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三節 照顧者的後盾-保護因子

保護因子能夠緩和人們對壓力情境或長期逆境的反應,或補償危機的負面衝 擊,使個體的適應會比如果這些因素不存在時更為成功(曾文志,2005)。而照 顧者在面對伴隨失智症患者所產生的逆境時,往往沒辦法先知道自己會遇上什麼 困難,當然也無從「防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照顧者的保護因子將是協助他 們戰勝危機與逆境的重要關鍵。也因此本節將整理照顧者本身擁有哪些保護因 子,了解照顧者從逆境中走出的過程中有哪些助力。

91

壹、照顧者本身能力的維持

許多照顧者的基本特質及個性,讓他們面對逆境時,比較容易可以轉換境心 境,或是知道自己的個性是可以面對,像願意挑戰、有自信不服輸、開朗、主動、

自我調適能力佳、懂得情緒管理等。

一、照顧者特質

(一)不斷嘗試、挑戰

在不斷的嘗試照顧方法同時,有些照顧者會將照顧工作視為是一種挑戰,而 自己是勇於去面對,這樣的特質會讓照顧者越挫越勇。

「一直要勸他,一直要弄給他吃,可是他又不吃怕人家下毒,…後來就是慢慢抓 到,摸透一些他的習慣。」(照顧者B)

「對其實我的個性是,滿喜歡去做一些挑戰的事情,而且我很喜歡學習,我非常 喜歡學習,而且我的觀念比較新…」(照顧者H)

(二)有自信、不服輸

對自己有自信,面對困難的事情也不覺得是問題。

「我對我自己很有信心。」(照顧者F)

「…我做事是有一個按步就緒、而且我的思考比較周密,我都事前安排,做一些,

事情的安排,然後在接手新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推展的這麼順利。」(照顧者 H)

「我就不想輸啊,我不想輸而且我也不能輸耶。」(照顧者F)

92

(三)易釋懷

有些照顧者對於負面的情緒或是感受到的能量,有著比較容易釋懷的 特質,能幫助他們迅速消化掉負面能量,繼續面對照顧工作。

「不過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個性,有的人就是放的下心,…這跟個性也有關係啊,

對啊…」(照顧者C)

「我還滿算想得開啦,我看得很開。」(照顧者D)

「其實我以前是非常外向的,我待不住家裡的,我以前常常,還好我以前都有到 世界各地去玩。」(照顧者D)

(四)主動性

有些照顧者面對沉重的照顧工作,並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主動出擊,主動 去尋找一些資原來幫助自己,而不是枯等資源的進入,甚至是埋怨。

「我有去蒐集那個,我們殘障手冊不是都有那些福利嗎。」(照顧者B)

「…不用怕去面對他,但是要去了解它這個病。你如果了解以後,你自己在面對 就會比較好一點,你會適應好。」(照顧者B)

「…那時候我是沒有照顧,可是我就是看他們怎麼照顧,所以多少有一點知道怎 麼照顧…」(照顧者D)

「個性也是有啦,就是知道得去做的事情就會想辦法找一些解決方法,那看多了 自然就學的也多了。」(照顧者G)

93

(五)勇於求助

勇於求助對於照顧者來說好像很容易,但其實大部分的照顧者在開始照顧的 初期,有的會礙於「家醜不外揚」的傳統觀念,選擇自己默默的照顧默默的承受,

而不是在第一時間便尋求幫助,若能勇於求助將會對照顧工作帶來新的助力。

「遇到困難什麼的還是真的要勇於求援,至少不要害怕去問或是被別人知道。

」(照顧者E)

(六)未雨綢繆

從以前就是會為未來做一些打算及規劃,遇到家人罹患失智症的困境,也不 會只想說解決當下困境,會做長遠考量。

「我在想以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的時候…我就是開始有在找一些看是不是有兼 職的機會,還有就是比以前再更努力的工作。就是未雨綢繆吧。」(照顧者G)

二、照顧者的能力

(一)懂得情緒管理

在照顧上若遇到挫折或是憤怒時,有些照顧者比較懂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能夠先了解自己現在有什麼情緒,然後知道應該要怎麼去緩和,如此可以避免不 必要的衝突或是照顧壓力產生。

「你就離開現場,然後讓你的情緒緩和下來,就會比較好。」(照顧者A)

「有時候你需要把這些問題,把它講出來,那也是一種發洩,讓你講出來之後,

你可能就是心裡會舒服一點。」(照顧者A)

94

(二)自我調適能力佳

自我調適能力較佳的照顧者能夠因應當下的狀況去調整自己的狀態,也就是 比較能夠順應。

「但是我要自己要去調適啊,我要自己去外面走動走動啊。」(照顧者B)

「…所以我就看說自己整個都需要…需要改一改嘛。那像我之前是已經病了就來 不及了,那現在怎麼來…怎麼來補,就是我整個想過,整個生活習慣都還是要改 嘛。」(照顧者F)

(三)了解自己情緒出口的方式

懂得適合自己的方式調節壓力,轉移注意力,多與外界接觸,利用旅遊、上 課或做志工,放鬆及轉換心情。

「然後可能當下那個心情轉換,其實我覺得還滿重要的,因為畢竟你長時間一直 照顧這個頭腦不是很清楚的、情緒不是很能控制的。」(照顧者A)

