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的定義與內涵

本章針對情緒和因應的內涵及相關文獻,進行探討與分析,共分成三節,第一節探 討情緒的定義與內涵,第二節探討幼兒情緒的發展,第三節探討因應策略的內涵與相關 研究。

第一節 情緒的定義與內涵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由於個體對事情的解讀不一樣,因此個人的感受不同,

所引發出來的情緒也不盡相同。本節將情緒的定義、特性、分類、相關理論加以探討。

一、情緒的定義

早在 Aristotle 即曾界定情緒,他描述情緒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基本上包括認知及伴 隨身體方面的改變;Willian James 提到情緒是由於對環境事件的敏感,在身體方面產生 反應,它具有意識層次(引自章淑婷,1992);而張春興(2010)將情緒解釋為是個體 受到某種刺激後所產生的一種激動狀態;此種狀態雖為個體自己所能體驗,但不易為其 所控制,因之對個體行為具有干擾或促動作用,並導致其生理上與行為上的變化。

情緒是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動狀態;情緒狀態的發生,為個體所能體驗,但對所引 起的生理變化與行為反應,卻不易為個體所控制,因而對個體的生活極具影響作用(馮 德,2003)。

張春興(2010)指出情緒定義中包含四個要點:

(一)情緒由刺激所引起,引起情緒的刺激,可能是外在的(如良辰美景、災難現場、別 人作為以及閱讀心得等),也可能是內在的心境所引起(如想像、回憶等)。

的生理反應。

(三)情緒狀態時伴隨心理反應,個人能夠察覺到自己喜、怒、哀、樂的心情,惟情緒的 心理反應,純屬主觀的,而非客觀的(同場觀球賽者對輸贏的球隊有不同的情緒反 應)。

(四)情緒兼具動機的特徵,動機是促發行為的內在動力,情緒具有類似作用;恐懼情緒 時個體產生逃避退縮行為,憤怒情緒時個體產生攻擊行為,都說明情緒具有動機作 用。

國外學者針對情緒作了如下的定義,如表 2-1-1。

表 2-1-1

國外學者對情緒的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

Goleman 1995 情緒是心靈、感覺或情感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 烈或興奮的心理狀態。

Frijda 1986 情緒為:1.非工具性的行為及非工具性的行為特質;

2.生理變化;3.一種評價及主觀經驗。

Kleinginna 1981 情緒是一組織複雜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所產生的 交互作用,受到神經系統和荷爾蒙系統的調節,它可 以引起情感經驗、產生認知歷程、活化一般的生理適 應為警覺狀態、導致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國外學者對情緒所下的定義,情緒是由內在和外在刺激所引起的激動狀 態,大概包涵生理反應、心理反應、認知反應和行為反應。

而在最新的 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所提到的「情緒」定義指的是個 體解讀內外在刺激而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的整體反應,情緒的出現須先有內外刺激,有事 件的發生,而且有個人察覺這件事的感受及想法,才會出現情緒。

二、情緒的特性

嬰兒期和學步期是幼兒社會和情緒能力發展主要的進步時期,他們從生活中發展出 社會及情緒技巧,以獲得成人和其他重要關係人的關注,讓他們可以適時表達情感和苦 惱、建立關係,並順應環境中日益複雜的要求(白玉玲、王雅貞譯,2006)。

「情緒」是指日常生活中所表現的喜、怒、哀、樂等而言。它乃是源於想法、態度、

價值;引起個體種種情緒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個體對事件的看法或他對自己說的話 所致。當我們情緒發生時,不僅是「心理」覺得而已,外表上也會表現出來,而且身體 內部也會有生理的變化。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感覺不同;即使感覺相同,每個人表 達感覺的方式也不同。情緒的特質可以歸納如下(章淑婷,1992):

(一)情緒能像生物的或心理的動機同樣的方法推動與指導行為,情緒也能與動機性行為 伴隨發生。

(二)情緒可作為一個目標;我們參加某些活動,因為我們知道它能帶來某種快樂。

(三)情緒通常由外在刺激所引起,但引起個體種種情緒的,卻是個體對事件的想法。

(四)情緒無所謂的對錯。

(五)它常常是短暫的。

(六)情緒可以累積也可經疏導而加速消散。

(七)情緒常常與事實有差距,但是對當事人而言卻是真實的。

不容易受控制的,這些都說明了情緒的特性。

三、情緒的分類

Ellis 將情緒分為兩類:一類是立即的、非深思的(unflective),是經驗、習慣或本能 的產物;另一類是持續的(substained)、深思的(flective),是和個人的哲學態度和思考歷 程有關,一般人所談的情緒困擾是指第二類的情緒而言(引自章淑婷,1992)。

Greenberg 和 Elliott 將情緒分成以下四類,除原始情緒外,其他三類均由學習而來

(引自李選,2003)。

(一) 原始情緒:指個體面對情境立即產生的直覺反應。

(二) 次級情緒:指個體面對原始情緒,經過思考後產生的次級反應,藉以掩飾或隱藏原 始情緒,如當面對主管斥責,原始情緒本是憤怒與傷心,但基於現實考量,反以幽默的 口吻或瀟灑的反諷態度,以掩飾受傷的情緒。

