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音、聲調教學與練習技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課堂教學技巧

一、 語音、聲調教學與練習技巧

(一) 語音教學技巧 1. 張新明(2012)

①. 靜態展示法:利用五度聲調圖、發音器官圖等,教師一 邊展示,一邊同時示範發音,請學生跟著模仿。但此方 法不適用於零起點學習者。

②. 動態演示法:

A. 手勢法:例如利用卷起的手掌向學生演示翹舌音的 發音特點。

B. 誇張法:利用誇張的嘴型,或延長發音來突出語音 特點。

C. 對比法:如發送氣音ptk,與不送氣音 bdg,可拿一 張小紙片吹出氣流,使學生了解兩者的不同。

D. 帶音法:例如學生發不好e 音,利用拉長已學過的 o 音,嘴角向兩側咧開,即可發出 e 音。

2. 張和生(2006)、趙金銘(2009)

①. 演示法:透過直觀方式讓學生掌握發音部位與方法。如 板書演示、借助實物演示、利用圖表演示。

②. 對比法:欲改善學生的發音難點,先利用學生母語與中 文進行對比,找出相似處,並告訴學生兩者發音部位、

發音器官的異同。

③. 誇張法:發音時嘴型誇張,讓學生在視覺、聽覺感受更 清晰,容易模仿。

④. 手勢法:利用手勢或動作,輔助學生發出正確的語音。

⑤. 拖音法:延長發音,使學生能聽辨語音,如單獨發﹝ɿ﹞

音是比較難的,教師可先發 s、sh 輔音,將音程延長,

慢慢去掉輔音,即為﹝ɿ﹞音。

⑥. 帶音法:利用學生已經學會的語音,引導學生發出語音

難點,如當學生發不出 e 音,教師可先帶讀 o 音,嘴角 慢慢像兩側延伸,就能自然發出e 音。

⑦. 分辨法:通過視覺或聽覺來辨析語音異同,只要能辨別 出,就能發出正確語音。如送氣與不送氣音。

⑧. 固定法:採用該語音容易讓學生看見的模仿特點,教師 固定發音部位,讓學生觀察。

⑨. 模仿法:教師直接說出語音,請學生跟讀。

3. 張輝、楊楠(2006)

①. 模仿法:學生跟著老師說出語音,須要求教師發音標準、

正確,可建議學生帶一面小鏡子,觀察教師嘴型後,再 看自己的嘴型是否相同。

②. 演示法:可利用圖表、手勢、實物、板書、多媒體演示,

優點是能教為直觀地讓學生知道發音部位與器官。

③. 對比法:對比中文裡相近的音素,也可為中外語對比。

④. 帶音法:以舊帶新,以易帶難。例如學生發不出 ü 音,

教師可先發i 音,舌位不變,再將嘴唇攏成圓形,就能順 利發出。

⑤. 誇張法:可以是誇張的嘴型、發音過程,或是誇張的板 書書寫,突出發音重點,使學生容易理解。

⑥. 聽辨法:透過聽覺來分辨某個語音的對錯,例如教師可 以先說一次正確發音,再模仿學生發錯的音,讓學生辨 別。

4. 崔永華、楊寄洲(1997)

①. 帶音法:用一個學生已經學過的、或是母語中有的語音,

帶出發音部位或方法相似的語音。

②. 借助體態或實物:利用體態或實物幫助學生調整或修改

b、p、m 都是雙唇音,即可同時進行練習。

③.指辨法:在黑板上寫出學生無法輕易分辨的音,如z、c、s/

zh、ch、sh,教師讀出一個音,請學生指認。

④.音義結合法:選擇常用詞彙,讓學生練習聲調,例如「二聲 +二聲」:郵局、銀行、學習。

2. 崔永華、楊寄洲(1997)

①. 模仿練習:學生重複教師發音;可以是集體模仿(齊唱)或 是單獨模仿(獨唱)。

②. 認讀練習:讓學生看著字讀出語音;可以是辨聲認讀(聲母 如 b/p)、辨韻認讀(韻母如 an/ang)、辨調認讀(相同聲母及韻 母組合,變換聲調讓學生練習)。

③. 聽辨練習:

A. 指辨聲母:教師讀一個音,請學生找出,如教師說「pa」, 學生得指出是「b」還是「p」。

B. 指辨韻母:教師先將兩個要學生指辨的韻母寫於黑板 上,例如an/ang,聽到 an 請學生舉左手,聽到 ang 則舉右手,

若是不含這兩個韻母,就比出叉。

C. 指辨音節:寫出兩個相似音節於黑板上,教師讀,請學 生指出正確音節。例如教師說「zhu」,學生得找出「chu」還是

「zhu」;也可進階練習多音節。

D. 指辨聲調:教師說出一個詞,學生得比出相對應的聲調。

E. 辨別對錯:使用是非題方式,教師發音,請學生聽辨對 錯。例如教師說「zhuān」,學生題本上是「chuān」,就要寫上 X。可用來辨別聲母、韻母、聲調或音節。

④. 選擇練習:給學生三到四個選項,教師先發音,讓學生選

出對的答案。例如教師說「jiàocái」,學生得從「A.jiāo cài B. ji ào lái C. jiào cái D.jiào cài」當中找出對的選項。可用於選擇 音節與聲調。