「旅遊散心啊,有時候去上上課啊,有時候去做個志工啊,跟外面接觸,不是整 天都看在這裡,但是你還是早晚都要看,偶而假日放個兩三天假,我也放個兩三 天出去旅遊一下,我可以放得下。」照顧者(照顧者B)

「我喜歡看電視的旅遊節目,有時候看的很神遊好像我也去過了這樣。現在看電 視就是一個看旅遊,一個看美食。」(照顧者D)

「就是說其實我會比較知道我什麼時候,比較緊繃的時候,我自己會給自己一些

95

方法啦。」(照顧者H)

(四)積極因應問題

對於問題不逃避,積極面對處理,盡可能運用身邊資源及方式來協助處理照 顧中困難。

「那現在我們就是已經調適到說,如果電話響了,那我們就是趕快去處理或是幹 什麼的,不要在那邊,你擔心也沒有用。」(照顧者C)

(五)自我察覺

透過行為觀察了解自己內心面對事物的狀態,因此在與患者互動時,透過患 者的反應察覺到照顧的方式錯誤,懂得自我檢視,並且願意改進。

「我媽說我為什麼這麼兇的時候,我說我沒有啊,可是你檢視自己,倒帶一看,

真的,變成像是命令式的,我也是痛哭啊…」(照顧者C)

二、正向思考

面對逆境時,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思考,不怨天尤人,知足常樂,懂得接納及 接受現況。

(一)自覺比他人幸運

照顧者在看待照顧過程中的酸甜苦樂時,若自己覺得自己已經相當幸運,其 他人還有更多不幸的遭遇時,這樣的觀念可以緩和照顧者的負面思考。

「人家不是沒有例子給我們看,我們有捏,我們比別人幸運看太多。」(照顧者 F)

96

(二)懂得接納及接受

越早能夠去接納自己身為照顧者的角色,及家屬罹患失智症的事實,越能夠 幫助照顧者去認清目前的處境,好去面對挑戰。

「不要去排斥他,你還是要接納他。」(照顧者B)

「主要就是因為後來我們是接受了他這個生病的事實,所以就比較不會去想太 多,就是了解這是一種病。」(照顧者G)

「那就是當成既然都會來,就提早來而已,…但我想我們已經比別人更早能來面 對,或許之後也可以給別人一些這方面的一些幫助這樣子。」(照顧者G)

(三)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的態度能夠使照顧者比較不去計較那些分配照顧工作時的不公平。

「就是如果你真的什麼都要計較的話,那真的是計較不完啦,所以說這方便我就 是不太去計較,只要我媽媽快樂、我女兒快樂、我快樂,那就好了。」(照顧者 D)

「…所以在我們家我是覺得我還滿有福報的。」(照顧者E)

(四)往好處解讀

凡事往好處想,保持正面的心態去面對照顧工作,能夠讓照顧者有新的能量 去面對照顧中的挫折。

97

「我媽說我為什麼這麼兇的時候,…所以我媽也還是有在教育我。」(照顧者C)

三、個人價值觀

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標準,在面臨抉擇時的一項依據。

價值觀會指引一個人去從事某些行為,在照顧者面臨逆境時,心中的曙光。

(一)重視家庭觀念

重視家庭的組成、完整及角色分工的觀念,能夠強化照顧者去照顧家中長輩 的意願。

「因為我也是基於,愛,要維護我的家庭。」照顧者(照顧者H)

「我願意,因為…我想就是說因為基本上就是說因為我覺得,既然我跟我先生在 經營一個家庭,我覺得我協助他也是理所當然的。」照顧者(照顧者H)

「其實都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倫理道德,對家庭的觀念比較重。」(照顧者H)

(二)以身作則

自己身為榜樣的使命感,會驅使照顧者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認為是有價值 或是正確的一面,希望能以此當做孩子們的榜樣。

「就人家講的身教,你就是做給他看,這個就是不言而喻,他自己就看的到了,

所以你也不需要特別去教要幹麻啊,很自然的他可能就從中就看到。因為像我現 在回想那時候,我媽媽在照顧我爺爺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照顧者A)

「我覺得不如好好的照顧長輩,同時也當作對孩子們的一種教育,就算我孩子今

98

天的智能可能只有四歲,但不管怎麼說他就是看到了。」(照顧者E)

(三)使命感及責任感

照顧者的責任感會讓他們在照顧上不希望假他人之手,認為自己有這個使 命。

「因為有那種責任感,對啊,也不會說討厭,不是說推給妳的喔,我是自己要來 的喔,因為他本來住在小叔家那邊,我是自己給他要來說要來這邊住。」(照顧 者B)

(四)家人間自然而然應當互助

秉持著患難同當的觀念,認為家人間本來就應該互相支持、協助,好去維持 整個家庭的運作,所以覺得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事。

秉持著患難同當的觀念,認為家人間本來就應該互相支持、協助,好去維持 整個家庭的運作,所以覺得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