性社會和諧應以男女實質平等為基礎,更是要消除傳統對女子 的偏見,再造女子獨立自主的人格。

251970 年代有許多黨外活動事件,呂秀蓮(2000b)認為,1960 年代的「自由中國時代」以及 1970 年代末的美麗島事件,是當時黨外運動最具代表性的兩波事件。因為敢於公開對抗國民黨,使這 兩波反對運動對台灣政治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是美麗島事件,主要透過辦雜誌與參加選舉 兩種途徑來反抗國民黨的意識推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後,其他黨外雜誌在當時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市面上發行,如《新潮流》、《關懷》、

《蓬萊島周刊》、《台灣潮流》等(鍾年晃,2001:187-188)。由此看來,雖然當 時社會有著高度反對威權統治的聲浪出現,但對當時的民眾而言,黨外活動或相 關的政治活動,仍然都被視為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行為。

經歷過黨外活動的高峰後,在台灣民主化的歷程方面,1980 年代也扮演了 重要的關鍵年代。因為在 80 年代中期,台灣社會更興起一波波社會運動風潮,

議題環繞環境、勞工、原住民、婦女、反核等,這些反對力量透過集體行動的方 式,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形成了政治與經濟領域改變的壓力(張茂桂、鄭永年,

2003)。因此,80 年代的台灣政治有了巨大變革,其中包含民主進步黨於 1986 年 9 月 28 日正式成立,政府也於 1987 年宣布解除長達 38 年的戒嚴令,乃至 1988 年台灣開放黨禁與報禁,正式進入民主化初期階段。

若從台灣婦女運動角度考量當時女性經驗,范雲(2010)指出,婦女新知雜 誌社成立後,「在仍然政治高壓的八 0 年代裡,聚合了所有對父權體制有所覺醒 並渴望有所改變的女性。」特別是在 1987 年當政治解嚴後,台灣在當時開始出 現許多新興的婦運團體(王雅各,1999;范雲,2010)。而從婦女運動的浪潮劃 分,解嚴後的台灣常被許多研究者歸類為第三波婦女運動時期(范雲,2003a)。

換言之,1980 年代中期的台灣,無論從民主化角度、民進黨重要事件或女 性經驗的立場觀之,都包含了重要特殊意義。這樣的特殊意義,對於政黨及黨工 而言,便可能產生若干的影響。首先,就民主化歷程中宣布解嚴的歷史事件中,

對政黨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使台灣政黨的籌組合法化,政黨不再被視為是體制外 的非法組織,因此參與其中的人無論是政黨的領袖或是工作人員,便不再像過去 戒嚴時代,需要隨時擔心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會面臨牢獄之災。

對於經歷過這樣歷史事件的黨工而言,參與政黨工作便可能與過去有著不同 的期待與看法。其次,在過去性別關係長期不平衡的發展下,宣布解嚴後的婦女 團體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新一波女性意識的抬頭,雖然婦女運動在此階段尚未有 顯著成果。然而,婦運組織的蓬勃發展,對於婦女社會地位的提升仍有一定幫

外,李元貞(2000)也提到,1990 年代開始關於台灣婦女的參政門檻在當時也 有一番討論。28與過去相較不同的是,90 年代的婦運訴求開始多元化,更朝同志

28相關討論如黃長玲(2001)便認為,台灣應該從原始憲法的婦女保障名額,修改成婦女團體所 提出的性別比例原則的看法。

29中央選舉委員會(查詢日期:2012 年 12 月 27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一般而言,執政黨因為掌控國家機器,擁有龐大的國家行政資源,且對行政 官員的任命亦有相當程度的權利,比起身為在野黨的時期,能有更多有形或無形 的資源來輔助政黨運作。從黨工的角度來看,由於政黨所能運用的資源有所差異,

因此做為執政黨的黨工與做為在野黨的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與意義上,便 或多或少會產生差異。

另外,在性別意義上,前副總統呂秀蓮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副元首,也直接 打破過去女性無法或沒有能力參與政治的傳統思維。因此,在性別思維更為平等,

