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方法

Brown(2000,施玉惠等譯)提出初級程度教學中十個教學要點,如下:

一、 學生的認知學習過程:焦點式、受控式地學習目的語,教學重 點應著重於語言使用目的。

二、 老師的角色:初學者非常需要教師引導,課堂主要以教師為中 心。

三、 教師言談:發音清楚、語速放慢但不是不自然,教師所說之詞

四、 語言的真實性:雖然學習內容簡單,但簡單的打招呼、介紹自 己,也都是真實語言。

五、 流暢度與正確性:要求發音、語法等的正確性,流暢度則限於 較短的句子;需要讓學生能自由說話,不用保持教師隨時會糾正的緊張感。

六、 學生的創造力:包含輸入和輸出語言,在僅有程度的範圍內,

接收與產出句子。

七、 教學技巧:機械式的練習較為合適;如複誦、教師提問等,由 於學生語言程度有限,因此使用多樣的教學技巧反覆述說相同內容相當重 要。

八、 聽力和口說的目標:訓練有意義且真實的溝通技能。

九、 閱讀和寫作的目標:教學材料多為簡短但日常的廣告傳單、菜 單等內容。

十、 文法:注意文法呈現順序,利用例句歸納更顯效果。

劉珣(1997)總結十項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 培養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二、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

三、 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

四、 強化漢語學習環境,擴大學生對漢語的接觸面。

五、 精講多練,以言語技能和交際技能訓練為中心。

六、 以句子和話語為重點,語音、語法、詞彙、漢字綜合教學。

七、 聽、說、讀、寫全面要求,分階段側重。

八、 利用但控制使用母語或媒介語。

九、 循序漸進,螺旋式提高,加強重現率。

十、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

研究者檢視產學班華語課的情況,發現在學習動機、班級人數、使用教 材或學習時數等不可更動的條件之下,如何能在有限時間內,理解並學會教 學內容,對學生或教師都是非常大的挑戰。依照以上兩位學者所提出的原則 與要點為教學根據,以下四種教學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任務 型教學法」與「合作學習法」是研究者準備課程時使用最頻繁的教學方法。

一、直接教學法(the Direct Method)

直接教學法(the Direct Method)又被稱為自然教學法(Natural method), 最早由法國學者Gouin 於 19 世紀提出,發想於孩子習得語言過程的觀察。

之後,其他學者也紛紛提倡「自然習得」的教學法。早期流行於法、德兩國;

Sauveur 將這種自然習得的教學原則運用於密集口語互動課上,在 1860 年 代晚期,於波士頓創建商業語言學校後,該教學法被帶入美國,開始蔚為流 行。這樣的教法在當時被稱作「自然教學法」(Natural Method)。

Sauveur 及其他自然教學法的支持者認為,目的語語義的習得只要利用 實物、動作示範等就能妥善傳遞,完全可以不透過學生母語翻譯。根據另一 位德國學者 Franke 所說,習得語言最好的方式不是專注於翻譯或語法分析,

而是課堂上直接活絡運用。教師於語言學習的一開始須放下教材,從強調並 注意發音的口說練習做起,鼓勵課堂上直接且自發的目的語使用行為,如此 就能漸進引導學習者使用語法。

直接教學法的原則如下:

一、 課室指導語僅使用目的語。

二、 僅教授日常詞彙與句子。

三、 教師應依照自然習得的程度分級,由易到難,設計提問與回答 讓學生掌握口語溝通技巧。

四、 語法應該被歸納而出,而非透過翻譯習得。

五、 教學內容經由口語介紹,而非閱讀。

六、 詞彙語義的習得需透過示範、實物、圖片。

七、 口說與聽力理解同時進行教學。

八、 強調說出標準的發音與正確的語法。

Richard,J.C & T.S. Rogers(1986)提到,在 Berlitz 與 Sauveur 的商業語 言學校中,教授口語時,有十三個「不要」的教學原則,如下:

一、 不要翻譯:直接展示 二、 不要說明:直接示範 三、 不要描述:直接提問 四、 不要模仿錯誤:要說對的 五、 不要說單詞:要使用句子

六、 不要說太多:要讓學生說多一點 七、 不要使用課本:要使用你的教學大綱 八、 不要隨心所欲:要按照你的教學計畫 九、 不要進度太快:要視學生情況調整 十、 不要說得太慢:要用正常語速說話 十一、 不要說得太快:要自然一點說話 十二、 不要說得太大聲:要自然一點說話 十三、 不要沒有耐心:要慢慢來、放輕鬆

二、聽說教學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教學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的雛型緣起於二戰期間,由於 戰爭時極需外語流利人才,因而發展出這一套培訓系統,因此也被稱作「軍 事教學法」(Army method)。1943 年當時,有五十五所美國大學參與這個項

