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工會組織的路線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第三節 教師工會組織的路線

學校教師組織雖然在西方社會已有悠久的歷史,但直到 19 世紀末,才出現 能代表教師經濟及專業利益的工會(Coates, 1972)。而教師工會的發展,主要是 受到工會主義的啟發;雖然目前很多國家教師工會的發展已趨於穩定,並能對政 府激起經濟與政治方面的挑戰性。不過若從歷史來看,教師工會的發展,其實是 反覆無常的、不順利的(Spaull, 1994:6078;郭諭陵,2007),不斷在工會主義 與專業主義之間擺盪,甚至同時存在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並各有其擁護的支持 者,吾人當先瞭解從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形成之背景與意義,方能窺探教師工會 所呈現出的作為。

壹、工會主義

工會主義(unionism)是組織工會的結盟精神,將分散的個人聯合起來組成 團體,爭取經濟性目標與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遏止資方施予受雇者不當之作為 稱之(王文霞 1999)。工會主義以工會型態出現,對教師的定位是受雇者,其達 成目標的手段是壓力策略,具體作法是集體協商、工業行動和立法遊說等,以期 發揮更強大的制衡力量(衛民,1998)。

一、教師工會主義的構成因素

教師工會的發展已近二個世紀,而發展過程時而順利,時而不順利,Spaull

(1994)認為,教師工會的發展,主要取決於三項要素:1、教師工作狀況的改 變,包括薪資報酬偏低,以及學校對教師的管理趨於嚴格;2、出現致力於教師 工會主義的領導者;3、擁有有利的社會政治氣氛,此種氣氛能為教師工會的形 成與成長,提供美好的舞台。易言之,教師工會主義的興起,受到一些因素的驅 使,包括教師的薪資偏低、工作條件差、學校教育日益集權化、強勁的自由主義 者之團結,以及鼓勵教師、護士、消防隊員與警察等大眾受雇者組織工會的工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主義之發展(郭諭陵,2007)。

二、教師工會主義路線的特性

工會主義路線重視勞動三權的爭取,教師權益為其主要關注的焦點,以團結 權為基礎,集體協商權為核心,團體爭議權為武器,三者連成一氣,而對薪資與 工作條件取得最大利益為依歸。因此,以工會主義路線為導向之教師組織最引人 注目與爭議(秦夢群,2011)。

Spaull(1994)則指出,教師工會主義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工會採取罷工與政治行動,以取得集體談判權。

(二)教師忠誠的對象,由學校轉移到教師工會。

(三)教師工會開始知覺到他們屬於工會性質,因此,反對「教師不適合參加工 會活動」的看法。

(四)在 1950 與 1960 年代,教師工會日益覺得他們被教育權力當局排除在教育 夥伴之外,因為教育權力當局始終不回應教師工會的訴求。

(五)在這段期間,學校體系變成政治化的,因為大眾教育的支出,變成國家與 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部分。政治化意指對教師工作條件、專業發展、學校 改革及資金運用的看法之兩極化,這導致對政府決策與管理方式的持續性 爭論;此種爭論,需要教師工會做出新的回應。

(六)由於教師所採取的示威罷工行動獲得成功(特別是美國教師聯盟 AFT 在 1960、70 年代的激進抗爭活動最具代表性),使得他們開始相信好戰行動 的好處;於是,奉行工會主義之教師組織乃將「罷工的意識型態」,納入 他們的組織目標中。

因此,在保護及促進教師權益、改善教師工作條件,以及促使公眾教育自由 化等幾方面,工會主義之教師組織扮演了戰略性的角色。教師傾向工會主義主要 是考慮到參加工會與職業發展之間的關係,而工會的功能當中,專業的發展與工 作條件的改善對會員而言是重要的(Richards, 2003)。很多權力人士都憎恨工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主義在學校體系中所發揮的影響力(Spaull, 1994)。通常,政府對實行工會主義 之教師組織是懷有敵意的。舉例言之,南韓「全教組」是個充滿「戰鬥性」的教 師組織,在它成立之初,即遭南韓政府無情的打壓,並將全國各地三千多名組織 幹部解除教職(邱毓斌,2002)。可見政府當局對工會主義路線之教師組織,有 時確實是懷有敵意的(郭諭陵,2007)。

三、教師工會主義面臨的爭議

教師工會主義致力於爭取完整的勞動三權,而勞動三權的延伸與落實,勢將 牽動許多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包含教師、行政人員、教育主管機關、學生、家長、

