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 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 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研究"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俊華先生

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 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研究

研究生:魏惠鮮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2)
(3)
(4)

謝詞

兩年多的暑期進修歷程,在論文完成的同時,心中充滿感激與欣喜。欣喜著 已屆中年,記憶退化,辛苦付出終能完成論文,卻又對研究所的求學生涯點滴有 著萬般的不捨。感恩同學們的加油打氣,老師們良好的互動,期間有辛酸也有歡 笑,更有許多的感動,這一切都將成為我生命裡美麗的詩篇。

本篇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魏俊華先生,從確定主題至文章 的鋪陳、架構、循循善誘,老師公務繁忙,更抽空對學生不厭其煩的指導與協助,

有了老師的悉心教導,才有本研究的產生。也讓學生感受到學術研究中最佳學者 的態度與風範,在此我由衷的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其次,感謝二位口試委員 侯松茂教授及范熾文教授,對於論文內容愷切指正、提出精闢的見解與寶貴的意 見,俾使整篇論文更有條理、論述更周延。

其次要感謝的是新園國小陳現義校長的鼓勵與建議;同事們:明相主任、志 龍主任、天瑞主任、永坤、文雄、佩陵、夢嫻、瑞芳、秋萍、婉玲、美伶、怡芬 及炳堯對我的協助與支持;感恩協助處理問卷的各個學校的校長、主任及老師們;

感謝情意相挺的家雲;感恩爸媽、妹妹惠玲、妹婿炳文、弟弟光里對我的關懷;

更感謝兩年多來一路陪伴的同學們,特別是小叮噹家族的建榮、怡靜、清益,謝 謝大家陪我度過研究所熬夜苦讀的暑期生活。在這期間的相互勉勵、彼此打氣;

在研究進程中不時彼此提醒,調整步伐以確保論文進度能正常進行。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在這段期間的體諒與鼓勵,特別是先生金謀與三位可 愛的寶貝:汶羽、竹鎔、庭嘉給我的關心與體貼,更是令我前進的最佳動力。僅 以這篇論文獻給我摯愛的家人、朋友及所有關心我、幫助過我的人,這份濃濃的 情誼,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魏惠鮮謹誌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5)

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 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研究

研究生:魏惠鮮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 度等方面的現況、差異及相關情形。本研究採量化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性 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屏東縣公立國小六 年級學童為對象,分層隨機抽取27所國小,917名學童為調查對象,最後篩選有效 樣本共903名,利用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獨立樣 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多重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之分析,本研究結 論如下:

一、屏東縣高年級學童之性別角色觀念得分略低,刻板印象程度不高。性別 平等教育態度得分略高,趨於正向。

二、屏東縣高年級學童整體性別角色觀念會因性別、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 度、學校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男學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程度比女學童 為高;低社經地位學童比高社經地位學童為高;父母管教態度放任的學童比父母 管教態度民主的學童為高;偏遠地區的學童高於城市的學童。

三、屏東縣高年級學童整體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會因性別、社經地位、父母管 教態度、學校所在地及看電視時間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學童性別平等教育 態度優於男學童;高社經地位的學童優於低社經地位的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民主 的學童,優於管教態度放任的學童;城市的學童優於偏遠地區的學童;看1小時以 內的國小學童優於看3小時以上的國小學童。

四、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呈現顯著中度負相關。顯示學童性別 角色刻板印象程度愈高,其性別平等教育態度越趨於負向,反之學童性別角色刻 板印象程度愈低,性別平等教育態度越趨於正向。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以提供學校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方面、社 會教育方面及未來研究有關人員之參考。

關鍵詞: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性別平等教育態度

(6)

A Research of Gender Role Concept and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County

By: Wei, Hui-Hsien

Department of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Master Program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mainl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 differences and related data of gender role concept and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County. This research adopt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with tool of “questionnaire for gender role concept and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to make stratified sampling from 27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for 917 grade six students at Pingtung County, and there were 903 valid samples after screening. SPSS statistic software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ata gain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T test, independent one-way ANOVA, multiple post hoc comparison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score of gender role concept of senior students in Pingtung County was

comparatively low, with a slight stereotype, while the score of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was comparatively high, presenting a positive feedback.

2. The concept of gender role for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woul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e to gende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parenting attitude and location of school. In which, mal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lowe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receiving permitting parenting and students living in rural area had a higher level of gender stereotype than female students, high social economics status, students receiving democratic parenting and students living in urban area.

3. The overall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of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County woul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e to gender, social

(7)

economic status, parenting attitude, location of school and total hours spending on watching television. In which, femal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high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receiving democratic parenting, students living in urban area and spending within one hour per day on watching television would have a better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an mal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low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receiving permitting parenting, students living in rural areas and spending more than three hours per day on watching television.

4. The concept of gender role and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middle-negative relationship, which showed the higher level of gender stereotype perceived by students, the more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ey held, and vice versa, lower level of gender stereotype would lead to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this research made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as reference for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Gender Role Concept,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7 

第四節 名詞詮釋 ...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與實施 ... 11 

第二節 性別角色觀念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 32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態度 ... 44 

第四節 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相關研究⋯ ...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74 

第四節 實施步驟 ... 7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83 

第一節 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 平等教育態度的現況分析 ... 83 

第二節 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差異情形 ... 91 

第三節 高年級學童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差異情形 ... 109 

第四節 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的相關分析 ... 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結論 ... 127 

第二節 建議 ... 131 

(9)

參考文獻 ... 136 

一、中文部份 ... 136 

二、西文部份 ... 145 

附錄 ... 149 

附錄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問卷 ... 149 

附錄二 性別角色觀念量表同意書 ... 153 

附錄三 性別平等教育態度量表同意書 ... 154 

(10)

表 次

表 2-1 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參考綱要 ... 23 

表 2-2 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之核心內涵及課程內容 ... 24 

表 3-1 依學校類別分層取樣預估最少的學生人數和有效樣本數量表 ... 72 

表 3-2 正式問卷施測有效樣本統計表 ... 73 

表 3-3 父母職業等級分類表 ... 75 

表 3-4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計算方式 ... 76 

表 4-1 背景變項分配情形摘要表 ... 84 

表 4-2 學童性別角色觀念問卷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 86 

表 4-3 學童性別角色觀念問卷「人格特質」內容分析表 ... 87 

表 4-4 學童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問卷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 88 

表 4-5 學童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兩性平等的態度」內容分析表 ... 88 

表 4-6 性別角色觀念及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問卷現況分析統計表 ... 89 

表 4-7 不同性別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問卷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2 

表 4-8 不同母親國籍學童在性別觀念問卷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3 

表 4-9 不同社經地位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4 

表 4-10 不同父母管教態度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6 

表 4-11 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8 

表 4-12 不同學校所在地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9 

表 4-13 不同導師性別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問卷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 101 

表 4-14 不同看電視時間之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02 

(11)

表 4-15 不同背景變項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層面之差異綜合摘要表 ... 104 

