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由心靈與自覺原創

在文檔中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頁 20-30)

第二章 創作精神及主題元素之探討

第一節 自由心靈與自覺原創

藝術創作者最為難能可貴的特性在於其不受拘束的創作心靈及富含天馬行 空的聯想力表現,這往往反映出獨具慧眼的原創精神。本章節首先探討藝術創作 的自由與自覺精神,藉由浪漫主義4(Romanticism)以及簡約主義5(Minimalism)的 理論起源、發展軌跡以及中心思想概念來加以說明,接著強調「原創精神」在藝 術創作中的重要性。

一、浪漫主義的「自由精神」及簡約主義的「意象空間」

誕生於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之交集的歐洲浪漫主義思潮,讓藝術打破附庸於 政治或是教會的腳色進而取得應有的自主地位,讓藝術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不 再只是一如往常地訴說道德倫理或只是為了傳教信念的宣傳品。

「以唯心主意出發的浪漫主義,提升人的尊嚴,追求人的自由,於是醞釀成

4 浪漫主義:是開始於 18 世紀西歐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 1790 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 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 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 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

5 簡約主義: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 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藉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 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義(Meyer, 2000; Zabalbeascoa & Marcos,2000),是指二戰後美國藝術界在六零年 代興起的一場藝術運動,因為反對抽象表現主義11(Abstract Expressionism)而誕生 的時代產物,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手 是以高更(Paul Gauguin)為主,藉由野獸派(Fauvsim)的演進過程進而進化到了抽 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這一派系主張以自發性的,並帶有「浪漫 純色」的色彩表現,此派代表為瓦西里·康丁斯基(Vasily Kandinsky),他在「論藝 術的精神」中認為,所有形式的藝術都具有到達某種精神高度的同等能力,在繪 畫中,色彩可以作為一種自主的東西,游離於物體或任何其它形態的視覺描述而 獨成一體。所以,這一派學說又被稱之為「熱抽象」。另一主流則以塞尚(Paul Cezanne)為基礎出發,透過立體主義12(Cubism),傳到俄國後則又發展出構成主 義(Constructivism),這派傾向於表現觀念性的意識與理性的幾何線條,以蒙德里 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為代表,此一派別又被稱之為「冷抽象」13

其中的野獸派14(Fauvisim)常藉由大面積色塊來營造強烈的視覺風格,運用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紅、綠、黃、藍等對比色彩的張力,凸顯畫作的感官情緒也帶出顏色的裝飾性,

並運用類似中國水墨畫的誇張線條,將繁複景物「簡化」成富於情感的輪廓線,

如代表畫家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的著名作品─《舞蹈》(圖 2-1-1)中,

藍、紅、綠三種顏色大塊飽滿的平塗,使這些強烈色彩產生光亮效果,而人物的 輪廓,則簡化成粗曠有力的動感線條,充滿韻律。這幅畫透過堅實筆法與強烈的 色調,將箇浸在狂舞狀態中的舞者表現的平靜又狂暴。此派畫家在創作上,構圖 與細節都經歷了一種化繁為簡的簡化取捨過程,並大膽運用單一純色來表現自我 情緒,也營造更深遠的空間感,創造畫面影像的深度,這些簡約模式也都將逐漸 轉化為簡約主義的特色之一。

另外受到塞尚(Paul Cezanne)「大自然皆以球體、圓錐、圓柱體所構成」理論 而興起的立體派(Cubism),強調將大自然的形象簡化成最原始的幾何形,分析拆 解物體所構成的要素,進而以單純的平面重新排列組合,不再如以往追求寫實的 形體及外貌,反倒追求的是整體、同時、本質的立體化表現。如立體派畫家格里 斯(Juan Gris,1887~1927)的作品一書,《煙斗與玻璃杯》(圖 2-1-2)中,將立體主義 發展成一種嚴謹的幾何圖案藝術。傾斜的塊面間形成一種對立與互補的構圖,畫 面條理分明,帶有完美冷靜的設計風格。不模仿客觀對象物,而用科學方法探求 更真實形象與本質的簡化主張,也間接影響了後來簡約主義的理念。

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 然的摹仿。

圖 2-1-2 馬諦斯《舞蹈》1910,油畫 260x391cm,聖彼得堡艾爾米塔甚博物館

圖 2-1-1 格里斯《煙斗與玻璃杯》1915,油畫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將簡約主義中幾何形 體與冷靜抽象的特徵,強烈而又明確的發展出來。在藝術歷經過立體主義與未來 主義的過程後,西元 1915 年所發表的俄國前衛藝術─至上主義15(Suprematism),

