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四節 轉捩點出現-開始復原

照顧者在逆境谷底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讓周遭人感到不舒服的情緒反應,而 且自己並不知道,但是自己不知道並不等於照顧者對於現狀沒有任何感覺,或是 對現狀感到滿意,研究發現照顧者其實是處在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下,不知 道自己該怎麼繼續走,也不知道繼續走是會向下繼續淪陷或是向上走出復原,所 以有時候會僵持在現狀,而現狀最後經常就是向下淪陷。所以,照顧者需要的是 一些契機、轉捩點,即便不可能把照顧者從悲慘的狀態中馬上拉出來,至少可以 提供照顧者一個改變的方向,或是一個改變的動力,從心態上促使照顧者去改變 現狀,讓自己邁向復原的道路。各個照顧者所面臨的轉捩點都有所不同,有的可 能是環境的刺激,宗教的影響,或是親友的提醒等等,但有一個共通點是轉捩點 會促使照顧者們去再次檢視自己目前的不論是照顧狀況、調適方式、所需資源等 面向,而當照顧者意識到自己並不甘於現狀,或是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時,開始 採取行動讓自己能夠「更好過」或是「繼續前進」。復原力便在此時開始運作,

正如同 Masten(2001)提到復原力啟動的時機可以從觀察個人所擁有的機會與選 擇的角度去看。因為在關鍵時刻的機會與選擇,往往成為個人的轉捩點,是影響 個人走想不同發展的重要因素。

壹、照顧者的復原轉捩點

社會工作所秉持的一個基本概念:人是獨特的,由此觀念可衍生出每個照顧

112

者在復原時的復原因子都不一樣,這跟照顧者的生活背景、成長脈絡及家庭關係 等因素有關,但即便如此,從鉅視的層面來看照顧者們應該會經歷一個類似的過 程,這也正是本研究最核心的研究問題:照顧者們在復原時面臨什麼樣的情況?

一、轉捩點

(一)家人的支持

家人的支持、傾聽與對話讓照顧者A從陷在自己無法停止的情緒緊繃中找到 出口,得以一點一點的漫漫抒發。

「就是有我弟弟…會跟我聊聊,結果他發現我就是只有陷在那邊,沒辦法說自己 想到要怎麼去解決這個情形時,給了我一些建議和想法…」

照顧者H在照顧的過程當中,認為照顧本身的壓力是可以適應的,反而是其 他的家人對自己的照顧工作有意見,同時最希望獲得支持的對象-先生,對自己 照顧婆婆所展現出來的態度過於冷淡,感到相當挫折與受傷而陷入低潮。而水而 載舟亦能覆舟,當先生的態度出現轉變,開始符合自己的期待時,H的主要壓力 開始減輕甚至最後消失。

「那次就是突然,他滿有回應的耶,我也覺得奇怪,哎唷,今天怎麼了,開竅了,

對啊,就是會跟我有討論啊什麼的…我就是希望他在我跟他講話的時候,能夠有

「我們」在討論事情的感覺,不要說好像每次都是我自己在報告那樣…」

(二)專業的協助

醫療專業的協助,雖然對有些患者家屬在醫療普及的情況下,並不會被界定 為一個特別的協助,但對照顧者A而言卻是最直接去緩解了因為照顧帶來的諸多 困擾。

113

「最後就是醫生又有幫我們調整了一下藥量和種類,然後才又慢慢爸爸的狀況又 緩和下來…才真的是想到說什麼叫做「術業有專攻」,專業真的是專業…」

照顧者G與母親由於家境並不富裕,無法以一人工作一人全職照顧爸爸的方 式來分工照顧工作,甚至假日兩人皆需要工作,因此爸爸的照顧對G來說是一項 沉重的負擔,因為爸爸三不五時便會有失控的情況出現,而在找到日間照顧與合 適的醫療方式後,能夠暫時的緩解G與母親對父親照顧上的困擾,讓兩人能有更 多的彈性去緩衝因為工作而無法負擔的照顧責任。

「後來就是有一些比較固定的治療…那邊的醫師幫他的症狀做處理的部分就是 處理的還不錯,所以慢慢的就有穩定下來…主要就是因為在醫療的部分,有找到 一個比較合適他的治療方式啦…」

(三)朋友的提醒

照顧者B在照顧責任上雖然是自己選擇扛下,擔心假他人之手照顧會讓婆婆 的病情快速惡化,選擇由自己繼續研讀、修習失智症相關資訊及照顧方法等等,

但其他家屬對自己的照顧方式頗有意見讓B最為不滿,同時因為照顧婆婆同住,

睡眠大受影響,體力不堪負荷。而在與同事聊天中無意的一句話,讓B開始思考 自己與婆婆的照顧關係,了解自己的困擾不是在「不想照顧」,而是因為體力透 支與其他家人的壓力下而「難以繼續照顧」,在釐清了這兩個方向後,B漸漸能 夠了解適當的休息會比一直與婆婆綁在一起,對照顧來的更有幫助,所以也學會 了自我放鬆。