表 4-16 不同性別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09 

表 4-17 不同母親國籍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10 

表 4-18 不同社經地位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11 

表 4-19 不同父母管教態度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表 ... 112 

表 4-20 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13 

表 4-21 不同學校所在地學童在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15 

表 4-22 不同導師性別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16 

表 4-23 不同看電視時間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117 

表 4-24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層面之差異綜合摘要表 ... 119 

表 4-25 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相關分析 ... 124 

(12)

圖 次

圖 2-1 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關係圖 ... 47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69 

(13)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 平等教育態度進行研究。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第二節 是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是研究假設,第四節是名詞詮釋,第五節是研究 範圍與限制。茲分述如後: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問題背景

在中國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這種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一直存在我們的 社會,男人要有英雄氣概並創造事業,扮演「工具性角色」(instrumental role),女 人必須相夫教子在家做個賢妻良母,扶助丈夫及教養子女,扮演「情感性角色」

(expressive role),必須為家庭犧牲自己的專長、興趣及工作是天經地義的(黃文山,

民95)。在馬英九先生就任總統時,媒體爭相報導,探討總統夫人的角色定位,

即是一種性別角色的期望。

如聯合晚報(民97年3月23日)網路上的標題寫著「美青姊酷」、「周美青好 MAN」、「娶妻當若周美青」,這場總統大選讓新的第一夫人的人氣紅不讓,讓 馬路上和網路上的選民,都對她另眼相待;周美青該不該繼續上班?一派認為她 應該做自己,另一派則主張她應利益迴避,辭去工作專心當第一夫人。周美青該 不該繼續工作?有人贊同說,當然繼續工作,「馬英九歸馬英九,周美青歸周美 青」。但不少網友認為應該辭掉工作或申請退休,「當你的下屬是第一夫人,你 怎麼管?」「從此以後他們銀行只能賠錢不能賺錢,不然都被視為圖利…」。 網 友們有人哀悼「一個女強人的事業生命已黯然消逝」,也有人希望未來的女人都 像周美青,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認真做自己」。

然而總統夫人周美青小姐最後終究抵不過社會輿論,必須考慮到利益迴避的 問題,只好辭去兆峰金控法務長的職位。她必須犧牲自己的學術專長,以迎合大 眾的期盼。而在他辭去工作後,媒體還是不斷評論,民眾以自己對以往總統夫人 的刻板認知,總希望他辭去工作後就必須做公益活動,以符合其總統夫人的角色

(15)

性質。難道總統夫人不辭去工作就不行嗎?難道總統夫人不參與公益活動就錯了 嗎?為何在追求兩性平權的現代社會中,這種性別刻板印象仍深植在每個人心 中?為何父權體制的枷鎖仍緊緊套住在女性的身上,不得翻身。

在校園或家庭裡存在許多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以致兩性不平等的現象,隨處 可見。在校園裡,課程規劃安排、環境布置,師生的互動模式,小至打掃工作,

男生大多指定為外掃區,女生則指派為教室掃區;掃廁所是男生的夢魘,清理教 師桌椅、幫老師倒茶水的,則一定要指派較「細心」的女生,而男生恐有打翻之 虞。而存在於家庭中,男生被教導要勇敢、不可以輕易掉眼淚,會被取笑,於是 男生一定要能承擔起家計、要有支撐起家庭的謀生能力(結果變成了賺錢機器),

而女生則被教導是要嬌柔、要坐有坐相,女生要整理家務、要學習服侍丈夫(結 果變成了家庭的奴隸)。其實兩性的權利與義務根本不平等,衍生了許多社會問 題。

在邁向二十一世紀時代,「兩性平權」是每一位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觀念和 態度,兩性平等教育是促使多元社會和諧進步的原動力。而兩性教育的內涵,在 莊明貞(民88)我國九年一貫課程《報告書》中論述:「兩性教育係多元文化教育的 一環,根基於對每一個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人生而平等,無分性別、種族、宗教、

社會階層、年齡、特殊性,都應享有公正平等的對待。」由此可知兩性教育是多 元文化教育的一環,需透過教育的歷程,使兩性在公平對待下,獲得均等的機會,

以發展個人的潛能。

性別平等議題在西方國家早已有論述,美國國會於 1972 年通過教育研究法 案之第九號修正案(Title IX 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s)增修條文名列「兩性平等 教育機會」法案,規定聯邦政府不得補助有性別歧視的教育方案,以消除教育上 性別區隔(discrimination)問題。而後在 1974 年通過女性教育平等法 (Women's Education Equity Act),並規劃無性別歧視的教師培訓計畫(Non-Sexist Teacher Education Project),目的為培育無性別歧視的教師及維護男女平等的教育機會。受 到立法的影響使美國許多州政府致力於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師資培育機構設置兩 性平等相關課程,並將兩性平等教育知能、技巧與策略列入師資養成教育的認證 標準之一,使學校的課程、教材及評量的性別歧視情況獲得改善

(Streitmatter,1994;引自王文玲,民 95)。

而瑞典一個落實社會民主的北歐國家,他們也是性別平權發展指數前三名的 國家之一,早自1955年開始,瑞典就實施中小學強制性教育。1997年設立「瑞典 國家女性史料中心」,是全歐最大的女性研究史料中心,更於1998年成立了「瑞

(16)

典國家性別研究中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7)。瑞典政府設有平等部(Ministry of Equity),其下設性別平等司,處理性別偏見的事務及建立相關制度。經由政府與 民間的努力,使北歐女性能夠在婚姻、職業、參政上享有相當平等的待遇(周淑 儀,民89;張玨,民88)。

然我國憲法第七條明文規定「人民無分男女,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憲法增 修條文第十條第六項:更提出「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 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在民國八十五年為重視婦女人 身安全及促進兩性平等,制定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繼之於民國八十五年行 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中將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列為其教改的重 要議題,更於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七日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皆是對於 性別議題重視的呼應(王慧鈴,民 92)。

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六年頒訂「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和「中小學 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提供各級學校推動兩性平等教育之 參考,為配合性侵害防治法之落實,規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安排四小時以上的 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含兩性平等教育)。

八十七年教育部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中,更明確指 出將資訊、環境、兩性、人權、家政、生涯等六大重要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

之後於民國九十一年公佈「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更為學校實施性別平等教育 提供法源依據。

民國九十三年六月「性別平等教育法」的通過施行,再將「兩性平等教育」

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使其所包涵的對象與範圍更為周詳,希望透過課程的 實施,讓性別平等教育的觀念能真正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面向具體落實 (教 育部,民 93) 。

綜上得知,性別平等議題成為歴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亦為人性尊嚴的必要條 件,廣受各國重視。然而性別刻板化與性別階層化,仍堅實存於學校、家庭、社 會各個層面之中,單靠立法的保障無法全面落實。兩性平權的理念及內涵如何做 有效的宣導、推動及落實呢?「教育」係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唯有透過教育的歷 程,改變人民的傳統刻板觀念,避免性別歧視,尊重差異與少數,各性別間相互 支持與包容,才能建立多元、和諧、友善、性別實質平等的文化與社會。

(17)

