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相關研究⋯

壹、影響兒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 相關因素

我們瞭解從孩子哇哇落地後,兒童經由父母親的角色示範及行為模仿,還有 許多來自各方的外在資訊,像是學校、老師、親朋好友等,及威力強大的大眾傳 播媒介,如電視節目、廣告、圖書雜誌等,影響著兒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 等教育態度。性別角色觀念與態度並非只是受到先天性的因素所形成的,從社會 學習理論得知,兒童會直接透過父母、老師、同儕及一般成人等給予的獎賞、懲 罰,以及間接透過觀察學習和模仿,獲知男女角色的差異,進而學習到適合自己 性別角色的行為與態度(林秀芬,民89)。影響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 形成的因素極為廣泛,主要有父母與家庭、同儕團體、教師期望、大眾傳播媒體 等因素(林惠枝,民89)。國內許多學者(莊明貞與林碧雲,民86;楊清芬,民84;

謝小芩,民85)對影響性別角色觀念形成的因素之相關研究頗多,我們將性別角 色觀念分等幾個部份來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個人因素

(一)性別

性別是隱含在價值觀、符號、信念和身份的階層意識,亦是構成兩性不平等體 系的要素 (李芳如,民 90)。男性與女性皆可做許多類型的工作,然而在所有的社會 中,大部分工作皆因性別來分配責任。

Lennon與Rosenfeld指出在家務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強烈的性別隔離。男性負擔了 約70%在傳統上劃分為男性的工作;而女性負擔了約75%在傳統上認為是女性的工作 (引自Greenstein, 1996)。

在性別方面, 對性別角色外在形象的看法,男女是有別的; Hoyt 及 Kogan( 2001) 研究在大學環境中, 男性與女性對身體形象的滿意, 結果顯示,

在平均體重之上或之下的女性比男性更不滿意她們的外表。

在傳統社會裡,父母對於男、女孩家務參與,常因性別而有不等的要求,女 孩常被要求較多、較瑣碎、要花較多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家務(林生傳,民85)。

蔡惠娟(民87)發現,因為生為「女性」,於是從小便被教導成為一

個「女性」所應該具有的特質,這是父權體制下的現象。有的女性繼續複 製著這樣的父權體制,但有的則起而抗拒父權體制,進而找回了自我。

許多研究(胡真萍,民88;周淑儀,民89;張鈺珮,民87;賴友梅,民87;Jackson, Hodge, & Ingram , 1994)中都發現女性的性別角色態度較男性現代化、平等。而 在賴友梅的研究中特別提到,女性教師對性別不平等的感受比男老師更為強烈,

這或許是因為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有太多因為性別因素而遭受的差別待遇或歧視 經驗所導致。

綜上所述除了生物的性別外,更有後天社會所建構的性別角色期望的性別,

影響著我們的性別角色觀念是否平等與平權,因社會的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女 性在社會中似乎較男性易招受不平等待遇。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性 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是否會因「性別」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個人從出生開始最先接觸的環境,是社會化的首要來源,舉凡生活習 慣、智力發展、道德觀念等,無一不受到父母言教及身教的影響。「在孩子們的 社會化中,父母對男孩和女孩不但會有不同的對待,同時父母本身也會刻板地表 現出不同的角色,以提供予小孩性別分化的行為模式以供學習」(Scott-Jones &

Peebles-Wilkins,1986)。

個人在家庭中成長,父母的身教及言教是影響個體性別角色觀念最重要的因 素。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父母是個體認同和學習的主要對象因其教養子女的態 度,及子女對其認同與模仿,直接或間接形成子女的性別角色態度。

在家庭因素中,將分別從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父母婚姻狀態及母 親國籍等幾個部分,來探討其如何影響個體性別角色觀念的構成與發展。

(一)家庭社經地位

Shaffer(1988)認為,社經地位較低的父母似乎比社經地位較高的父母較具有 傳統的性別角色期望,而這樣的性別角色期望也影響著子女。因為社經地位較低 的父母從事的多是勞力的工作,母親則大多在家中整理家務及照顧小孩;而社經 地位較高的父母,兩人大都出外工作,且其所從事工作較無男女之分,因此,孩 子在耳濡目染下,性別角色觀念與態度自然會受到影響。

此外,高教育程度的父母親在男女兩性角色上,會比教育程度較低的 父母親,較傾向於男女平等(Shu & Marini, 1998)。

黃菁瑩(民87)探究台灣地區父母的背景與教育期望的關聯性,發現教育程度

越低者越有傳統性別角色觀,對兒子的教育期望高於女兒;教育程度越高者越有 兩性平等觀念,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較平等。

Carine、Jan 及 Janssens ( 1998) 研究母親的職業、教育程度與女兒性別角色 態度有直接關係, 母親的性別角色態度、孩童成長方式與女兒性別角色態度有 直接關係。

