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戲劇性的虛實強弱

在文檔中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頁 59-65)

第三章 創作形式與技法解析

第三節 戲劇性的虛實強弱

一件藝術作品中的元素,一定經過創作者的細心安排,呈現出來的畫面往 往如同戲劇一樣,有著虛與實的相互對應,在焦點與非焦點間的強弱變化、物 件的邊緣線上的處理,猶如一首歌曲一樣在強弱之間產生了美感。

以下筆者將針對個人創作中所處理畫面主配角、強弱調子的關係,及如何 使畫面有視覺效果的強弱節奏加以分析。

一 、 「 虛 」 與 「 實 」 的 比 例 分 布

在藝術作品的範疇中,虛實呼應的表現不管是平面繪畫或是立體雕塑、抽 象表現或具象呈現,其中,皆有「虛」與「實」的存在。在中國謝赫六法中早 已探討過許多虛實之問題,但在西方美學中,虛與實的問題被討論的卻相對較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少,可虛實概念的應用卻是個可互通的藝術問題;一件繪畫作品一定存在著許 多面向的「虛實」問題,例如:一張古典的靜物繪畫,畫面中的靜物主角就是 所謂的「實」空間,而空無一物,相對灰暗的背景則為「虛」空間,主角邊緣 的「實」樣態以及背景「虛」型的空氣流動所相互對應而散發出的語言意涵,

則更能彼此襯托出相互依賴的微妙關係,產生一種如同音樂樂章的強弱變化,

進而增加畫面的可看性以及引申說明。

筆者的作品雖是屬於具象寫實的呈現方式,即便在不同主題形式上的考量 皆會考慮到虛實相互對應的效果,讓作品更加豐富。筆者在主題的選擇上,多 選擇筆者所熟悉的主題為「草」、「芭蕉葉」,景物外在的形似,以及如真似 幻的虛擬場域,筆者利用虛與實的並置或對應,讓畫面呈現出能使觀者在視覺 或心理上產生與以往之舊記憶的不同而相互拉扯的情感,進而襯托出對立而又 相生的美感。另外,作品整體的圖地關係的虛實對應,也是需要用心經營的,

特別是對畫面中「虛」空間的重視。

我們可從大家熟悉的大師—達利53(Salvador Dali,1904-1989)的作品,《Old

53 超現實主義代表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其作品往往將怪 圖 3-2-1 薩爾瓦多·達利,Old Age,1940 年,布上油畫,尺寸不詳

美國佛羅里達州,聖彼得堡,薩爾瓦多·達利博物館藏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Age》(圖3-2-1)中發現,「虛」的空間,其力量並通常不輸給「實體」,很多 時候反而更可能超越存在的實體。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的創作者會將作品的主 圖形部分當作畫面中的「實」空間,而將背景看作「虛」空間,絕大多數的創 作者,往往單就觀注主「圖」的「實」造形而忽略了「地」所形成的另一個「虛」

象的「圖」,其實背景圖形往往與主圖形有著密切的關連性,當圖地空間力量 過於接近,也就是虛實間的力量趨近相同時,很自然的會平分掉該畫面應有的 結構張力,使作品看來平淡無奇、索然無味。

筆者在創作上喜歡在欲表現畫面「實」的效果時,刻意強調「虛」的空間 來達到對「實」空間的掌握。其實,在創作的草圖階段,就能同時兼顧圖地關 係,或許可更有效地利用虛實對應的力量來建構畫面物品的排列位置,相對 的,整體感也就能全部盡在掌控之中。

二 、焦 點 強 弱

若想清楚了解畫面焦點凝聚強弱的範例,可由卡拉瓦喬54(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的作品風格中清楚的瞭解到,近乎物理上精確 的觀察和生動甚至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繪畫創作者手中,這種風格是 為了追求真實性和靈性的工具,一種不自然的聚光效果就像是舞台上的人工投 射燈,讓畫面有了像劇場般的氛圍,使觀者可以更加輕易的融入畫面的場景之 中,使得畫面的虛空間有了適當的解釋,也讓畫面中所想表現的主角更加鮮明 亮眼。

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 起。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

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

54 卡拉瓦喬(1571—1610),義大利畫家,1593 年到 1610 年間活躍於羅馬、那不勒斯、馬爾他和 西西里。他通常被認為屬於巴洛克畫派,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在沃夫林的著作《藝術史的原則》(The 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中揭示 藝術史家一直以來對作品風格形式的輕忽。若以文藝復興與巴洛克的藝術風格 作比較,如杜勒55(Durer,1471-1528)的「線性(linear)」風格(圖3-2-2)與 林布蘭特56的「繪畫性(painterly)」風格(圖3-3-3)的差異作為兩個時期 的代表,很明顯的,可發現兩大時期創作思維態度與形式的截然不同。由林布 蘭特的夜巡圖中,可以發現到,相對於杜勒對各部分細節的全部刻畫,林布蘭 特則是對畫面做了戲劇性聚光的效果與整體節奏感的掌控,衍生出的畫法是為 了焦點的凝聚,則可犧牲諸多不必要的細節,使其隱藏於模糊的背景中,而背 影的用色也非單一的深褐色,使用罩染法層層堆疊的暗中透亮法,讓畫面舞台 的強弱效果可以很明顯的對比出來,這將弱調子自然融入暗處的處理方式也就 開啟了西方繪畫史重要的一頁,是相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課題。57

