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性現象與性自主

第一節 性現象:有關於「性」的互動關係

想要討論性與性別議題,需先了解何謂性或何謂性別,尤其在本質論與建構 論者的交鋒中,我們或許會因此對「性」的天然性產生質疑,進而探索社會文化 對於「性」的影響。

第一項 性的本質主義與建構主義

從一九七零年代到八零年代,女權主義蓬勃發展。然而就像是所有批判性論 述與運動,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誰要和誰對抗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延伸出好幾 個不同的問題,但首先最主要的問題便是:「我們」是什麼?女性可以被視為一

227 酷兒(queer)為一涵蓋甚廣的詞彙,其包含所有性少數。例如跨性別者、男同性戀、女同性戀、

雙性戀等,最後甚至包含支持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性解放者。酷兒出現於 1980 年代晚期,其 係對於當時過於狹隘的身分認同的反應。當時雖然同性戀運動蓬勃,卻對於其他性少數,例如跨 性別者不甚友善,為打破二元性別者的框架,於是開始興起酷兒政治(Queer Politics)與酷兒運動 的論述。相關論述,請見 Vanessa Baird(著),江明親(譯)(2003),《性別多樣化》,頁 42 以下,

台北:書林。

個主體嗎?而女性如果可以被視為一個主體,那女性這個概念究竟是因為天生的 自然條件,例如基因、生理構造的不同,還是由後天社會文化所建構出來的?而 這就是一開始的本質主義和建構主義所爭執的問題。

「性的本質主義」(sexual essentialism)的基本想法是,性是先於社會生活而 存在的、也是由某種別於制度的自然之力所形成的(例如基因、或是神)。而也 因為此種特性,性具有不變性、非社會性、以及超越歷史而具有共通性等特性228。 此一論者通稱為性學家,其通常以兩種方式去追尋性慾與特定的性形式,其一是 偏好以歸納、統計等調查研究來建立某種理論模型;另一種,則是利用如佛洛伊 德等心理學理論,去建構其理論229。但無論是何種方式,上述性學家們多半認可 要建立某種「性的科學」,且認為性是來自於某種內在的生物動力,此為性所不 變的本質。簡單來說,精神醫學、醫學與心理學在此領域中,成為佼佼者,並因 為其「科學的地位」,對性與性慾的定義與解釋,產生非常大的影響230

而這樣的「性普遍性」的說法,自然會遭受挑戰。認為性非自然化、永恆不 變者,開始提倡「性是由社會關係所建構出來」的這種「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 於焉誕生231。此種源自於對本質主義的批判,主要來自於女性主義研究者,其批 判主要基於兩點:首先,對科學的中立性質疑;由於知識可能帶有之政治性,因 此可能在前提上便是存有偏見的232。其次,是性本身的不斷變動性233;性的概念 並非一成不變,例如「身體」,特別是「女性身體」的私密化到現在哺乳的正當

228 請參閱加藤秀一(2002),前揭註 222,頁 142-143。

229 See JEFFERY WEEKS,SEX,POLITICS AND SOCIETY 2 (longman. 1989).

230 See JENNIFER HARDING,SEX ACTS:PRACTICES OF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14-15 (Thousand Oaks.

1998).

231 請參閱加藤秀一(2002),前揭註 222,頁 143-144。

232 See Jennifer Harding, supra note 230, at 12-13。而姑且不論氏所舉出的學術文章證明,事實上 我們可以輕易想見的便是諸如犯罪顱相學、黑人智商較低等偽科學。另外,即便不是偽科學,科 學家當時所謂的真,或許也不過是拼湊出來的假想,只不過由眾人所肯認、相信罷了。明顯的例 子,如牛頓利用光學測定月球和地球的距離,但最後證明完全是謬誤。

233 See Jennifer Harding, supra note 230, at 13-14。

化即為一例;又例如本文的「猥褻」定義,從本文前述對於判決的分析,應該不

236 John Archer & Barbara Lloyd(著),簡皓瑜(譯)(2007),《性與性別》,頁 389-392,台北:

巨流。在本書中,係專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談論性的生理或社會取向。這種論述方式意味著,

建構論或本質論其實已經無法單憑學科論斷,經過這些年的討論與交流,即便是在以往本質論所 佔據的心理學領域,亦有建構論的討論。當然這裡所說的是主流的二元論者之見解。但本文並不 採此項見解,並認為所謂的「生理身體」,並非自然的預設,而也是建構出來的結果。更詳盡的 論述見下述。

237 這三個詞彙,分別對應”sex”、”gender”、”sexuality”。雖然本文了解,在一般的性別論述中,

常以「性」、「性別」代指 sex 和 gender,但本文以為,若不以「性差」表述,無法表達出「性的 差別對待」(也就是接下來所提及的社會機能的差別)和「性別差異」(也就是純粹肉體、生理上的 差異)不同一事。故而在此有別於一般性別論述,以「性別」、「性差」分別代指”sex”和”gender”,

