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

每個人在選擇工作時除考量薪資待遇、離家遠近、工作負荷等現實 因素之外,相信心中多少也都懷抱著對工作之理想及抱負,期望被肯定,

期望藉由工作進行「自我的實現」。身為教師,對於教職工作應也是懷抱 著理想及熱忱,冀望藉由工作達成自己設定之目標,而如能從中獲得正 面的肯定及能量,相信就能對工作產生滿意之感受,此節即針對工作滿 意度之相關理論進行探討。

ㄧ、工作滿意度的定義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之理論最早起源於1927-1932年間,

是由哈佛大學的教授Mayo,Roethisberger & Whitehead等人先提出,他們 在美國芝加哥霍桑市的電氣公司工廠對員工進行研究,發現除了待遇、

工作環境等條件之外,員工的行為表現也會受到自己的情緒、組織及團 體的規範、以及其他變數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工作的績效,而這也就是 著名的「霍桑研究」(Hawthorne Studies)的由來。且這樣的結論也讓學者 及相關管理階層開始著手對「人」進行研究,開始更注重員工的心理層 面及感受。

Hoppock(1935)是最早對「工作滿意」這個概念進行有系統研究之學 者,他在所著的與「工作滿意」同名之書中提出「工作滿意是工作者在 心理及生理上對於如工作情境等環境因素的滿意感受,這是工作者自身 主觀的反應,而對工作滿意的程度,可以由詢問工作者對工作感到滿意 之程度得知」之概念,且 Hoppock 經研究後發現,職業層級之不同亦會 影響到工作的滿意程度。

另外Hoppock表示「工作滿意度」是可以預測的,通常較高職業階 層的工作者對於工作也會有較高的滿意度;而Porter and Lawler(1968)則 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實際獲得之報酬與預期會得到之報酬間的差距,此差

47

距的大小則反映出滿意的程度。

Vroom(1964), Smith, Kendall & Hallin(1969)則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員 工在特定工作環境中,實際獲得報酬與預期應得價值之差距;若差距愈 小,滿意程度越高;反之如差距愈大,則滿意程度愈低,而個人對於工 作及其相關因素的感受是主觀且富情感性的。Locke(1976)給工作滿意的 定義為:「個人評估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經驗所後所達到的積極且愉快之 情緒狀態」。

Weiss(1967)等學者則是將工作滿意度分成以下三部份:

(一)內在滿意: 指的是工作者對工作中所產生的價值感、責任感、成就 感、社會地位、完成職務的能力、以及運用個人能力的機會。

(二)外在滿意:工作者透過工作所獲得的薪資、職務升遷、與長官同 事間的人際互動、公司政策及實施方式等等。

(三)整體滿意:對內在滿意及外在滿意層面的滿意程度。

吳月娟(1998)則在整理歸納相關學者之理論後,賦與工作滿意度如 下之五項定義:

(一)需求滿足性定義:將工作上的滿足視為自身需求的滿足,且如個 體覺得情感上缺乏滿足感時可經由工作的歷程將其補足。

(二)價值比較性定義:採取「比較」的論點來討論個人對工作的滿意 程度,認為個人對工作滿意與否端看工作者自覺付出後應得與實際所得 比較後的差距,或者是和他人比較實際所得之公平性的感受差距,差距 越小,滿意度越大。

(三)層面性定義:指的是個人對於與工作有關連之因素的滿意感受,

例如薪水、工作的性質、與長官同事間的人際關係與相處、行政管理階 層的支持以及工作環境等等。

(四)參考架構性定義:指的是個人對於所處環境的主觀感受,而這些 感受會受到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個人能力、職位高低及經驗等自我 參考架構因素的影響。

48

(五)綜合性定義:個人對工作本身性質、工作環境或個人角色等因素 所感受到的態度、情意性反應與評價,這並非是單一的概念,而是整合 各種滿意的感受,但不涉及各滿意層面及形成滿意原因之探討。個體能 自己平衡滿意及不滿意的感受及因素,並從中得到正面取向的滿足。

張春興(2006)則認為「滿意」指的是個體的行為經由生理或心理的 動機驅使,在達成原本設定或是內心追求的目標後所產生的一種內在狀 態,也是個人的慾望實現後心中的感覺。「工作滿意度」則是個人對自 己所做的工作感到滿意的程度,而影響工作滿意的因素有薪水的多寡、

加薪的方式、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性質、是否有升遷機會、人際 間的關係、領導階層的管理方式等等。

綜合上述理論,研究者將「工作滿意度」定義為個人對於在工作的 過程中,獲得如薪水、升職晉升等實際上之報酬以及獲得稱讚、肯定、

鼓勵等心理上報酬之滿足程度,而此種滿意度的高低亦會隨著個人對滿 足的感受力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而填寫問卷的教師在「工作滿意度」問 卷中得分越高即表示其對工作有越高的滿意度,反之則越低。

二、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理論

關於工作滿意程度的研究其實相當多,現將上述理論分敘列舉於下:

