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課程分析與教學設計反思

第二節 成效評估

在研究者任教的學校規定,產學班印尼學生入學後,有8 學分的華語必 修課,共拆成一、二年級上下四個學期上完。據負責規劃華語課程的通識中 心行政人員,以及印尼籍輔導老師的訪談得知,學生在2019 年 9 月學期以 前,也就是一年級上、下兩個學期,所使用的教材為僑委會的《學華語向前 走》20,上課教師亦非科班出身的華語老師。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學生在經 過兩個學期的華語課程之後,研究者剛開始授課時,還是得從漢語拼音教起。

李泉(2011)提到,按照評估的對象劃分,可分為對學生評估、對教師 評估、課程與教學評估和學校評估等。本節研究者將展示能力測驗──

TOCFL 準備級能力測驗成績,以及學生成就測驗──下學期期中考成績;

也透過學生的反饋問卷調查,為教師的教學技巧、教學流程、投影片設計、

教學媒介語、作業考試安排等提供反饋,佐證經過兩個學期的學習,研究者 所使用的各種教學工具與方式,能達到不錯的學習成效。

一、能力測驗

教師所使用的能力測驗為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所提供之準備 級閱讀模擬試題。施測時間是學生學完《當代中文課程》第一冊第四課以後、

進第五課以前,準備級的測驗對象所應具備的詞彙量約300 詞,與產學班印 尼籍學生水平相似。

考試時間為 25 分鐘,與實際測驗相同;內容題型分為兩部份:第一部 份是看完一個句子以後,選出正確的圖片;第二部份是看完三個選項後,選 出與圖片相符的答案,教師為了解學生認字情況,因此將模擬試題中的漢語 拼音全數刪除,學生所作的試題中只有漢字。

第一部份範例如下:

1. 妹妹的書

第二部份範例如下:

(A) 這個東西六百零五元 (B) 這個東西六百五十元 (C) 這個東西八百五十元

測驗難度與學生程度類似,加上大量圖片使用與題型設計(選擇題),結 果顯示學生對此測驗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不低,A 班答對 23-25 題者有 7 人,

B 班 6 人;答對 20-22 題者,A 班有 7 人,B 班 4 人;答對 17-19 題者,A 班有11 人,B 班 7 人;答對 14-16 題者,A 班有 9 人,B 班 8 人;答對 11-13 題者,A 班有 3 人,B 班 6 人。兩班答對題數之分布平均,答對人數較多 的落在14-16 以及 17-19 題。

圖 5-16 準備級能力測驗答對題數分布 第一部份題目與答對、答錯人數如下:

表 5-1 準備級能力測驗題目與答題正誤人數

題數 題目 答對人數 答錯人數

1 妹妹的書 68 2

2 好天氣 61 9

3 他在開車 52 18

4 九點四十分 61 9

5 他們在看電影 68 2

6 這是他的名字 64 6

7 她在練習寫字 34 36

8 我帶了衣服 39 31

9 漂亮的房子 63 7

10 她覺得很熱 64 6

11 他在餐廳吃東西 47 23

12 這裡有一些蘋果 32 38

13 爸爸想買手機 65 5

14 她和朋友一起運動 54 16 15 我一個星期上兩次英文課 35 35

研究者分析學生正答率較高的原因有二,一是能使用刪去法,推測出正 確答案,如第二題「好天氣」、第十題「她覺得很熱」,其中「天氣」、「熱」

都沒有學過,但是試題中的圖片明顯答案只有一個。如下:

2. 好天氣

10.她覺得很熱

二是已經學過的內容,如「妹妹的書」、「他們在看電影」、「漂亮的房子」、

「爸爸想買手機」等等。

誤答率較高的題如「她在練習寫字」、「我帶了衣服」、「這裡有一些蘋果」、

「我一個星期上兩次英文課」。教師施測時,學生只學到《當代中文課程》

第一冊第四課,因此像「在、練習、寫字」、「帶、了、衣服」、「上課、兩次、

英文」都是還沒學過的生詞。

第二部份題目與答對、答錯人數如下:

表 5-2 準備級能力測驗選項與答題正誤人數

題數 選項 答對人數 答錯人數

16.

A.這個東西六百零五元 B.這個東西六百五十元 C.這個東西八百五十元

62 8

17. A.他在洗東西

25 45

C.他在買東西

二、成就測驗 的__________。

A.吃飯 B.甜點 C.小吃

C.小吃 量詞填空 我這______手機不能上網,我想買新的。 G.支 重組句子 樓下/咖啡店/的/宿舍/嗎/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舍的樓下有咖啡 店嗎?

