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政還是工作? 世代差異下民進黨女性黨工對黨職工作的想像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政還是工作? 世代差異下民進黨女性黨工對黨職工作的想像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楊婉瑩 博士. 參政還是工作? 世代差異下民進黨女性黨工對黨職工作的想像. 研究生:林煒智 撰. 中華民國一零三年六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 辭. 碩士班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至今算是告一段落了。認真來說,這 篇論文從題目發想,到最後完成寫作,整整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開始的起點是 碩二修習楊老師的性別政治課程時發想,期間經過半年對於研究問題的修正與理 論基礎的補足,最後在 2013 年的 5 月完成論文大綱的發表。後來又經過一整年 來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撰寫,2014 年的 6 月我完成了這篇雖稱不上是巨作,但也 花盡心思的碩士論文。這篇論文得以完成,首先我要感謝的就是我的指導老師, 楊婉瑩老師。. 治 政 楊老師不論是在理論基礎或資料分析上,都給我非常多的實質建議。特別是 大 立 老師總是把我的論文看得非常仔細,修改過不同版本,老師總能記住我之前寫了 ‧ 國. 學. 什麼,之後又改了什麼,非常感謝老師的用心。同時,老師雖然公務繁重,但也. ‧. 總能快速的幫我解除論文寫作上的種種疑惑。在碩士論文撰寫的道路上,我也常 因寫作遇到瓶頸,感到挫折,但楊老師總是即時給我鼓勵打氣,這成為我非常重. io. sit. y. Nat. 要的寫作動力。. n. al. er. 除此之外,我也要萬分感謝我的兩位口試委員,林瓊珠老師與范雲老師。瓊. Ch. i n U. v. 珠老師算是開啟我對學術研究產生興趣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大學時代與研究所時. engchi. 代有幸能參與老師的研究計畫,最後還能使用老師計畫中的資料於我的論文中, 瓊珠老師給我的協助不在話下。特別是在我找尋受訪者的過程中,瓊珠老師積極 地透過管道幫我引薦幾位關鍵的受訪者,這是開啟我資料蒐集的重要一步,非常 感謝老師的大力協助。 在此也要再次感謝,范雲老師能夠擔任我的口試委員,范老師非常親切,並 且在我論文大綱以及最後論文口試時,從社會學觀點都給我非常重要的修改建議。 這本論文得以完成,范雲老師的指導也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太陽花學運期 間,我曾在現場巧遇老師好幾次,但因為害羞,不太好意思跟范老師打招呼。不 過,其實我非常想告訴老師,我非常敬佩您。.

(4) 最後,我必須要感謝的還有,政大呂阿嘎、新店白歆惠(又名學運解放「均」)、 三重衝組黃,三位一起在太陽花學運期間不斷前往支援的好夥伴。雖然我們都因 為學運讓論文寫作進度停滯不前,但最後大家也都拼命追趕進度,大家一起在學 校寫論文的日子是我碩士生涯中,不可抹滅的重要回憶,當然啦,還有 couple 雙人組。 此外,我也要特別感謝博士班的諸位學長姊,有珮婷學姊、雅雯學姊及冠成 學長,感謝你們不論在研究案上或論文寫作上對我的鼓勵與指導。當然還有定暐, 謝謝定暐在我論文寫作後期最忙碌的時候,幫我多分擔研究案的工作,甚至有次. 政 治 大. 還跟我說, 「你先放假一天,交給我來處理」 ,這句話至今讓我印象深刻與感動, 非常感謝你的體貼。. 立. 同時,也要感謝凱凌學姊、孟哲學長及崇漢學長,在我碩士班修課期間給我. ‧ 國. 學. 的協助與指導,這對一位剛從大學進入研究所的我來說,有你們的提攜是一件非. ‧. 常重要的事。最後的最後,我還要特別感謝幾個人,大學好友政均、老屁、裕盛. io. er. 至於時常處於緊繃的狀態,當然也還要謝謝 PoHan 啦。. sit. y. Nat. 等,謝謝你們在我寫作過程中時常找我出去看電影啊、閒聊一下之類的,讓我不.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要感謝我爸媽,雖然你們還是一直不斷催促我要趕快畢. al. n. v i n 業,但最後還是非常包容我,讓我順利在學校念了三年書,這段日子謝謝你們的 Ch engchi U 支持。真的是最後了,我一定要感謝我所有的受訪者,謝謝你們接受我的訪談, 也熱心推薦其他受訪者給我,謝謝民進黨的姊姊們。. 林煒智,寫於宜蘭冬山老家 2014 年 7 月.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參政還是工作? 世代差異下民進黨女性黨工對黨職工作的想像 摘. 要. 本研究基於女性參政的理論基礎,主要探討從事政治幕僚工作的民進黨女黨 工,看待黨務工作的看法,除了政治參與的意涵外,還存在何種可能?此外,本 研究也試圖從性別世代的角度理解,不同世代的民進黨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有何 認知差異。關於世代劃分,本研究初步透過民主化歷程、民進黨重要的發展階段. 政 治 大. 以及台灣婦運發展經驗,將民進黨黨工區分出兩個主要世代。在世代概念操作上, 切劃的時間點是以受訪者出生年在 1971 年前後為界,1971 年及以前出生者為九. 立. 0 前黨工世代,1971 年以後出生者則為九 0 後的黨工世代。. ‧ 國. 學. 研究結果發現,如同世代研究的理論預設,時代的改變透過經歷不同政治民 主經驗以及不同的性別意識氛圍影響,形成了民進黨兩個世代女黨工對工作的認. ‧. 知差異。對年長黨工而言,她們看待黨務工作似乎較偏向「政治參與取向」,而 九 0 後黨工則較傾向「工作職業取向」的認知。九 0 前世代偏重政治參與的認知,. sit. y. Nat. 是因為這群黨工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主要是威權轉型階段,她們看待「政治」的角 度經常是懷有一種高度的價值目標。而九 0 後黨工成長於民主時代,「政治」不. io. n. al. er. 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精神價值,而是存在於每個人日常中的生活議題。民眾對「政. i n U. v. 治」的想像,也就隨著民主制度的落實逐漸與前世代的看法產生變異。時代的遞. Ch. engchi. 嬗改變了政治,時代同時也對民進黨的組織制度產生影響,隨著工作條件與環境 改變,這些因素都使傳統政治工作中充滿的政治味被沖淡許多。 透過 90 年代以後的性別平等改革,台灣女性參與政治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 的事,在傳統公私領域逐步鬆動的界線下,女性面對「政治」與面對政治「工作」 便與前一世代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圖像。然而,雖然兩個世代面對不同時代的性 別經驗有所差異,但兩個世代也並非截然不同,女性的政治參與在兩個時代中, 同樣需要面對工作與家庭間的兩難問題,只不過兩個世代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而這也再次突顯出兩個世代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角度差異。. 關鍵詞:女性政治參與、民進黨黨工、性別世代、工作認知、世代差異.

(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章節安排...................................................................................................... 4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 5. 第一節 從政治參與到女性政治參與 ..................................................................... 5 第二節 從政治世代到性別世代............................................................................ 14 第三節 理論建構.................................................................................................... 21. 治 政 大 第三章 研究現象與研究方法.................................................................................. 30 立 第一節 研究現象說明............................................................................................ 30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說明........................................................................................ 41. ‧. 黨務工作的差異化認知.............................................................................. 43. sit. y. Nat. 第四章. io. al. er. 第一節 民進黨黨工的初探.................................................................................... 43. n. 第二節 政治理想與工作現實間的拉扯................................................................ 57. 第五章. Ch. engchi. i n U. v. 新與舊之間的價值轉變.............................................................................. 72. 第一節 兩個世代的生命經驗差異........................................................................ 72 第二節 世代認知差異的解釋................................................................................ 90 第三節 跨世代的生命經驗:價值的變與不變.................................................. 113 第六章. 結論............................................................................................................ 11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發展...................................................................................... 121 附錄............................................................................................................................ 122 參考文獻.................................................................................................................... 131.