貳、研究動機

由於以上各項法令公佈後,各級學校因無完整、系統的兩性教材可循,性別 平等教育課程大抵上都採用在正式課程之外,添加活動與時間來實施,或在實施 某一科目時,適時融入兩性教育相關課程或辦理宣導活動。然而因「性別平等教 育」為一社會新興課程,大多數教師對其課程目標、內涵與教學方法皆感陌生,

但將兩性議題融入各學科,徒增添教師不少負擔,其實施效果不佳。由游彩勤(民 90)的研究當中顯示,目前學校所實施的兩性教育,多僅依教育部的規定,每學 年實施四小時 「性侵害防治教育」,有高達52.2%的問卷受訪者認為學校沒有落 實執行學校兩性平等教育計劃,可見兩性教育推行的成效不彰。

其實影響兒童在兩性教育中性別角色觀念形成的因素包括父母、學校(包含 老師、同儕、教材)以及媒體等(劉淑雯,民85)。我們很難改變父母親對孩子性別 的教養態度及電視媒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但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卻是我們可 以努力達成的部分。如何讓教師在不增加額外負擔的教學中,能針對不同年齡層 學童的性別觀念,設計適合的兩性平等課程,以落實學生的兩性平權的生活教 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研究者本身為國小教育的工作者,對於性別教育工作推動也有深切的期 許,故希望透過本研究能夠幫助了解兒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

作為未來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參考。此乃研究動機之一。

要營造一個兩性平等的社會,必須從教育著手。然而最基本的紮根教育實為 國小階段,正如謝小芩(民84)所言,小學有兩種特殊性,一是它是一種非常保守 封閉的場所,充滿著父權體制的意識型態;二是它是最根本、最基礎的教育,就 人數來看,它是金字塔的教育體系中受教人數最多的層級,幾乎每個人都經過小 學教育的洗禮,所以在小學階段給學生正確的兩性平等教育更顯重要。

國民教育是國家發展培養所需人才的基礎,也培育品質優良的國民,國民教 育是紮根教育,其義務教育的特質使每個人都必須在學校接受教育,同時,早期 接受的教育對人格的影響力更是深遠,因此在國民小學階段即接受性別平等教育 是當務之急,建立正確的兩性觀念比矯正被扭曲的觀念來的更有效果,而已經受 到扭曲的觀念更是需要教育來做「破」再「立」的工夫(高志芳,民93),因此,

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學生的性別迷思才有被解構的可能性,性別平等觀念的確 立才能從教學中被啟發。

而本研究設定為國小高年級學童,乃綜觀國內需多研究都以成人或老師的性

(18)

別角色角度論述(王佩玲,民92;周彥君,民91;周淑儀,民89;林佳慧,民95;

林珮萱,民92;陳凱筑,民93;楊美真,民96;蔡端,民94),較少以國小學生觀 點來研究(王敏如,民93;王慧鈴,民91;高志芳,民93;洪淑敏,民91)。

而以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出發,乃因國小教育乃國民教育之基礎,兒童的 性別觀念易於塑造改變。而高年級學童正值邁入青春期、叛逆期,如果能在此時 了解學童的性別觀念,如能藉由性別平權教育課程的實施,以導正其錯誤的性別 刻板印象觀點,有助於人格發展及建立健康的兩性互動模式,以追求和諧兩性平 等的社會。此乃研究動機之二。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 度,茲將擬達成之目的,具體分述如下:

一、分析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現 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性別角色觀念差異情形。

三、探討不同背景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差異情形。

四、探討屏東縣國小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相關情形。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以提供教師、學校及主管機關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參考。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待答問題,以利本研究之進行:

一、目前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屏東縣國小學童在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相關情 形為何?

(20)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待答問題,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會因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

1-1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2不同母親國籍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3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4不同父母管教態度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5不同父母婚姻狀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6不同學校所在地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7不同導師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1-8不同看電視時間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屏東縣國小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會因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顯 著差異。

2-1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2不同母親國籍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3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4不同父母管教態度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5不同父母婚姻狀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6不同學校所在地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7不同班級導師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2-8不同看電視時間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間具有顯 著負相關。

(21)

第四節 名詞詮釋

茲就本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名詞詮釋如下:

壹、國小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所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係指屏東縣立國民小學九十七學年度下學期 六年級的在學兒童,不包括特殊學校及特殊班級學生。

貳、性別角色觀念

性別角色觀念非單由生物性別所決定,而是經由模仿、觀察別人如何說和做,

學習而得。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依性別之差異,社會、文化加諸於個體的期待與 規範,包括男女兩性特質、行為、態度、思考模式與價值觀等。 本研究所稱之 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觀念,是指受試者在邱孟瑤君(民94)編製「苗栗縣國民小學五、

六年級學童性別觀念問卷」上第一部分「性別角色觀念量表」上之得分,內容包 括人格特質、職業志向、休閒活動(遊戲)、家務分工、學習能力等部分,得分愈 高者,表示對性別角色觀念刻板印象程度愈高;得分愈低者,表示對性別角色觀 念刻板印象程度較低。

参、性別平等教育態度

是指個人認為何謂男性與女性的適宜行為與對兩性角色的期望、偏好、認知 或取向,於性別問題上,所表現的一種正向平等的性別態度。本研究所稱之國小 學童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是指受試者在郭維哲君(民91)編製「不同教學策略對國 小學童兩性平等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上第二部分「性別平等教育態度量表」上 之填答的得分。此部分問卷分為三個面向,性侵害防治的態度、兩性關係的態度、

兩性平等的態度等部分,其中得分較高者,表示對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愈趨於正 向;得分愈低者,表示對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愈趨於負向。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限於人力、時間、經費等客觀因素,所受之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ㄧ、研究區域與對象

為具體瞭解國民小學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本研究的區 城以屏東縣為範圍,並依學校規模大小,採分層比率兼隨機抽樣方式取樣,並限 定為一般的公立小學,不包括私立小學。研究對象為屏東縣立國民小學九十七學 年度下學期六年級的在學兒童。

二、研究內容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內涵非常廣泛專精,為 顧及學童之認知程度,本研究之內容只針對人格特質、職業志向、休閒活動(遊 戲)、家務分工、學習能力、性侵害防治的態度、兩性關係的態度、兩性平等的 態度等面向的基本概念作探討,故在內容的推論上受此限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屬於量化研究為主,先探討有關的學童的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 育態度文獻分析,再以問卷調查法調查分析,作深入探究,最後歸納出本研究的 結論與建議。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以屏東縣為範圍,並限定為一般的公立小學,不包括私立小學之屏東 縣立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作為調查研究的樣本。其研究取樣的範圍未能擴及全國 其他地區,故研究結果在地區及年級之推論上受到限制,尚須藉由進一步研究才 能確認。礙於時間的限制,本研究只能以97學年度的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作為調 查研究的對象,無法了解不同年度的變化情形。

(23)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探討個人背景面向包含(性別)、家庭背景面向(母親國籍、家庭社經地 位、父母管教態度、父母婚姻狀態)、學校背景面向(學校所在地、導師的性別) 及 社會背景面向(每天看電視時間)因素等背景變項,其它背景變項不做過度的推論。

