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收養服務

本節主要說明收養使用的服務模式與理論,嘗試整理機構收養社工對收養

23

方所提供的收養準備服務內涵,並探討收養準備服務過程對收養家庭適應的相 關議題,整理過去文獻對收養特殊需求兒童服務之經驗。

壹、 收養服務模式與相關理論

收養準備是為了能夠幫助收養家庭因應並發揮適應能力,過程中機構工作 人員與預備收養者不斷互動討論、觀念澄清、嘗試與經驗分享,其所提供的資 訊例如:對於法律上的責任、經濟上的支持服務、發展與照顧議題、孩子過往 生命史訊息,並從收養準備瞭解養父母的期待(Egbert & LaMont, 2004;

Rushton & Monck, 2009)。以美國為例,許多專門針對特殊需求兒童收養的服 務方案,其目標在於:(1)降低特殊需求兒童找收養家庭的困難;(2)減少收 養服務費用降低收養家庭經濟負擔;(3)確保收養過程能夠免於種族或文化上 所造成的歧視與延遲服務;(4)以各州能力提供收養後服務,認為兒童與青少 年有發展照顧的需要(Egbert & LaMont, 2004)。希望藉此鼓勵家庭收養特殊需 求兒童,並能讓收養後的安置生活適應盡可能降低失敗風險。

一、收養服務模式

就收養社工執行收養服務,Smith(1984)提出兩個實務上的服務模式(王 碧珠譯,1997):

(一)評估模式(assessment model):由收養社工作握有選擇裁判力,立 基於收養申請者能否作為適任養父母的性質或特徵,透過各種面向的調查與評 估,篩選出擁有優質收養能力與特質的收養家庭人選,被認為不適任的家庭就 會被拒絕,由社工作決定。

(二)準備模式(preparation model):此主張認為收養申請者在一開始的 階段可以只準備到某種程度,從媒親到後續完成收養安置的整個過程都可繼續 學習,將能力提升成為適合收養者。這樣的模式背後思維在於「社工協助申請 者作決定」,機構與收養申請者彼此是公開與信任的關係。

24

但是 Smith(1984)也指出有些專家主張認為評估不適用於特殊需求兒童的 安置,對於有意願收養年齡較大、身心障礙及不同種族的兒童的收養家庭,應 該著重於準備與教育的服務模式(王碧珠譯,1997)。不過曾研究「兒童及少年 被終止收養或試養失敗原因及因應策略探討」的學者賴月蜜(2011)指出,對 於特殊需求孩子來說,較適當的收養媒合方式通常是會媒合給較有親職能力的 養父母,因此社工對收養家庭的評估受特別重視。

由此可知,兩種服務模式各有所長與限制,特別是對於特殊需求兒童收養 權益的重視,一方面特殊需求兒童面臨難找收養家庭的困境,一方面對於有意 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的家庭可能適任度不一定能符合評估期待,孰輕孰重的取 捨,恐怕是收養社工會經常面臨收養方與被收養人關係處理的實務難題,此亦 是本研究關心社工在服務模式選擇的背後,對收養家庭與被收養人的看法為 何,又及其背後評估判斷觀點是如何。

二、依附理論與收養服務

依附理論最早由 Bowlby 於 1969 年提出,認為嬰兒與照顧者之間會形成情 感連結,照顧者能適當地回應孩子的需要,當孩子對主要照顧者有強的安全依 附關係時,有助於為身心理發展奠下基礎(Fahlberg, 1994;許令旻,2010;王 慶福、王郁茗,2009)。依附關係(attachment)在人際之間是一個複雜的過 程,當兩個個體之間情感上產生連結,並會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轉換持續發展,

漸漸也讓兩邊的情緒上同在一起(Fahlberg, 1994)。

關於依附關係的類型,Ainsworth 等人(1978)觀察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依 附行為表現,發現嬰兒的依附模式可以主要分成兩種型態:安全型的依附關係

(secure attachment)與不安全型的依附關係。在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中,則根據 依附行為反應再細分類型有:焦慮依附型(anxious attachment)、逃避依附型

(avoidant attachment)、無組織依附型(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三

25

種(引自許令旻,2010)。而即使這只是一個早期的依附關係型態,隨著生命成 長,孩子的認知成熟與內化運作之後,會持續影響到生命的各個時期(黃錦 敦,2005;孫世維,1994)。

Fahlberg(1994)認為孩子要能正常發展,必須能夠跟照顧者建立依附關 係,而這個人本身與孩子的血緣關係或性別都不是問題,重點在於彼此間的連 結與照顧品質。良好的依附關係可以讓孩子增強自我價值感、發展有安全感的 獨立能力、與人有好的信任關係、能克服一般的害怕與擔憂以及有較好的適應 壓力與挫折的能力等(Fahlberg, 1994)。反之,若孩子經歷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特別是被迫受家外安置的孩子,容易因為與依附對象分離造成失落、壓力、焦 慮與不安全感(許令旻,2010),面對社會和訊息處理經常發生障礙,面臨壓力 時呈現反應過度或漠然的極端狀況(Kagan, 2004)。當所反映的情緒與行為議 題不被照顧者理解或接納時,容易導致更近一步的分離、再安置,孩子對大 人、照顧者的互動越來越困難(Kagan, 2004)。