(9) 圖表次 圖次 圖一、女性黨工對黨務工作想像認知圖.................................................................. 26 圖二、兩個民進黨女性黨工世代的劃分.................................................................. 29 圖三、民進黨中央黨部架構圖.................................................................................. 30 圖四、研究架構圖...................................................................................................... 42 圖五、兩種工作認知取向的條件指標...................................................................... 70 圖六、政黨變革與黨工特質差異的示意圖.............................................................. 99 表次. 政 治 大. 表一、民主化歷程、民進黨重要發展事件與性別關係重點整理.......................... 25. 立. 表二、民進黨中央黨部黨工相關法規整理.............................................................. 34. ‧ 國. 學. 表三、訪談對象一覽表.............................................................................................. 39 表四、不同年齡層的男女黨工人數比較.................................................................. 45. ‧. 表五、不同世代男女黨工的交叉比較 ................................................................... 45. sit. y. Nat. 表六、黨工黨齡與在黨部工作的長短...................................................................... 46. io. er. 表七、黨齡與年齡層交叉比較.................................................................................. 47 表八、教育程度三分類與男女黨工的比較.............................................................. 48. n. al. Ch. i n U. v. 表九、黨工加入民進黨的原因之複選題分析.......................................................... 49. engchi. 表十、黨工加入民進黨原因與性別間的複選題交叉表分析 ............................. 50 表十一、黨工加入民進黨原因與教育程度的複選題交叉表分析.......................... 51 表十二、黨工加入民進黨原因與黨齡長度的複選題交叉表分析.......................... 52 表十三、黨工加入民進黨原因與世代間的複選題交叉表分析.............................. 53 表十四、本研究中的世代與黨齡層的時間概念之異同比較 ............................. 55 表十五、黨工加入民進黨選擇最多的三個因素排名.............................................. 56 表十六、兩個世代黨工進入民進黨原因與看待工作認知整理.............................. 69.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女性政治參與在性別政治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研究主題。因為過去的時空 背景,女性總是難以進入或參與公共的政治領域討論,此種現象除了存在現實社 會中,政治學界同樣有著類似的問題。雖然隨著婦女運動興起及社會外部事件等 因素影響,女性政治參與情形已明顯改善並逐漸獲得各界重視(Tolleson-Rinehart. 政 治 大 人物,如立法委員、各級民代或各級行政官員身上,這樣的結果也不乏散見於相 立 and Carroll,2006),但社會上對於女性政治參與仍多將研究對象放置於女性政治. ‧ 國. 學. 關性別政治研究中(Mansbridg,1999;唐文慧與王怡君,1999;王名騄,2005; 陳淑蘭,2010)。. ‧. 不過,性別政治研究除多聚焦討論女性政治人物的政治參與,也有不少研究. sit. y. Nat. 討論女性和國家間的關係(Mackinnon,1989) 、女性公民身分的討論(Young,1989). io. er. 等。相較之下,性別在政黨政治(gender and party politics)領域的研究成果卻略. al. 顯不足。在幾個性別與政黨的相關研究中,如 Joni Lovenduski、Pippa Norris(1993). n. v i n Ch 以及 Lisa Young(2000)等人也曾多聚焦討論不同國家的政黨內部女性候選人的 engchi U 產生,或談性別中的政黨認同差異等主題。但是對於政黨內部中,影響一個政黨 是否能正常運作且不可或缺的重要人事─黨職(務)工作人員(簡稱:黨工), 相關研究則顯少著墨。. 探究這類型研究較少的其中原因可能在於,黨工從事黨職工作在性質定位上, 可能同時存在雙重性或模糊性的問題。首先,黨職工作不會完全被視為一般性質 的工作,因為政黨是一個政治團體,其目標之一是追尋政治權力或推行某些特殊 政策,進而爭取政治地位(游清鑫,2010)。因此,黨務工作自然有許多工作內 容會涉及政治層面的核心問題,如協助黨的政策擬定、選戰規劃與分析或配合黨 1.

(11) 的組織動員等,所以黨務工作相較其他非政治性工作有其特殊性。然而,若從廣 義角度來看,先不論是否牽涉到政治,政黨工作也像各種行業一般,提供給參與 其中的人員一份薪資報酬,因此黨務工作也是各行各業中的一種「工作」類別。 除此之外,黨務工作中雖存在政治性的工作內容,但也有牽涉到如行政庶務輔助、 行政管理、升遷規劃或工作滿足等一般性的工作特質。 因此,若要從黨職工作層面探討女性黨工參與政治的情形,研究者往往需要 面臨此種政治參與定位的雙重性問題。也就是,黨務工作除了政治性的工作特質 可能讓黨工有參與政治的認知外;另一方面黨務工作也是一種工作行業,黨工似. 政 治 大 黨領域的參與情形,此種特殊性便容易被研究者忽視,進而研究成果較為不足。 立. 乎也可選擇將黨務工作視為一種工作認知。所以當性別政治研究,觸及女性在政. 然而,正因為黨務工作存在上述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引發了本文的研究動機。. ‧ 國. 學. 因為該工作性質的雙重特殊性,可能使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圖像,至少存在. ‧. 兩種不同的認同選擇。不過,本研究也認為,雖然黨工對黨務工作的認知可能有. y. Nat. 其選擇差異,但兩種認知選擇也並非是互斥關係,兩種看法也可能並存,只是認. er. io. sit. 知的內涵與程度上可能不盡相同。因此,黨工對於黨務工作存在的想法與認知是 本研究感興趣的地方之一。. al. n. v i n 另外,本研究將焦點鎖定為女性黨工而非男性,除因許多女性參政的相關 Ch engchi U. 研究都聚焦女性政治人物,對非傳統檯面上政治人物的女性政治參與研究相對較 少外,過去習慣將「政治」二分成公(public)私領域(private) ,導致女性角色 受到父權結構為主導的社會所限制,因而女性或被忽視於社會,或被排除於政治 的公場域之中,甚至女性的足跡只在於私人的家庭領域中才得以看見。如今女性 走出私領域並參與政黨工作成為黨工,接觸許多政治相關事務,比起過去政治就 是男性活動場域而言,女性黨工相較男性參與黨務工作,更有打破過去公私領域 劃分的深層意涵。不過,女黨工參與黨務工作雖有其特殊意義,但當女性走入傳 統以男性為主的政治性工作時,黨務工作對女性又會遇到何種問題?女性所面臨 的問題又可能對工作的看法產生何種影響?這也是本研究鎖定女性黨工為研究 2.

(12) 對象的重要因素。 黨務工作的特殊性可能影響黨工對黨務工作的認知有不同看法外。另一方面, 女性黨工對黨務工作的看法差異,可能還受到世代(generation)差異的影響。 因為在探討人們的價值觀或態度差異時,「世代」差異往往提供一個重要的解釋 途徑(楊婉瑩,2011)。在政治社會化的討論中,世代之所以對個人價值觀或行 為差異具有解釋力在於,一群人的自我性格或態度價值的形成期(formative years),相同世代的人會經歷相同的歷史事件,透過經驗的共享,相同世代的人 會產生相似的看法,並與其他世代有著態度上的差異(Jennings,1987:368) 。因此,. 政 治 大 政黨在不同階段上的發展關係,這些世代的共同記憶將可能影響女性黨工對於黨 立 不同世代的女黨工,勢必經歷不同的歷史背景、社會上不同的性別價值觀以及該. 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看法是否有所差異?. 學. ‧ 國. 務工作的看法與認知。故本研究試圖從世代角度切入,從而了解不同世代的女性. ‧. 本研究以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女性黨工為研究對象,選擇民進黨而非中國國. y. Nat. 民黨的原因在於,相對國民黨來說,民進黨經歷了黨外時代的歷史身分,也就是. er. io. sit. 這群民進黨黨工經歷了從非正式組織階段,到 1987 年的解嚴前組黨,再到 2000 年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從過去長期的在野黨變成執政黨,再經過前總統陳水扁八. al. n. v i n 年執政後,於 2008 年再度政黨輪替失去政權。面對種種歷史事件發生,民進黨 Ch engchi U. 中不同世代的女黨工,對黨務工作的看法是否有所差異,是本文研究旨趣所在。 另一方面,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於黨工的招募方式亦有其本質上的差異。國民 黨黨工招募方式是透過招考而來, 1而民進黨除了有透過人際關係的牽引外,也 曾舉辦公開招募的經驗,因此就進入政治工作場域或參與的動機上,民進黨可能 相較國民黨黨工來的多元。基於上述兩點考量,本文將研究對象放置民進黨黨工 進行探討。基此,本研究同樣想探討女性政治參與形式,但不同過去多專注女性 政治人物或一般民眾的傳統政治參與情形,本研究將焦點擺在政黨中相較基層的 1. 國民黨黨工招募主要有兩階段,一是筆試;二是口試,第一階段成績佔 40%、第二階段成績佔 60%(國會助理第一階段成績佔 60%、第二階段成績佔 40%) 。詳情參閱中國國民黨聘用人員甄 試簡章,http://www.kmt.org.tw/page.aspx?id=31&aid=20519(查詢日期:2014 年 6 月 15 日。) 3.