同時民進黨的政黨角色轉化為執政黨的雙重影響下,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與 想像,便可能朝向更為開放的態度認知。故 2000 年總統大選的結果,特別對於 民進黨而言,有著重要的發展意義。

時序推移,經過長達八年的執政後,民進黨在之後接連兩次的總統大選紛紛 敗北,2008 年總統選舉後,民進黨重回在野黨角色,台灣政壇進行第二次政黨 輪替,國民黨取得執政權,而 2012 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首次推派出女性總統 候選人蔡英文參選,在當時的社會氛圍與選舉後期中,不乏看到蔡英文陣營不斷 提出「台灣第一女總統」之競選口號。

因而本研究認為,此次大選的意義,不只民進黨想要取回執政權,在社會整 體的性別關係上,由於蔡英文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對於女性參政將有 更大的鼓舞作用。同時從當時民調資料來看,國、民兩黨候選人在選前似有五五 波之態。30某種程度而言,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女性擔任總統職位,並不是如此排 斥,民眾在性別意識上或許與過去的保守思維相比已悄悄產生變化。31不過,雖 然如此,最後國民黨籍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仍以得票率 51.60%獲得連任,32繼續 穩固國民黨的執政。在連續兩次總統大選的挫敗下,2012 年便成了民進黨另一 個關鍵的年份。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世代影響女性黨工對於政黨工作的看法,主要有兩

30BBC 中文網新聞:台灣總統選舉公布最後民調和預測(查詢日期:2012 年 12 月 27 日)。

31不過,這樣的說法,仍有待相關的實證資料佐證,本文提供的是一種初略的看法。

32中央選舉委員會(查詢日期:2012 年 12 月 27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圖一、女性黨工對黨務工作想像認知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二、民進黨女性黨工的世代劃分

本文從上述討論的五個重要年份,挑選出 1990 年代為本研究對於民進黨女 性黨工世代劃分的重要時點。挑選 90 年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時代在台灣 民主政治發展與社會的性別意識上,都扮演了關鍵代表性的轉捩點。

在民主政治的發展中,1990 年代前的台灣,無論是 1970 年代還是 1980 年 代,台灣仍然處於民主化前的威權統治時期,縱使 1980 年代末期已透過解嚴的 方式,逐步走向民主化的進程,但不可否認的在蔣經國去世後,繼任總統李登輝 在統治初期,基本上還是依照著蔣經國所規劃的改革藍圖來推動改革(薛化元,

2010)。因此,90 年代以前政治氛圍仍是以國民黨掌握多數資源的時代。

不過,1990 年代以後,在民主政治上,隨著台灣幾項重要的選舉陸續舉行,

也象徵著自由化與民主化的時代來臨。這些選舉包括 1991 年國民代表大會全面 改選,1992 年立法委員全面改選,1994 年台灣省長首次民選以及 1996 年首次總 統直選等(游盈隆,1997)。但是,推動這一連串的選舉改革,除了因為政治上 的逐漸開放,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推手便是 1990 年 3 月出現的學生運動,史 稱三月學運或野百合學運。

三月學運主要訴求是「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及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些訴求最後被當時擔任總統的李登輝 允諾實踐後,才結束這場規模最龐大的學生運動(薛化元,2010)。因此,三月 學運影響了台灣民主政治改革包括,運動後次年舉行的國大代表全面改選,促成 1991 年 5 月廢止在台灣已施行四十三年的《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同時受三月學 運影響而召開的國是會議,也成了 90 年代台灣憲改爭議的起始(鄧丕雲,1993)。

從上述脈絡可知,1990 年代的台灣正式從威權走向民主,特別是 90 年代中 的 1991 年,因為先後推動國民代表大會全面改選以及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後,

使得台灣憲政體制回歸正常化,以及才有更後期的一系列民主改革。因此,1991 年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

使得台灣憲政體制回歸正常化,以及才有更後期的一系列民主改革。因此,1991 年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