特別在此說明。相同的 sex 和 gender 詞彙翻譯,請見李茂生(2002),前揭註 16,頁 295;李茂生

性別(sex)、性差(gender)和性意識(sexuality)此三者的差異與關係,可說是一 直以來都相當具有爭議性。就普遍上來說,最基本的定義是,性別指涉的是生物 學上、純粹肉體上的生理特質,例如女的(female)、男的(male);而性差指的是社 會文化所賦予的身分,例如女性(woman)、男性(man)等238。至於性意識,則是更 為複雜的概念,它通常指涉了慾望以及性取向,亦即「和他人的身體接觸所帶的 快樂及渴望為中心,所組成的社會群體,此群體帶有一定的觀念以及行為態樣239」, 例如同性戀、異性戀等。

然困難的不僅是定義上的爭議,更是前述的理論脈絡不同所塑造出的三者間 關係之差異。便如同前項所述,在過去以性學主導的論述中,以生理上、肉體上 的性別為依歸,認為「性」因此具有永恆不變的普遍特性。而這也會影響其對於

「性意識」的理解,亦即因為人的生理特質,使得他自然會擁有特定的慾望、性 取向及行為模式240;而相對的,在講求社會文化影響「性」的建構主義者眼裡,

縱然生理特質的性別無法改變,但社會文化、歷史等所賦予給個人的性身分(也 就是性差)才是影響個人性意識的重要因素;例如剛強的男性與柔弱的女性等,

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性道德之規範也是如此被形塑出來。亦即,透過社會文化 對於性的形塑,形塑出某種人為的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會再定義出社群容忍/

不容忍的疆界,例如婚前性行為、例如青少年懷孕等,性道德與焉誕生241。雖然 也如前述,此種傳統「性的二元論」遭受許多批判,但此種生理上的「性別」、

(2003),前揭註 52,頁 147。

238 請參閱加藤秀一(2006),〈ジェンダー入門〉,頁 24-26,東京:朝日新聞。但筆者就如同該 書作者在其中的講述,對於此種男女二分法保持存疑的態度(該書第 24 頁);事實上,或許也可 以在性別中加入「雙性的」(intersexual),在性差中加入「跨性別者」(trans person),以打破二元 的性別框架。

239 加藤秀一(2002),前揭註 222,頁 35。

240 當然這樣的講法依然是過於簡化與平面,因為即使是在性學界,對於生理所帶來的內在動力,

仍有正反不一的評價,有的視其為對抗保守社會的正面力量,而有的(如佛洛伊德一派)則視為是 需要被社會所控制的負面力量。See Jennifer Harding, supra note 230, at 10-11.

241 See Jeffery Weeks, supra note 229, at 7.

社會文化所影響的「性差」,乃至於性意識的架構也仍舊是被保存了下來,成為 許多性別論述認識「性」的第一步242

第三項 認同與認同政治

雖然上述的說法,相當程度地說明了生理和社會對於個人有關於「性」方面 的影響。但這樣的論述架構卻很明顯缺乏非常重要的一塊:即個體的選擇和能動 性243,而這在認同(Identity)的面向來說更是如此。

認同在性別論述中,向來是討論的重心,因為認同不僅是一種自我認定的過 程,更是在社會學中,作為一種認定我群和他群的方式與界線而存在244。意思是,

藉由認同這種自我感覺的認定,尋求和自我認同相當或類似的群體,並依此來鞏 固自身並排除(或僅是防禦)與自身不同的認定感。這講起來很抽象,因此我們必 須帶到下列兩種最常見的性認同,或許較能想像其中的概念。

在性論述中,最常見(或說最常被討論)的兩種認同,其一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另一者為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的認同。就前者而言,顧名思義就 是對於自體性別身分的認可與了解,例如認同自己身為男性的身分,並因此從事 男性的活動等245;而後者則指的是對自身欲望對象的認同,例如喜歡同性者或異

242 然而有趣的是,在需要對性有所認識的刑法界(無論實務或是學術圈),這種幾乎是性別理論 ABC 的基礎論述卻寥寥可數,但即使如此,仍可以帶入諸如「性慾」、「性自主」等詞彙。這不禁 讓人反思,在台灣,法律系統與其他外在環境的互動,是否僅具形式上的功能。

243 「能動性」(agency)係指個人在結構中所具有的行動能力。此概念的提出,原本是為了批判過 往社會學理論過於強調「結構」(structure)對於群體的影響,但對於個人行動所造成之改變可能 卻未置一詞。但現代的社會學家,往往不將結構與能動性視為對立的存在,例如 Giddens 即認為 結構和個體是相互建構的。在此等意義下,結構既影響個體,個體也會反過來形塑結構。見游美 惠(2012),〈能動性〉,《性別教育季刊》,63 期,頁 92 以下。

244 See DIANA FUSS,INSIDE/OUT.LESBIAN THEORIES,GAY THEORIES 2 (Routledge. 1991).

245 請參閱 John Archer & Barbara Lloyd(著),簡皓瑜(譯)(2007),前揭註 236,頁 138 以下。

例如剪一定長度的頭髮(男性短髮、女性長髮)、玩特定玩具等。

性者等246。性認同的重要處,便在於其排除與內包不同性族群的過程。這樣的運 作,同樣的代表了某種權力機制與關係,也是認同政治的來源247。但性認同是如 何產生的?是否有跨越生理的可能?同時,在認同過程中的主體形塑,會不會造 成某種均質同一性而排除掉可能的參與者?這些都是接下來所要討論的,但在此 之前,我們仍有必要先將「性自主」此一概念界定清楚,這也就是下一節所要探 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