三、研究對象

進行本研究所使用之自陳性研究工具,難以避免社會期望效應。學童塡答自 陳式研究工具時,容易產生社會期望與其他主客觀因素影響,因而難免產生測量 誤差。且在填答問卷時,可能會與理解能力及作答態度是否認真有相當程度的關 係,對於受試者本身能力較難控制。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屬問卷調查法採量的分析,未能拓展至質的部分。其研究的結果只 能對事實的現況作表象的瞭解,而對兒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形成 的過程無法作深入的探究,仍有待輔以訪談、觀察或實驗教學等其他研究方法補 其闕漏。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蒐集與整理相關理論與研究文獻加以探討,以作為本 研究之參考依據。本章的內容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探討性別平等教育發展與實 施,第二節為性別角色觀念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三節為性別平等教育態度,第 四節為探討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間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與實施

本節內容共分為七個部份,分別加以說明。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性別平 等教育之意涵、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性別平等教育目標、校園中的性別偏見、

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與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現況。

壹、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

學童在人格發展與學習的歷程中,對社會文化所給予的性別期望與限制行為 是會全然模仿與吸收的。這種兩性間互動失衡的現象對兒童人格成長形成深遠的 影響,如否定或窄化其天生的興趣傾向與能力,更可能會使得他們無法充分發揮 自己的潛能(林惠枝,民89)。而兩性間不平等的現象成為全球各國普遍面對的問 題,所有國家莫不以致力於達成兩性平等為目標(教育部,民86)。

國內許多研究者(林惠枝,民89;周淑儀,民89;張玨,民85;陸穗璉,民87;

劉淑雯,民85;謝小芩,民85;蘇芊玲,民85)對兩性平等教育的研究指出,要達 到兩性實質的平等,必須從小紮根、從根做起。所以如果能透過教師於課程教材、

師生互動和教師期望、班級的學習環境上,傳遞兩性平等教育的理念和內涵,兩 性實質的平等才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乃是利基於人權平等的基本理念,希望透過 教育歷程,檢視生活中的性別迷思與偏見,以促進兩性的相互了解,進而包容多 元的差異現象,並使兩性擁有均等的潛能開發機會,進而培育相互尊重、欣賞,

以建構理性和諧的人文社會。它是一種適性發展的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是一 種生活教育、是一種機會均等的教育,也是一種多元文化的教育。它是基於人性 尊嚴的闡揚,了解人的基本權益,將人本主義的精神充份發揮,尊重每個個體,

使其能充份了解自我、發展潛能,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25)

貳、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

性別平等(gender equity)意指「能在性別基礎上免於歧視,而獲得教育機會均 等」。而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的意義,是指兩性平等教育關心因 社會建構造成兩性差異與限制發展的因素,並藉由剖析及修正不當的社會、文化 制度來消弭兩性間的不平等能在性別的基礎上免於歧視,而獲有教育機會均等 (莊明貞,民88)。

張玨與王舒芸(民86)認為兩性平等教育意涵中應含括兩個概念,即呈現與尊 重多元化,意即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歷程中,反省、反映並探討男女兩性生活體驗 經驗的差異,破除兩性不平等的現象,才能建構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精神的兩性平 等教育。

蔡培村(民88)指出兩性平等教育之意涵為透過教育來闡揚基本人權觀念,讓 學生透過自我覺察及反省的歷程來發展個人潛能並學習兩性間的互尊互重,以建 構平等的和諧社會。

謝臥龍(民86)認為性別平等教育的本質,應是讓受教者在學習歷程中能檢視 並解構自我潛在的性別歧視意識與迷思,認知性別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層面的異 同建構性別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新文化,始能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真諦。性別平 等教育並不是要完全強調相等,而是在解構社會文化中的性別認同、性別刻板印 象和性別差異,並發展出尊重彼此和他人的互動關係(蘇芊玲,民91)。

張志明(民92)指出性別平等教育屬於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環,是基於對每一個 生命的基本尊重,相信人生而平等,是不分性別、種族、宗教信仰與畛域的,希 望透過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展,促使各種「性別」在教育的公平對待下排除因生理 性別或性傾向所造成的障礙,使個體獲得適性發展的機會。

王珮玲(民92)則認為兩性平等教育的意義是透過提供一個不具性別偏見及性 別歧視的教育環境,使男女受教者能藉由反省並探討男女兩性生活經驗的差異,

以破除兩性不平等的現象,使「兩性」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發展潛能,不受到 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因素限制,促進男女在社會上的機會均等。

王文玲(民 95)認為性別平等教育不僅限於消除性別歧視、隔離或刻板印象而 已,同時也要兼顧教育品質的均等,學者認為所謂的教育均等不應只是以公平開 放的「入學」機會均等,還應強調入學後教育過程與教育內容的均等。

(26)

故教育部所稱性別平等教育,係指教師根據新課程綱要,學生對性別平等教 育的認知及日常生活相關之經驗加以結合,教師以社會多元角度的觀點日常生活 出發,引領學生共同討論,在家庭、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意識型態,希望透過

「教育」的歷程和方法,協助學生認知文化的多樣性, 導正學得正向積極的價 值觀、態度與行為,破除性別歧視、偏見與刻板印象,促進族群融合,同時以同 理心反思、關懷,如何重新建立新的性別平等觀念,期使能落實社會,達到真正 性別平等之教學活動(教育部,民89a)。

從Banks(1989)研究發現以下三方面,來界定「性別平等教育」的定義:

一、性別平等教育是一項理念或概念

兩性平等教育的概念或理念是透過教育,使男女學生在學校之中皆能獲得均 等的受教機會,期望由教育上的兩性平等,促進男女性在社會上的機會均等。

二、性別平等教育是一股教育改革

兩性平等教育是一股教育改革運動,係繼1950 及1960 年代少數族群爭取政 治及社會地位的民權運動後,如火如荼展開的女權運動;1970 年代許多女 性主義者積極為婦女爭取權益、主張在學校課程中納入女性研究相關課程。

三、性別平等教育是一個歷程

兩性平等教育是一個永不止息的歷程,其目的在改變社會結構,以及學校與 其他教育機構的文化,以便使所有的男女學生,都獲致學術成功的機會(引 自方德隆,民87)。

Voorhees(1994)認為兩性平等乃是對待兩種不同性別的人給予同樣的尊重 (treating people of both genders in the same manner)。因此兩性平等教育為解放性別偏 見與歧視之平等教育,幫助學生將自己從限制、規定、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性 別偏見中解放出來。即透過教育,學生將了解、思考並準備未來的生活,尤其是 男性與女性的生活角色、關係及生涯發展等議題(引自吳雪如,民92 ) 。 美國學者Klein(1985)曾在其主編《經由教育達成兩性平等》(Achu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手冊中,以社會、文化、經濟、心理等概念來倡導兩性平 等教育,其宗旨為:

一、「激發個人潛能,開創未來,並避免受限於當今社會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化印 象。

