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國大陸軍力變遷

第五節 戰略飛彈部隊與其現代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F-2 總計的 279 架。43另外,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研發第五代的輕型戰鬥機,而成都 飛機工業公司在俄國的技術合作之下,則發展重型戰鬥機,2006 年也已確認中共 已經開始著手研發暗劍(Dark Sword)這類屬於第六代戰鬥機的超音速飛機,44這 使得日本認為航空自衛隊在量與質上皆有不足,且擔憂空優權落入中共手中。除 此之外,中共空軍提升大型遠距離運輸機、民航動員等遠距離投送能力,還有預 警機、偵察衛星、無人偵察機等預警偵察能力,努力擴大作戰行動範圍,並擁有 戰略轟炸能力,使得中共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

第五節 戰略飛彈部隊與其現代化

戰略飛彈部隊又稱第二砲兵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獨立於陸、海、空三 軍,負責彈道飛彈的軍種。彈道飛彈為一種載具,可以裝載核子武器或一般彈頭,

因而中國大陸關於彈道飛彈的發展,相當受到關切,除此之外,彈道飛彈的戰力 又與航太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高度的航太發展技術有助於提升彈道飛彈的精確性,

又有反衛星的能力。在本節中將探討中國大陸戰略飛彈部隊、彈道飛彈、核子武 器、航太發展等相關議題。

壹、戰略飛彈部隊與彈道飛彈

1950 年代中期中共在開發核子武器的同時,亦進行彈道飛彈的研發,1964 年 6 月在成功試射地對地短程彈道飛彈東風一號(DF-1)後,同年 10 月又成功地施 行核子實驗,而第二砲兵部隊則是在兩年後的 1966 年 7 月 1 日成立。1960~1970 年代中共進行各種液體燃料彈道飛彈開發,80 年代始擁有洲際彈道飛彈

43 <平成 21 年版 防衛白書>,日本防衛省,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09/w2009_00.html(Retrieved May 30, 2013)。

44 Richard Fisher,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Building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Influence (California : 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2008), p.2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ICBM),彈道飛彈也由反應較差且脆弱性高的 液體燃料飛彈,汰換為固體燃料飛彈。從波斯灣戰爭後所確立的「高科技條件下 的局部戰爭」戰略中,彈道飛彈的現代化被視為重點發展的對象,主要是由於沒 有能夠有效防禦彈道飛彈的手段,因此彈道飛彈能夠給予軍事武力較本身強大的 敵人有效的攻擊。2004 年 9 月的中國共產黨第 16 屆 4 中全會上,第二砲兵部隊司 令靖志遠和海、空軍司令一併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看出解放軍由原先向陸 軍一面倒的情況,轉變為統合海、空軍及飛彈部隊的現代軍隊。

目前中國大陸擁有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LBM)、中程彈道飛彈(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IRBM/MRBM)以及短程彈道飛彈(SRBM:Short-Range Ballistic Missile),從圖 3-3 中可以看到目前彈道飛彈所涵蓋的射程範圍。

雖然第二砲兵部隊的現代化是解放軍現代化的重點,但是彈道飛彈的主力仍 為上一代的液體地上固定飛彈,逐步朝固體燃料發展。為彌補此一緩慢的進展,

中共應會選擇在數量上擴大,並朝著搭載複數彈頭和誘餌彈頭等發展。讓日本感 到威脅的是其國土在中程彈道飛彈的射程範圍內,除了使用液體燃料的東風 3 型

(DF-3)、東風 4 型(DF-4)之外,還有使用固體燃料的東風 21 型(DF-21),而 這些飛彈都可以裝上核子彈頭。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12/w2012_00.html(Retrieved May 30, 2013)。

14,000km 1,750~2,500km DF-21、DF-21A/B/C的最大射程 DF-3、DF-3A的最大射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太平洋的戰力配置,讓自己在東亞戰略地圖中取得較為優勢的地位。45

貳、核子武器

由於中共核子武器現代化對於全球安全以及權力均勢影響甚深,再加上其對 於國際軍備管理的消極態度,因而備受關注。1964 年首次的核武試爆成功之後,

不間斷地研發核子武器彈頭,同時也致力於開發核子武器的搬運手段,1970 年便 發射人造衛星,成功開發了彈道飛彈。在 1980 年代初期,洲際彈道飛彈試射成功,

中共逐步獲得第二擊核武報復能力,完成「最小程度的核武抑制能力」,而在冷戰 結束後,也是現今官方核武國家中唯一仍持續其冷戰時期擬定的核武發展計畫,

積極增強其核武的質與量的國家。彈道飛彈可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使用液體燃 料的第一代彈道飛彈,由於裝填燃料須要時間,且機動性差,儲存於固定的發射 井內,容易被偵測衛星發現,第二代則是固體燃料的飛彈,其體積小、機動性強、

自動化高,洲際飛彈基本上都儲存於機動卡車上,較難被偵測衛星或飛機發現,

而中共所擁有的東風 11(DF-11)、東風 15(DF-15)、東風 21、東風 31 型(DF-31)

皆屬於固體燃料且搭載於機動卡車上。

中共自 2002 年以來,積極投入大量資源改進與增加核子武器,尤其重點發展 具備有效穿透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網(NMD)新式核武與載具,以及強化核武的殘 存能力,發展多彈頭化,並陸續部署新型東風 31 型系列的洲際彈道飛彈,主要原 因是由於 2001 年 12 月美國發表「核武態勢評估報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