並非是美國傳統外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新的教學法與其教材因而應運而生。

1939 年,密西根大學成立了美國第一所英語教學機構,機構負責人 Charles Fries 主張語法或結構才是語言學習的根本,透過口語不斷地操練基 本的句型結構,自然而然地就能聽說與習得目的語。而聽說教學法真正的出 現,要等到1950 年代末期,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美國政府認為若是不培 育外語專業人才,很可能會在科學或科技方面被其他國家孤立,因此在1958 年通過國防教育法案(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出資培訓教師學 習這套基於之前的軍事項目外語訓練方法,與Fries 與其同事提出的結構教 學法,再結合行為心理學的聽說教學法。

根據Skinner 的強化理論(reinforecement theory),我們的感官在受到刺 激以後,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行為,這時若給予正增強,這個反應行為就會 一再發生並成為習慣;若是給予負增強,則反應行為就不會再出現了。對應 於外語學習,當學習者(感官)接收學習內容(刺激) 而輸出的目的語(反 應行為),這時教師或是同儕若是給予鼓勵、讚美,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上,

就會得到滿足感,自然而然地學會與習慣目的語。

以下是聽說教學法的四項中心原則:

(一) 外語學習是機械化習慣形成的過程,要建立良好的習慣就要給與合 適的反饋。記住對話與句型,再經由不斷的操練(drill),就能減少犯錯 的可能。

(二) 語言技能更有效地學習方法,就是在書面形式之前,先讓學習者熟 習口語形式。也就是說,先學會聽說,再考慮讀寫。

(三) 學習者透過操練,類比句子而學會語法用法,在習得一個語法之前,

不告知語法解釋,語法習得是歸納來的,不是推論而得。

(四) 詞彙語義的習得需透過上下文,而非單獨理解。

根據Larsen-Freeman(2011)書中所說,研究者整理出兩個教學法的異 同,包含教學目標、師生角色、教學特點、師生/生生關係、如何看待目的

處在於:一、以使用目的語溝通為目標;二、皆注重聽說及發音;三語法是

表 2-2Larsen-Freeman(2011)直接聽說法與聽說教學法之異同(由筆者整理)

直接教學法 聽說教學法

可能

三、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ore(2018)提到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衍生 自杜威(Dewey)的實用主義中的教育理念──「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與傳統教學法相異的是,不再由教師領導課堂,而是以學習者為中 心,不強調生詞、語法等教學主題,教師將該課要學的內容,融入精心設計 過的課堂任務,讓學生在課室內以真實語境為背景,互動式地溝通,藉此達 到有效學習。

所謂的任務是具有教學意義的,且須有一個明確要達成的「目標」,讓 教師和學生在結束任務後,清楚知道成功與否。Larsen(2011)提到任務型 教學法是溝通式教學法的進化版,語言的習得是透過運用而成,學生在任務 進行中與結束後,習得他們應該習得的語言。最常見的任務有制定旅行計畫、

打電話預約餐廳、問路等等。Moore(2018)根據之前的學者所說,整理出較 為具體的「任務」定義:

(一) 任務是一項工作計畫。包括任務設計時的目的、開始前的語言輸 入及引導、任務進行時的互動、結束時的評量。

(二) 任務執行重點主要在於意義。相較於語法句式習得的訓練,任務 的執行目的是為了要解決問題或是溝通障礙。

(三) 任務中所使用的語言與真實世界相同。

(四) 任務的執行是促進語言發展的認知過程。在任務進行的互動過程 中,如選擇、推理、解決問題等,不僅會影響任務的複雜性,也 會影響所使用的語言。

(五) 任務的結果是明確的。 當學習者完成任務時,會得到很明確的結 果,如組織故事、找出相異處。

四、合作學習法(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Johnson & Johnson(2015)提到合作學習法(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顧名思義即透過與他人配對或分組,互動、互助的方式,在教師 佈置的相同教學任務或目標之下,每位學習者個別找出對自己或組員有利的 答案或解套方案。許多研究指出合作學習法能有效地降低學習者焦慮、提高 成就感、培養人際關係等好處;與任務型教學法相同,合作學習法亦以學習 者為中心,教師僅從旁指導或協助。

以下是Li & Lam(2013)提到使用合作學習法的五項原則:

(一) 具正向意義的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小組成員之間 互相照應彼此以完成任務。

(二) 個人責任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每位成員都有自己須付出 與努力的目標,且須掌握、理解任務細項(或應習得的語言技能或 學習目標),讓小組能達成目標。

(三) 有建設性的互相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透過成 員之間的相互教導、幫助、支持、鼓勵等達成目標。

(四) 適用的社交、人際、合作與小組運作技巧(Appropriate use of social, interpersonal, collaborative and small-group skills)。在任務進行的 過程中,經由鼓勵與幫助等,發展其建立自信、培養領導力、選 擇、溝通、化解衝突的技能。

(五) 小組評估(Group processing)。組員設定目標,討論過程中所使用 的方法有用與否,階段性評估小組合作的優缺,並分析未來能夠 如何改善。

五、小結

研究者透過Gibbs(1988)提出的「反思循環理論」,反思上述所說四種教

研究者透過Gibbs(1988)提出的「反思循環理論」,反思上述所說四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