(一)需求層次理論(Needs hierarchy theory):為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54年所提出的理論,亦 稱 為 「 基 本 需 求 層 次 理 論 」,是 行 爲 科 學 的 理 論 之 一 ,也是在研究工作滿意度時最常 被提出討論運用的理論。他認為人類的需求是有分階層的,當基本的需 求滿足之後會希望追求更高需求的滿足,而已被滿足的需求則不會成為 激勵個人的因素或是行為的主要動機。

需求共分為以下五個層次: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指的是人類為了生存及延續生命 所必需的需求,例如:食物、水、空氣、健康、睡眠等等,而這也是最

49

低階、最基本的需求,且其中有些需求需藉由工作後得到的報酬來換取。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包含了對於生命安全、安穩的生活、

不需遭遇苦痛或威脅疾病、渴望得到保護等等,這些需求是較屬於心理 層面的。而這些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樣,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關心在意且 較低階的,但在生命中確也是不可或缺的。

3.社會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包括友情、愛情以及隸屬 關係等等。指的是希望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支持及鼓舞、鼓勵,並能 被接納、被呵護。這方面的需求是較高層次的,且多半要藉由和他人互 動才能達成。

4.尊重需求(Self-esteem needs):例如事業上的成就、好的名聲、

一定的地位、工作晉升的機會等等。尊重需求包括了個人自身對成就或 自我價值的尊重感受,以及其他人對自己能力的認同及尊重,而這也是 屬於比較高層次的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一種衍生性的需求,此階段 所追求的是達到自我實現、自我成長、發揮個人潛在能力、實現人生夢 想等境界,接受自己和他人。期望自己有更足夠的解決問題能力,提高 自覺性,能獨立處理事情,有獨處的時間及空間。而在滿足這方面的需 求前必須先滿足前述的其他四個需求。

但是Torkildsen(2000), Bateman & Snell (2004)卻主張馬斯洛的需求 層級是一種簡化的理論,不是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依照層級順序來進 行。他們認為需求的層面是可以重複發生,也可以同時發生,而且可以 把個人所擁有的不同類型需求做分辨及分類。

(二)雙因子理論(Two factors Theory):又稱為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

-Hygiene Theory ), 其 理 論 模 式 如 下 圖 2-3-1 所 示 , 是 由 赫 茲 伯 格

(Frederick Herzberg)於1959年所提出,他將「激勵因素」和「保健因 素」作為個體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的的動機。他主張人類的基本需求分 為兩大類,一種是與外在環境相關,動物性的「避苦需要」,另一種是只 限人類,與自我實現有相關的「成長需求」。

50

51

(三)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是由Wernimont在1972年所提出的理 論,他認為影響個人工作滿意度的變項有二:

1.外在環境變項:包含組織政策、工作環境、薪資待遇、職位升遷 異動、領導階層的能力、同事間人際關係等因素。

2.內在個人變項:包括成就、責任、被認同、進步、公平、得到贊 同等感覺因素。外在環境變項會影響內在個人內在變項的滿意程度狀 況,進而影響個人整體工作滿意的結果,而此結果又會回頭影響原先的 內外在兩個變項,在這樣的不停循環下,形成了一種開放的動態歷程。

(四) ERG理論:又稱生存、關係、成長理論,此理論是由Alderfer在1972 年所提出,他主張人在環境中有生存需求(existence need)、關係需求 (relation need)、成長需求(growth need)三種,這三種需求是共同存在的,

如在較高層次的需求未能獲得滿足時,則會轉向加強低層次的需求來取 代。現將三種需求略述於下:

1.生存的需求:指的是為讓身體基本生理機能維持正常運作所必需 的如食物、水、薪水等各種物質條件及慾望。

2.關係需求:指的是各種與他人相處有關的如家庭關係、友情、被 愛等需求,此階段個人想獲得的是他人的尊重,並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3.成長需求:在上述二種需求達成後,個人進而想要對組織及社會 有所貢獻,並期望更進一步有自我發展的機會。

ERG理論強調各種需求可在同時對個人產生及激勵的作用,而高層 次的需求倘若沒被滿足,則個體會再加深滿足低層次需求的慾望 (文馨 瑩等人譯,2009;張緯良,2007)。

(五)期望理論:又稱VIE(Value, Instrumentality, Expectancy)理論,是由 弗洛姆(Victor Vroom)在1964年所提出,他主張人是理性而具有思想的,

對未來也有概念與並預先構想,所以在思考要否採取某項行動之前會先 分析可能得到的結果及所帶來的價值。工作者相信如果用心認真工作,

即可獲得所期望的報酬,而當獲得的報酬對個體具有高度的吸引力時就

52

會激起其行動的意願。期望理論認為某項行為所產生的各種結果的「吸 引力」與「期望值」兩者相乘的總和會對個人是否進一步採取行動的動 機之強弱形成影響。

會激起其行動的意願。期望理論認為某項行為所產生的各種結果的「吸 引力」與「期望值」兩者相乘的總和會對個人是否進一步採取行動的動 機之強弱形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