合併句子 明華在圖書館,那個圖書館在他家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華在他家前面的

圖 5-17 期中考成績分布 可是____(3)____,因為學校裡面沒有商 店,那裡的學生____(4)____。學校裡面 有咖啡店,咖啡店____(5)____,旁邊是 上課的教室,後面還有游泳池。

A.這是圖書館 B.所以想去看看 C.有一點不方便 D.在學生餐廳的裡面 E.在學校外面買東西 F.那裡的風景一定很美

C.有一點不方便。

E.在學校外面買東 西。

D.在學生餐廳的裡 面。

測驗成績如下:

從圖5-17 得知,30-39 分 A、B 班各有 2 人;40-49 分 A 班 0 人、B 班 2 人;50-59 分 A、B 班各有 3 人;60-69 分 A 班 10 人、B 班 5 人;70-79 分 A 班 4 人、B 班 7 人;80-89 分 A、B 班各 4 人;90-100 分 A 班 15 人、B 班 8 人。

A 班平均分數為 78.13 分、B 班 72.87 分,合計兩班 70 分以上人數為 42 人,佔總人數的60%。學生分數越高,表示對教學內容的熟悉度也越高;此 外,期中考試卷完全沒有圖片輔助,只有漢字,學生若沒有一定的認字能力,

也無法考取高分。由此可見,教師教學技巧的使用與教學流程的設計有其功 效,確實能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技能。要注意的是,低於七十分以下的學生仍 有 27 名,研究者分析後認為原因有三:一、無法掌握學習內容,且第六課

助,三、因應學校超前部署改為非同步遠距上課,少一週用來複習5-6 課的

偵測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二來能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雖然問卷調查結果 發現學生與教師的預期並不相同,但是對學生進行訪談時,學生表示贊同。

LWM21:喜歡,可以讓我們更專心。

MND:喜歡,讓我們比較能提起精神,不想睡。

除此之外,其他技巧的使用平均分數皆高於 4 分,「師生互動良好,課 堂氣氛輕鬆」這一項更是高達 4.52 分,整體來看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技巧,

還是非常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

(二) 提高學生的學習表現

表 5-5 回饋問卷之提高學生學習表現

問卷題目 平均分數

6.老師咬字清晰易懂。 4.21

7.老師能適時糾正錯誤。 4.23

8.老師能精準掌握學生已知詞彙,進行有效溝通。 4.2 9.老師能適時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句子。 4.41 10.老師語言精簡,且盡量使用中文。 4.23

提高學生學習表現之各項調查,平均分數皆高於 4.2 分,教師在咬字、

適時糾錯、有效溝通、引導學生說出目標句上的努力,得到了學習者的肯定。

教師的七項課室經營理念之一,「全中文教學」得到了4.23 的高分,表示學 生即使為零起點學習者,當教師使用各種教學媒介語輔助,包括投影片、手 勢、動作、表情等,加上對學生的語言水平十分瞭解,即便教師不說英語或 學生母語,而是使用全中文教學,學生也能接受,並且喜歡、滿意這樣的教 學。

ZS:如果老師不說中文,感覺沒有學習中文。

LN:都聽得懂,喜歡老師全部都說中文。

三、 發音與聲調教學

表 5-6 回饋問卷之發音與聲調教學調查

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活絡課室氣氛,也能落實生詞記憶;教師的提問方式

意識地複習舊內容都超過 4 分,由此得知學生對以上幾項教學設計感到很 滿意。作業『不』容易完成平均分數3.2 分,學生的訪談意見口徑一致,認 為作業太多;小考採用非傳統方式,分數低於預期,學生的意見是更喜歡傳 統考試方式。

WL:聽不懂不能停下來思考。

FZ:在印尼考試都是傳統的方式,更習慣那種。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目前的上課進度(大約三週300 分鐘上完一課),

學生並不認為適中,可能是較快或較慢,經訪談後發現,程度好的學生覺得 太慢、程度差的學生覺得太快,由於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程度落差越趨明顯,

教師需再觀察整體的學習情況,稍作調整。

WX:老師說得太快了,我比較喜歡上學期那樣,慢慢的。聰明的人太 多,老師聽完聰明的人說話,就跳下一個問題了。

第二、教師認為有益於提升學習動機而改變的小考方式與座位安排,在學生 看來,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與效果,平均分數為3.87 與 3.90。

ZLY:坐在一起比較好,第一次不懂可以先問問同學,不用等老師。

WL:我覺得要看跟誰一起坐,如果是自己班的同學就很好,都是認識 的人;如果是別的班的就不要,還要先認識他們。

SN:沒有分得很平均,聰明的人都坐在一起,還是更喜歡坐一個一個。

LN:一個一個比較 focus。

綜合以上各項調查結果,整體來說,學生都感到很滿意,特別是針對教 師個人教學技巧與方式,以及教學流程的設計,以及問卷最後一題「訓練紮 實,我很推薦」,學生普遍勾選「很同意」或是「非常同意」。不過,在小考、

座位安排與課程進度方面,不能否定改變方式或流程後帶來的益處,但對於 某部份學生的「不太滿意」,教師須多方考量再重新調配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