(13) 女性政治工作者的政治參與認知。因此,本研究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一、政黨提供的黨務工作,除了政治參與外,還有什麼可能?對民進黨女性 黨工來說,從事黨務工作的意義究竟是一種比較偏向政治參與類型?還是相 較有一種單純的工作參與意義? 二、就不同認知取向而言,是否有程度上或內涵上的差異? 三、不同世代女性黨工對黨務工作的認知是否有不同的差異? 四、如果有世代差異,那麼世代將如何影響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看法?. 治. 政 章節安排大 第二節. 立. ‧ 國. 學. 在論文章節安排方面,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首先介紹研究動機 與目的,以及本研究的問題意識。第二章為文獻與理論,文獻方面主要探討兩部. ‧. sit. Nat. 最後依據文獻討論建構本研究對於黨工世代劃分的說明。. y. 分,一是從政治參與到女性政治參與,二是針對政治世代到性別世代的文獻討論,. n. al. er. io. 第三章則為研究現象與研究方法說明,包含探討民進黨黨工現有的相關規定. v. 及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執行方式。第四章及第五章為資料分析,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Ch. engchi. i n U. 第一為透過量化資料對民進黨黨工做一初步探討,第二則針對訪談的質化資料對 民進黨中央黨部女性黨職人員對於黨職工作的認知圖像進行深入探討。第六章則 是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研究限制。. 4.

(14)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 本研究試圖從世代差異的角度,分析不同世代的民進黨女性黨工對於黨職工 作的認知想像是否有其差異性,因此文獻檢閱將分成兩個部份討論,第一個部份 先從傳統的政治參與討論至女性政治參與的相關研究;第二部分再針對世代的概 念加以釐清,並從政治世代的討論延伸至性別世代的探討。. 第一節 從政治參與到女性政治參與. 政 治 大 從此雙重特殊性來看,本研究認為,有必要先從傳統的政治參與定義談起,藉以 立. 黨職工作既是參政的一種過程或方式之一,但也兼具一般非參政的工作內容。. ‧ 國. 學. 了解黨職工作在政治參與的範疇為何?同時討論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民眾的政 治參與?女性的性別身分在傳統政治參與上又需要面對哪些困境?是否導致日. ‧. 後女性參政的動機與熱情有所差異?從上述問題中本文試圖透過既有研究了解,. sit. y. Nat. 這些問題對於女性黨工在黨務工作的參政與非參政的認知上,是否可能同樣因此. io. al. n. 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 er. 產生不同的認知選擇?所以,重新理解政治參與和女性政治參與間的性別意涵是. Ch. en chi. i n U. v. g 一、傳統政治參與討論. 所謂政治參與(political participation)學者間的定義方式略有不同。 2根據 Conway(1991)的說法是,公民藉由參與政治活動企圖影響政府結構或政府的 政策,該定義強調參與是具有一種工具性或目的取向(goal-oriented) 。而Verba、 Schlozman及Brady(1995:37)的定義則是「在一個民主國家中,公民可以透過 政治參與,向政府表達他們所關心的議題資訊、政策偏好,並且透過參與政治給 2. 雖然各家學者對於政治參與定義不盡相同,不過 Lamprianou(2013)指出,political participation (政治參與)也常與 political engagement 以及 public involvement in decision making(涉入公共決 策)等字詞互相使用;Lamprianou 認為,政治參與可說是人類生活中一種有意義的社會表現, 而該表現也與個人的多種生活面向息息相關(Lamprianou,2013) 。 5.

(15) 與政府壓力,促使政府回應公民的需求。」儘管政治參與的定義還沒有較為普遍 性的定義,然而從上述說法中可知,政治參與至少會有以下四個要素:分別是公 民、行動、政府與目的。也就是說,政治參與的主體是公民,這些公民會有一種 具體行動的表現,這些行動與表現是和政府的決策、行動有關,所以政治參與必 定有其目的性(盛杏湲,2010)。 如果從政治參與的模式分類,政治參與又可分為傳統(conventional)與非 傳統(unconventional)兩種。前者的政治參與包含投票、競選活動、參與選舉 有關的集會、捐款給候選人或政黨、幫某位候選人助選等;後者則如遊行、示威、. 政 治 大 在此脈絡下,傳統政治參與研究多探討的是,民眾政治參與情形的演變,並 立. 抗議、抵制、暴動等抗議性活動(Conway,1991;楊婉瑩,2007;盛杏湲,2010)。. 針對參與變化的趨勢及參與原因提出不同的解釋空間。例如有研究指出,影響一. ‧ 國. 學. 個人去參與政治最主要是個人的參與動機,而動機類型大致有四種:為了物質性. ‧. 利益、為了自己的社會滿足、為了滿足自己是公民的認知以及為了集體利益的考. y. Nat. 量。 3除了個人參與動機外,也有研究從不同面向來談政治參與,包括個人的社. er. io. sit. 會特徵(社經地位)、心理因素、政治環境、政治參與的合法性,或從理性的角 度來看民眾的政治參與。 4其他研究也有針對參與政治的邏輯提出兩種看法,第. n. al. 3. Ch. engchi. i n U. v. 為了物質性的利益包括,參與是為了工作、為了解決個人或家庭問題等;社會的滿足則指的是, 認為參與活動可以讓自己認識到重要或有影響力的人,會讓自己覺得滿足或愉快;滿足公民的認 知則是指,參與的動機是認為這是公民的責任等;集體利益的考量則是指希望藉由參與能改變或 影響政府政策(Verba、Schlozman、Brady,1995) 。 4 Conway(1991)指出,個人的社會特徵指標如:年齡、種族、教育程度、性別、居住區、婚姻 狀態、個人或父母的社會階級等都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政治參與情形,而這些因素其實與個人的 生命經驗(life experiences)是息息相關的,同時這些不同的特徵也讓公民產生不同的政治態度。 以下舉幾個社經地位指標談起:在教育程度方面,高教育程度的民眾政治參與通常較高,並且也 比較常參加不同的組織或活動,究其原因可能在於,高教育程度較能刺激一個人的政治興趣,進 而參加政治活動。收入方面,收入越高者參與程度也比收入低者高,許多研究指出不同的解釋途 徑,其中一點認為貧窮的民眾必須更關心自己切身的生活需求或處境,而較少時間專注於政治。 職業方面,在美國的研究指出,擁有自己的農場以及政府的公職人員參與程度也較其他職業或失 業來的高;心理因素方面則是說,個人的態度、信仰與價值觀也關乎民眾的政治參與情形,例如 個人是否把政治參與視為是一種責任等,這與本文中 Verba 等人所述的個人參與動機類似;另外, 第三種從政治環境來看政治參與指的是,一個政治環境中是否鼓勵或壓迫人民參與,而大眾媒體 在政治環境中如何影響民眾也是一個重點。政治參與的合法性談到的是,誰有權去投票,這之間 涉及到女性、少數族群取得投票權以及投票是否有登記制等問題;另外,從政治參與是否理性的 角度,也有許多不同的辯論。 6.

(16) 一是個人因素(personal) ,另一個則是政治因素(political) 。前者指的是個人會 因為有好處或利益可得而參與,或者參與時相對個人所花費的成本並不高,但這 也要看參與者本身所擁有的資源條件情況而定(如時間、金錢等) ,5後者則是說 民眾會策略性的因為某政治人物而參與政治活動(Conway,1991;Rosenstone and Hansen,1993; Verba、Schlozman and Brady,1995)。 6 從上述討論發現,相關研究主要多針對一般民眾的政治參與給予不同的解釋 途徑,大致可以了解個人的社會化、社會特徵及動機對於民眾政治參與來說是相 當重要的因素。對本研究而言,這些研究成果,雖然並非特別針對黨工進行探討,. 政 治 大 機。 不過,在理論概念上,這些政治參與的討論仍有助於本研究從中理解,黨 立. 且參與政黨固然有政治參與的意涵,但參與對象的不同,便可能有不同的參與動 7. 工擔任黨職參與黨務工作的動機與認知是否也可能受到上述因素影響。. ‧ 國. 學. 回到國內的實證研究上,也有不少相關研究在探討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或投. ‧. 票參與情形,無論是探究媒體使用與政治參與間的關係,還是用個體資料和總體. y. Nat. 資料來分析台灣選民參與情況,或用政治參與情況,來談選民的政治效能感等研. er. io. sit. 究(彭芸,2001;黃桃芳,2005;吳重禮、鄭文智、崔曉倩,2006;王靖興、王 德育,2007;崔曉倩、吳重禮,2011) 。在這些研究中,似乎都可以發現, 「女性」. al. n. v i n 時常只是被當成一種社會人口學的變數處理,藉此探討男女性別間存在著政治參 Ch engchi U 與差異,並沒有對性別產生較有分析架構的研究出現。 8 5. Rosenstone、Hansen(1993)認為,公民參與政治是因為他們能從中得到特殊的混合了集體和選 擇性的利益(a unique mix of collective and selective benefits)。 6 相關研究還有如: Zukin 等人(2006)將民眾參與政治、參與公共生活模式化。他們認為有八 個階段(steps)是跟民眾參與政治有關:一開始的個人特徵(如性別、父母教育程度、少數族群 等) 、早期的社會化、教育、使用電視情況(指電視的影響) 、世代認同、社會資本(社會網絡) 、 政治資本(政治資源)以及對政治和政府的態度認知。而 Jones(2005)的研究則特別針對電視 媒體對於民眾政治參與影響提出看法。Jones 認為大眾媒體特別是電視,在文化角度的貢獻在於, 媒體是支持民主運作的一個基本的元素,因為媒體型塑出人們的共同價值、知識訊息、公民的認 同等,扮演了使民眾討論政治或參與政治一個重要角色。 7 也就是說,對於一般民眾,參與政黨或許可以純粹視為一種政治參與,但對黨工而言,參與政 黨雖然也屬政治參與的範疇,然而政黨也提供了黨工一份薪資與工作職位,因此兩者的參與基礎 便有所不相同。 8 事實上,不只在國內,Tolleson-Rinehart 與 Carroll(2006)也曾表示,1970 年代以前的美國, 相對婦女運動尚未蓬勃之際,且在行為科學當道的相關研究中,性別(sex)也常只是被視為相 關的人口學變數中的自變數之一。 7.

