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探討台灣農作產業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探討台灣農作產業面

位於都會區邊緣之農耕地,受到工商經濟發展演變推動,農業土地因應工商用地 需求變更使用地目與用途,也因此土地受到工業環境汙染,造成優良農地維護不易與 異業競用,伴隨經濟發展日益發生,致使可耕作面積逐年下修問題嚴重(如圖 2-1-1)。 近年生產市場持續受全球化、自由化競爭及氣候變遷衝擊,直接威脅農作物之生產,

保育農地資源及維護糧食安全是一門極需重視面對的課題(陳惠欣、孫珮瑛、周怡伶、

徐宏元,2014)。農作物銷售前,在生產面上與土地生長環境、育苗品種篩選到加工 食材選擇,上述每-點都必須慎重看待,因為每個環節都是同等重要且環環相扣的。

從農場育苗品種到餐桌烹調過程,整條食物鏈的建構(洪德欽,2015)。

咖啡樹屬茜草科的常綠喬木,研究過程也必須將育苗品種地選擇及土地規劃使用 功能列入探討,因此兩項要素(種籽育苗、土地)與本文探討銷售質量有絕對關連。

種籽育苗優劣影響農作物收成品質、土地大小與產量有必然關係(Maguire,1962)。 台灣國土政策長期缺乏完整土地規劃,致使許多原本農地變更使用項目為建地,

限縮使用面積也阻礙了農業發展,農事耕作轉型快速移向副都中心、偏遠鄉鎮、山區

(洪進雄,2007)。最直接影響農作的產值及銷售通路,適合耕作農地無法發揮效益 生產質量佳的農作物,也就無法做品質精實的管控及在行銷平台有利推廣。

近年來農業生態轉型改變科技化生產,生物技術農業具高附加價值(產量可控管)

以先進科技知識導向特點,從育苗品種的改良即所謂的基因改造(Karimi、Lnze &

Depicker,2002),因生物技術與基因改造的產品一直具爭議性,造成某部份環境生態 改變產生負面影響、產品風險在食用時的疑慮等(葉瑩、鄒慧娟、李坤龍,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於生豆的前置處理過程,除種子之外還包含種皮、果肉等,因此階段隱藏較多黴菌,

源頭把關降低發霉產生的食安風險,就成為進口咖啡與本土生產新鮮安全的有機咖啡 相較下重要課題。21品質不好的產品再怎麼包裝、廣告、行銷,都無法取得消費者們 長期的支持與信賴。綜上所述,值得以一節做初略探討。

圖 2-1-1 台灣農業耕地面積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年報 1996-2011。

壹、台灣傳統農村農產面向

過去傳統農村結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地理位置較偏遠、人口居住密度低等原因,

無論是在教育、建設及資源分配上有限,以致接收到的資訊、獲得的資源相對匱乏,

造成所謂的城鄉差距。Rigg(2006)指出,大多數農民無法提升產能效益、耕作技術、

行銷效果,更在交易買賣過程,對於市場售價行情知識的不足,價格資訊無法掌握以

21 咖啡熟豆在烘焙過後,第一個有可能發生黴菌污染的環節,其實是在咖啡烘焙工廠而不是發生在 消費者的餐桌,因為工廠是同時存在著最大量風險的主角:咖啡生豆。如果咖啡烘焙時,沒有做好 生豆與熟豆的操作區隔,烘豆師一下子操作生豆、一下子操作熟豆,生豆的麻布袋就放在烘焙機旁或 開放式朝著人來人往的街道,沾到滿天飛地灰塵,黴菌孢子也滿天飛,那麼剛烘焙好地熟咖啡豆,

無論如何包裝、存放,在此階段就已經再度污染了,後續包裝好的咖啡豆發生毒素過量的結果也就 不足為奇(康健雜誌,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為價位的正確判斷。因多是小農個體戶而缺乏議價的能力,造成農村社會農民普遍 處於貧窮的狀態。也因為農村居住人口稀少、分散不集中和地理交通的不便等,缺乏 基礎建設於是造成相對的弱勢族群。傳統農村因結構性失調而衍生出來地區性弱勢、

結構性貧窮、疾病等,較多經濟性失業、人口快速外移、耕作人口老化、行為能力地 降低等諸多問題(圖示 2-1-2)。

圖 2-1-2 台灣農業人口結構變動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農業人口結構變動 1991-2015。

一、傳統農村規劃機制

早期台灣缺乏國土計畫等較大尺度的法規體制,尤其不受重視的偏遠邊陲縣市、

農村地區,原鄉原民保留地的開發及空間使用更缺乏整體指導規劃,通常僅僵硬制式 土地法使用管制法則限制發展。消極又缺乏彈性的措施,造成農業發展空間裹足不前 窘境(顏愛靜,2013)。生硬無彈性的法令未跟隨時代改變予以土地適當的保護調整,

致城鄉差距、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拉鋸逐年蔓延擴大,歷史傳統賦予城鄉的紋理風貌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此同時,經濟因素促使中壯年人口向外移動,農村生產結構的日漸萎縮消退,

