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一、 教學方法方面

文化教學,讓學習者能循序漸進,有系統地認識、瞭解文化,他們又何必花 費更多時間,冒著不得體或失禮的風險,在目標語文化中跌跌撞撞呢?

因此,本研究欲以「體驗文化」教學法之實施驗證,以及口語會話教 學設計為主軸,藉著探索「體驗文化」教學觀之精神與特色、調整並運用 其教學方法,以及落實於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之中的研究過程,探討在台 灣地區華語中心之口語課程中使用或融入此教學法之可行性,及其實施方 式。希冀除了能夠理解新時代的教學理念以外,更能透過教學實踐,來探 究教學方法與學習觀念改變後,對教學成效的影響;或可為台灣地區華語 口語會話課程之教學模式與教學技巧,提出可參考的新面向。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於:以「體驗文化」教學觀為教學理論主軸,根據學習 者之需求,做出適宜的華語中級會話教學設計。除了介紹此教學觀「以文 化為核心」之語言學習觀點,亦欲藉由本教學設計,提出具體可行之教學 方式與教學活動,以期改變傳統學習者角色,激勵學習心態,有效提升學 習者之跨文化交際能力,並改善長期以來語言課程中文化學習邊陲化之現 象。

二、 研究問題

(一一) 教學方法方面教學方法方面教學方法方面 教學方法方面

1. 「體驗文化」教學觀及其教學方式能否增進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 力?對其文化意識是否有所助益?

2. 「體驗文化」教學方式之優缺點何在?

3. 教師是否能順利使用此教學方式?教師若無法以學生母語傳達目標 語文化,對教學成效之影響為何?

6

4. 在目標語區使用「體驗文化」教學方式之成效為何?

(二二) 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方面

1. 依據台灣地區華語教學課程現況,如何使用「體驗文化」教學理論 設計會話課程?

2. 在教材內容及範圍固定的情況下,如何透過教學設計,達到「體驗 文化」教學法的效果?

(三三) 會話教學方面會話教學方面會話教學方面會話教學方面

1. 「體驗文化」教學方式與其他教學方式相較,是否使口語會話教學 更有效率?原因何在?

2. 針對口語會話教學,現有的「體驗文化」教學設計有何可改進之處?

(四四) 文化學習方面文化學習方面文化學習方面文化學習方面

1. 「體驗文化」教學方式對文化學習,是否有明顯的幫助?

2. 使用「體驗文化」之教學設計時,教師的文化素養、文化知識對學 生文化學習的影響如何?

3. 學習者的文化意識、文化能力,是否因學習觀念的改變而提高?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欲以台灣地區中級華語學習者為對象,根據「體驗文化」教學 觀,針對中級口語會話教學部分做出教學設計,因此研究範圍並不及於初 級或高級之教學設計,亦不涉及聽力、閱讀、寫作等課程;另外,由於「體 驗文化」教學觀乃以「在文化框架中學習有意義的語言」為訴求,雖以文 化為名,但並不以文化知識的累積為最主要的學習標的,而是以跨文化語 言溝通能力為目標,因此本教學設計亦非一般所謂文化課程。

7 二、 名詞釋義

(一一一一) 體驗文化體驗文化體驗文化(體驗文化(((Performed Culture)))教學觀)教學觀教學觀教學觀

“Performed Culture”,一般譯為「體驗文化」,簡小濱教授9譯為「體演 文化」,以求更清楚揭示該教學觀內涵,但為求清楚易懂,本研究採用「體 驗 文 化 」 之 翻 譯10。 此 教 學 觀 由 美 國 俄 亥 俄 州 州 立 大 學 ( Ohio State University)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教授吳偉克(Galal L.R. Walker)首先提出,

主張文化是語言意義的基礎,語言是一種文化知識,在語言教學時需重視 文化的情境(context)與真實性(authenticity),強調語言的「演練行為」

(performance)層面,認為所有言談(utterance)都可視為在文化中的一項

「表現」。11 (二二二二) 行為文化行為文化行為文化行為文化12

行為文化包含兩層面,外顯層面為普通日常生活行為,內部層面為塑 造或影響個人外在行為與口語行為的習俗常規或信仰,在這個定義下的文 化包括了生活中的各項行為與人際互動。

(三三三三) 交際文化交際文化交際文化交際文化13

對語言交際起規範作用的一種特殊文化因素,主要體現在語言的詞彙 系統、語法系統和語用系統之中,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

思維方式、道德標準、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等,可以說是語用上的文化規 範。

9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美國國家漢語旗艦工程中國中心主任。

10文中提及體驗文化教學觀所倡導的學習方法“performance”時,係指課室中外語學習者對 目標語語言及文化的學習行為,從王慶新譯,李敏儒校(2000)之翻譯,使用「演練 行為」一詞;其餘部分(如提及“social performance”或“cultural performance”等)為利 於了解,仍採用「表現」或「表演」兩詞。

