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

本節旨在探討工作壓力,以下將依序說明壓力的意義與理論、工作壓力的意 義與工作壓力的影響。

一、 壓力的意義與理論

壓力無所不在,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壓力,而壓力的出現頻率及來源日趨頻 繁及多樣化。壓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不同的經驗、價值觀念、人格特質及歸因 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知覺與詮釋,如緊張、焦慮、苦惱、身心不安和逼迫的感受,

對人們就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邱姮娟,2005)。每個人對壓力的反應與適應各有 其獨特的方式,壓力能使人覺得不悅,也能使人振奮產生正面的效果。

(一) 壓力的意義

「壓力」(stress)一詞是源於拉丁文的「stringere」,意思是「拉緊」或「緊 拉」。而壓力的概念源自物理學及工程學,其用意是指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所產生 的一種抗力(張德聰,1992)。 Selye 最早將「壓力」一詞引進社會科學的領 域中,他在1956年指出,所謂「壓力」是指當壓力源的刺激,讓個體為了應付外 界所加諸自身,且超出自我調適功能的需要與改變時,所產生之一系列的非特異 性反應,不論刺激為何,身體必定會再適應,達到平衡(引自林建得,2003)。

因各領域的觀點不同,對壓力的定義至今仍無明確一致的看法,茲列舉各個研究 者對壓力的定義如表2-1所列。

表2-1

Greenberg &

Baron

綜合上述定義,壓力乃是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個體主觀認知到個人能力 或社會資源不足,無法達到平衡狀態,因此導致生理或心理狀態受到威脅,產生 緊張、不舒服的狀態。

(二)壓力的理論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學者們對壓力的研究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理論:

1. 刺激取向:

將壓力視為環境的刺激,此刺激來自客觀存在的社會與外在環境事件變 化,當外界的力量施加於個體時,它使個體產生不適感。此看法類似虎克

(Hooke)彈性定律,人體的組織也有類似的忍受的程度,當外界刺激超過個 體的忍受程度時,可能會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傷害。

周立勳 (1986)刺激取向觀點對於壓力的來源有明確之界定,並且兼顧個體 與環境的關係。周天賜 (1991)壓力是指外在刺激超過個體容忍,因而造成個體 的焦慮或逃避。Caplan(1975)認為工作壓力係指在工作場所之中,任何一種會 造成員工經歷不舒服感覺的因素。Burke與 Tamara(1980)壓力是一種發生在個 體身上的內外在負性刺激。Blau (1981) 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個人 能力與環境要求之間無法配合的結果。壓力的來源可能來自於日常生活中或是工 作負荷太重,亦或是處在一個充滿敵意的工作環境之下,導致緊張或焦慮不安的 情緒反應。 採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壓力是環境的刺激,把壓力視為原因而非結果,

如圖2-1所示。

環境 個人

圖2-1 刺激取向壓力模式。取自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頁270),吳金香,2000,

臺北:五南 。

壓力

壓力反應 緊張 疲勞

(環境中)壓力因素 壓力

生理反應

心理反應 2.反應取向:

將外在環境刺激視為壓力源(stressor),個人處於壓力源情境之下,在生理、

心理與行為上產生負面的反應症狀稱之為壓力,亦即將壓力反應視為壓力。

張春興(1992)認為壓力是指個體為適應內在與外在環境而產生一種特殊的 反應結果。Kaplan與Stein(1984)的看法,壓力係一種由個體知覺環境的要求具 有威脅性而引起心理及生理的緊張狀態。林純文(1996)提出壓力是個體在面對 外界要求或刺激時,產生於身心適應的反應狀態。陳聖芳(1999)認為壓力是在某 種情境下,個體預測可能產生不安定的感覺,或感受到威脅,進而造成威脅感,

產生緊張、焦慮、挫折、壓迫、急迫或苦惱的反應。王以仁、陳芳玲、林本喬(2005)

指出壓力是個體預期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安,或知覺到威脅,因而對有機體產生刺 激、警告或使其活動。採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壓力是個人面對外界威脅或挑戰等刺 激所衍生出內在心理或生理的反應,如圖2-2所示。

圖2-2 反應取向壓力模式。取自與壓力共舞(頁11),張靜晴譯, 2000,臺北:

新視野。

3.交互作用取向:

壓力係以個體面對內、外在環境之期望或要求時,為順應此期望或要求,而 在生理或心理上產生一種特殊反應的結果,此特殊反應的結果可能是非預期的、

不愉快的、緊張的或是壓迫感的、痛苦的與威脅的(葉龍源,1998)。壓力是環境 的刺激與個體交互作用的結果。壓力不僅是刺激,也是一種反應,將壓力視為一 種外在刺激,較偏於環境因素,若將壓力視為生理反應狀態則又偏重個人因素。