(三) 工具性情緒:個體為達到某種特定的目的,刻意採行的某種情緒反應,如犯錯者為 博取同情與安慰,刻意利用無助與哭泣等情緒面對受害者,以逃避責任或控制他人。

(四) 習得之不適應情緒:個體為因應某種特定環境需要而產生因應的情緒,但當環境改 變後,個體仍延續使用,如孩童時期因親人分離而產生冷漠與無助感,直至成年後仍難 以與親友產生親密與友善的人際互動。

Posner 等人將情緒分成四個象限,包含激發的愉悅、激發的不愉悅、未激發的愉悅 和未激發的不愉悅等四個象限,此四個象限內又包含了許多不同正向和負向情緒在其中

(引自葉重新,2011),如圖 2-1-1。

圖 2-1-1

情緒分類的四個象限

資料來源:引自葉重新(2011)。心理學(第四版)。心理。頁 249。

國內學者王淑俐認為情緒若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可以分成先天的基本情緒和後天的 複雜情緒;若以情緒的表現方式來分類,可以分成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如表 2-1-2:

未激發 不愉悅 愉悅

緊張的 不安的 焦急的 壓力的

興奮的 快樂的 敏捷的 得意的

沮喪的 無聊的 悲傷的 煩悶的

安詳的 冷靜的 放鬆的 滿足的 激發

表 2-1-2

王淑俐的情緒分類

情緒的狀態分類

先天的基本情緒 後天的複雜情緒

喜、怒、哀、懼、愛、惡、欲。 由基本情緒合成,如:自卑、羞愧、厭 惡、不安、焦慮、憂鬱、同情、滿足、

得意、興奮、羨慕、渴望、敵意等。

情緒的表現分類

正向情緒 負向情緒

高興、快樂、喜歡、愛、同情、渴望、

羨慕、喜悅、求知慾、憐憫等。

哀傷、嫉妒、憤怒、懼怕、羞愧、自悲、

失望、憂鬱、煩惱、驕傲、驚訝、敵意、

罪惡感、挫折感等。

資料來源:修訂廖雴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頁 36。

Lazarus(1991)認為情緒應以「目標是否一致」作為情緒的分類標準,若情緒評估 的結果合乎個人目標或利益,將會產生愉快或正面的情緒;若評估的結果不符合個人的 目標或利益,將產生不愉快或負面的情緒,其內涵如下:

(一) 正面情緒:如快樂、愛、驕傲、放鬆、同情等。

(二) 負面情緒:如生氣、罪惡、焦慮、驚恐、悲傷、厭惡、嫉妒、羨慕、羞愧等。

四、情緒的理論

情緒(emotion)係一種主觀與複雜的心理歷程,其定義隨著不同學派的論點而有所差 異。研究者從六種不同的理論角度來介紹情緒,以了解情緒的本質,學習如何掌握情緒,

其相關理論有情緒生理學、精神分析論、認知論、行為論、發展論和神經科學觀點論來 加以探討。

(一) 情緒生理學理論

此學派主要論點指出,情緒與生理反應密切相關,當個體身於危險狀態時,會立即 產生緊張和害怕的感覺,此時會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腎上腺分泌增加,以助個體發揮

「奮力抵抗」或「落荒而逃」之反應,而達到保護自己之目的。

1.詹郎二氏情緒理論(James-Langes theory of emotion)-生理反應為因,情緒反應為果 美國心理學家 William James 是最早對情緒變化提出系統性解釋的學者,他與丹麥 生理學家 Langes 皆認為情緒並非直接由外在刺激引發,而是透過生理與行為變化出現 後於大腦皮質反應之後所引起,複雜的生理徵候先於情緒反應的出現。此理論指出情緒 反應產生順序,例如:重要考試(外在刺激),引發胃抽筋、發抖、頻尿(身體反應)

因而感到焦慮恐慌(情緒反應),如圖 2-1-1 所示。

引發 產生

圖 2-1-2

詹郎二氏情緒理論之因果圖

資料來源:引自李選(2003)。情緒護理。五南。頁 28。

感官刺激 外在刺激

生理變化

行為變化 情緒反應

2.

坎巴二氏情緒理論(Cannon & Bard theory of emotion) -生理反應與情緒反應同時發

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派中指出,個體的情緒與本能密不可分,人的情緒反 應受控於其潛意識中本能的驅力與過去經驗。個體天生擁有兩種本能驅力,分別為生的 本能(性驅力)和死的本能(攻擊驅力),若驅力未獲紓解,其壓力將在潛意識中逐步 累積,一旦長期壓抑,則將產生更大的緊張和壓力,若個體的耐受力無法承擔,則需要 藉由宣洩的方式,紓解內在緊張之情緒。

精神分析論將人格結構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遵循享樂原則,追求快 樂、逃避痛苦;超我則是遵循著道德原則,將父母與社會規範、價值觀加以內化,用於 監督自我的追求完美及壓抑本我的追求快樂,因此常引發許多痛苦與批判;而自我則是 遵循現實原則,完成現實環境對自我的要求。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之間一旦產生衝突,

將引發焦慮感,焦慮也是自我在協調本我與超我間衝突,無法獲得平衡時所導致的情緒

將引發焦慮感,焦慮也是自我在協調本我與超我間衝突,無法獲得平衡時所導致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