(17) 簡言之,傳統政治參與的研究,可以說忽視了政治參與中的性別角色問題。 究其主因,這與將近兩世紀以來把「政治」二分成公私領域有關。對此,不同女 性主義者對於二元化的劃分有不同看法,有些女性主義者將這種區分視為是普遍 性的(universal)、超越歷史和超越文化,是人類社會中既存的特徵或現象。而 Firestone(1970)則直指,這種二分法是來自男性權力壓迫,男性把女性只局限 於從事再生產(procreation)的角色,男性認為自己因為需要賺錢養家,所以有 創造及掌控文化的權力(引自 Pateman,1987)。Okin(1998)也認為,公私領域 的二分是將勞動的概念分成男性屬於政治經濟領域,女性則是家庭照護,是一種. 政 治 大 在女性主義學者間,仍有許多不同意見與辯論。 立. 透過對性別的規範轉化出政治上對公或私的想像。無論何種看法,公與私的討論. 但從此討論中反映出,傳統對於性別角色存在的觀念,普遍認為女性應該在. ‧ 國. 學. 家從事家務勞動、照顧家庭,就連過去從柏拉圖到黑格爾等的政治理論家也多將. ‧. 女性排除於公共生活或公民身分以外。 9同時,在這些理論大家的父權態度觀點. y. Nat. (patriarchal attitudes)中, 「女性」都時常被描繪成,女性不是一種全人(not fully. er. io. sit. human) 、女性沒有理性(not fully rational) ,或女性不是具有政治性格的人(not fully political beings)(轉引自Carroll and Zerilli,1993; Young,1989; Brennan and. n. al. Pateman,1998; Stacey,1993)。.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性別研究長期在政治參與範疇中被邊緣化,一方面與上述女性角色在 公領域受到忽視與限制有關,例如當「公民」成了特指男性的身分代表時,男性 就可使用其公民身分進行政治參與,因而過去政治參與似乎成了男性專利;另一 方面,這也牽涉到傳統政治學者對政治參與的概念多數預設成一套選舉過程的參 與,諸如參與各式競選活動、參與投票以及捐錢給候選人等等。此種政治參與的. 9. Brennan 與 Pateman(1998)就指出,霍布斯與洛克的契約論展現出的自由與契約,其實都是為 了成年的男性所設計,具有濃厚的父權意識色彩,因為契約論總是難以解釋為何一個平等且自由 的女性總是要臣服於男性之下。另外,盧梭的社會觀中也認為,女性是有慾望的、是照顧者的角 色、有物質需求的特色,而假如將這些物質需求、慾望也帶入公領域的討論中,那麼將使公共審 議結果更加破碎化(Young,1989) 。另,對於女性的公民身分或公民權的討論,可參見 Voet(1998) Feminism and citizenship 一書的討論。 8.

(18) 概念不僅過於狹隘,其中更隱含著傳統上的男性經驗,而忽視社會上確實存在的 男女性別上的各種經驗差異。 就如 Pateman (1987)指出,個人就是政治(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的 口號,其實就是強調個人的生活環境是被許多公共因素(如法律、政策)所型塑 或規範而成,個人的問題也可透過政治工具或行為來解決。政治參與的概念同樣 可以用此種方式來理解,意即政治參與不應僅是指涉傳統公領域的選舉過程,女 性在私領域的經驗,如參與社區活動、關懷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民間社團等,也 都會面臨傳統公領域上涉及到的權力分配或權力行使過程,都應該算是政治參與. 政 治 大 在性別上的角色差異,以及對政治參與的概念不同,對於政治參與的認知便就可 立. 的範疇。因此,私領域中的政治意涵也不應該被忽視(Okin,1998) 。所以,男女. 能有許多不同的面貌產生。. ‧ 國. 學. 基此,黨務工作做為一種政治參與的管道,同樣也會面臨上述男女性別角色. ‧. 與政治參與概念上的差異問題。黨務工作長期以來因為涉及許多政治性工作內容,. y. Nat. 女性在傳統公私領域思維下,一方面難以進入屬於男性為主的政治場域工作,而. 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便可能產生差異。. al. er. io. sit. 進入之後,女性也要面對長期被男性經驗主導下,產生的工作文化,女性與男性. n. v i n 另一方面,就黨務工作的雙重特殊性來講,黨務工作也並非都是純粹的政治 Ch engchi U. 性內容,但因為政黨所處的場域在傳統定義上仍屬於政治公領域範疇,因此女性 黨工參與其中,自然可視為政治參與的一環。 10然而,此種政治參與的型式與傳 統政治參與的概念差異來自於,黨務工作不僅僅提供黨工有政治參與的看法,也 可能會因為非政治性的工作內容或其他因素,讓黨工呈現出不同的參與認知與行 為。簡單來說,無論是傳統政治參與的討論,或將女性經驗納入的政治參與,這 種政治參與的概念相較都是一種「固定」的認知,然而黨務工作的政治參與型式, 則可能因為性別角色的不同,以及工作性質的雙重特殊性特色,讓黨工對於黨務 10. 黨工可視為一種參與主體(公民),而黨工參與政黨工作便是一種行動策略(行動),當然政 黨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爭取執政,因此政黨的行動策略是與政府有關(政府),自然也有其目的性 (執政或監督目的)。 9.

(19) 工作的政治參與看法有了「變動」的可能。. 二、女性政治參與討論 當性別研究從政治學界的邊緣化到逐漸獲得重視後,女性政治參與便是許多 性別政治學者的研究重點之一。特別在 1970 年代以後,許多研究者開始為過去 女性政治參與較男性來的低,因而產生參與上的性別差距(gender gap)現象,11 提出有別以往的看法與說明。例如Welch(1977)在其著作中便直言,過去將女 性描繪成對政治是消極、對政治不感興趣、不具備政治知識與能力等是不真實的 看法(untrue) 。綜合許多研究成果,關於兩性政治參與差異,大致有三種解釋途. 治 政 徑,首先是情境式因素(situational explanation),其次為結構性因素(structural 大 立 explanation) ,再者則是社會化的因素(political socialization) (Welch,1977; Chou、 ‧ 國. 學. Clark and Clark,1990; Conway,1991;楊婉瑩,2007)。. ‧. 在情境式因素方面,主要強調傳統上女性被賦予家庭照顧的責任,此一責任 將使女性在家庭中從事家務工作時間變長,減少接觸政治資訊的機會,進而產生. y. Nat. io. sit. 女性對於政治較不感興趣,也較不熱衷參與政治的現象(Welch,1977; Chou、Clark. n. al. er. and Clark,1990)。 12從此解釋中可知,女性參與公共事務低落的原因,一部份是. Ch. i n U. v. 來自於女性具有承擔家務母職的負擔與責任,然而隨著時代性別觀念的演進與個. engchi. 人生命歷程(如是否有結婚、生育的經歷)的不同,不同世代的女性面對女性的 性別角色應該負擔家庭責任的觀念,也應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透過該解釋途徑, 本研究認為,年長的女性黨工比起年輕世代黨工,或許更可能需要面對兼顧家庭. 11. 所謂性別差距,是源自於美國國家婦女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Women;NOW)於 1981 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主要是談美國女性公民在 1980 年代比較傾向支持民主黨,而男性較支持 共和黨的傾向有了較劇烈的差距變化,而在 1982 年後性別差距的概念便在選舉研究分析上被廣 泛使用(Norris,1997:3-4) 。然而,楊婉瑩與劉嘉薇(2006)探討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性別差距研 究中指出, 「行為研究對於性別差異的討論並無一致的理論觀點」 ,其概念有多重意涵,廣泛指稱 男女在教育、職業成就、乃至於政治態度與行為上的差異。周碧娥(1999)的文章中則表示,性 別差距相關理論主要牽涉兩個層面,一為兩性在政治體制上的代表權機會、程度和影響的差距; 二為女性的政治態度、政治理想等與男性間的差距情形。 12 在其他相關研究中也顯示,有工作的職業婦女政治參與的結果往往也較家庭主婦來的高 (Conway,1991:34) 。 10.

