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4. 在目標語區使用「體驗文化」教學方式之成效為何?

(二二) 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方面

1. 依據台灣地區華語教學課程現況,如何使用「體驗文化」教學理論 設計會話課程?

2. 在教材內容及範圍固定的情況下,如何透過教學設計,達到「體驗 文化」教學法的效果?

(三三) 會話教學方面會話教學方面會話教學方面會話教學方面

1. 「體驗文化」教學方式與其他教學方式相較,是否使口語會話教學 更有效率?原因何在?

2. 針對口語會話教學,現有的「體驗文化」教學設計有何可改進之處?

(四四) 文化學習方面文化學習方面文化學習方面文化學習方面

1. 「體驗文化」教學方式對文化學習,是否有明顯的幫助?

2. 使用「體驗文化」之教學設計時,教師的文化素養、文化知識對學 生文化學習的影響如何?

3. 學習者的文化意識、文化能力,是否因學習觀念的改變而提高?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欲以台灣地區中級華語學習者為對象,根據「體驗文化」教學 觀,針對中級口語會話教學部分做出教學設計,因此研究範圍並不及於初 級或高級之教學設計,亦不涉及聽力、閱讀、寫作等課程;另外,由於「體 驗文化」教學觀乃以「在文化框架中學習有意義的語言」為訴求,雖以文 化為名,但並不以文化知識的累積為最主要的學習標的,而是以跨文化語 言溝通能力為目標,因此本教學設計亦非一般所謂文化課程。

7 二、 名詞釋義

(一一一一) 體驗文化體驗文化體驗文化(體驗文化(((Performed Culture)))教學觀)教學觀教學觀教學觀

“Performed Culture”,一般譯為「體驗文化」,簡小濱教授9譯為「體演 文化」,以求更清楚揭示該教學觀內涵,但為求清楚易懂,本研究採用「體 驗 文 化 」 之 翻 譯10。 此 教 學 觀 由 美 國 俄 亥 俄 州 州 立 大 學 ( Ohio State University)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教授吳偉克(Galal L.R. Walker)首先提出,

主張文化是語言意義的基礎,語言是一種文化知識,在語言教學時需重視 文化的情境(context)與真實性(authenticity),強調語言的「演練行為」

(performance)層面,認為所有言談(utterance)都可視為在文化中的一項

「表現」。11 (二二二二) 行為文化行為文化行為文化行為文化12

行為文化包含兩層面,外顯層面為普通日常生活行為,內部層面為塑 造或影響個人外在行為與口語行為的習俗常規或信仰,在這個定義下的文 化包括了生活中的各項行為與人際互動。

(三三三三) 交際文化交際文化交際文化交際文化13

對語言交際起規範作用的一種特殊文化因素,主要體現在語言的詞彙 系統、語法系統和語用系統之中,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

思維方式、道德標準、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等,可以說是語用上的文化規 範。

9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美國國家漢語旗艦工程中國中心主任。

10文中提及體驗文化教學觀所倡導的學習方法“performance”時,係指課室中外語學習者對 目標語語言及文化的學習行為,從王慶新譯,李敏儒校(2000)之翻譯,使用「演練 行為」一詞;其餘部分(如提及“social performance”或“cultural performance”等)為利 於了解,仍採用「表現」或「表演」兩詞。

11「體驗文化」教學觀之理論與主張,詳見本文第二章第二節。

12 關於「行為文化」之解釋,請見第二章第一節(一)文化的定義與分類(3) Hammerly(1985)。

13 參見呂必松(1992)〈對外漢語教學概論〉

8

(四四) 四 華語華語華語華語

華人地區所通行的語言,一般學習者稱為「中文」或「漢語」,即中國 之官方語言「普通話」、台灣之「國語」及新加坡之「華文」,本文中提及 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時,若引述中國學者專家之研究意見,則根據其所 使用詞彙,稱為「對外漢語教學」;若引述台灣地區文獻,則使用「華語教 學」一詞。

(五五) 五 華語教華語教華語教華語教學學學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或外語(foreign language)之教 學,教學對象為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或外語之學習者。

(六六) 六 中級中級中級中級

本文將「中級」定義為中國地區漢語水平考試(Hanyu Shuiping Kaoshi,

HSK)中等水平(6 到 8 級)之語言程度,等同於台灣地區華語文能力測驗

(Test of Proficiency,TOP)中等(3 到 5 級)之語言程度。

(七七) 七 口語口語口語口語

語言教學所謂的「口語」,包括在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所使用的口頭 語言,本文之「口語」,則指「口語體口語」,是在非正式場合所說的話。

相對於語調、語音、詞彙都接近書面語的正式談話,口語體口語在語音上 有弱化、脫落的現象,語調變化更豐富;在形式上,有特別的詞彙、使用 較多的口頭語、句式靈活、具有鮮明的區別於書面語的特點。

(八八) 八 會話會話會話會話

本文之「會話」,將重點放在「人際式對話」(interpersonal dialogue),

這類會話由於包含「非正式的語體」(a casual register)、口頭語(colloquial language)、「情緒語」(emotionally charged language)、俚語(slang)、成語

(idiom)、省略語(ellipsis)、諷刺語(sarcasm)等因素,帶有高度文化信 息,需要學習者掌握文化情境,特別適合使用「體驗文化」教學觀進行教 學。

9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