這時後,就要討論為何林布蘭特會想要在畫面中安排聚光燈的效果呢?原

55 杜勒(1471-1528),德國中世紀末期、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油畫家、版畫家、雕塑家及藝術理 論家。其一生創作了大量木刻畫、銅版畫、油畫和人物素描。其代表作有油畫《四使徒》、

《亞當和夏娃》、木版畫《啟示錄》、銅版畫《苦悶》、《騎士、死神、魔鬼》等。著有《人 體比例研究》四卷,對透視學和人體解剖學頗有研究。而關於幾何學的著作名叫《量度四書》。

56 林布蘭特是歐洲 17 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年少成名,

但半生潦倒。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時即享有盛名,幾乎當時所有重要的荷蘭畫家都出自他的門 下。林布蘭的頂峰之作當屬肖像畫包括自畫像以及取自聖經內容的繪畫。

57 Heinrich Wolfflin 著,曾雅雲 譯,《藝術史的原則》(再版)。(台北市:雄獅圖書,2000)。

圖 3-2-2 杜勒,野兔,1502,水彩‧

畫紙,25.1 x22.6 公分,奧地利維 也納阿爾貝提那畫廊收藏

圖 3-3-3 林布蘭特,夜巡,1642 油彩‧畫布,

359x435 公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收藏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因出在林布蘭特的聚光效果是為了要凝聚畫面焦點,使觀者得以快速地將視點 的注意力集中於聚光處;換個角度來看,聚光效果相對的是將焦點作集中處裡 以區分賓主之別,猶如一場戲劇中劇情的安排,有著強烈性格的主角當作整部 戲聚的焦點,在自然的對比下就有了被犧牲也無所謂的配角來烘托主角的重要 性,也就是次焦點和第三焦點的相互搭配,使作品有了更豐富層次的美感與可 看性。而聚焦的處理手法也有許多方式,並非一定是焦點就要精細描繪,其餘 細部捨棄不畫,也可利用造型的對比、明暗的對比、質感的對比、筆觸的對 比……等,這些既能有效地突顯主要焦點的精彩度,也不會犧牲掉弱調子所該 有的精彩度,兩者兼顧之下,也同樣可以區分出焦點、次焦點與圖、地之間的 差異性。

另外,創作者也要適切地推算出主、配角之間的距離關係,讓畫面中的主、

配角之間有著互相牽引的聯繫,在東方藝術中,正是所謂的「氣」之連貫,這 往往能使畫面成為一個環環相扣的有機體,各自獨立又不相互干擾令焦點產生 模糊,畫面也就不會讓人產生瑣碎、凌亂或是失焦的感覺。筆者在草地系列中 的祕密花園(參見附錄彩圖 P-77)裡,就直接利用了舞台劇光焦點效果以及大 小的對比效果,加強了正中央草地的明亮度亦讓其中一塊草地更加明亮的戲劇 性效果,表現的活躍強烈,在奇妙的氣氛營造之下,其他小塊的草地退居到畫 面不顯眼之處,在綠色掩映的調子之中顯得異常平靜,形成了兩股勢力的相互 呼應,使賓主關係強烈分明卻又不互相搶奪彼此的地位。(詳見第四章代表作 品圖4-3-2)

三、寫實中的抽象意涵

魏斯在創作自述之中曾提到:「很多人說我帶回了寫實主義,他們總是要 把我和艾金斯(Thomas Eakins)及荷馬(Winslow Homer)聯想再一起;我的想法並非 如此。我衷心的認為自己的抽象主義者。艾金斯畫的人物固然栩栩如生,但我所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畫的人物、主題是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生氣,有另一種核心—高度抽象的 精髓。當妳認真凝視時,即使是單純的事物,也能感受到那種事物的深奧意義,

從而產生無限的情感。」58

這種屬於抽象、難以形容的內心層面,就如同筆者先前所提及心靈層面的追 求,這種追求的感動遠遠超越了物體表面逼真所給予觀者的感動,是一種難以運 用語言加以具體說明的感受。其實,最寫實的東西,往往是每個人腦海中最深刻 的記憶,如同夢境一樣,在一定的情況下似乎能夠達到深入其境而難以分辨其真 偽的地步,而能夠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將這種氛圍加以描繪,傳遞出經驗的感 受,就真的是非眼睛所見的事物表象,而是進入了心靈的寫實。

其中,魏斯又於創作過程中闡述:「繪畫過程中我時常有一段時期是興奮,

而且我發現所有使我興奮的抽象本質來自於記憶深處。59」這會讓筆者想到說自 己在畫架前描繪芭蕉葉時,筆者所見的是資料中的芭蕉葉,是一張自己所拍攝的 芭蕉葉照片,但自己內心聽見的卻是環繞於這照片周圍的大自然之音,想傳遞的

而且我發現所有使我興奮的抽象本質來自於記憶深處。59」這會讓筆者想到說自 己在畫架前描繪芭蕉葉時,筆者所見的是資料中的芭蕉葉,是一張自己所拍攝的 芭蕉葉照片,但自己內心聽見的卻是環繞於這照片周圍的大自然之音,想傳遞的

在文檔中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頁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