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復原力理論之探究

從 1990 年代起,正向的心理學逐漸開始流行,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傳統心理 學,從病理角度看問題的觀點提出挑戰及批評。Budman 和 Gurman(1988)提到,

如果從挫敗的經驗當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結果仍然會是挫敗的。這個論 點一針見血的點出了傳統病理學為人詬病之處,也就是認為人的問題是疾病,只 要疾病存在問題就無法解決,就會重蹈覆轍失敗的經驗。後來心理治療從負向觀 點轉為正向觀點,去探討和解釋個體的行為,不再將困難視為疾病,也因此慢慢

21

廣為被人接受,在心理學界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Seligman 和 Levant

(1998)就提倡心理學應該去重視快樂、健康的情緒,並強調正向的主觀經驗、

正向的個人特質及正向組織的科學,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預防病態的發生。復 原力(resilience)的探討,就是其中一股呼應正向心理學取向的知識理論。而 Newman(2002)對復原力功能的論述,正好與 Seligman 所推廣正向心理學的價 值相呼應:「建構復原力的效益,遠超過只是幫助人們感覺更好,還可以幫助人 們減少與預防壓力,並且藉由加強相關的保護因子(例如,與人連結、樂觀等)

來提升復原力,還可以使人們得到健康、延年益壽。」。

本研究探討失智症主要照顧者面對逆境經驗的復原歷程,就是希望能夠整理 出主要照顧者們在面對照顧的逆境時,如何走過的經驗,以幫助更多有類似需求 的照顧者,減少和預防負面生活對其身心健康的影響。為了達成研究目的,研究 者將在本章節中去探討復原力的相關概念及理論,包括了復原力的發展、定義、

內涵及各式復原力運作的模式。

壹、復原力發展脈絡

復原力的概念在 1950 年代開始出現,源自於一群高危險群兒童與青少年其 負面生活的影響探究。1955 年,Werner 和 Smith 對一群父母罹患精神疾病、父母 離婚、家庭失和、貧窮等困境兒童進行研究,結果意外發現這些孩童儘管面臨多 重的負面生活經驗,仍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長大後成為有愛心、有能力及有自信的 成人。這個結果讓心理學家開始去思考,傳統探究家庭危機對成年後影響的因果 關係究竟成不成力,並開始轉而去尋找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處於危機的個體,

後天仍能克服困境,達成正向適應(蔡群瑞,2002),這正是探討人類正向適應 歷程的一個新里程碑。

早期的復原力研究,將復原力視為一種能夠協助個體適應壓力情況或異常環

22

境的個人特質,當時是用來描述自壓力下及受虐狀況下存活的人(Block & Kremen, 1996),後來更變得廣義而多元,例如:從疾病、沮喪、不幸中恢復的能力或力 量、從創傷中恢復並成功地調適負面的生活事件、逆境中的復原力(蔡群瑞、蕭 文,2004)、在多種情況下不懼危機因子而存活下來並達到成功(Early & GlenMaye, 2000)等,這時候所探討的焦點是將復原力視為正向適應的結果,加以理解保護 因子對復原結果影響的因果關係。上述是由心理學的脈絡(psychological context)

的觀點來看待復原力,綜合上述可以看出,過去心理學多半關心的是心理缺陷與 精神疾病,將注意力放在探討當事人目前有的問題、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不足之 處,忽略了當事人本身具有的能力與力量,所以過去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觀點,

要瞭解一個人的心理運作過程有其困難性;而復原力的研究則是去探討與找尋能 幫助個人在面臨危機或困境中,仍然屹立不搖、堅持一致、不受到傷害的原因。

因此後來 Mrazek 和 Mrazek(1987)提出復原力不僅只是一種個人特質,它 更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是二者交互作用後的產物,亦即以生態脈絡

( ecological context)的觀點來看待復原力。Luthar 和 Cicchetti(2000)則指出,

復原力不只是一種人格特質或個人特質,它也意欲反映出當個體身陷困境時的一 種正向適應的歷程,而此種正向適應可能是來自於個體內在因素、外在環境因素 或二者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因此,Luthar 和 Cicchetti 將復原力定義為是個體 雖然歷經顯著的困境或災難,卻仍表現出正向適應的一種動態歷程,其後的 Masten(2001)也有相似的見解。而國內自 2000 年起運用復原力概念進行論文研 究的文章看來(曾文志,2005;蔡素妙,2003;蔡群瑞、蕭文,2004;蕭文,2000),

大多是支持生態系統的觀點。

呼應上述其他研究者所整理過的分類,復原力的概念形成後,從它的發展脈 絡可以去界定出三個主要的研究焦點:第一,去探討個人特質與能力的展現,了 解其與復原結果之間的關聯;第二,探討個人在因應困境中的能力展現過程;第