潘婉茹(民89) 認為母親的性別教養態度受到其教育程度、性別角色與原生家 庭性別教養方式的影響, 而不受年齡、居住地區、職業類別的影響。

Harris 和Firestone(1998)就發現母親投入就業市場並有較高學歷的話,其子女 會有較兩性平權的觀點。

白博仁(民88)以屏東縣三所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223人為樣本,發現國小 階段學生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已形成,刻板化程度有偏高的現象;低社經地位的 學生較高社經地位學生有更多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故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也 是影響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的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性 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是否會因「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 異。

(二)父母管教態度

父母會運用許多方法來使其子女社會化而符合性別角色,其中相當重要的是 父母本身對性別角色的態度,他們會依此來對待其子女以及做出回應,並且表現 出讓子女模仿學習的角色行為(劉秀娟,民87)。

(1)父母對待男女孩的觀點

幾乎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大部分的夫妻都比較喜歡生男孩,並且將這種偏愛 建立在假想的性別差異中(Steinbacher & Holmes,1987)。即使是嬰兒,父母親對待 新生男女嬰就有不同的評語;女嬰被評價是較男嬰兒纖細,美貌,較不強壯,較 敏銳,以及較嬌柔(Powlishta, 2000)。男嬰則被認為比較安定、比較強壯,而且比 較機警。

即使是醫院的資料顯示,男女嬰兒在健康及身體的測量上並無任何不同,父 母仍然假定這些差異是存在的。且父親比母親更常對新生兒採取刻板印象的評價 (劉秀娟,民87)。

(2)玩具和遊戲的選擇上

Maccoby 和Jacklin(1974)則發現,父母鼓勵孩子選擇適合其性別的遊戲,但不 鼓勵其選擇不適宜性別的活動。

父母在孩子兩歲以前就開始鼓勵孩子表現出與其性別配合的行為,讚賞孩子

從事與其相同性別的活動,而譴責與其相反性別的活動,甚至直接提供符合孩子 性別的玩具或訓練(Fagot,1978)。

(3)家務分工上

父母是子女性別角色發展中影響最大的因素,父母會透過對子女的角色期 待、自身家務分工的示範、對子女的家務指派等途徑,影響著子女性別角色態度 與性別行為的表現(黃月美,民87;張怡雯,民88)。

林翠湄(民78)針對台北市299 對雙親家庭所作的研究即發現,透過父母的性 別角色分工模式會影響國小兒童的性別角色態度。

(4)教養態度

林惠雅(民80)發現父母不僅僅引導孩子表現適合其性別角色的行為,當孩子 表現出不適合其性別角色的行為時,也會加以處罰,以遏止同樣行為再出現。

當女孩玩的是同性玩具時,母親就稱讚她們,但玩異性玩具時,母親就嘲笑、

干擾她們,男孩也得到相似的結果,特別是來自父親(Snow et al.,1983):

1、鼓勵男女孩玩適合其性別的遊戲,但卻有不同的要求。可以給 女孩洋娃娃和卡車,但是卻禁止男孩玩洋娃娃。

2、對男孩較嚴厲也較多處罰,包括身體上和口語上的禁止。因為 父親們普遍認定女孩是柔弱的,不宜體罰。

3、對女孩較和順,接受其獨立的行為,也常與女孩一同玩玩具,

或是提供玩具給女孩以資鼓勵。

張怡雯(民89)研究臺南市家長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學童學業性向、學科成就 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家長性別角色態度、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分別與學童性別角 色態度有顯著相關。

何青蓉(民75)發現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性別角色態度和國中生的性別角色態度 有正相關,亦即父母親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與性別角色態度愈趨向平等的,則其子 女的性別角色態度也會較趨向平等。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 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是否會因「父母管教態度」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三)父母婚姻狀態

Slavkin及 Stright( 2000)在研究上發現性別角色發展的差異,以單親母親為主 的家庭小孩( 包含男孩與女孩) 較雙親家庭中的男孩與女孩更具有傳統的男性特 質,但較少有女性特質。相反的,在雙親家庭成長的女孩較單親家庭更具女性化,

但是單親與雙親家庭的大學生,皆有相同的理想的性別角色。

戴麗娟(民92)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在單親家庭的子女比雙親家庭子女必需做

更多的家務工作。而在李星雲(民87)研究中卻發現,國小六年級階段,雙親家庭 比單親家庭分派較多的家務工作。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 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是否會因「父母婚姻狀態」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四)母親國籍

在黃尹杰(民91)的研究中指出,不同的兩性生活經驗對於兒童的兩性態度具 有影響,不同地區的兒童在兩性態度上也具有影響,而父母的社經地位也會對兒

在黃尹杰(民91)的研究中指出,不同的兩性生活經驗對於兒童的兩性態度具 有影響,不同地區的兒童在兩性態度上也具有影響,而父母的社經地位也會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