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本節旨在說明研究的背景資料,包括研究對象與描述、協同研究者簡介、研究者 角色與研究場域,分別說明之。

一、選擇研究對象

由於幼兒園中小混齡班正是從家庭進入到學校團體生活的重要階段,因此,研究 對象針對幸福國小附幼(化名)的快樂班(化名),採立意取樣,全班有 26 位幼兒為 主要觀察對象,並輔以【幼兒情緒與行為評量表】和【3~6 歲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量表】

於 2012 年 11 月 30 日進行全班施測(前測),考量研究參與者熟悉研究對象,因此,前 測由研究參與者進行施測,從中選取六位情緒能力較弱之個案幼兒,並於 2013 年 4 月 24 日研究結束後進行後測,探討其因應策略之成效與分數之差異。研究者主要想了解中 小班幼兒常出現的情緒事件與教師的因應策略,因此,只要是情緒事件的主角皆為研究 者的研究對象。

二、研究對象描述 (一) S1

中班男生,家中獨子,個性活潑且充滿活力、坐不住,常跑來跑去,喜歡運動,

父母離異由祖父母為主要照顧者,大多都由祖父負責和老師做親師溝通,專注力不 佳,吃飯非常慢,常會搶別人的玩具影響到同儕關係。

(二) S2

中班男生,為新移民子女,尚有一位姊姊,是備受寵愛的孩子,語言表達不主 動,也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分離焦慮的時間較長,由於祖父非常溺愛,常會介入 媽媽對孩子的管教,使得媽媽在管教孩子的部分顯得無力和無奈。

(三) S11

中班男生,氣質屬於慢吞吞型的孩子,會忘東忘西,如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忘得 快,除了動作慢之外,對自己顯得沒有自信,一遇到挫折就會用哭的方式來面對,且 極少主動表達自己的困難和求助行為,直到老師發現且詢問才會說,且表達的方式不 是很完整,有時候需要老師旁敲側擊,才能知道事情發生的經過。

(四) S24

小班女生,母親為大陸籍配偶,家裡有一個哥哥,父母因為做生意的關係,大多 都由祖母照顧,個性倔強,觀察力敏銳,情緒的穩定與否依睡眠狀況而定,若睡眠充 足則情緒狀況較穩定些;若睡眠不足,很容易發脾氣,常會用生氣的方式來表達需 求;另一方面,為家中獨生女,父母非常疼愛,分離焦慮的情形比較嚴重,活動時會默 默獨自掉眼淚,不擅表達且很少主動說出自己的需求。

(五) S25

小班女生,為雙胞胎姊姊,很聰明、很依賴媽媽,父母因為年紀較大,很珍惜也很 疼愛家中唯一的雙胞胎,但獨立性不夠,在校會依賴成人的協助,屬於觀察型學習,

分離焦慮嚴重,通常遇到困難會等老師發現才會說,不然很少主動表達需求,說話聲 音很小聲,但班上很多小朋友會主動幫助她,人際關係不錯。

(六) S26

小班女生,雙胞胎妹妹,個性非常倔強、堅持度非常高,很容易產生無謂的擔心 與焦慮,如:大多數都是擔心姊姊的事情沒完成,很喜歡姊姊,常常反覆唸著姊姊哪 些事情沒完成,但行事風格反而比姊姊更像姊姊,目前午睡偶而仍會哭著想要找媽 媽,情緒的調適與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研究者將研究對象基本資料整理成表 3-3-1:

表 3-3-1

三、研究參與者簡介 (一) 笑咪咪老師

畢業於台中某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經驗 15 年,在幸福國小服務年資為 10 年,為 人親切和善、做事態度積極、喜歡嘗試新事物,與班上孩子互動十分融洽。本學期在 班上進行的情緒教育主要以「靜思語教學」為主,每週一句靜思語,且主動參與學校「靜 思語教師專業成長社團」,從中對靜思語融入幼兒園有更深入的學習。另外,笑咪咪老 師針對班上情緒教育以多以故事、戲劇扮演和團討分享等方式進行。

(二) 樂陶陶老師

畢業於台北某大學傳播管理系,因個人興趣進修台中某教育大學學士後學分班後 轉任幼教老師,目前就讀台中某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教學經驗 8 年,在公 幼服務第 5 年,為幸福國小新進教師,曾參加過情緒教育之相關研習 8 小時,重視孩子 的學習態度和常規,認為學習態度和常規為孩子的學習基礎,做事態度十分認真、有 原則性、負責任。

四、研究者背景與角色

研究者在幼教經歷方面有六年的教學經驗,目前就讀於中部某教育大學幼兒教育 研究所在職進修班,就讀期間曾修習「研究設計」、「教育研究法」、「質性研究」、

「幼兒發展研究」和「幼兒家庭與社會」等課程,也曾參加情緒教育的相關研習活動,

對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上有很大的幫助。深感幼兒的情緒教育非常重要,情緒也是影響 孩子各層面的重要發展之一,對研究者而言,除了背景之外,研究者的角色也很重 要,以下是研究者對研究角色的定位:

(一) 觀察者與行動省思者

研究者實際參與整個研究歷程,每次進班觀察幼兒的互動與發生的情緒事件,紀 錄幼兒對情緒事件的因應與教師的處理過程,以了解幼兒對情緒事件與因應的方式。

與該班兩位教師進行討論與訪談,避免個人主觀意識而影響到資料的客觀性,讓研究 能在真實情境下,呈現客觀的結果。

(二) 資料蒐集者

為了讓資料更真實地呈現,研究者針對幼兒情緒事件與因應做相關資料的蒐集,

如:幼兒的日記畫、作品、教師省思札記、親師溝通紀錄…等文件佐證與彙整,讓幼 兒情緒事件不只是單單的情緒紀錄,還有後續的追蹤處理與幼兒的反應紀錄,以幫助 教師更了解幼兒情緒能力是否改善或幫助。

(三) 情緒因應策略的資訊提供者

孩子的情緒事件種類繁多,為了協助協同研究者有更多的資訊可以來面對與處理 孩子的情緒問題,因此,在每次觀察後的檢討與溝通,研究者也會提供幼兒情緒因應 的處理相關策略給協同研究者,藉以期望能提升中小班的幼兒情緒能力。

五、研究場域

幸福國小附設幼兒園位在台中市區,編制有六班(三班大班、二班中小混齡班、一 班學前特教巡輔班),在空間規劃上,幸福國小附幼除了國小的大操場可以讓幼兒跑步 和進行體能活動外,還有三樓的大禮堂、律動教室、餐廳、辦公室、廚房、廁所和圖 書室。

幸福國小附設幼兒園的課程實施教學採主題課程,教材內容全由教師自編或是自 行蒐集、參考坊間和主題活動相關的教學資料,且各班主題皆不同,由各班教師和幼 兒發展出不同的主題走向;另外,每週一和週五早上皆有全園晨間律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