亦稱「絕對主義」。

馬列維奇在其著作《非具象世界》一書中有稍微敘述:絕對主義是捨棄自然 形象的描寫,企圖尋求新的象徵符號,以描繪非自然觀察且是直接的感受。此派 畫家對於幾何的看法並非結構與裝飾的意義,而是形態上衍生的種種韻語感16。 與自然形象無關的簡單幾何式構圖,從峯傳統繪畫的觀念中解脫,去除無關與瑣 碎的細節,以最精簡的形與色將意識表達呈現於作品,成為至上主義作品的特 色。例如同馬列維奇的《黑色正方形圖》(圖 2-1-3),他否認藝術上的實用主義功 能性和圖畫的再現性,用絕對至上的探索,表現自我感覺,立場是「形式就是內 容」17,其簡約創新的繪畫語言便成為今日所認同至上主義的標誌。

至上主義否定了繪畫的物象、主題、內容及空間感,轉而追尋表現自我純 粹的感覺,而在這虛無世界的新語言則是藉由單純的幾何形狀、鮮明的色彩對

15至上主義:來自於 1915 年馬列維奇發表的宣言式小冊子《從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到至上主 義》,強調至上主義是藝術中的絕對最高真理,它將取代此前一切曾經存在過的流 派。也就是說人類社會可以以至上主義的原則進行組織和構建,進入新的歷史發展 階段。

16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圖書,2002),頁 99。

17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2001)。

圖 2-1-3 馬列維奇《黑色正方形》1913 鉛筆素描,79.4x79.4cm

俄羅斯列寧格勒國立博物館藏

圖 2-1- 3 馬列維奇《白上白》1918,油畫 79.4x79.4cm,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比與立體主義的結構所組成。至上主義主張追求的是對新空間的持續探險,而 幾何造型代表著至上主義的開始,一個無物象的創造,與新的繪畫現實主義。

馬列維奇宣稱:「簡化是我們的表現,能量是我們的意識。這能量最終在繪畫的 白色沉默之中,在接近零的內容中表現出來。」這樣「無」便成了至上主義的 最高指導原則18。而這接近零的能量,在《白上白》(圖2-1-4)作品中,由白色的 幾何方塊在白色的背景上,用最簡約的陳述方式做最大的呈現。在這裡充滿的

「空無」,已經是至上主義最完美的詮釋,也將進而發展出之後簡約主義風格的 極限繪畫。

相對於至上主義對於宇宙意識空間的追求,「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更 注重於材質上的研究,形式主義的觀念中,它們否定了具象藝術作品所能帶來 的任何意涵,只單單追求真實元素的表現。構成主義與至上主義幾乎是同時存 在的蘇聯前衛藝術,在蘇俄的社會主義帶動下應運而生,在思想上強調藝術家 不應進行純藝術的創作,要為社會的無產階級服務,並以藝術結合功能性,應 用在平面設計、產品設計以及建築等等,在政治的目的下,構成主義的藝術成 為實用目的的工具。

塔特林(Vladimir Tatline)是俄羅斯構成主義的中心代表人物,對材料、空間 和結構有著深入的研究,並認為藝術家不但要熟悉技術,更應讓設計創意的模 式傾注到生麹新需求中,在設計上有目的創造出合乎功能要求的結構形態,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1919-1920年接受共產第三國際所委託製作的《第三 國際紀念塔 Model for a Monument to the Third Internationalh 》(圖2-1-5),全由 鋼架和玻璃構成,代表著創新的工程建設。內含大會堂、會議室、辦公室及廣 播台等,實為功能完備的總部大樓這些。先驅的設計,顯示結構主義理念中的 機能目標,兼具桎悎中解脫的視覺創新,這是藝術與設計的最佳融合,而重視 真實物體形式,追求物質性與功能性的特質,也對往後的簡約主義產生很大影 響。

18 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台北:藝術家,2002),頁 6。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除了上述幾項二十世紀初期的現代主義運動外,荷蘭的「風格派」對於簡約 主義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主要的促進者是杜斯柏格(Theo van Doesburg,1883 -1931),出版了《De Stijl風格》期刊(圖2-1-6),他所創造出來的這個名稱有兩種 涵意,一是「特指的風格」,另外同時還是「柱子、支撐」立柱結構的意思,代 表著結構的單體與組成,同時也有合理性及邏輯性。

把各種部件通過它的連繫,組成新的、有意義的、理 想主義的結構,是風格派的關鍵。通過建築、家具、

產品、室內、藝術,他們企圖創造一個新的次序和新 的世界19

「風格派20」一開始就追求藝術的抽象和簡化,

反對個性,排除一切表現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種人類共通 的純精神性表達,即純粹抽象。當時的藝術家們共同關

19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2001)。

20 荷蘭風格派運動:主張純抽象和純樸,外形上縮減到幾何形狀,而且顏色只使用紅、黃、藍 三原色與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也被稱為新造型主義(Neoplasticism)。 熱衷於幾何形體、空間和色彩的構圖效果。外形上縮減到幾何形狀,顏色 只用紅、黃、藍三原色與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

圖 2-1-4 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塔》1919-1920 巨型的鋼條,成品約 1300 英尺,至今封存

圖 2-1-4 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塔》1919-1920 巨型的鋼條,成品約 1300 英尺,至今封存

在文檔中 心靈的異想場域創作研究 (頁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