「有個同事就是跟我說,反正得到這種病了,是不可能好的…啊既然都不會好 了,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累了就說累了,想出去放鬆一下就去放鬆一下,總

114

比自己也跟著垮掉好啊…」

(四)外在資源

照顧者C主要的壓力來源除了照顧工作的沉重,還有一大部分是不捨媽媽受 到失智症的折磨,對於自己無法給媽媽更好的照顧感到自責甚至認為自己不夠孝 順,請外籍看護也是在考慮許久、內心煎熬之下所做的決定,從研究過程中可以 了解C並不是一開始就直接找尋外籍看護的協助,外籍看護反而是C最後走投無 路的最後一個辦法,而C能復原成功主要在於外籍看護為媽媽帶來值得信任的照 顧,這對C來說是最重要的。

「後來當他同意要請的時候,…那時候就是鬆一口氣,你覺得說有人代替你了,

有人來幫忙了。…好像有個透明的我從自己的身體裡離開了,那個感覺真的是…

真的是很奇妙,真的就是從那次開始我才有那個「過了一關」的感覺…至少是個 機會,是個機會說讓媽媽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那我自己也可以說比較放得下 心…」

(五)過去的美好回憶

照顧者D藉由電視節目牽動自己過去與母親相處的美好經驗,而美好的回憶 大幅削減了照顧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與增強了D對母親症狀的包容力,促使D能 夠更正面去看自己與母親的照顧關係,也讓D更確定自己要照顧母親的意願。

「那後來就是有次電視就是隨便轉轉,結果發現有那個discovery啊、什麼動物 頻道的那種…真的是讓我有真的感受到放鬆的感覺,怎麼說,我以前也是常常出 國啊…就也會想到說以前也是跟媽媽去過很多很美的地方,享受過很多美食…因 為照顧的關係,開始會忽略了一些其實生活中還是不錯的美好的事…只要多想想 以前跟媽媽相處的那些很美好的回憶,就好像又有動力…」

115

(六)對照他人的不幸

E原本對於自己又要照顧公公,家中又有需要特殊照顧的孩子的情況很不能 接受,認為自己孤立無援,而家人的關心或是詢問對她來說反而像是指責,認為 家人非但沒有幫忙,反而還會找麻煩,後來在家人的「溫情攻勢」之下,漸漸放 下緊繃的情緒,再加上看到比自己資源更少的朋友,發自內心覺得「那才叫慘」,

心中的幸福感讓E能夠重新定位家人的行為對自己來說其實是協助而開始復原。

「最主要我是看了我那個朋友,那我就覺得說我應該要惜福了,我只是說困在家 裡,我還沒有像他們這樣公公整個癱在床上…看了好幾個以後,然後這樣子聽一 聽,我就覺得我們家這樣子其實還滿幸福的…」

(七)驚醒

照顧者F由於父親罹患失智症後的種種症狀,衝擊了自己過去的生活模式、

價值觀等,導致其遲遲無法接受父親罹病的事實,再加上家庭成員間的不和睦,

導致自己生活困頓,雖然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亦不能幫助F從面對父親罹病的事 實,直到因為擔任志工的工作上面臨能力不足,才驚覺自己困在低潮期太久了,

在知道只能靠自己、擔心與社會脫節後,力圖振作邁向復原。F雖然尚未整理好 自己面對父親罹病的情緒,但從驚覺自己與現實層面的脫節而產生了復原力量,

反倒過來幫助自己堅強起來。

「更讓我害怕的事,從電腦這個事情來看,我已經漸漸的沒有辦法去跟上了,我 現在是只能依靠自己了耶,我不像說其他人可能有家庭什麼的…如果就這樣脫節 了我真的會完蛋…」

對照於文獻中 Rutter(1990)提出了四個關於復原機制啟動的關鍵:危險因

116

子的影響減弱、負面連鎖效應減緩、自我效能與自尊的增加,及外在資源增加。

特別是提到了個體若是對危機的認知有所改變、或是能以較中立的態度去解讀所 面臨的危機。也就是說對危機看法的轉變或是出現正向適應的情形,皆有可能是 因為某些復原因子發揮了作用而促使改變。 八位照顧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轉捩 點,但其實加以分類的話是符合 Rutter(1990)所提出的四大關鍵。

貳、經過轉捩點之後的改變

照顧者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轉捩點而開始復原,復原的狀況也有快有慢,甚 至有的只是可能會復原,但不論如何,照顧者能夠復原不僅對照顧者來說是件好 事,對接受照顧的患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照顧者能夠以更正面、更積極的態度 來看待照顧工作及其他相關的事情,才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本研究一再強調 復原是一個過程,經歷轉捩點到完全復原這中間存在著一個過程,了解這個過程

照顧者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轉捩點而開始復原,復原的狀況也有快有慢,甚 至有的只是可能會復原,但不論如何,照顧者能夠復原不僅對照顧者來說是件好 事,對接受照顧的患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照顧者能夠以更正面、更積極的態度 來看待照顧工作及其他相關的事情,才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本研究一再強調 復原是一個過程,經歷轉捩點到完全復原這中間存在著一個過程,了解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