二、了解人群的基本權益,相互尊重,以減低並削除性別間的偏見、歧視與衝突。

三、經濟、文化、社會與教育等資源需合理而公平的分享,才可形成兩性和諧的 杜會。

(27)

四、兩性平等應建立在倫理道德與人性尊嚴的闡揚。

所以性別平等教育關心的課題,是社會建構造成兩性差異與限制發展的因 素。以期了解社會或文化制度不當設置而限制男女的發展,以謀求改善。因此在 對兒童進行兩性平等教育時,教育者首先要提昇其自省能力並引導兒童從日常生 活中覺察兩性的不平等,進而鼓勵兒童以更開放的心胸來看待兩性角色的多樣 性,才能重新建構兩性平等的社會(蔡培村,民88)。

綜上所述,總歸來說,性別平等教育之意義為:

一、機會均等的教育:不因性別之限制,在公正、平等的立足點上,充分發展兩 性之潛能,並使兩性權利和義務處於實質之平等。

二、適性發展的教育:針對個體在生理與心理上的個別差異情形,以公平公正的 原則,提供兩性適性發展的教育環境,以激發個人的潛能。

三、負責任的性教育:除了教導兩性心理與生理的各種知識之外,更應讓學生學 習為自己「性的行為」負責任。

四、尊重關懷的教育:去除性別的刻板印象,化解兩性誤解和對立,學習兩性 互相尊重關懷的態度,透過良好的溝通能力,營造兩性和諧的氣氛,共同建 立兩性平等互助之社會。

五、全人格的教育:學習自我反省的能力,認知自己所處的環境,了解兩性間的 偏見歧視與衝突,建立起自我的人格。並且教導兩性於生活中,扮演好人生 階段中不同角色,並進一步從事生涯規劃和終身學習,以達到個人自我實現 之目的。

叁、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

國內學者(張玨、王舒芸,民86;謝臥龍,民86a)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各 有不同的主張,綜合分析可以歸結出以下的內容:

一、性別歧視與偏見

二、女性的不利地位 (包括較低的職業收入、雙重收入) 三、女性的成就與貢獻

四、性別的職業隔離

五、兩性對家庭工作的合作與分工 六、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七、生理、心理與社會文化的性別差異與平等 八、兩性的相處之道

(28)

九、兩性經驗的差異

十、社會文化中性別階段與權力關係 十一、性騷擾與性侵害迷思

張玨(民87)則由高等教育中「性別與兩性關係」出發,提出性別教育應包含 底下之內容:

一、破除與導正性別刻板印象的偏見與迷思;

二、具備反思、分析、質疑與批判社會之性別角色意涵之能力;

三、具敏銳的性別意識,並能意識性別角色是社會建構的過程;

四、意識性別角色隨不同時代、文化脈絡、社會情境、生命週期與地域而有所差 異;

五、 瞭解兩性在社會制度中所受到之不平等對待與處境。

林佳慧(民95)認為性別平等教育之內涵所包含的層面為以下四點:

一、生理層面:包括生理結構、生理發展、性知識、性行為、性的衛生保健、懷 孕、生產…等。

二、心理層面:不同性別的認同(gender identify)與人格培養(personality modify)、性 與愛情的心理歷程、負責任的性關係(性的道德)、尊重與和諧的不同性別互 動關係。

三、社會層面:良好的婚姻與家庭觀念、不同性別的權利義務與法律關係、與異 性的交往和社交技巧、性侵害、性騷擾的瞭解與防治,以及色情與同性戀…

等社會議題。

四、教育層面:教師對性別刻板印象的察覺,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的知能與實踐,

以及教育單位提供性別平等教育之學習課程與教學環境。

綜上所述,兩性平等教育之內涵是在透過性教育、兩性教育與性別概念教 育,進而讓學生探索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脈胳,解構社會性別角色的偏見與迷失,

覺察自己的性別角色態度,並能發展出實質的兩性平等觀念,真正做到自我瞭 解、自我突破,學會與不同性別的人和諧共處,建立兩性和諧平權的社會。

肆、性別平等教育目標

依據教育部(民87)所提出的九年一貫課程,兩性平等教育之具體目標為:

一、促進個體身心發展

1.增進自我了解,發展個人潛能。

2.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29)

3.提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

二、增進社會與文化參與

1.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2.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3.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4.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三、正確認識自然與環境並適切運用 1.運用科技與資訊

2.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3.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育政策積極推動之下,民國93年總統正式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其 目的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人格尊嚴,以厚植 並建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至此,「兩性教育」正式更名為「性別平等 教育」,期使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更具法源依據及強制性。

民國93年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說明「為促進性別地位之 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 境,特制定本法」。其主要內容包含;確立性別平等教育之組織的法律地位與功 能、學校教育在師資、課程、教學、評量與學校環境等辦學要項應具備之性別平 等教育之內涵、品質與職責。同時明訂性別差異者之應受尊重,而為發展性別多 元文化無論校園空間、教材選擇、教學活動等在本法中都有所規定並要求建立機 制 (周麗玉,民94) 。

性別平等法的教育目標包含:

一、消極目標:消除性別歧視、徧見與刻板印象之傳統文化與性別限制。

二、積極目標:營建平等、多元,重視性別人權的友善文化與環境。

三、關切議題:性騷擾、性侵害之防治,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之專業倫理之要 求與事件處理之公平、正義(周麗玉,民94)。

林淑玲(民 93)認為,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是透過教育的歷程,解構性別社會 建構的迷思,破除性別偏見、歧視與刻板化印象、消除兩性角色的嚴密區隔、修 改不合時宜的社會制度與法令、培養尊重多元價值,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公平的立 足點上參與各項學習活動,激發潛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彼此尊重、互相 包容的性別平等觀念,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30)

綜上所述 「兩性平等教育」主要目的是在提出社會建構才是造成男女行為 表現與發展最大的差異;由此破除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化印象,修改不合宜的杜會 制度與法令依據,進而促使學習者能檢規自己潛在的偏見態度與法令依據,進而 促使學習者能檢規自己潛在的偏見,從而改善之;並能破除不當的性別社會建 構,進而改善與修正自我的態度、認知與行為,藉由社會制度合理而公平的分享,

才可能締造兩性和諧的杜會。

伍、校園中的性別偏見

一、教科用書的性別偏見

教科書是教學歷程中最主要的課程教材,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媒介,除了提 供知識,也扮演著傳遞文化和建立價值觀的角色。

在學校教育中推動兩性平等教育始於檢視教科書的內容,民國74年由師大黃 政傑、歐用生兩位教授啟其端,兩人針對國小「生活與倫理」課本中的性別問題 提出批評。民國77年婦女新知基金會繼之全面體檢國小及國中、高中的文史公民 等課程內容,發現兩性偏頗的問題相當嚴重。