(20) 和工作參與的兩難負擔。因此,從情境式因素考量,不同世代女性黨工看待黨務 工作的參與認知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看法差異。 在結構式因素的討論中,主要強調個人參與政治會受到一些客觀條件影響。 不同的教育程度、收入或年齡等幾種社會人口學變數,會導致個人在政治資源上 的差異(Welch,1977) 。例如 Verba 與 Nie(1972)指出,引起兩性政治參與差異 最大的原因是社會地位(status groups)的不同,特別是教育程度或收入的差異。 對此,有研究也指出,當女性的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改變時,女性在政治場域的 角色與參與的情況也會跟著轉變(Anderson,1975)。因此,社會結構因素之所以. 政 治 大 的認知來說,在早期台灣社會中,女性常被認為不需要接受高學歷。而隨著時代 立 有影響,涉及到個人政治資本或政治資源的多寡問題。從女性黨工參與黨務工作. 轉變,這種思維雖已不復見,然而卻可能已經在不同世代的黨工中,留下不同程. ‧ 國. 學. 度的影響與差異。意即社會結構因素一方面影響著不同世代女性黨工參政的資源. ‧. 多寡,一方面也可能影響女性對參政的認知意義有所不同。. y. Nat. 相較前兩者用相對客觀的外在因素來談性別在政治參與中的差異,社會化對. er. io. sit. 於性別角色的影響解釋,則比較屬於內在主觀的心理認知問題。社會化因素的討 論主要有兩種論調,分別是指孩童時期的社會化及成年之後的社會化影響。前者. al. n. v i n 指涉兩性在小時候便被教導成不同的性別角色認知,例如男性應該獨立、果斷、 Ch engchi U. 追求成就,女性則被教導要有熱情以及有家庭取向等,13因而導致日後兩性政治 參與的差異。 但也有學者提出,成年後的性別角色社會化對於女性參與政治,是比孩童時 期的社會化來的更有影響力,因為小時候的性別角色對於政治的概念還是抽象模 糊的,只有長大成人後,兩性間的政治行為才是真實的(引自 Chou,Clark and Clark,1990:17; Conway,1991)。然而,無論何種社會化影響,其原因都來自於傳 統公私領域對女性的限制或論調所致。此種影響通常不易察覺,但卻可能直接或. 13. 此一論調產生,”public man” and ” private woman”的說法。 11.

(21) 間接對女性的政治興趣或政治資訊取得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旦社會化影響女性的政治效能感或政治涉入感低落,那麼自然也將影響女 性政治參與的結果。因此,從社會化的觀點反思,女性黨工參與政黨工作的認知, 或許當女性黨工不被傳統思維社會化成應對政治較為冷漠時,那麼黨工對於政治 或對黨務工作的認知便可能較為正面。另外,社會化又會隨著世代間的性別意識 觀念不同而產生差異,亦即當婦女運動興起後,傳統文化認為女性對政治應該消 極的思維,比起過去應該會減少許多。因此,不同世代間的女黨工對於政黨工作 的認知也應有不同的結果。. 政 治 大 影響是最為重要的。例如Welch(1977)研究結果顯示,當控制住情境式及結構 立. 在上述三種討論兩性政治參與差異的解釋中,許多研究結果認為,社會化的. 式的解釋時,男女的政治參與情形便相差不大,而政治社會化對於兩性參與差異. ‧ 國. 學. 的影響是比較有解釋力的。在國內研究方面,楊婉瑩(2007)也透過實證研究來. ‧. 釐清,過去主要解釋兩性政治參與差異的途徑在台灣究竟有何不同的影響力。14. y. Nat. 她的研究發現,台灣仍然存在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縱使將兩性的社會結構與情. er. io. sit. 境位置控制住,女性的政治參與仍較男性來的低,相較之下,透過社會化所形成 的政治涉入感(政治知識、政治資訊、政治效能感等),是更能有效的解釋兩性. al. n. v i n 政治參與的差異,但她也提醒,並不能因此認定資源條件等客觀因素就沒有任何 Ch engchi U 影響力,兩者是具有複雜的相互連結。. 除了社會化、情境式因素或結構性因素的解釋途徑,其他研究還指出兩性政 治參與差異的原因還包括,男性對女性參與政治總有負面的態度與看法(對女性 的歧視) 、男女性別具有先天上的差異(innate differences) 、15受到政治結構因素. 14. 政治參與呈現性別差異,大致有兩種解釋途徑,第一,女性政治參與低於男性,乃因女性無法 參與,而無法參與又因兩性的社經條件有所不同,或過去私領域限制女性,導致兩性間的政治參 與的資源條件有所差異。第二,女性不願參與,因為社會化的差異,使得女性的政治涉入感低, 而產生認知態度上的差異(楊婉瑩,2007) 。 15 Chou、Clark 與 Clark(1990)指出,男女先天差異的看法是指,男女在生理、心理上本質就有 生物性的差異,男性的心理被認為和政治人物一樣,有追求權力、具有個人動機的取向,然而女 性則較不具此特點。但也有許多研究反對此種論點,認為政治人物不一定需要追求權力,男女性 的生物性特質差異並不是這麼重要。 12.

(22) 的影響, 16以及女性取得投票權的時間較晚等。 17不過,在這些不同的解釋原因 中仍以社會化的影響最受到普遍的討論(Chou,Clark,Clark,1990; Conway,1991; Evans,2004)。 綜合上述,從傳統政治參與到現代將女性加入政治參與的研究可以發現,女 性政治參與情形,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研究途徑加以解釋,但主要仍以社會化的 影響最讓多數研究者所認同。而本研究也認為,不同世代所處的政治社會氛圍或 性別意識不盡相同,因此世代之間也應存在著不同的社會化因素影響,即當新時 代的社會化把女性教導成參與政治不再是男性的專利時,讓女性的政治涉入感提. 政 治 大 得以改善,那麼女黨工參與政治工作的認知也應有不同圖像面貌產生。 立. 高,女性參與政治的情況應能獲得改善(楊婉瑩,2007)。而當女性參政的情況. 然而,就如其他研究提到的,社會化因素、情境式因素與結構因素三者應是. ‧ 國. 學. 有複雜的互相牽連關係,所以探討女性政治參與的因素時,也不能完全忽略了情. ‧. 境式與結構因素兩種影響機制。故在此脈絡的討論下,本文在分析個案時,除了. y. Nat. 著重集體式的時代背景可能對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態度產生何種影響外,也會. n. al. er. io. 到本研究的研究題旨。. sit. 分析女黨工們的家庭情況及教育程度方面的影響程度。以期此理論概念也能反映. 16. Ch. engchi. i n U. v. 例如,選舉制度的影響,有些選舉制度對女性競選較為有利,反之則不利。 Evans(2004)針對投票參與方面,指出年齡、性別、種族族群、教育程度、收入、婚姻狀況 及參與社團組織等,幾個人口學變項對於投票參與是具有影響力的。其中在性別方面,女性通常 在投票參與上比男性來的低。但 Evans 也認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歷史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因為女性在獲得投票權(enfranchisement)的時間比男性來的短許多,因此女性的政治參與習慣 也比男性來的少(Evans,2004:153) 。 13. 17.

(23) 第二節 從政治世代到性別世代 上述討論社會化差異,將會影響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涉入感或政治效能感, 因而對政治參與可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異。然而,造成社會化過程產生差異,其 中一個影響因素與世代間存在的歷史經驗與集體記憶的不同也有關聯。因此,世 代差異理應也會形塑女性黨工的政治參與型式與認知內涵,故也須針對世代的概 念進行重新思考與理解。. 一、傳統世代討論. 政 治 大. 世代(generation)成為社會學中一個有效的分析概念,許多研究者認為. 立. Mannheim 的概念與理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Jennings,1987; Schuman and. ‧ 國. 學. Scott,1988; 蕭阿勤,2005)。除研究者常用世代的概念來解釋個人與個人間的政 治行為與態度的差異外,Braungart 與 Braungart(1985)的研究中也整理出四種. ‧. 對於態度或價值觀差異不同的解釋研究途徑,分別是(一)非生命歷程與世代的. y. Nat. io. sit. 途徑(non-life course, non-generational approach) 、 (二)生命歷程途徑(life-course. n. al. er. approach)、(三)世代途徑(generational approach)以及(四)結合生命歷程與. i n U. v. 世代的研究途徑(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approach)以下分別述之。. Ch. engchi. 非生命歷程與世代的途徑(non-life course, non-generational approach)被視 為最傳統的解釋途徑,其用來解釋政治行為的面向相當多元,如用結構因素或政 治過程來談政治行為的差異。此類型的研究途徑通常被政治社會學、政治經濟學 及政治人類學(political anthropology)所採用。 18但是,此種研究途徑在某些國 家或社會中,可能有解釋上的限制,例如在一些較低度發展的社會中,年輕人口 增加快速,而一些較先進的國家中,老年人口則不斷攀升,這些社會的人口結構. 18. 關於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即強調社會面向,特別是階級、地位和組織如何影響政治行為,或政 治行為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階級地位等;而政治經濟學則專注於在政治體系中,經濟條件及政策決 定如何影響政治行為或態度;最後,關於政治人類學方面則是研究政治體系的結構、過程、功能 等(Braungart&Braungart,1985:273) 。 14.

