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本研究主要目的,以一個中小混齡班為主要觀察對象,分析小班幼兒和中班幼兒之 情緒事件、情緒反應、影響因素,以及教師面對幼兒情緒事件的因應策略;並輔以六位 在情緒測驗中得分較弱之幼兒,討論個案幼兒情緒因應之成效,採用觀察、教師訪 談、幼兒作品文件等資料蒐集的方式。在確認研究主題後,並思考研究目的、問題、

閱讀相關文獻、進行前測、選擇研究對象、擬定研究計畫、進入研究現場蒐集相關資 料,之後開始針對資料進行編碼整理與分析,最後撰寫研究報告、提出結果與建議,

其流程如圖 3-2-1 所示。

圖 3-2-1

初步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主題

進行前測,確定對象,進行試探性研究 擬定研究計畫

進入研究現場蒐集資料

後測、撰寫研究結果

提出結果與建議 資料編碼整理與分析 相

一、初步文獻探討

幼兒的情緒問題是許多教師和家長一定會面臨到的課題,研究者對於幼兒的情緒 議題有著很大的興趣,因此,一開始便著手蒐集幼兒情緒相關的文獻進行探討,發現 關於幼兒情緒的文獻在近幾年有增加趨勢,且多偏重在情緒教育的實施或相關的問卷 調查,而針對學齡前幼兒的情緒事件探討和因應方式的資料並不多,幼兒階段的情緒 測驗量表也很少。

二、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認為情緒的因應處理方式對幼兒和教師而言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年紀較小 的幼兒,學習察覺與辨識情緒、理解情緒、表達情緒都是很重要的經驗,若教師能以尊 重、接納和同理心的態度來因應面對,更能幫助幼兒提升其情緒能力。因此,研究者 和教授討論後決定探究幼兒情緒事件和教師因應策略的研究主題。

三、擬定研究計畫

確定主題後,研究者開始大量蒐集相關的文獻,進行探討,並與教授一起擬定研 究計畫,鎖定研究的問題,並思考解決的方法。

四、確定研究對象

由於考量研究者任教的大班幼兒施測情緒量表之結果分數都偏高,因此,和教授 討論後決定改採中小混齡之班級為研究對象,其可觀察到的情緒事件和蒐集到的資料 也會比較多。

五、進入研究現場蒐集資料

因幼兒情緒事件大多為偶發事件,且幼兒可能會出現情緒事件的時間大多在早上

來園或與同儕互動的時間,因此,和中小混齡班教師討論進班觀察的時間固定在早上 八點至十點(為該班級角落活動、律動和戶外遊戲時間),進入研究現場的觀察次數有 25 次,每次觀察時間為兩小時,針對幼兒情緒引發的事件起點開始做觀察記錄,並蒐 集相關的資料,包括幼兒檔案、照片、評量表、日記畫、研究參與教師省思、教學紀 錄、聯絡簿等。

六、資料編碼與整理分析

針對研究主題相關的觀察記錄、影音檔、訪談錄音檔和幼兒相關的文件資料進行 資料編碼與整理分析。

七、撰寫研究結果

研究者根據研究的歷程和蒐集到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描述、分析、闡述,並歸 納出研究的結果與發現。

八、提出結果與建議

研究者歸納出研究結果、發現與具體建議,並回應研究目的,以期研究結果能幫助 現場在職教師更加瞭解中小班幼兒常會出現的情緒問題與可能因應的策略,提高研究 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