教科書內描寫男性角色及活動較女孩多;女性被描述時,傾向在室內工作,

如家事之類。男女孩活動出現的特徵是以男性為社會中心,男生主動、女生被動 (林碧雲,民89;劉金珠,民88)。

國外學者Sadker(1994)發現女性在教科書中消失,教科書很少提及婦女的貢 獻,只有不到2%內容提及婦女;國內學者李元貞(民87)在檢視教科書的過程中,

亦得相同的結果,他發現男女在教科書中出現的比率太過懸殊(男性高估97.9%)。

Basow(1992)分析小學至大學的教科書,發現女性在教科書中出現的次數,隨 著年級越高,出現次數越少。男性傳記的數量多於女性傳記,且書中所描寫的男 女性格有刻板化傾向。

Weitzman 和Rizzo(1975)對小學一至六年級教科書作深入探討,發現男生角色 多元而豐富,女性角色刻板化,且越高年級,女性出現次數越少。

Ssdker 和 Sadker(1989)對於課程教材中常見的性別偏見的型態提出說明,出 現在課程教材內容中的性別偏見,主要有語文偏見、刻板印象、省略不見、偏差 失衡、違背現實與切割零碎等六種型態。

學校教科書對兒童思考方式、態度形成和人格發展的影響至深且鉅,若教科 書中充滿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扭曲和疏視女性角色與經驗,這種偏頗的教材不但

(31)

不能促進性別平等,反而複製與鞏固社會現存的別角色偏頗的現象(謝小苓與王 秀雲,民83;謝臥龍,民88)。

綜上所述,教育工作者要進行課程教材內容的檢視,避免性別偏見的一再複 製,消弭性別刻板印象,增進性別平等的意識型態,這是當前性別平等教育的首 要工作。因此學校透過教科書除傳遞文化價值之時,也應運用教科書教導關於性 別的價值與行為規範,去除性別刻板印象,消除性別歧視和偏見,編製生活化、

人性化、趣味化以及正確性別觀的內容來教導二十一世紀的國家棟樑。

二、教學行為的性別偏見

學童在發展與學習過程中,對社會文化所給予的性別配合與限制行為,會全 然模仿與吸收(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民88)。因此國小教師若對男女性別角 色存有刻板化的看法,或是對某一性別有所歧視,久而久之在與學生的互動中,

可能會在無形中,不斷將這些僵化的看法及價值觀念傳遞給下一代,如此對於兩 性平等理念的發展,將會困難重重,甚至是一代又一代的誤導下去(陸穗璉,民 87)。

據蔡端(民92)對臺北市縣的小學教師所做的研究顯示,男性教師對學生的性 別刻板印象較女性教師為高,年齡及年資高者對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也愈高,處 於縣轄市的教師性別刻板印象又較鄉鎮教師為高。

許祝齡(民89)研究指出教師對待男女學生不管在量的互動次數、質的互動方 式或不同科目乃至於工作分配上確實有差別。莊明貞 (民86) 指出,有研究顯示 教師傾向詢問男學生較為複雜、和思考性的問題,與男學生進行認知性的互動,

而詢問女學生的問題多為記憶性的、具體式的問題,符應了「男生長於分析、女 生善於背誦」的性別刻板印象。

Bossert(1981)研究發現,老師會問男生較高層次思考的問題,女生則被問及 較瑣碎的問題(引自周淑儀,民89)。

Lo 與Shieh(1992)以高雄市國小五、六年級班級為觀察對象,發現在自然課和 算術課時,師生互動情形明顯偏向男生居多,而在社會課與國語課課堂上,教師 則與女學生有較多的互動。這樣看來,教師先把男女性別的學習方向定位了,在 自然科等理工科目,女學生的學習機會減少了,而在社會科等文科的機會,男學 生的學習機會被剝奪了,這當然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的性向發展,使得男生偏向理 科、女生偏向文科,對男女生而言,這都是不公平的。而這也代表教師並未察覺 到自己性別角色態度的不平等(周彥君,民91)。

(32)

這樣性別偏見課堂互動正如Klein(1985)所描述的雙刃劍式的教學,缺乏性別 公允的師生互動不但剝奪男女學生相互學習的機會,更會因性別的因素而減低學 生參與學習的意願,也可能影響到學生未來學業、職業與生活方式的選擇。

綜上所述,男女學生會得到如何的互動機會,其實是取決於其教師本身存在 如何的性別觀念與態度。而無論互動內容、互動次數、或互動品質,教師常有意 無意的以刻板的性別角色來進行與學生的互動,他們複製與傳遞著僵化的性別意 識與角色,這將對學生造成莫大的影響。教育品質建立於師資的良窳;故兩性平 等教育應納入師資養成與進修課程,如此一來才能加強教師對兩性認知、兩性平 權的本質,內涵與重要性,並運用在教學上。

三、校園環境的安排

潛在課程中,如學校空間的規劃,也常出現性別歧視的問題,認為男生比女 生需要更多的使用空間,像男女生的廁所規劃便是一個例子,女生總是得忍著生 理上的痛苦,一一排隊上廁所,而男生卻可輕鬆地使用多於女生數倍的廁所空 間。此彰顯出學校中的設施以男生中心為考量,缺乏考量女性的特殊需求(畢恆 達,民87a;楊清芬,民85)。

學校資源分配呈現性別區分的現象,對男生偏好的運動器材設施(跑道、籃 球場、躲避球場)的補助款相較於女生運動器材(羽球場、桌球場、律動教室)的補 助款多。球場的地點往往距離教室較遠,而女生又被告誡不可以去較偏僻的地 方,導致在空間上,女生被歸於室內,而非室外(周彥君,民91)。

學校裡為了保護女生的安全,常會採取加強巡邏、加裝電子監視器等監控方 式,有學校甚至採用限制女學生活動的做法,使得學校變成監獄。在女生宿舍有 門禁時間的限制,男生宿舍卻沒有 (張玨,民85)。女生宿舍門禁的規定 是為了 保護女學生,事實上是一種對女學生自由與活動的限制 (畢恆達,民87b;畢恆達,

民89;王雅各,民87)。

在打掃工作上,女生負責的常為室內空間的清掃區域,男生負責的則是戶外 較為廣闊的空間;女生所負責的範圍常是面積不大、但必須一塵不染的地方 (如 校長室、圖書室),而男生所負責的常為天高皇帝遠的掃除區域 (如操場、器材 室),只要隨便把樹葉或灰塵掃到看不見的地方就行了(畢恆達,民87b)。

綜上所知,校園中存在著許多的不平等,有些是非常明顯就察覺得出來的,

但更多的是以潛在的、不著痕跡的型態滲入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當然也進入了 我們的生活裡。性別平等教育若要在校園中落實,首要覺察到這些不平等現象,

(33)

繼之是身為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須具備平等的性別角色態度,才能有所作為。而 教師處在父權體製遍佈的小學校園中,更該要反省與覺察自身的性別角色態度,

才能破除性別偏見的迷思及建立性別平等的教育環境。

陸、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

一、歷史脈絡

基於性別平等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周麗玉(民 94)提出以下說明 (一)第一波 婦女運動 (大約介於 1830~1945 年之間)

約後拿破崙時期重建與工業化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僅活躍於西北歐、北美以 及紐澳。對人「生而平等」之驗證不足,接受性別分工的現實與思想 (周麗玉,

