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壹、高齡化社會

人口高齡化已是近年來各先進國家普遍所面臨的現象。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 訊服務網(2009)的人口統計資料依年齡區分可以發現,到民國 98 年底,台灣 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 245 萬 7,648 人,佔了全國人口的 10.63%,顯 示台灣平均約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名超過六十五歲的長輩,另外,依據行政院經濟 建設委員會(2010)對未來五十年台灣人口的中推估,至民國 110 年時的老年人 口,將到達 403 萬餘人,佔總人口的 17.00%;至民國 120 年老年人口估計會有 587 萬餘人,佔總人口的 24.7%,即將近每四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長者。以上數 據都顯示了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長,在加上近年來少子化的影響,所以社會與政府 都必須正視未來老年人口迅速增長而產生的相對現象。

貳、台灣失智症人口數

根據 2010 年全球失智症報告(國際失智症協會,2010),國際失智症協會 估計 2010 年有 3560 萬人罹患失智症,2030 年則增加到 6500 萬人,2050 年增加 到 1 億 1540 萬人。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是生活在中低收入的國家,這些國家也 是未來失智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區。

而台灣的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數可依台灣失智症盛行率去推估。台灣失智症協 會(2004)利用失智症流行病學研究學者 Jorm 所發展的成長評估模式,依據台 灣四個不同地區調查所得的盛行率平均值,經迴歸分析計算得出台灣社區失智症 盛行率:65~69 歲為 1.2%、70~74 歲為 2.2%、75~79 歲為 4.3%、80~84 歲為 8.4%、85~89 歲為 16.3%、90 歲以上為 30.9%(表 1)。而失智症主要發生在 老年人, 65 歲以上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大約每 5 歲增加一倍。因此,據民國 99 年 12 月底的人口統計資料(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10),台灣 65 歲以上老

2

人人口為 248 萬人,佔總人口的 10.74%,依失智症社區盛行率計算,社區中約有 12 萬名失智老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 5%(表 2)。而根據依人口數成長及盛行 率推估,到了民國 120 年的台灣,大約會存在 29 萬的失智老人,平均每年都會 增加 8 千 6 百名老年失智症患者。政府及社會若不採取行動,未來將逐步面臨家 庭與社會癱瘓的危機。因此,近年許多老人照顧也著重於失智症生活照顧之相關 議題。

表 1 台灣失智症盛行率

年齡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 歲

五歲盛行率 1.2% 2.2% 4.3% 8.4% 16.3% 30.9%

(台灣失智症協會,2004)

表2 台灣老年失智症人口數

年齡別 人口數

失智症 社區盛行率

失智症社區 推估人口數 65-69 歲 736,850 1.20% 8,843 70-74 歲 648,886 2.20% 14,276 75-79 歲 497,209 4.30% 21,380 80-84 歲 364,105 8.40% 30585 85-89 歲 173,270 16.30% 28,244 90 歲以上 67,573 30.90% 20,880 總計 2,487,893 124,208

(資料來源:表為研究者自行整理人口數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截至 99 年 12 月底;)

3

参、失智症病症照顧困難

失智症常因為被視為是老化的一種現象而被忽略,其症狀主要是以記憶力、

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 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邱銘章、湯麗玉,2009)。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其他型失智症包含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 症、 額顳葉型失智症。至於失智症的類型,則以阿茲海默氏症為主,約占 60%,

其次為血管型失智症(劉景寬、戴志達、林瑞泰、賴秋蓮,2000)。

同時,失智症是有其病程變化的,一般來說會呈現階段性惡化發展。初期階 段的失智老人經常出現記憶喪失,易讓人誤以為是單純的老化現象而延誤了治療 時機。初期症狀還包括了失眠、言語反應變差、恐懼和缺乏安全感、對旁人易怒 侮辱、抱怨、無理要求、不恰當的性行為、注意力集中困難、失去對人、事、物、

時間及地點的認知能力等等。逐漸惡化進入中期之後,可能發生遊走迷失,或慢 慢會出現精神錯亂狀態,亦容易產生疑心、恍惚、幻想等類似精神病症狀等問題 行為,此時就會讓家屬備受困擾且憂心如焚(黃惠玲、徐亞瑛、黃秀梨、陳憲宗,

