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與限制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壹、 研究建議 一、 對實務工作者

(一) 積極鼓勵有能力照顧特殊需求兒童的收養人

收養服務社工為了致力倡導養父母應該對收養有正面思考,幾乎需仰賴第 一線實務工作者,嘗試用各種管道及策略去鼓勵養父母理解及接納特殊需求兒 童。為了鼓勵國人收養特殊兒童,收養社工若在討論收養期待過程評估預備收 養人本身家庭支持資源充足、正向人格特質或擁有信仰支持等這些優勢特質 時,建議優先討論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的可行性,為孩子爭取留在國內的機會。

(二) 加強橫向網絡的密集收養準備服務

讓一個孩子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的離開原有依附關係到新的收養家庭中,

是一項接棒旅程,然而光有縱向的轉換環境若缺乏足夠的適應準備,反而不利 於收養後照顧調適,服務並非找到收養家庭即完成目標。研究者建議,不僅只 有收出養專業團體在作收出養服務,而是整個與特殊需求兒童接觸的網絡成 員,都需要對收出養準備有所敏感度,每一個孩子的身世訊息、受照顧變動歷 程、依附風格、醫療或諮商治療需求等,這些資訊的及時釋出或資源介入時 機,給予接棒的照顧者與未來收養家庭都是重要的轉銜工作。換言之,既然完 成收養後,養父母在法律上就擁有親權上的責任義務,不論是政府個管單位的

155

社工、安置或寄養家庭社工、收出養服務社工,為了幫助養父母對孩子有足夠 認識與照顧計畫準備,以及往後身世訊息的告知資訊,亟需要網絡合作單位有 共識的提供充分與孩子有關的訊息。

其他的具體建議上,收出養社工可藉由服務經驗的交流分享,邀請橫向網 絡的成員來認識收出養專業的工作重點,特別是有許多出養孩子安置在寄養家 庭或是兒少安置機構,如何指引原照顧者做分離準備,採正面祝福的態度去處 理與被收養人分離,以及面對孩子離開後的聯繫態度,需要學習讓彼此好好地 說再見,對被收養人往後的適應會比較順利。

(三) 發展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的專門服務

雖然台灣目前尚未出現如國外有發展出專門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的服務機 構,或是限定像是收養大孩子的親職準備教育,像這樣以專門收出養特殊需求 兒童的服務方案,或許是一個國內收養未來可發展的工作目標。建議可借鏡國 外的服務模式,為了特殊孩子有機會留在國內,應該透過各式媒介的宣導,加 上媒體對收養特殊孩子的正面報導,也許會有一些資源充足及利他性意願高的 國內家庭,願意考慮自己有足夠多餘的照顧能力,經過了對收出養服務的認 識,又能受到專門的服務做準備,有利於提高特殊需求兒童的國內收養率。

二、對政策制度

(一)發展專門為特殊需求兒童收養的福利項目

以本研究立場,醫療需求與家庭背景特殊為主要國內出養困難的孩子,加 上我國的收養法規已從早年認定私法上的契約思維,轉換成具公益性,重視兒 童最佳利益的人權觀念時,這些出養困難的孩子顯然被認定弱勢的一方,政府 的手便應該有更多的介入,發展現金式或實物式的不同性質福利,來支持家庭 收養特殊需求孩子。只是目前政策面上,專門為特殊需求兒童設置的僅有媒合 服務費的調降,故其他福利項目建議如下:

156

1. 提供收養大小孩的家庭照顧假

以現有的性別工作平等法,對於收養未滿 3 歲小孩在先行共同生活期間,

已能適用育嬰假之規定,但政策不足之處在於,針對收養大小孩的家庭,往往 已經超過 3 歲,雖然大小孩多半已經進入幼兒園或小學階段,然而大小孩經常 有情緒與行為適應議題,在生活適應期卻無可適用的照顧假,對於和養父母建 立依附關係的初期,若能獲得照顧假支持的福利,將有利於生活適應。

2. 提供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照顧津貼制度

雖然收養關係視為親生,收養後強調的便是養父母的親屬責任,但確實要鼓 勵家庭願意接納一開始就特殊的孩子,甚至收養後出現特殊需求情況,家庭壓 力升高卻苦無支援時,家庭危機便可能發生。研究者建議,當特殊需求兒童有 醫療或諮商治療需求,但家庭資源不足時,應該設立專門的津貼制度,以支持 家庭親職功能發揮同時,也能有補充資源協助,降低照顧負擔。

3. 專門享有輔具與照顧資源

針對收養具有身心障礙狀況的孩子時,倘若期待國內收養優先,便不應該 被動等待哪個善心家庭剛好有足夠的家庭資源可支撐一切,當孩子需要輔具或 發展中心等社區照顧資源時,建議讓願意收養特殊兒的家庭,在運用社區資源 上有專門的配套支持,像是提供免費療育服務或輔具補助,以提高養父母收養 照顧意願及親職準備能力。

(二) 針對特殊需求兒童出收養流程有專門準則

以我國國情之下,特殊需求兒童的類型已有幾項明確指標,而國內收養特 殊需求兒童動機之一也盼能加快媒親速度的期待,加上當前媒合平台對特殊需 求兒童收養速度延宕現象,以及針對停止原生家庭親權改定政府監護的兒童保 護個案等,社政與司法的合作需要討論出一致性的評估及裁定共識。研究者建 議制度上應檢討如何降低延滯收養的負面影響,例如減少媒合平台的等候天