(24) 轉變,將使「年齡」逐漸成為解釋個人政治行為或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2-273)。 19 其次,生命歷程研究途徑(life-course approach)主要聚焦年齡與政治態度 或行為的改變關係,而生命循環(life cycle)觀點則與此途徑有相當緊密的關聯。 生命循環的研究方式是將年齡分成幾個不同階段(stage),進而探討不同年齡階 段中,個人的行為或態度的轉變,此研究途徑已明顯與前述有些不同。 20 第三種的世代途徑(generational approach)強調的是,出生於同一時代的人 們有著相似的生命循環發展,他們會經歷相同的歷史事件與社會經驗,進而影響. 政 治 大 要是透過社會化、成長於某種社會結構下及經過劇烈的歷史事件(如經濟蕭條、 立 這群人的政治態度或行為。也就是說,影響一個人的政治態度或行為的因素,主. 戰爭、科技創新、移民、社會中的文化劇烈改變等)所造成的影響。此種世代途. ‧ 國. 學. 徑中的世代(generation)常與另一個名詞,科夥(cohort)互相使用。 21. ‧. 最後,生命歷程與世代途徑(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approach)是將前述. y. Nat. 兩種途徑互相結合,並認為兩種途徑的觀點並非是互斥,若能結合此兩種觀點更. er. io. sit. 能提供一個有效的解釋效果。此種途徑背後的解釋原理在於,年輕一代與年長一 代對於相同的政治處境會有相異的看法,不只是他們的生命歷程產生影響,同時. al. n. v i n 包含不同世代所經歷的集體經驗差異所致(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8)。 Ch engchi U. 綜合上述,生命歷程途徑主要強調年齡的改變與政治行為改變的關係,較少. 關注到社會及歷史事件;世代研究則是相反,主要強調社會動員和重要的歷史經 驗對於政治行為的影響;而生命歷程與世代途徑則是綜合前述兩者觀點。在上述. 19. 因為人口結構的轉變,除會使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型態有所改變,也涉及社會中資源再分配的問 題,年齡便提供政治上的一種分歧與衝突的基礎。 20 關於生命歷程的研究途徑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假定:首先,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政治取向,年紀 較輕的人比較能接受政治上的改變,而年紀較長者則傾向保守。其次,個人會隨著年紀的增長, 改變自己的政治觀點,年紀越大其政治態度就會越傾向保守(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4) 。 21 Cohort 譯成科夥乃參考游清鑫與蕭怡靖 2007 年所著的研究,然而劉義周(1993)與包正豪(2009) 則譯為同年群。本文認為譯成科夥較能與所謂的世代在中文字詞上有些區別,故以游、蕭兩者翻 譯為主。而 Braungart 與 Braungart 認為所謂「科夥」指的是一群人出生在同一段時間,而世代除 了具有上述「科夥」的特質,還包含不同年齡層間會有其不同的共同意識,即產生與其他年齡層 相異的政治態度及行為(Braungart and Braungart,1985:276-277) 。 15.

(25) 研究途徑的討論中,本研究將以生命歷程與世代途徑出發,除了聚焦成長於不同 世代間存在的歷史、政治事件背景下的女性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是否產生 差異化的現象,也會將黨工的個人生命經驗納入討論,以求世代研究途徑與生命 歷程途徑間的互補。 談完研究途徑後,國內相關研究中,劉義周首先將政治世代的概念帶入台灣 政治學的研究。劉義周(1993)指出,在台灣習稱的「新生代」、「外省第二代」 等名詞,指涉的就是世代政治(generational politics)的現象。不過,早期研究 囿於研究資料限制,多止於敘述不同年齡組間的態度、行為差異的現象,未有進. 政 治 大 並借此比較說明劃分世代群與單純的年齡層分類方式,對於民眾的政治態度是否 立 一步的解釋。因此,他嘗試用政治世代概念,將台灣民眾分類成七個政治世代群,. 有差異。劉的研究指出,純粹的年齡分組常會掩蓋部分現象,政治世代群的使用. ‧ 國. 學. 可使態度變異的情形加大,此為改善年齡分層所造成解釋上的不足。不過,如何. ‧. 將民眾分類為不同的政治世代,便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y. Nat. 對此,游清鑫與蕭怡靖(2007)指出,關於政治世代如何分類,不同學者會. er. io. sit. 依其不同的研究主題各有所異,並無一致的認知與共識。而上述劉義周(1993) 的研究則依時間、籍貫與完成小學教育的年份三個因素,將台灣民眾分成七個世. al. n. v i n 代群。相較之下,游清鑫與蕭怡靖(2007)則認為,年輕世代的民眾其政治態度 Ch engchi U 已漸不受個人省籍背景影響,且依照游與蕭的研究旨趣,他們將 1992 年國會全 面改選定為政治世代劃分的時間點,將 1992 年取得投票權的民眾定義為新選民 (即西元 1972 年後出生的民眾)稱之為「後九二世代」。反之,1971 年前出生 的民眾則為「前九二世代」,游清鑫與蕭怡靖的研究結果顯示,後九二世代的民 主價值比前九二世代的民眾來的高許多。 陳光輝(2010)的研究,則是特別比較兩個世代台灣大學生民主經驗與價值 的差異。他的分類依據是將大學生分為 1991 年與 2001 年兩個世代,將 1991 年. 16.

(26) 在學的大學生定義為「年長世代」,而 2001 年的大學生則為「年輕世代」。 22該 研究則指出,年輕世代的大學生其民主價值程度比年長世代學生來的低,可能原 因在於,年長世代的大學生處於民主化的高峰期,因而被型塑出較高的民主價值。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陳光輝的劃分緣由雖並非如游與蕭(2007)以國會全面改 選為依據,然兩者的研究劃分時點都是以出生於 1971 年前後為依據。故就民主 政治的發展角度而言,1990 年代確為台灣重要的時間年份。 另外,包正豪(2009)的研究亦按照其研究需要,以民主化歷程的重要事件 時間點為主,並以完成小學教育年度為輔,把台灣民眾分為四個世代別。第一世. 政 治 大 與第三代的時間點為 1960 年,第四代則是 1976 年以後出生的民眾。其研究成果 立 代和第二世代以 1943 年為切割點,即 1943 年以前出生者為第一世代,而第二代. 也指出,不同政治世代參與政治經驗,對於民眾領袖情節有顯著影響。. ‧ 國. 學. 除了上述從政治事件來劃分的政治世代討論外,蕭阿勤(2005)在定義台灣. ‧. 的戰後世代中,他的劃分依據是以 1970 年時處於 20 到 40 歲間的民眾為台灣的. y. Nat. 戰後世代。蕭認為這群人不管是本省還是外省籍,即使不在台灣出生,這段時間. er. io. sit. 也都在國民黨體制下接受教育並成長於台灣。故此種劃分方式比起前述的研究, 多強調受訪者符合某一特定劃分的出生年份,蕭阿勤的劃分方式似乎更強調政治. al. n. v i n 及文化變遷的重要性。可見世代不僅無一定劃分標準,且在概念操作上亦有不同 Ch engchi U 程度的差異。. 二、性別世代討論 上述政治世代的研究途徑及實證研究的討論中,除了發現世代的劃分,常因 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旨趣而有不同,同時這些研究使用的世代概念,仍然是一種以 傳統的思考模式進行解釋。意即傳統上對於世代的討論,鮮少關注到世代間的性. 22. 其分類的考量因素在於,年長世代的大學生回推其出生年時,約為 1967-1972 年間出生,這群 人約莫在 1980 年代中期進入青春期,此時台灣正由穩定的威權統治進入民主化階段。而年輕世 代的大學生則約莫出生於 1990 年代,此時台灣則由民主階段進入到民主鞏固,故以此為劃分依 據(陳光輝,2010) 。 17.