23

三則是探討個人因子與環境因子相互影響的過程。研究者認為,近代復原力概念 之所以大多支持生態系統的觀點,是因為過去的研究視復原力為個人特質,代表 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這樣的觀點彷彿認定了沒有這種能力的個人,面臨失 敗經驗時只能不斷的重複,這樣的復原力並不夠全面。而經過演變進化到生態系 統的觀點,不僅代表這個概念是有在與時俱進,也恰巧與社會工作專業中,相信 每個人都有潛能的理念相呼應,認為人們只要有適當的刺激、學習,並與環境互 動,復原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也因為如此,研究者希望能夠透過探討復原 力,去了解失智症患者主要照顧者,在面對龐大照顧壓力的困境之下,如何與環 境互動,去培養或是發掘出自己的復原力來因應困境。

貳、復原力的定義與內涵

國內有許多以復原力為理論性探討的學者都曾經提過,復原力發展到目前為 止,仍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林清文,2003;曾文志,2005a;郭珮婷,2005;

蔡素妙,2003)。研究者認為這樣的現象與復原力本身的發展脈絡演變,及研究 焦點的轉換有關。故以下便從復原力的定義及概念分別詳述:

一、復原力的定義

研究者發現了復原力的定義,就跟它的發展一樣,是有階段性的發展重點。

呼應復原力概念的發展過程,早期的研究將復原力視為個人特質及能力,包含了 個人身上的保護因子及危險因子;到了中期的復原力研究,重點則是在討論個體 因應壓力情境下的反應過程,而近代復原力的研究,大多則是支持生態系統的觀 點,將復原力視為一種個體與環境因子動態發展的過程。正因為復原力的概念與 時俱進,經過了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有了許多的定義存在,而我們無法去說何 種定義才是最正確、真正有意義的,所以導致了復原力的定義至今仍無法統一。

除了透過上述復原力的發展去了解復原力的定義為何至今仍無法統一,影響 定義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者在進行研究時,大多採取兩種觀點去歸納

24

復原力:一是將復原力視為是一種能力,二是將復原力視為個人內外在因子交互 運作的現象。從不同的觀點去解釋復原力,自然得到的定義就會有所不同,也因 此復原力仍有不同的定義。

(一)將復原力視為一種能力

能力觀點所解釋的復原力,正呼應了復原力早期的發展,將復原力視為一種 能力或是特質,通常這樣的能力或特質,會在個體面對危機時被引發出來,以協 助個體去因應或調適當下的逆境,使個體能夠再度回復到沒有危機的平穩身心狀 態(洪福源,2005;曾文志,2005a;蔡素妙,2003)。這樣的觀點在於研究保護 因子的功能,希望能夠藉此歸納出個人的個人特質或能力,在面對壓力情境時能 夠發揮功能的模式。由於此觀點認為保護因子是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和特質,並 不會改變,且只要擁有便能克服困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個人並不是擁有這些 特質後便能夠克服或調適困境,從此不再受干擾;而且也無法解釋在不同的困境 或是壓力程度之下,這些保護因子如何發揮功用,因此遭受質疑。

(二)將復原力視為個人內外在因子交互作用的現象

此乃生態系統背景的研究者,提出復原力是與系統相互作用的論點。曾文志

(2005a)認為,要對復原力有正確的觀察,應該要包含下列幾個面向:

1.個人人格特質和後天學習的能力因素 2.家庭或外在環境的影響因素

3.多因素和多層面的交互作用 4.動態發展的歷程

從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復原力的發展是發生在交互作用生態系統之中,也 就是由個體、環境、時間、處理困難的過程等多方相互運作而導致發展的結果。

而 Olsson 等(2003)則是進一步的解釋復原力運作的現象,個體只要主觀的對環

25

境感受到外在壓力和挑戰,就會自然的啟動回到平衡的動力,而這個動力就不單 是「擁有」復原力,而是會視壓力情境、挑戰的困難程度,變化不同的因應方式。

正因為如此,將復原力視為一種過程的相關研究,其任務不只在找出復原的潛在 能量,更著重了解個人或家庭在面臨危機和困境時,所出現的調適歷程或機制。

(三)復原力顯現結果是發現健康的因應策略:

強調復原結果是克服困境恢復良好適應的功能或行為結果。強調行為之改變 朝正向、積極的目標邁進(蕭文,1990)。

對本研究來說,研究者所認為的復原力定義傾向與「個體面對逆境時在壓力 和能力之間取得平衡的過程」,但不僅只於此,照顧者在體會到過去方法不可行,

對本研究來說,研究者所認為的復原力定義傾向與「個體面對逆境時在壓力 和能力之間取得平衡的過程」,但不僅只於此,照顧者在體會到過去方法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