民 94)。

(二)第二波 婦女運動(大約介於 1945~1975 年之間)

約經第二次大戰未期及其重建時期,全球化開始,解放殖民地,已有部份認 為男女無本質上的差異,開始要求機會均等,要求相同的機會與資源,「生而平 等」的人權概念,漸成為普世的價值(周麗玉,民 94)。

(三)第三波 婦女運動 (大約從 1975 至現在)

從 70 年代的社會自由化,探索社會的多元性質,開始解構社會架構,不但 要求相同的機會與資源,亦要求尊重少數與不同者的權益,對性別多元與差異的 理解、包容為此期重要的概念,要求合理的從政權與權力的分享。且成為國際間 的重要議題,例如,1975 年聯合國「婦女十年」、1979 年「消除一切對婦女歧 視公約」(CEDAW)、1995 年北京世婦會確認「性別主流化」為各國政策行動綱領、

2005 年檢視「北京宣言行動綱領」各國落實情況(周麗玉,民 94)。

二、台灣腳步

我國憲法第七條中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

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因為傳統社會文化對女性諸多不平等的刻板印 象及不公平對待,所以該條文實質上並沒有真正達到兩性平等的目的。

民國60年代:呂秀蓮推動新女性主義除了著書立論,還設立「保護妳」專線,

是台灣最早提出兩性平等理念者。

(34)

民國70年代:李元真等人創立「婦女新知雜誌」,推動婦運議題,為追求兩 性平等而努力。成立台大婦女研究室。

民國76年解嚴之後:「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是台灣婦運團體的濫觴。晚 晴協會、主婦聯盟等成立、清大、高醫成立研究室。

民國77年:兩性議題延伸至其他層面,如就學機會、人事結構、師生互動、

校園空間分配、學校安全與性騷擾等。

民國80年代:女權會、女學會、全女聯等、同志運動、大學紛紛成立相關研 究室。北高兩市及行政院成立婦權委員會。相關法令通過 民法親屬篇、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兩性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等。

新世紀:高師大、高醫大、世新成立性別研究所、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 立。各相關法案之落實與教育之實施。

三、我國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發展

民國 74年:有學者開始研究檢視教科書之中「兩性平等教育」的潛在課程。

由師大黃政傑、歐用生兩位教授啟其端,兩人針對國小「生活與倫理」課本中的 性別問題提出批評。

民國 77年:婦女新知基金會全面檢視國小至高中的課程內容,認為兩性偏 頗的問題相當嚴重,引起社會廣大迴響,提出「落實兩性平等教育」的呼籲。

民國 83年: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成立,開始研究進行教育改革。在中小學 教育之中,加入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而「兩性平等教育」正是其中的重要議 題。

民國 84年:婦女新知基金會向教改會提出「落實兩性平等教育」之建議,

除學校內之兩性平權教育之外,並擴及成人婦女教育。同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 立「兩性教育暨性教育委員會」,教育部並開始發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民國 85年:行政院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中明載「落實兩性平等教育」之政 策建議。彭婉如遇害,女性安全及兩性平等問題廣受社會重視,立法院於同年通 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明文規定要求中小學每學年實施八小時之相關教育。

民國 86年3月: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並規定地方、學校皆需成 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推動各級學校中的兩性平等教育課程。

民國 87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納入「兩性議題」,規定各科教學應依課 程指標,融入兩性議題。

民國 89年9月:教育部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將兩

(35)

性平等教育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成為六大議題之一。

民國 92年4月: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其中兩性議題部份,

明白昭示兩性平等教育的目標及核心能力為何。在兩性議題正式納入九年一貫課 程之後,兩性平權的理念於是更加為社會大眾所接受與推廣。

民國 93年6月23日:通過「性別平等育法」。9月:公佈之婦女政策白皮書,

推動性別主流化之政策。

民國 94年7月21日:總統府性別主流化諮詢顧問小組成立。

四、我國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歷程

為了順應國際多元文化的潮流,教育部於86年起已經開始推行兩性平等教 育。曾台芸(民90)指出,台灣兩性平等教育的發展,主要是從只重視兩性生理,

進而重視兩性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層面的進展,國內發展兩性平等教育的歷程,

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性教育

早期國民小學有關兩性方面的教育,主要是指性教育。狹義的性教育意指男 女的性別及兩性的關係中性器接合的行為;廣義的性教育則涵蓋了人身為某種性 別時,終其一生所有與此性別有關的學習經驗、思想、感覺和行為。其目的為:

(1)使受教者了解有關自己在性生理、心理和情緒等方面成熟過程的知識,消除 個人因性別差異和適應不同所產生的焦慮不安。

(2)幫助了解自己對不同關係他人的責任與義務,協助個人建立健全的人際關係。

(3)對性行為的道德價值有所了解,作為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4)提供有關性濫用與誤用的知識,使個體能保護自己免受生理與心理的傷害。

(5)提供一種社會服務的動機,減少因性產生的社會問題(教育部,民85)。

檢視早期台灣的性教育課程的發展,會發現在教材方面,內容偏重疾病預防 及治療,以性生理的解說為主,較欠缺社會及心理問題的探討並且在階層的銜接 上出現中斷及準備度不夠的情形,而且師資方面的訓練亦為薄弱,因此實施成效 並不彰顯(晏涵文,民82;張玨,民86)。

第二階段:性侵害防治教育

在現今社會各類性資訊充斥且快速傳播,以及隨著國內校園及社會上性侵害 事件頻傳,立法院於民國86年1月22日公佈實施「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其中第

(36)

八條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教育部 (民86)依據上述法令,頒布「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

作為各級學校推行性侵害防治教育的教學依據。此課程綱要主要的重點在於教導 學童性侵害的相關概念、防範技巧與危機處理,尚未涉及到兩性的關係及互動或 兩性相關權益等社會、心理層面上的議題(世新大學,民94)。

表 2-1 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參考綱要

目標 幼兒及低年級 中高年級

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1.尊重身體自主權 2.認識好與不好的碰觸 3.尊重隱私權

1.尊重身體自主權 2.認識好與不好的碰觸 3.尊重隱私權

4.認識性侵害的法律觀念 5.認識性侵害之類型及影響 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1.學習自我肯定

2.辨識危險情境 3.學習應變策略 4.管理恐慌情緒 5.強調加害防範

1.學習自我肯定 2.辨識危險情境 3.學習應變策略 4.管理恐慌情緒 5.強調加害防範 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1.學習受害應變及求助

2.認識求助資源 1.學習受害應變及求助 2.認識求助資源

資料來源: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教育部,民 86

第三階段:性別平等教育

教育部於民國86年3月7日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有關兩 性平等議題相關工作的策訂、推動、督導及處理;基於社會需求與時勢所趨,民 國87年教育部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將兩性教育列為重大議 題,明訂融入在各學習領域中實施。且於國90年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中明列「兩性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訂有課程綱要之內容,

期能透過課程實踐,使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得以往下紮根。核心內涵及課程內容(見 表2-2)。至此,兩性教育脫離理念或概念宣示的階段,轉而進入課程改革的實踐,