(27) 別關係,因而有批評者認為,過去所討論的政治世代理論中,政治世代往往被視 為是性別中立(sex-neutral)的現象,並沒有考慮到整個政治及社會結構中的性 別關係。 一些女性主義學者認為,政治世代中用來解釋政治態度轉變的一個主要假設 (即年輕人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其自身政治態度),可能只特指男性經驗而沒有考 慮到女性的特殊經驗(Schneider,1988)。所以,楊婉瑩(2011)也提醒,若從性 別政治的研究角度來看政治世代的差異,不能忽略世代中存在著男女性別對於政 治、社會及歷史事件的不同感受,因為不同政治世代確實存在不同的性別意識。. 政 治 大 論性別世代時,研究者則時常將婦女運動發展歷程與世代的關係相互連結,因為 立 因此,「性別世代」的觀念也在世代差異的研究上,日益受到重視。而當談. 婦運的發展與時代中的性別意識有著密切關係。從美國婦女運動談起,在美國婦. ‧ 國. 學. 女運動的發展史上,就被依發展議題取向的不同被區分成三個婦運階段:第一波. ‧. 婦女運動的世代為 18 到 19 世紀,當時主要強調的是爭取女性的工作、財產、教. y. Nat. 育與參政權的改善,也就是專注於具體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第二波婦女運動的世. er. io. sit. 代則為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在此世代的婦運中,強調的是一種認同政治,女 性具有獨特性,同時,當時爭取女性公民權與反戰運動的世代,也訓練出新的一. al. n. v i n 批女性主義運動者。第三代的婦女運動是在 1980 年代以後,此世代的婦女運動 Ch engchi U 強調的是一種反認同政治時期(the politics of anti-identity),而有所謂的多元認 同取向(Jennings,1987; Banaszak,2006; Whitter,2006)。. 雖然只要涉及分類,分類的依據及世代間的界限就有許多討論空間。然而, 要了解世代中存在著何種性別意識的差異,婦女運動或性別意識的發展便無法忽 視。從此脈絡下,檢視相關性別世代研究如,Schnittker、Freese 與 Powell(2003) 使用 1996 年美國大型社會民意調查資料(General Social Survey;GSS) ,分析美 國民眾是哪些人認同女性主義,其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世代對於女性主義認同有 不一樣的看法。即成長於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時間左右,無論男性或女性(出生 年約為 1935-1955 年)都比前世代及後世代的民眾更加認同女性主義,這樣的結 18.

(28) 果或許反應出,年輕世代女性因為女性主義走向多元議題的認同取向,導致女性 主義的認同已不如第二波女性主義時代的民眾強調女性獨特的認同政治。 從美國婦女運動經驗上,回顧台灣婦女運動的發展歷程。王雅各(1999)指 出,呂秀蓮在 1971 年提出的「新女性主義」的口號是台灣婦女運動的先鋒。同 時在呂秀蓮之後,台灣也成立了第一個婦運組織「婦女新知雜誌社」透過發行刊 物的方式,鼓吹台灣的兩性平等觀念。自婦女新知在 1987 年轉型為基金會後, 台灣婦運便進入了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於台灣婦運的分類,范雲(2003a)則 整理出台灣婦運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1970 年代「新女性主義」口號被提出. 政 治 大 三階段則是 1987 年解嚴後許多婦女團體組織的成立;最後為婦運的差異與異質 立 為起始點;第二階段是 1982 年以李元貞為首的婦女新知雜誌社成立為開端;第. 化階段。 23. ‧ 國. 學. 在台灣,范雲(2003a)的研究中,探討婦女運動的運動者背景與婦運議題. ‧. 間的發展關係,她認為不同生命傳記背景運動者,會參與不同的組織模式,進而. y. Nat. 影響婦女運動的議題與策略。例如八 0 年代的運動者有著教育與階級的優勢,因. er. io. sit. 此,此時期的婦運會偏向社會服務或立法宣傳等面向工作,然而九 0 年代新進的 運動者,除了有許多家庭主婦、職業婦女或基層婦女,還有年輕的女性主義者及. al. n. v i n 大學生,導致該時期婦運內部產生許多議題上的差異。范雲認為這與參與者的世 Ch engchi U. 代經驗差異是有關的。她舉公娼議題為例,年長世代運動者是傾向反對公娼,而 年輕世代則較為支持,她認為「世代」的差異是區分其回應態度的一個變數。 另外,楊婉瑩(2011)也使用性別世代的概念來探討台灣婦女運動的價值是 否存在世代差異?她的世代分類的依據同樣以台灣婦運發展歷程,區分為婦運七 0 年代與婦運九 0 年代。楊的研究結果顯示,婦運七 0 世代與婦運前世代在性別 平權價值,以及性解放等議題都存在顯著的差異,而婦運七 0 世代與婦運九 0 世代,在性別平權的價值上則有相當高的一致性與延續性,這兩個世代的差異, 23. 此外,也有學者將台灣婦運分成三波,如顧燕翎便認為台灣婦女運動主要有三波:1972-1981 年、1982-1992 年以及 1993 年以後(轉引自王雅各,1999) 。而王雅各(1999)的劃分則分成, 1980 年代以前、1980 年代、1990 年代三個時期。 19.

(29) 主要反映在性解放的議題上。 綜合上述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討論,可以得知世代研究中的兩個重點。首先, 關於世代劃分,並無一定的劃分依據,端看研究者的研究取向進行分類,然而, 在劃分時也不能忽視不同時代的背景有著不同的性別關係。其次,在國內政治學 領域的相關研究中,政治世代的概念常被用來討論,民眾對於民主或選舉等相關 政治態度的意向研究(蕭阿勤,2005)。然而,在世代的研究範疇中,使用性別 世代概念的研究似乎略顯不足,因而本研究試圖使用上述討論的性別世代意涵, 對本文的研究對象進行具有性別意識的世代分類,以期能補足性別世代的相關研. 政 治 大. 究,並了解不同世代的女性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態度與想像是否有其差異。.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n U. v.

(30) 第三節 理論建構 文獻探討所談論的世代概念,提供研究者對於個人或一個世代群體,其政治 態度或行為改變的一個良好解釋途徑。然而,我們卻也不能忽略世代中存在著男 女性別對政治、社會及歷史事件的不同感受,因為不同政治世代確實存了不同的 性別意識。關於世代的劃分,雖無一定的劃分依據,然而,在劃分民進黨黨工世 代之前,也須先將過去台灣民主化歷程所經歷的重要事件、不同時代的台灣婦運 經驗,以及關於民進黨的重大歷史事件應有其基本的脈絡了解。同時,本文也針 對整理出來的外部事件因素,可能影響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看法做一理論上的初. 治 政 步解釋與建構,而這些背景脈絡敘述如下。 大 立 ‧ 國. 學. 一、民主化歷程、民進黨發展及台灣的婦女運動經驗 關於台灣婦女意識的抬頭,國內研究普遍首推 1971 年呂秀蓮提出的「新女. ‧. 性主義」為起點, 24新女性運動的提出,挑戰了台灣傳統社會存在男尊女卑的父. y. Nat. io. sit. 權結構。然而,1979 年的美麗島事件將呂秀蓮提出的兩性平權觀念,暫時中止. n. al. er. 了一段時間(王雅各,1999;呂秀蓮,2000a;李元貞,2000;范雲,2003a;楊. i n U. v. 婉瑩,2011) 。因此,雖然在 1970 年代台灣社會整體的性別意識,仍在傳統的父. Ch. engchi. 權意識下發展,但不可諱言的呂秀蓮在 70 年代的發聲,對於台灣日後的婦女運 動有著不可抹滅的歷史影響。 在政治層面上,1970 年代的台灣由於還是處於威權統治階段,一般民眾的 政治參與仍然有許多限制,遑論參與「黨外活動」 。 25然而,黨外運動在 1970 年 代末期的美麗島事件達到高峰後並沒有因此沒落,因為在《美麗島》雜誌被查禁 24. 所謂新女性主義指的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與一種力量。呂秀蓮(2000a)書中提到,這是 順應時代潮流的產物,也是主張兩性社會和諧應以男女實質平等為基礎,更是要消除傳統對女子 的偏見,再造女子獨立自主的人格。 25 1970 年代有許多黨外活動事件,呂秀蓮(2000b)認為,1960 年代的「自由中國時代」以及 1970 年代末的美麗島事件,是當時黨外運動最具代表性的兩波事件。因為敢於公開對抗國民黨,使這 兩波反對運動對台灣政治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是美麗島事件,主要透過辦雜誌與參加選舉 兩種途徑來反抗國民黨的意識推衍。 21.