農業生產因此被機具廣泛代替使用,土地缺乏友善耕耘,化學肥料、農藥品氾濫使用 改變農作自然法則生態鏈。傳統含蓄的農村人們,過往互動互助的形式亦逐漸淡然,

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共存的和諧關係開始變質,綜上演變過程中看到許多傳統農村 元素快速消失。尤有甚之,在知識科技驅使及經濟生計壓力下,台灣農村的未來發展 更顯得岌岌可危(周鶴樹,2010)。

二、農作育種的沿革

台灣農業環境條件雖受各種天然或人為複雜因素左右,但農民們仍繼續的在提升 農作生產品質及育種能力上默默耕耘,創造出屬於台灣經驗的農業奇蹟。因台灣植物 育種技術突破發達和培養專業農業研發人才的努力,從基層農業專員到中端成立亞蔬 中心機構運作,於農改場、農試所研發的技術開發案,到在田間耕作的農民農作技術 皆具有世界一流的水準。為使我國農產地品種研發跟上國際腳步,近年由經濟部研擬 提出專利法修正草案,開放動植物的專利申請以強化研發成果之保護機制,然而是否 應開放植物專利,已造成極大爭議(郭菁菁,2015)。

為鼓勵育種專家們努力推出新品種提昇農業發展以確保其農業競爭力,國際植物 品種權保護的國際組織,成立了國際聯盟新品種的植物保護(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簡稱 UPOV),即是國際上最常見的植物品種的 保護法中「植物育種者權」(Plant Breeders Right, PBR)。各國對於育種專家訂有基本 法 律 的 保 障 , 其 智 慧 財 產 權 及 鼓 勵 推 出 新 品 種 與 提 升 農 業 競 爭 力 及 發 展

(Tengey,2013)。種子之於其傳統農作物生產,不僅是一個育種起點也是技術移轉的 重要媒介;對於環境而言,它更是生物多樣性的關鍵(郭華仁,2004)。

台灣 2002 年 1 月 1 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成為正式會員後,須遵守相關規範及履行入會談判承諾,執行包括智慧財產權等各種 協議(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簡稱 TRIP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灣於 1988 年順應此世界潮流並參酌 UPOV 地公約與 1978 年版本,先期制定實施

「植物種苗法」品種權利登記管理機制,之後參酌 1991 年 UPOV 公約及歐美日等相 關法規,因應國際植物品種保護趨勢及彌補法規之不足,最後在 2005 年 6 月 30 日修 訂為「植物品種及種苗法」(張鴻仁、張明郎,2006)。

近年來,歐美等科技強國紛紛研發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發展高端技術,

跳脫傳統的育種方式改良植物新品種之培育,因育種專家、生化專家或是種苗公司等 看到市場可行商機,進而尋求獨占性與排他性更強的專利權保護。因為只要經過育種 程序,就可以從原屬於「人類共同資產」的農作物資源,創造屬於公司或私人擁有的 改造農作產私人財。

多數國家於專利法中大多明列植物品種不適於取得專利權,其主要原因為傳統的 植物選拔並非新的發明且過程是一個已知技術的傳承,雖然創新的發明可以取得專利 保護權的要件。然而若專利法對植物的過度保護下,不但會在大型農作的企業間引發 不公平的競爭,更會將全球國際貿易種子的七成掌握在大財團手上控制,扼殺了許多 小農民的研發空間(郭菁菁,2015)。

三、農村外部衝擊轉型後帶來功能機制

人類歷史從傳統舊制農業經過工業革命轉型成功後,生產型態以機器機具取代了 人力操作,工業革命後逐漸轉變為密集的勞動力分散農業生產方式,間接改變了農村 面貌(Murdoch & Miele, 1999)。其直接或間接所產生的環境破壞與社會問題在近年 開始受到關注與反思,環境問題主因來自於現代農業轉型、農耕方式的改變和人們對 產品要求等,少數商人違背道德人為加工對農村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引發農作物危機。

社會問題則是來自於工業轉化過程中,其生產製造所帶來的龐大農業商機,其中 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經濟產值競爭力不足因而下降、人際關係間矛盾利益衝突等問題

(陳冠位、張曜麟,2007)。將傳統農業農作為單一生產功能,從開始提供糧食產業 生產導向轉為建置對環境生態、生物生態與糧作食品安全重視等議題的關注,台灣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須虛心審視農業帶來正面價值及背後真正意義,重新評估農業轉型發展的正確方向,

雖是小國農業亦可開發各地強項資源,深化在地農作朝多面向發展,強調小而美、小 而精實與多元化,掌握天然資源推向精緻高產值目標邁進。

貳、傳統農作轉型產業面

世界各國農作隨外部因素改變致產質變化而增減,究其原因大都品種改良跟進,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地跨熱帶及亞熱帶,植物資源因氣候變化的不同相當多種多樣。

就各物種平均單位面積上歧異度分析,世界地位排名前十應實至所歸。季節變化豐富 多樣性蔬果、稻米五穀類,充分供應國內民生內需市場,產量過盛還可充分利用製造

就各物種平均單位面積上歧異度分析,世界地位排名前十應實至所歸。季節變化豐富 多樣性蔬果、稻米五穀類,充分供應國內民生內需市場,產量過盛還可充分利用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