更期望藉著擬訂課程綱要的編訂讓兩性平等教育的觀念真正落實(世新大學,民 94)。

民國90年,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了兩性平等教育,強調生理、心理、社會等層 面的多重目標,對教師而言更是高難度的教學挑戰。教師在性別平等的相關知識 上,或許可以藉由更多的職前與在職進修以克服技術上的問題,但是存在於社會 中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與結構問題,也許才是兩性平等教育推行上最大的阻力 (林佩萱,民93)。

(37)

表 2-2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之核心內涵及課程內容

核心內涵 學習內容說明

一、性別的成長與發展 1.瞭解自我身心發展

2.瞭解人我身心發展異同,能接納自我,尊重他人 3.瞭解青春期兩性的成長與保健

4.培養終身學習能力與規劃生涯發展

二、性別的關係與互動 1.學習在家庭與學校中兩性分工與合作的方式 2.學習兩性供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3.運用理性的溝通和協調,以處理兩性問題

4.兩性在家庭、學校和職場中所負擔的責任與義務 三、多元文化社會中的

兩性平等 1.學習運用媒介,表達兩性平等的概念 2.瞭解並肯定兩性的成就與奉獻

3.設計促進兩性平等的方案

4.批判歷史與社會事件中兩性不平等情況 四、兩性權益相關議題 1.尊重人我均有自主權

2.勇於拒絕不合理的性侵害或暴力

3.運用各種資源,培養危機處理的技巧與能力 4.瞭解兩性權益及探索相關議題

資料來源: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教育部。民 90,6

由表 2-2 可知,兩性平等教育的內涵不止包括了基本的性教育及性侵害防治 教育,更納入了兩性性別意識或兩性相關權益等心理層面及社會層面的探討,其 目的在於涵養學童能具有多元觀點,察覺學習環境中不當的性別偏見及歧視並提 出解決的方法;進而能接納自我、尊重他人,積極地規劃自我生涯發展,建構兩 性分工與合作的相處模式(曾台芸,民 90),可見在我國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涵蓋 的深度和廣度上都不斷的擴張,以建立學生多方面的正確觀念和態度(世新大 學,民 94) 。

綜上所述,從歷史發展得知,各國人民對追求兩性平權的浪潮,受到世界各 國重視。性別教育在國外已是蔚為風潮,更透過相關法令,來保障男女及第三性,

在人權的起始點能達到公平。各國積極推動兩性平等的教育,是世界趨勢,是我國 所亟需,更是全民所需要。

我國國民小學兩性平等教育之發展,從檢視教科書開始,直到最近十年內,

才開始著重兩性平等教育的課程,就發展的時程來說是起步較晚,但是從推動各 級學校中的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到「性別平等育法」通過,在發展的腳步上,可以 說是相當快速的。課程內容從早期性教育生理知識的教授,到後來演變到性侵害 防治教育的課題,隨著時代潮流與民主浪潮的演進,九年一貫課程更將兩性平等 教育視為六大重大議題之一,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台灣的教育改革,至少就性 別的部份而言,已往前邁進劃時代的一大步。

(38)

性別平等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人權教育的一環。經由教育歷程來促進兩性 平權是極為複雜與困難的過程,其中不但包括教師、教材課程設計者、政策制訂 者、師資培育者等態度與信念的改革,更需結合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推動的力 量,才可能徹底落實兩性平等教育於各級學校中。如要徹底推動兩性平等教育議 題,落實兩性平等社會的目標,仍有多層面的努力必須加以配合,才不至流於零 碎局部、多頭馬車、資源沒有相互整合而無法竟全功的結果。

柒、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現況

一、國外性別(兩性)平等教育之施行現況

世界其他國家對於對性別平等教育也相當重視,並透過立法來實施性別平等 教育,以下舉出部分國家對性別平等教育的立法概況(立法院公報,民93;簡安 茹,民96)。

(一)美國

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9條規定:「禁止任何學校,不得基於學生的性別、

狀態,對招生、入學許可、課程及教育活動之設計、教育福利、參與課程之權利、

輔導、學生經費之補助、就業輔導、運動、教科書與教材、工作雇用等事項設限。」

1974年,通過《女性平等教育法》,其立法目的在於「積極發展性別平等教育資 源與教育模式」。

(二)英國

1975年,通過《性別歧視法》,其中專章處理兩性平等教育。

英國的性別歧視法最大的特點,就是點出對於性別歧視的兩大定義:分別為「直 接的歧視」和「非直接的歧視」二項。

直接的性別歧視:就是指當某人基於性別、相較於男性,在對待女性時,給 予較不利的待遇,則屬於直接的歧視。而非直接的性別歧視:是指對兩性在形式 上的待遇可能是平等的,但實質上對於某一性別是歧視的。

(三)澳洲

1984年,通過《性別歧視法》,專章處理兩性平等教育。

澳洲的性別歧視法是關於「以性別、婚姻狀態、懷孕、懷孕的潛在性(potential pregnancy)或家庭責任為基礎的歧視,亦包含性騷擾之歧視的問題。」亦即是「要 儘可能的認知到在工作、貸款、教育、物品設備和服務的提供、土地的分配、社 團活動和聯邦法律及計劃的管理上,禁止以性別、婚姻狀態、懷孕、懷孕的潛在

數據

圖  次
表 2-2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之核心內涵及課程內容  核心內涵  學習內容說明  一、性別的成長與發展  1.瞭解自我身心發展  2.瞭解人我身心發展異同,能接納自我,尊重他人  3.瞭解青春期兩性的成長與保健  4.培養終身學習能力與規劃生涯發展  二、性別的關係與互動  1.學習在家庭與學校中兩性分工與合作的方式  2.學習兩性供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3.運用理性的溝通和協調,以處理兩性問題  4.兩性在家庭、學校和職場中所負擔的責任與義務  三、多元文化社會中的          兩性平等  1.學習
表 3-4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計算方式  教育等級  教育指數  職業等級 職業指數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  A  B  C  D  E  5 4 3 2 1  A B C D E  5 4 3 2 1  5 * 4 + 5 * 7 = 5 54 * 4 + 4 * 7 = 4 43 * 4 + 3 * 7 = 3 32 * 4 + 2 * 7 = 2 21 * 4 + 1 * 7 = 1 1 高 4 1 ~ 5 5中 3 0 ~ 4 0低 1 1 ~ 2 9 資料來源:教育社會學。林生傳,民
表 4-4    學童性別平等教育態度問卷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所屬層面  N Mean SD  題數 每題平均得分 得分序  兩性平等的態度  903  30.70  4.95  10      3.07  1  兩性觀念的態度  903  25.70  4.34  10      2.57  3  性侵害防治的態度 903  27.49  3.96  10      2.75  2  整體層面  903  88.89 11.64  30      2.79            由表 4-4 可看出,國小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for the affection of trading trend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lization and the Acting role and influence on high tech field, the chang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

answers of tourist recognition on Shangshan wetland, tourist attitude toward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eed for interpretation service were hope to find in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