(31) 後,其他黨外雜誌在當時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市面上發行,如《新潮流》 、 《關懷》、 《蓬萊島周刊》、《台灣潮流》等(鍾年晃,2001:187-188)。由此看來,雖然當 時社會有著高度反對威權統治的聲浪出現,但對當時的民眾而言,黨外活動或相 關的政治活動,仍然都被視為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行為。 經歷過黨外活動的高峰後,在台灣民主化的歷程方面,1980 年代也扮演了 重要的關鍵年代。因為在 80 年代中期,台灣社會更興起一波波社會運動風潮, 議題環繞環境、勞工、原住民、婦女、反核等,這些反對力量透過集體行動的方 式,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形成了政治與經濟領域改變的壓力(張茂桂、鄭永年,. 政 治 大 年 9 月 28 日正式成立,政府也於 1987 年宣布解除長達 38 年的戒嚴令,乃至 1988 立 2003)。因此,80 年代的台灣政治有了巨大變革,其中包含民主進步黨於 1986. 年台灣開放黨禁與報禁,正式進入民主化初期階段。. ‧ 國. 學. 若從台灣婦女運動角度考量當時女性經驗,范雲(2010)指出,婦女新知雜. ‧. 誌社成立後,「在仍然政治高壓的八 0 年代裡,聚合了所有對父權體制有所覺醒. y. Nat. 並渴望有所改變的女性。」特別是在 1987 年當政治解嚴後,台灣在當時開始出. er. io. sit. 現許多新興的婦運團體(王雅各,1999;范雲,2010)。而從婦女運動的浪潮劃 分,解嚴後的台灣常被許多研究者歸類為第三波婦女運動時期(范雲,2003a)。. al. n. v i n 換言之,1980 年代中期的台灣,無論從民主化角度、民進黨重要事件或女 Ch engchi U. 性經驗的立場觀之,都包含了重要特殊意義。這樣的特殊意義,對於政黨及黨工 而言,便可能產生若干的影響。首先,就民主化歷程中宣布解嚴的歷史事件中, 對政黨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使台灣政黨的籌組合法化,政黨不再被視為是體制外 的非法組織,因此參與其中的人無論是政黨的領袖或是工作人員,便不再像過去 戒嚴時代,需要隨時擔心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會面臨牢獄之災。 對於經歷過這樣歷史事件的黨工而言,參與政黨工作便可能與過去有著不同 的期待與看法。其次,在過去性別關係長期不平衡的發展下,宣布解嚴後的婦女 團體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新一波女性意識的抬頭,雖然婦女運動在此階段尚未有 顯著成果。然而,婦運組織的蓬勃發展,對於婦女社會地位的提升仍有一定幫 22.

(32) 助。26同時無形中也影響著社會上對於女性參與工作,或甚至參與政治有更大的 接受度。因此,婦女團體興起導致女性意識抬頭的社會氛圍,將使女性角色不再 只侷限於私領域中,也可能使女黨工對參與黨務工作時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除了 1980 年代是關鍵年代外,1990 年代也是值得關注的年代。1990 年代開 始,婦女團體所追求的性別正義,已逐漸透過國家體制上的法律修改,累積相當 豐碩的成果,例如民法親屬篇修訂、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楊婉瑩,2011) 。 27 此 外,李元貞(2000)也提到,1990 年代開始關於台灣婦女的參政門檻在當時也 有一番討論。28與過去相較不同的是,90 年代的婦運訴求開始多元化,更朝同志. 政 治 大 工作的女性黨工而言,女性對於工作乃至於對於政治的看法,也可能比起過去 立. 議題、性解放及女性的身體自主權等議題發展,在此發展脈絡下,對於參與政黨. 1980 年代解嚴前將有著更多元的看法。而在台灣民主化後,90 年代的台灣社會. ‧ 國. 學. 也逐漸朝向更自由化與多元化發展,期間舉辦多次選舉,如 1991 年國民大會代. ‧. 表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 y. Nat. 另一個關鍵時間為 2000 年,因為在第十屆總統選舉中,時為民進黨正副總. er. io. sit. 統候選人的陳水扁與呂秀蓮,以得票率 39.30%贏得第十屆總統大選,29創下台灣 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結束了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執政地位,在婦女經. al. n. v i n 驗上也成就了第一位女性副元首 。在此階段中, C, h提供了女性參政更多的想像空間 engchi U. 執政或在野的政黨角色,便是可能影響黨工對黨務工作看法有所差異的因素之一, 因為民進黨在 2000 年以前,是一個監督政府最大的在野黨,而取得政權後,其 角色轉變成一個讓政府運作的執政黨,從在野到執政這之間,政黨所能掌握的資 源相差非常大。 26. 1980 年代對於台灣婦女運動重要的原因,李元貞(2000)文中如此敘述, 「自 1984 以後,由台 灣婦女自己組成的新興的民間婦女組織陸續出現,像由離婚婦女組成的晚晴協會、家庭主婦組成 的主婦聯盟、參加民主運動的進步婦盟、婦女新知雜誌社成員協助成立的台大婦女研究室等,使 得台北市的婦女積極活動起來,逐漸形成一股新興的婦女自主的社會力量。」 27 李元貞(2000)對於 90 年代的婦運成果,更直接用婦運「開花與結果」來形容台灣婦運在 90 年代的成就。 28 相關討論如黃長玲(2001)便認為,台灣應該從原始憲法的婦女保障名額,修改成婦女團體所 提出的性別比例原則的看法。 29 中央選舉委員會(查詢日期:2012 年 12 月 27 日) 。 23.

(33) 一般而言,執政黨因為掌控國家機器,擁有龐大的國家行政資源,且對行政 官員的任命亦有相當程度的權利,比起身為在野黨的時期,能有更多有形或無形 的資源來輔助政黨運作。從黨工的角度來看,由於政黨所能運用的資源有所差異, 因此做為執政黨的黨工與做為在野黨的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與意義上,便 或多或少會產生差異。 另外,在性別意義上,前副總統呂秀蓮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副元首,也直接 打破過去女性無法或沒有能力參與政治的傳統思維。因此,在性別思維更為平等, 同時民進黨的政黨角色轉化為執政黨的雙重影響下,黨工對於黨務工作的認知與. 政 治 大 民進黨而言,有著重要的發展意義。 立. 想像,便可能朝向更為開放的態度認知。故 2000 年總統大選的結果,特別對於. 時序推移,經過長達八年的執政後,民進黨在之後接連兩次的總統大選紛紛. ‧ 國. 學. 敗北,2008 年總統選舉後,民進黨重回在野黨角色,台灣政壇進行第二次政黨. ‧. 輪替,國民黨取得執政權,而 2012 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首次推派出女性總統. io. er. 提出「台灣第一女總統」之競選口號。. sit. y. Nat. 候選人蔡英文參選,在當時的社會氛圍與選舉後期中,不乏看到蔡英文陣營不斷. 因而本研究認為,此次大選的意義,不只民進黨想要取回執政權,在社會整. al. n. v i n 體的性別關係上,由於蔡英文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對於女性參政將有 Ch engchi U. 更大的鼓舞作用。同時從當時民調資料來看,國、民兩黨候選人在選前似有五五 波之態。 30某種程度而言,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女性擔任總統職位,並不是如此排 斥,民眾在性別意識上或許與過去的保守思維相比已悄悄產生變化。 31不過,雖 然如此,最後國民黨籍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仍以得票率 51.60%獲得連任,32繼續 穩固國民黨的執政。在連續兩次總統大選的挫敗下,2012 年便成了民進黨另一 個關鍵的年份。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世代影響女性黨工對於政黨工作的看法,主要有兩 30. BBC 中文網新聞:台灣總統選舉公布最後民調和預測(查詢日期:2012 年 12 月 27 日) 。 不過,這樣的說法,仍有待相關的實證資料佐證,本文提供的是一種初略的看法。 32 中央選舉委員會(查詢日期:2012 年 12 月 27 日) 。 24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rantz [7, 8] 等人的工作。 本 講就是參考了上述的文獻, 尤其是 Minda 及 Schober 與 Krantz 的工作所寫成的。 這樣寫法 的優點不僅是化簡了

對稱(symmetry) ⇐⇒ 不變量(invariant) ⇐⇒ 群 論(group theory) 挪威 數學家 Sophus Lie 在聽過同胞數學家 Ludwig Sylow (1832∼1918) 介紹 Abel 與 Galois

八、參加本要點領取臨時工作津貼者,其工作期間不併入參加就業促進津貼

4.6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那麼國民黨和 共產黨是否志同 道合?有否合作 空間?」(學生 可就一己所知作 答,然後再細閱 工作紙的資料作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策 – 引導資源 促進參與與發展 訂立「 財政預算 」政策 1.3 應對學生人口下降 – 訂. 立處理超額教師機制 凝聚團隊及擴充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