在兒童保護工作中,依附關係與分離處理是與孩子工作一個重點議題,更 是收養準備過程觀察被收養人往後能否順利進入新家庭的關鍵。特別對於經歷 多次轉換照顧環境的兒童來說,往往缺乏持續且穩定發展依附關係的機會,不 容易與新的照顧者形成連結,也影響了對人與環境的互動適應。當兒童過去經 驗中的分離與哀傷未得到解決,兒童的未竟事宜將可能會干擾新依附關係的形 成(Fahlberg, 1994)。由此可知,一個專業的收出養服務工作者必須敏感於覺察 被收養人依附連結的需求,協助與原有的依附關係進行分離準備,並幫助養父 母發展對被收養人的連結,建立彼此新的依附關係,降低任何安置轉換過程所 引起的負向情緒影響風險。因此,本研究將細探收養社工對被收養人與收養家 庭服務目標,瞭解收養準備實務運作的內容。

貳、 收養準備服務的內容

26

透過前述對服務模式與依附理論的瞭解,收養社工實際執行的服務內容已 經有具體化的重點,並且來自研究的支持與國內實務現況可大致分成通則性的 收養準備服務,以及針對國際收養的特殊準備服務。

一、通則性的收養準備服務

以國內機構兒童福利聯盟為例,收養社工所提供的收養準備服務內容,在 收養程序與登記完成之前,都屬於收養前準備的服務內容。這些內容包含了下 列細項:

(一) 電話諮詢:透過電話提供收養諮詢服務。

(二) 收養說明會談:有多人參與的收養說明會、也有個別會談,主要說明收養 流程細節與討論,讓預備收養者對收養意義與制度流程有初步概念。

(三) 收養父母準備團體:針對收養的相關議題,以團體方式進行,成員可在此 中彼此討論、演練與支持。

(四) 評估會談、訪視及審查:由社工訪視,瞭解預備收養者的家庭現況、親職 能力與照顧計畫,目的是為了評估他們的適合與準備度,對象更包括除了 收養人之外的其他家人對於收養之態度。

(五) 收養媒合服務與輔導:經過審查通過的申請者成為候選收養人的資格,經 由與孩子的媒親後,開始安排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漸進接觸,逐次增加與孩 子相處、回應需求、建立依附等。

(六) 生活適應期及親職團體:此階段被收養人開始進入收養家庭生活,又俗稱

「試養期」或先行共同生活期間,同時社工會定期訪視,並安排收養人參 加親職團體,更聚焦地鼓勵收養人針對照顧互動議題上討論交流。

(七) 辦理法院收養聲請:由收養社工協助辦理法院聲請收養程序及陪同出庭,

並完成合法收養程序後協助辦理戶籍上的收養登記。

(八) 轉介服務:考慮預備收養者及其家庭整體需求,提供諮詢、討論及資源連 結(黃立青,2009;兒福聯盟收出養服務資訊網,2013;劉怡伶,2009)。

27

Wind、Brooks 與 Barth(2006)的研究指出,收養服務主要可分成三部 分:一般性服務、被收養人背景資料、被收養人行為上的資訊。主要說明如 下:

(一) 一般性服務:協助預備收養者與其他的養父母討論、收養前諮商、瞭解收 養意義與特性。

(二) 被收養人背景資料:瞭解並提供孩子的出生歷史、家庭背景、醫療報告、

HIV/AIDS 篩檢報告。

(三) 行為資訊:被收養人個案紀錄、生命故事書、討論兒童過去史、與生父母 會談、與過去照顧者會談、與被收養人漸進接觸、心理評估報告、早期童 年史、住在寄養家庭的經驗、學習成績報告、行為偏好等。

不過前述的內容焦點著重對被收養人有關的訊息瞭解,預備收養者本身又 該做配合機構進行哪些準備?Sar(2000)整理出成為收養父母準備方案過程應 包括了三個階段:

(一) 製作家庭訪視調查報告(home study):申請者必須要接受家庭訪視,由社 工完成家庭報告,評估層面包括人格特質、人際互動、就業狀況、健康、收 入及犯罪紀錄等生命史報告,而申請者會被詢問一系列想要收養特殊需求兒 童的原因,以及對未來家庭生活的期待。

(二) 參與收養準備團體:收養社工會與預備收養者討論收養計畫與照顧上會遭 遇的各種議題,包括教育方式、了解過去被收養人的依附關係、被收養人對 重要他人的反應以及被收養人潛在的行為議題等。

(三) 社工會告知該特殊需求兒童背景資訊、收養父母預備等待期程以及可能面 臨試養失敗的問題。

前述的收養準備服務並未區分特殊需求或非特殊需求的收養對象,主要是 當前收出養實務發展的普遍服務內容。有鑒於此,對於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