⑤. 填空練習: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學生填題本上的空缺。如 教師說「zázhì」,學生題本上為「___á___ì」,那麼學生得填上「z」、

「zh」。可用於聲母、韻母、聲調、音節的練習。

⑥. 聽寫:教師讀,請學生聽,再寫下來,可用於聲母、韻母、

調號、音節、句子、漢字的書寫練習。

⑦. 讀寫練習: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或是根據漢字寫出漢 語拼音。

(三) 聲調教學技巧 1. 丁迪蒙(2006)

①. 將高低明顯、易分辨的兩個聲調組合教學。例如:一聲+三聲、

二聲+四聲。

②. 教三聲時,先教半上211,不要教完整調值 214,較為自然,也 比較容易發音。

2. 張和生(2006)

①. 以自覺模仿為主,以必要的語音理論知識指點為輔:當學生一 值無法正確發音,一味地模仿並不能起作用,這時教師需要簡 單告訴學生,發音器官語與活動過程,讓學生理解進而發出正 確的語音。

②. 從易入手,由易到難:例如教聲調時,先教一聲、再教四聲、

三聲,最後才教二聲。

③. 以舊引新,以新帶舊:如先教過a、o、ai、ei,再加上 u 就變成 ua、uo、uai、uei。

④. 突出難點,反覆操練:根據不同母語的學習者,找出發音難點,

如很多語言裡沒有zh、ch、sh,就需要不斷練習。

⑤. 音形結合:視覺與聽覺結合,加深學習者印象,如寫聲調時,

不要寫成「一ˊˇˋ」,應該寫成「 ̄/√\」。

⑥. 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效率:直觀教具包括圖片、字卡、板書、

手勢、動作等。例如訓練學生說出該聲調時,可以搭配手勢比 劃。

3. 崔永華、楊寄洲(1997)

①. 調整聲調教學順序:先教一聲、四聲,再教三聲、二聲,對學 生來說較好掌握,但是練習時須按照順序,一、二、三、四聲,

讓學生把聲調聽習慣,鞏固聲調概念。

②. 利用手勢:發不同聲調時,搭配相對應的手勢,可幫助學生發 對音。

③. 利用頭部動作:例如發一聲時,眼看前方,頭部從左向右移動,

發二聲時,頭部從稍低位置上抬。

④. 帶音法教二聲:許多學習者無法順利發出二聲,調值不夠高,

教師可先發四聲,聲帶變緊後,再發二聲較為容易。

(四) 聲調練習技巧 1. 丁迪蒙(2006)

①. 聽辨聲調:教師可隨易說出一個詞,請學生說出聲調。如教師 說「吃飯」,學生得說出「14」。

②. 聲母和聲調不同、韻母相同的聽音訓練:

Bā dá shǎ là Chá mā pà fǎ

Sà ná kǎ tā

③. 看漢字聽語音:利用常見漢字做聲調對比訓練,請學生看字讀 出語音。例如:叫、腳;哭、苦;糖、湯;東、凍;九、舊;

好、號;旅、綠;魚、雨。

④. 聲、調、韻配合訓練:可分成單音節、雙音節、三音節與四音 節的詞,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學生說出聲調,若說錯,教師則 讀出聲調給出正確答案,或模仿學生給的聲調組合,直到學生 說對為止。範例如下:

【單音節】

T:山。

S:一聲。

T:田。

S:一聲。

T:不對,不是天,是田。

【雙音節】

T:山水。

S:13。

T:田地。

S2:14。

T:不對,不是「天地」,是「田地」。

【三音節】

T:科學家。

S:121。

T:營業員。

S2:212。

T:不,營噎員。(模仿發出 212 的「營噎員」) S2:222。

T:不,營爺員。(模仿發出 212 的「營爺員」)

【四音節】

說一不二 一窮二白 不三不四 丟三落四 四捨五 入……。

2. 崔永華、楊寄洲(1997)

①. 唱四聲:教師帶讀、學生跟讀,聲母、韻母可變換,但一定要 完整唱出四個聲調。可以齊唱、獨唱或輪唱。

②. 定調練習:固定聲調搭配,但可變換聲母和韻母。例如固定一 聲加上一、二、三、四聲,如:Tātīng tādú tāxiě tākàn。

③. 聲調搭配練習:教師可隨易搭配聲調,練習聲調發音,也可利 用帶音法的方式,帶出學生較難發正確的聲調,例如四聲+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