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慢性腎臟病與憂鬱症的關聯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六節、 慢性腎臟病與憂鬱症的關聯性

慢性腎臟病由於其病情是緩慢漸進惡化,須要長期藥物治療與生活 行為的調整保持,而在第三期而至第四、五期,隨著病情逐漸惡化,症 狀愈來愈明顯,包括倦怠、貧血、代謝性酸中毒、噁心、嘔吐、食慾不 振、全身虛弱無力、嗜睡;或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營養不良等等,

均使病人狀況每況愈下。到末期腎臟病為延續生命,只得進入透析,其 狀況可能因仰賴長期透析,除非移植,否則終身無法脫離此種生活,因 而使其生活功能無法自由發揮、就業就學及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均有極 大影響。

臨床上憂鬱症診斷極為困難,因為憂鬱症常併發於原有病症,症狀 與某些神經學或心血管疾病症狀混淆,造成診斷困難延遲治療時機。 Son 等人(2009)於 2006 年 10 月至 12 月以貝氏問卷做訪視調查研究韓國血液 透析病人,計146 人,發現憂鬱傾向者有 25.34%,且其生活品質也較正 常者差。主要收入低者,無宗教信仰者且無職業者較易有憂鬱傾向。而 憂鬱所引發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氣喘不適、胸部鬱悶與失眠,皮 膚乾癢、脾氣暴躁等,均與尿毒症症狀相似無法區分。而且無憂鬱症者 其身心狀況與生活品質比有憂鬱症的人比較,明顯好得多。憂鬱症之異 質性很高,因此憂鬱症盛行率各地差異性很大,其範圍約由5% - 20% 不 等。根據美國心理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一般人口中憂鬱症終生

盛行率為15%,其中女性較多,約為男性的兩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層,

而平均發病年齡為40 歲,正值人生的精華時期(Nolen-Hoeksema., 2000)。

就國內的調查資料顯示,由於社會變遷導致家庭結構重大改變,老 年期的憂鬱症盛行率亦高達12.9% 到 21.7%通常與鰥寡孤獨、低社經 地位、身體疾病密切相關,再加上老人家悲觀論調作祟,與子女發生爭 執、衝突是導致老年人罹患憂鬱症主因,其次為長年痼疾體弱多病,城 市老人的鬱卒是鄉村老人的1.4 倍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憂鬱症常因社會 偏見而被低估。普通患者在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影響工作情緒與人際關 係,甚至因而失去就業機會,造成家庭極大負擔 (李 2009)。根據世界衛 生組織的估計,全世界得到憂鬱症的點盛行率是3%,若由 2002 年衛生 署國民健康局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樣本所作的調查,結果發現15 歲以上民 眾8.9% 有中度以上憂鬱,5.2% 有重度憂鬱 (高於 WHO 估計 3%); 65 歲以上8.4% 達重度憂鬱,其次 15-17 歲 6.8% 達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 口逾百萬。一般女性6.88%,是男性 3.84% 的 1.8 倍,但憂鬱症就診率 偏低,只有2.3% (健康 123 2009)。女性之憂鬱症趨勢主要是因為女性社 交地位差、每天生活羈絆、性別期望不同、生理反應不同、自我意識、

與適應生活能力不同,影響女性易受挫而憂鬱(Nolen-Hoeksema., 2000)。

< 70 歲之年輕者,在每一年齡層,女性憂鬱分數皆高於男性(但無明顯差 異),女性在身體症狀自覺良好之意識比男性敏感。

但美國男女差異已逐漸縮小,NHANES 與 BLAS (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長期追蹤研究即發現憂鬱症雖隨年紀而多,

70 歲以上卻會隨年紀增長,體力減少而調整適應標準,因而降低憂鬱程 度。且憂鬱症與許多身體症狀及缺乏健康感(well being)有關,而情感反趨 穩定(Nguyen et al., 2006)。

在美國普通人約有 10% 有憂鬱症,至於透析的末期腎臟病則高達 20-30% 憂鬱症。通常透析病患有憂鬱症,若未治療死亡率會增加,及住 院日增加,並導致病人縮短透析時間,減少透析次數,並使病人減少攝 取藥物。憂鬱症可定義為即使感情上盡力也無法使情緒與生理狀況改 善,通常由貝氏憂鬱量表,the illness effect questionnaire 可以檢測 (Sacks et al., 1990)。由於文化背景迥異、語言不同,有各種版本的憂鬱評量表出 現,2000 年李氏等人發表台灣人憂鬱問卷評量表,適合 18 歲以上之成年 人使用。以19 分為憂鬱診斷切點,信度(Cronbach’s index)達 0.90,特異 度(specificity)為 0.92,敏感度 sensitivity 為 0.89,ROC curve 含括面積達 0.92,適用於台灣的憂鬱評估(Lee et al., 2000)。

憂鬱症在末期腎衰竭可引起住院與死亡率機率上昇(Hedayati et al., 2008)。在許多研究也更明確顯示憂鬱症與發炎、營養不良及死亡率、住 院率息息相關(Hedayati et al., 2008)。而罹患憂鬱症之尿毒症病患有 2 倍 以上機率有住院及死亡機會。慢性腎臟病憂鬱症會因年齡而惡化,女性

趨勢也比男性差。其他包括失業、低教育程度、低社經地位,都使生活 品質惡化(Mingardi et al., 1999),而且透析病人比健康人的生活品質差,

並更憂鬱(Walters et al., 2002)。

憂鬱明顯影響透析前後慢性腎臟病的生活品質(Kalender et al., 2007 ;

Singh-Manoux & Marmot 2005 ; Vazquez et al., 2005 ; Watnick et al., 2003)。

Kalender 等人(2007)在 2001 年 10 月到 2003 年 6 月間在土耳其以 BDI 與 CDI 和生活品質 SF-36 問卷,進行生活品質與憂鬱調查。研究對象分 為健康族群,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及慢性腎臟病族群,結論是 SF-36 生 活品質與憂鬱程度為負相關,憂鬱症比例占總數之24.1%,以血液透析病 人明顯最多,次之為未透析的慢性腎臟病,腹膜透析最少。生活品質測 驗中心理層面以健康控制組最佳,次為腹膜透析病人,其次為慢性腎臟 病,最差的是血液透析病人。血液透析之所以心理品質最差乃因每週三 次須到血液透析中心接受治療,完全須依靠透析中心的機器,無法自由 脫離;在中心又目睹一些死亡或醫療併發症,造成多重的心理障礙所致。

因此無論任何慢性腎臟病期數,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與情緒是預防致病 與致死率的重要因子(Lopez et al., 2004)。

Sacks (1990) 比較透析病患與慢性腎臟病患者,可發現憂鬱沉重度其 實是與疾病認知度有關,而非疾病嚴重度。但是對憂鬱症之病識感與追 求治療的態度都可改變末期腎臟病的預後。所以,憂鬱症能否及早診斷

並接受適當專業治療,是當今十分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