2008;徐亞瑛,2008)。進入末期階段經常會出現視、聽力不良、行走失衡、泌 尿系統失禁等症狀,生、心理的功能明顯降低,並可能惡化至需要完全仰賴他人 照顧的狀況(葉炳強,1999;邱銘章、湯麗玉,2009)。雖然目前針對失智症已 經有部分症狀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來達到控制或是改善,但一般來說,失智症患者 最後多因為併發症狀死亡,病程約在 8 至 10 年之間(鄧世雄,2004)。

莊秀美(2008)認為由於失智症的不可恢復性,失智症患者的照顧成為家屬 揮之不去的夢魘,此外,要照顧失智老人的生活不僅僅是提供安養的需求,因疾 病所產生之生理及心理需求,亦為另一個照顧要點,尤其是面對長者日常生活的 照護,家人需要投注許多心力去應付,形成老人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家屬照顧者 在長期照顧的過程中,經常面臨了經濟困窘、家庭失和、社會關係隔絕等生、心

4

理上的多重壓力,而失去照顧的信心與耐性,甚至精神瀕臨崩潰,亦常導致失智 症患者的照顧者將個人情緒轉移到患者身上而憎惡老人的存在,進而對患者施 虐。

肆、失智症照顧者壓力

目前許多照顧者的文獻發現,大多都是在討論有關照顧者壓力。對於「非正 式的照顧者」(informal carers)而言,照顧是一種複雜的活動,照顧工作本身經 常是「具有壓垮性的」(overwhelming)、「令人吃力的」(demanding),

照顧者通常少有休息喘息的機會。根據英國「照顧者協會」(the Carers National Association)的統計,在英國約有7百萬人提供親戚、朋友、鄰居等規律性的照 顧工作,可是它卻經常被忽視(Boyle, & Chambers, 2000,引自郭志通,2006),

這種私領域及非正式的照顧經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且照顧者的需求也經常被忽 略。根據失智症的病程來看,照顧者在失智症患者確立診斷前急診斷後的需要不 同,確立診斷後,其需要是依失智症患者疾病的情況而異(伍碧濤,2006)。而 這也代表了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失智症患者時,其壓力是會隨著病程演進而有所改 變,產生不同的壓力,對生活、個人身心狀況、社交等層面產生不同影響。綜上 所述,失智症的症狀會隨著病程的變化逐漸加劇且無法回復,相對使得家庭照顧 者的照顧壓力也日趨沉重,自身需求也會隨著病程展現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故照 顧者本身的需求及壓力也是相當的複雜。

伍、相關研究的缺乏

研究者過去在大學及研究所的課程學習上皆修習了老人相關議題之課程,當 中也閱讀了相當多文獻在討論關於照顧者壓力、負荷的成因及因應方式,而從臺 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搜尋照顧壓力與照顧負荷相關概念之研究,可以發現近 10 年 來的論文約有 400 篇,可以算是相當受到關注的議題。除此之外,也有許多研究 是針對政府單位或是民間單位為了緩解照顧者壓力所提供的相關喘息服務在進

5

行。而喘息服務乃是從一種補償性的概念出發,讓壓力暫時得到緩解;這些是借 助外在的資源及力量來協助減輕主要照顧者本身的照顧壓力。

相對的,卻較少研究從失智症主要照顧者本身的「內部資源」著眼,也就是 從其內在「復原力」的觀點來進行研究,從照顧者的韌性、復原力等概念搜尋近 10 年的研究,約 200 多篇,其中並無針對失智症照顧者之韌性、復原力的研究。

在研究所課堂上的學習幫助研究者了解到,復原力乃是相信每個人內在都有自己 的潛能,並且信任人是有能力為自己找到出路的。這樣的觀點讓我在看到關於失 智症主要照顧者相關文獻時,會去聯想到台灣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在探討壓力成 因、使用喘息服務之現況、阻礙使用喘息服務之原因等,卻鮮少看到從主要照顧 者本身的「內在資源」方向出發的研究。內在資源指的就是照顧者的保護因子,

而保護因子會集合起來在各個層面發揮其功效,促成照顧者的復原。所以若能探 討照顧者的復原歷程,仔細去了解復原的機制,或許能夠瞭解照顧者在何種情況 下會產生復原,助人專業、政策等領域亦可從此層面著手規劃對照顧者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