當這些外在的環境刺激(壓力源)對個體的健康狀況產生負面的影響,即為「壓

個人或有關外在環境因素

個人對壓力來源的認識 壓力反應或壓力經驗

生理與心理反應 正或負的後果

壓力來源

力反應(stress response)」,而壓力源與壓力反應之間有一動態的過程,即所謂 的「交互作用」。

李彥君 (2002)的看法,壓力是個體面對外在情境壓迫,無法滿足內在自我 期許時,感覺苦惱、緊張、焦慮或不愉快,致使個人的身心狀態改變,所產生一 種在行為的、情緒的、精神的或生理的反應之歷程,根據個人先前經驗、人格特 質或心理認知歷程等媒介之不同而有所差異。陳廷楷(2003)認為壓力係當自身 之工作因素所引起的個體與內、外在環境發生交互作用,產生身心不平衡的狀 態,因而引起不愉悅的感覺,並產生緊張、焦慮不安、被壓迫及倦怠的狀態。高 國慶(2005)指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下的產物,是個體感受到挑戰 及威脅時,引起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它是由「刺激」、「評價」、「反應」所組 成的。此派學者認為壓力不僅是刺激,也是一種反應,壓力來自個人與環境之間 的特殊關係,所以將其視為中介變項,如圖2-3所示。

圖2-3 交互作用取向壓力模式。取自組織行為學(頁487),藍采風、廖榮利,

1994,臺北:三民。

綜上所述,壓力可能是環境的刺激、個體對外界壓力源的生理或心理反應

及環境的刺激與個體交互作用的結果。茲將三種壓力取向觀點作一比較如表2-2:

表2-2

三種壓力取向觀點比較表

刺激取向觀點 反應取向觀點 互動歷程取向觀 別稱 壓力源(stressor) 壓力狀態(strain) 交流(transaction)

因果 原因 結果 過程 壓力都可稱為工作壓力(吳宗立,1996)。R. M. Steers 在1988年認為工作壓力 是個體在工作情境中面臨某些工作特性的威脅所引發之反應(引自宋禮彰,

2002)。1984年D. J. Leach提出工作壓力是個體知覺能力與預期效果有差距,而 導致挫折的現象(引自莊淑灣,2005)。Beehr 與Newman(1978)認為工作壓 力即所謂的工作者受到個人及工作有關因素交互作用影響下,而產生的一種生理

或心理潰決狀態,而導致個人無法表現正常的工作水準。因此,工作壓力與工作 者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係。上述的學者對工作壓力闡述之觀點不同,茲將國內 外學者對於工作壓力所下的定義整理如下:

1、國內學者部分

國內學者,在其論文或著作中提出許多對壓力所做的定義,茲將國內相關文 獻綜合整理如下:

張寶仁(1999)工作壓力係指個人在工作中感知個人能力與環境無法配合,

而影響到身心健康的一連串過程。

葉兆祺(2000)將工作壓力定義為當個體在工作情境中,為因應工作環境要 求與自我期望,在生、心理產生失衡的狀態。

李勝彰(2003)工作壓力是個人與工作環境交互作用下,在生理或心理產生 的緊張狀態。

莊淑灣(2005)工作壓力係指個人主觀知覺到工作的要求超過自身的能力,

因而產生威脅感,導致身心失衡的狀況。

廖郁映(2006)工作壓力面對週遭工作環境改變或要求,使身心產生負面的 反應,如不安定、緊張、受威脅或壓迫等反應,經由個人特質與心理為中介歷程 後,身心產生的消極和負面感受。

黃慶化(2008)工作壓力係指在工作情境中,個體面對與工作有關的人、事、

物刺激,以個人既有經驗、能力和人格特質與工作需求互動無法契合,致使自己 無法調適生理及心理反應,而產生負面情感。

2、國外學者部分

國外學者,在其論文或著作中提出許多對壓力所做的定義,茲將國內相關文 獻綜合整理如下:

Parker 與 De Ccotiis(1983)認為工作壓力係指個體在工作場所中遭遇到一 些與重要工作有關的機會,因受到限制及要求,致使個體失去常態或產生一種與 自我期望不相符合的感覺。

Gmelch(1983)認為工作環境中的任何特徵,對個體所造成的脅迫感,包 含心理與生理方面。

Pithers ( 1995 )認為教師工作壓力來自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參與角色、工 作與期望,而引發的負面情緒。

綜合上述,學者視工作壓力為負面與受壓迫的現象,在個人與工作環境交互 作用下,改變工作者心理及生理正常功能運作的狀態及現象。本研究將工作壓力 定義為個體為因應工作環境與自我期望或符合他人要求,使身心產生負面的反應

,如不安定、緊張、受威脅或壓迫等反應,經由個人特質與心理為中介歷程後,

所引發之挫折、無力與倦怠等感受,造成身心俱疲,甚至產生危害健康之現象。

(二) 工作壓力的影響

壓力可以說是各種壓力源影響個體生理、心裡產生變化及反應的過程,工作 壓力會使個體感覺受到某種程度的威脅,此時個體就會設法保持生理與心理方面 的調適。生活在腳步如此緊湊的現代人,假始工作壓力過大或壓力持續過久,致 使個體無法有效因應時,就會產生緊張、被壓迫、焦慮不安及倦怠感,這些感受 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出現器官的功能失調或是疾病,個人將感覺到身心不適,日

壓力可以說是各種壓力源影響個體生理、心裡產生變化及反應的過程,工作 壓力會使個體感覺受到某種程度的威脅,此時個體就會設法保持生理與心理方面 的調適。生活在腳步如此緊湊的現代人,假始工作壓力過大或壓力持續過久,致 使個體無法有效因應時,就會產生緊張、被壓迫、焦慮不安及倦怠感,這些感受 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出現器官的功能失調或是疾病,個人將感覺到身心不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