11「體驗文化」教學觀之理論與主張,詳見本文第二章第二節。

12 關於「行為文化」之解釋,請見第二章第一節(一)文化的定義與分類(3) Hammerly(1985)。

13 參見呂必松(1992)〈對外漢語教學概論〉

8

(四四) 四 華語華語華語華語

華人地區所通行的語言,一般學習者稱為「中文」或「漢語」,即中國 之官方語言「普通話」、台灣之「國語」及新加坡之「華文」,本文中提及 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時,若引述中國學者專家之研究意見,則根據其所 使用詞彙,稱為「對外漢語教學」;若引述台灣地區文獻,則使用「華語教 學」一詞。

(五五) 五 華語教華語教華語教華語教學學學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或外語(foreign language)之教 學,教學對象為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或外語之學習者。

(六六) 六 中級中級中級中級

本文將「中級」定義為中國地區漢語水平考試(Hanyu Shuiping Kaoshi,

HSK)中等水平(6 到 8 級)之語言程度,等同於台灣地區華語文能力測驗

(Test of Proficiency,TOP)中等(3 到 5 級)之語言程度。

(七七) 七 口語口語口語口語

語言教學所謂的「口語」,包括在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所使用的口頭 語言,本文之「口語」,則指「口語體口語」,是在非正式場合所說的話。

相對於語調、語音、詞彙都接近書面語的正式談話,口語體口語在語音上 有弱化、脫落的現象,語調變化更豐富;在形式上,有特別的詞彙、使用 較多的口頭語、句式靈活、具有鮮明的區別於書面語的特點。

(八八) 八 會話會話會話會話

本文之「會話」,將重點放在「人際式對話」(interpersonal dialogue),

這類會話由於包含「非正式的語體」(a casual register)、口頭語(colloquial language)、「情緒語」(emotionally charged language)、俚語(slang)、成語

(idiom)、省略語(ellipsis)、諷刺語(sarcasm)等因素,帶有高度文化信 息,需要學習者掌握文化情境,特別適合使用「體驗文化」教學觀進行教 學。

9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文化與外語教學 文化與外語教學 文化與外語教學 文化與外語教學

什麼是文化?語言與文化之間關係為何?對於語言教師來說,課室中 需要介紹與討論的「文化」又是什麼?

文化的定義一直是個龐大的議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文化就有各式 各樣不同的定義。無論是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或政治、

經濟學家,無不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分類與描述。Tylor(1871)就文 化深廣的內涵作出如下的定義:「文化……是作為社會成員的人類所能習得 的,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任何能力與習慣 的複雜整體。」14 語言與文化間緊密不可分割的關係,更使文化語言學領 域的研究蓬勃發展,二十一世紀的語言教學與學習,也將文化列為教與學的 重點。但是,外語教學時所關注的「文化教學」,究竟要教與學什麼文化,

卻仍眾說紛紜,語言教師對文化學習應有的概念與主張,也似乎未有共識。

這項難題在華語教學領域中早已引起相當的重視,趙賢洲(1992)曾為文指 出: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範疇,「應側重影響漢語學習、理解、交際的語言 與非語言的文化要素」。陳瑋(2006)則認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核 心在於「跨文化、以及以文化觀念提升語言教學品質」。以下筆者將以第二 語言教學與學習為探討的出發點,檢視前人研究中文化的定義與分類,並將 之置於第二語言語教學的脈絡下,以釐清文化與第二語言教學兩者之間的關 係,進一步得出不同類型文化間,第二語言語教學的重點所在。

一、 語言與文化

十八、十九世紀間,洪堡特(W. von Humboldt, 1767-1835)提出「語 言相關論」(linguistic relativism),指出語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社會、文化、

心理結構,同時個人的世界觀又受到語言的控制。之後,又有美國語言人

14 “Culture ...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1871:

1).

10

類學家薩披爾(Edward Sapir, 1884-1939)與其學生沃爾夫(B. L. Whorf, 1897-1941)研究北美印地安民族的語言,發現不同民族的空間、時間、色 彩、親族觀念,以及主語賓語觀念都不同,且都反映在語言上。他們據此 提出「薩披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認為一個民族固有 的分類系統與語法是個人觀察世界的基礎根據,因此「個人的思考方式往 往受到語言系統的型塑,語言不但是生產言語的工具,同時也是人類觀念 的塑造者(shaper of ideas)。」

語言型態是否完全控制了人類的思維模式尚待商榷,但如果說語言與 人類所創造的文化之間沒有關連,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同意,人類社會既 以語言為溝通的工具,就不可能不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愛斯基摩人可使 用數十種不同詞彙描述「雪」、中國文化對於親屬稱謂有詳細且嚴格的規定 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語言總是具有文化色彩,兩者不僅互相關 連,更可說是共存共生;「雖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但的確是有所重合的 兩個圈」。此外,「語言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文化發展後,又反饋 於語言,使語言更加豐富多元」。(趙賢洲,1989)

二、 文化的定義與分類

(一一) Oswalt((1970)( ))

在對文化的諸多分類中,最廣泛的分類為「大 C 文化」(big “C” culture)

在對文化的諸多分類中,最廣泛的分類為「大 C 文化」(big “C”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