報告中建議美國面對新威脅必須重新思考使用核武進行先制攻擊的策略,並應積 極發展新型核武器,且其中列舉包括中共等七個為美國未來使用核武打擊對象。

45 阿部純一,<日本の対中政策:戦略なき外交の隘路>,前引文,頁 59-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參、航太發展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共成功將神舟五號有人太空船送上宇宙,這是繼舊蘇聯 與美國之後發射成功的案例,而 2005 年 10 月又第二次將有人的人造衛星神舟六 號送上太空。46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便代表中共的航太發展事業邁向嶄新的階段,

而中共航太發展的目的,不僅只是為了發揚國威或確保對政權的向心力,由於航 太發展屬於軍民兩用的技術,火箭開發技術可運用於洲際彈道飛彈的開發,且實 際上是由解放軍所主導,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士也表示從神舟二號到五號的發射,

除了中共所稱的電子情報收集(ELINT)功能之外,還實際上搭載可偵察攝影的紅 外線相機,進行釋出情報收集衛星等軍事活動,不僅可以用以監控地上軍事設施,

也可以收集海上船艦動態情報,有助於中共海洋發展。除此之外,中共擁有三個 自己的 GPS 衛星,而彈道飛彈藉由 GPS 的引導,可提升 20~25%的精準度,因此 雖然繼美國之後 42 年才發射有人太空船到宇宙,但是仍備受各國關注。47

自 1990 年代開始便一直有破壞衛星的意圖,曾經在南太平洋的吉里巴斯共和 國架設相關設施,以雷射干擾美國衛星,2005 年 7 月以及 2006 年 2 月皆曾嘗試衛 星破壞的實驗,而 2007 年 1 月成功地以彈道飛彈將自己位於距離地面 860 公里上 空陳舊的氣象衛星風雲 2-C 擊落,日本以及澳洲皆表示憂慮,該項成功便意味著 中共有能力將高度較低的他國偵測衛星擊落的反衛星(Anti-Satellite,ASAT)能力,

對於許多軍事系統皆仰賴於衛星系統的美國而言,更是一種威脅,另外也可以推 測此舉不僅對於西方以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為首的一般武力是一種打擊之外,中共 也有稱奪宇宙霸權的企圖。這次的破壞行為所使用的彈道飛彈為射程涵蓋日本的 東風 21 型,攻擊載具與日美所開發的彈道飛彈防禦一樣為擊殺式(Hit to Kill),

46 中共的航太發展由發射載有東方紅一號的長征一號火箭開始,1992 年 1 月推出有人宇宙飛行計 畫,在中共建國五十週年的 1999 年 11 月發射神舟一號,自此正式展開有人宇宙飛行計畫,接 下來在 2001 年 1 月、2002 年 3 月、12 月,分別發射神舟二、三、四號。

47 茅原郁生,<安全保障から見た米中関係-二〇一二年に向けた G2 時代の行方->,《海外事 情》,第 58 巻 6 号,2010 年,頁 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因此美國擔心是否彈道飛彈防禦中將衛星找出的感測技術有所外洩。48英國軍事智 庫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則認為此舉為中共為了施 予敵人部分壓力,而讓敵方心理與經濟上陷入恐慌,進而癱瘓整體的「點穴戰」

(Pressure Point Warfare)或者「殺手鐧」(Assassin’s Mace Program)。49

小結

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上來看,冷戰結束之後,俄國經濟崩潰,無法再支持其強 大的軍事能力,美國認為在此種情況之下,沒有維持軍力的必要性,開始實施軍 事縮減政策,因而在全球的各個海域上,出現權力的真空,而中國大陸也是在這 樣的背景之下,進行軍事現代化,旨在因應對台灣出兵。經歷了 1996 年 3 月企圖 影響台灣的總統選舉,進行飛彈試射,導致美國派遣包含兩艘航空母艦的第七艦 隊,使中共瞭解到,為了統一台灣,勢必須要阻止來援的美國海軍,因此中共試 圖將勢力範圍擴展至太平洋,發展得以對美國本土進行核子武器攻擊的開發,以 及能讓抵制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航太發展,並且把核武、航太、海洋三項戰略相 互串連發展,並整備能配合該戰略的裝備。

要判斷中國大陸軍力現代化發展是否構成威脅,通常會從其能力與意圖,這 兩方面進行觀察與判斷。就能力而言,中共配合各時期的軍事戰略,隨著 1990 年 代的打贏「在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打贏「信息化條件 下的局部戰爭」,進行各軍種的軍力現代化,雖然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仍劣於美國,

但是其反介入(Anti-Access)、區域拒止(Area Denial)能力與所及範圍的提升,

讓美國感到憂懼。對於日本而言,中國大陸軍力現代化中,最讓日本直接感到對

48 太田文雄,《国際情勢と安全保障政策》,前引書,頁 123-124。

49 Alexander Neill, “Pressure Point Warfare: China Swings the Assassin's Mace,” RUSI,

http://www.rusi.org/publications/newsbrief/ref:A45F66F11684A9/#.UcJ64vlHKTU(Retrieved May 30,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

於國家利益產生威脅的是海上的發展,特別是海洋的權益及海洋通路的安全。50 至於意圖的部分,從戰略、戰術的擬定,到施行手段的決定,其間的過程為 何,各國所能獲得的資訊十分有限,且意圖本身變化性高,再加上中共與透明度

於國家利益產生威脅的是海上的發展,特別是海洋的權益及海洋通路的安全。50 至於意圖的部分,從戰略、戰術的擬定,到施行手段的決定,其間的過程為 何,各國所能獲得的資訊十分有限,且意圖本身變化性高,再加上中共與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