157

數、生父母同意特殊需求兒童出養時皆一律先走公證程序,或是社工處理政府 監護兒少保個案已有出養處遇計畫時,法官對於政府替代行使親權程度的實務 見解應有一致共識。

總結來說,我國面臨生育不足的國安危機,除了催化鼓勵國人生育之外,

倘若能讓無家可歸的孩子,能提供願意收養的家庭支持,用政策力量幫助收養 家庭有足夠的照顧配套措施,讓我們的托育與長照政策納入收養家庭需求一併 考慮,一來既能夠避免跨種族收養的文化認同與適應問題,二來也提高家庭願 意收養特殊兒童的機會,讓孩子能留在同種族的文化下生活。換言之,鼓勵收 養並非只是精神喊話式的作為,既然生育率不足,政策思維更應該納入不放棄 每一個台灣孩子的成長機會,用實質的福利政策及專業服務資源,建構完善的 家庭支持網絡,讓特殊孩子留在台灣長大。

貳、 研究限制 一、 樣本選樣限制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合法收出養媒合機構共有九家,但本研究透過滾雪球 方式,以立意取樣邀請,最後只訪問到其中的五家機構,並且集中某兩個地區 居多,加上收養父母找機構也會有就近方便的考慮,以至於受到區域影響,可 能在服務內容與國內養父母的特質無法呈現更充足的討論。再者,有受訪者提 到不同機構接觸到的出收養案件有不同特質,有些機構甚至有自有的服務特 色,不同受訪者接觸特殊需求兒童的案量與服務經驗差異懸殊,特別是國際收 養社工與國內收養社工的個案類型差異最明顯,基於研究資料的豐富,雖然研 究者不侷限在單一的國際收養或國內收養,但確實在比較的立基點會有失平 衡,因此往後若要進一步討論的話,或許可以擇一種服務單一討論,強化研究 的嚴謹度。

158

二、訪談內容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邀請有做過特殊需求兒童收養的收養服務社工,但訪談內容 上,收養服務多還是統一性的提供,並沒有因為特殊或非特殊的孩子,就有完 全差異的服務內涵,也就是說,服務流程上,只要是收養服務,都一律經過既 定的服務流程。

另外,研究過程雖然發現不同機構的服務特殊需求個案型態或服務量有差 異,卻較少深入著墨去討論服務提供者價值立場,是否也是特殊需求兒童多數 轉向國際收養服務的決策因子之一,像是社工個人的價值、機構服務組織的發 展脈絡與核心價值,或許多少會影響收養服務內涵與決策的處遇目標。

因此,這會讓研究難以完全凸顯收養特殊需求兒童的專門服務內涵,以及 納入更周延的討論主題,或許未來的相關主題研究,可透過個案研究方式,聚 焦於有收養特殊兒的收養家庭及當時的出收養社工,了解整個從出養到收養後 適應的歷程。

159

參考文獻

壹、西文文獻

Barth, R. P. (1991). Adoption of drug-exposed childre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3(5–6), 323-342. doi:http://dx.doi.org/10.1016/0190-7409

(91)90024-C

Brodzinsky, D. M., Smith, D. W., & Brodzinsky, A.(1998). Children’s adjustment

to adoption: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iss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hild Welfare Information Gateway(2010). “Special Needs” Adoption: What Does It Me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ldwelfare.gov/pubs/factsheets/specialneeds/

Clark, P., Thigpen, S., & Yates, A. M. (2006). Integrating the older/special needs adoptive child into the famil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2(2), 181-194. doi:10.1111/j.1752-0606.2006.tb01599.x

Denby, R., & Alford, K., & Ayala, J. (2011). The journey to adopt a child who has special needs: Parents’ perspectiv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3

(2), 1543-1554.

Egbert, S.C., & LaMont, E.C. (2004)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arents' preparation for special-needs adop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1(6), 593–609. DOI:10.1007/s10560-004-6406-4

Fahlberg, V. I. (1994) A Child's Journey through Placement (UK edition).

London: BAAF Adoption and Fostering.

Forbes, H., & Dziegielewski, S. (2003). Issues facing adoptive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 301-320

Glidden, L. M. (1991). Adopted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Post-placement family functioning.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3, 363-377.

Groza, V., & Ryan, S. D. (2002). Pre-adoption stres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hild behavior in domestic special needs and international

adoption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7(1–2), 181-197.

doi:http://dx.doi.org/10.1016/S0306-4530(01)00044-0

Groze, V., Haines-Simeon, M., & Barth, R. (1994). Barriers in permanency planning for medically fragile children: Drug affected children and HIV infected

160

children.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11, 63-85.

Groze, V., Haines-Simeon, M., & McMillen, J.C. (1992). Families adopting children with or at risk of HIV infec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9, 409-426.

Harf A, Skandrani S, Radjack R, Sibeoni J, Moro M.R. , Revahlevy, A. (2013)

First Parent-Child Meetings in International Adop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

PLoSONE 8(9): e75300. doi:10.1371/journal.pone.0075300

Haugaard, J. J, Dorman, K. & Schustack, A. (1999). Adoption and Children Affected by HIV and AIDS. Adoption Quarterly, 2(3), 71-80.

doi:10.1300/J145v02n03_05

Haugaard, J. J., Moed, A. M., & West, M. N. (2000). Adoption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doption Quarterly, 3(4), 81-92. doi:

10.1300/J145v03n04_06

Haugaard, J. J., Wojslawowicz, J. C., & Palmer, M. (1999). Outcomes in adolescent and older child adoptions. Adoption Quarterly, 3, 61– 69.

HCCH (1993).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Co-operation in Respect of Intercountry Adoption,取自 http://www.hcch.net/upload/text33cn.pdf

HCCH (1993).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Co-operation in Respect of Intercountry Adoption,取自 http://www.hcch.net/upload/text33c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