社區,甚至擴展至社會與政治性議題。但工會主義專注於保障教師利益的主張,

也遭致各界以下的疑慮(楊正誠,2010;秦夢群,2011;Andrew J. Rotherham and Jane Hannaway, 2012;薛春光、吳福濱等,2012;陳正華,2013):

(一)妨礙教師素質的提升:

工會的主要任務為保障教師工作權與提升教師的薪資,但齊頭式的薪資 增加,不符合績效制度之好人出頭原則;而保障教師工作權,雖然保護了好 老師,但也保護了不適任教師,高素質的教師因無空缺而難以加入,不適任 教師也難以淘汰。

(二)阻礙教育政策的革新: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e)的 Terry Moe 與 John Chubb 兩位研究員在 2009 年發表名為「解放學習:科技、政治與美國教育未來

( Liberating Learning: Technology,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Education)」的著作,書中探索未來透過網路學習,而對整體教育系統產生革 命性改變的可能性,這本書認為教師工會正在阻礙此項革新的可能性,Terry Moe 更表示,要讓教師工會擁抱改革,就好像要貓學狗吠一樣難,因為工會 從根本上只保護他們的成員,不能指望提昇學校素質。另外,其他批評教師 工會的言論認為教師工會掌握太多的政治權力,阻礙重要改革以求自我保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如美國 NEA(全國教育協會)與 AFT(美國教師聯盟)也常抵制各種教育實 驗方案以避免競爭,都令外界對工會產生「只要福利不要改革」的負面印象。

(三)重權利而輕義務:

工會給人的印象多半集中於權利的爭取,較少著墨於所應付出的義務,

美國 NEA 與 AFT 之所以引起部分社會人士強烈的批評,即在於工會「重權 利輕義務」的傾向。而我國全國校長協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組織,則認 為工會透過團體協商足以掐死校園運作制度,燃燒學童權益以照亮教師團體,

而將《團體協約法》以「惡法」稱之,要求政府速修「惡法」,且在修法完 成前,暫緩執行所有「團體協約」協商。

貳、專業主義

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是一個複雜的用詞,其所代表的內涵,在不同 的人士中會有不同的意涵與解釋方式(衛民,1998),但統而言之,專業主義是 一套與社會行為相關之任務取向的行為(task-oriented behaviours),包括:高層 次的專門技術,監督每項工作管理的自主性和裁量權,對任務的承諾和自由,認 同同儕以及一套倫理和維持標準的方法;此外,高層次的專業主義往往有其專業 組織,以使得專業者能相互支持和提昇其專業標準,並可藉由確保其同儕的標準,

以保障他們集體的聲望(Southon & Braithwaite, 2000;黃源協,2007)。而秉持 專業主義之組織,以提升專業形象、發揮專業論述、展現專業能力,甚至施行專 業壟斷的方式,來遂行組織之組成目的與維護組織成員利益的作為稱之。

一、教師專業主義路線的特性

NEA 於 1948 年提出關於專業的八項認定標準,包括:(一)專業所牽涉的 活動為心智性的;(二)一個專業支配一門專業化的知識;(三)專業需有長時間 的培訓期;(四)專業需要不斷的在職進修;(五)專業需要提供終身的職業生涯 與永久的會員資格;(六)專業需設定自身的標準;(七)專業必須超脫於個人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益之上;(八)專業有其堅強與緊密的專業組織(引自林京霈,2008)。Havighurst 與 Neugarten(1962)認為專業為高技術與心智性的成果、長期的正式教育、非 自我利益服務導向、團體尊嚴以及對商業的抗拒(引自姜添輝,1999)。從以上 可知,專業主義奠基於高層次的心智性知識、長時期的訓練、高度的自主權、利 他的意識型態、以及具有專業的組織及倫理信條。

對專業型教師組織而言,強調學校集體性導向與團隊計劃的執行,兼重自身 及公共的權益、品質由內在控制,組織目的是為教育進步,以及強調與雇主是夥 伴關係(蔡文正,2000)。在策略上去發覺教師專業興趣與嗜好,兼顧學校與學 生之需求,以及利用談判的方式進行教育的革新。而對於教學品質的控制,則強 調專業自主與自治;教育政策的建立與實施,應由教育內部負責,而非由外部機 構來主導(饒邦安,2006)。

教師專業主義路線主張唯有提升教師專業才能確保教學品質,強調以學生為 中心來設計課程,提倡教學品質應由內向外,不應隨外界組織之要脅而起舞,同 時重視教師自我進修與提升,提供專業平台與進修管道,密切與社區合作,彼此 互相調適與支持,對學校教學情境與績效產生重大影響(秦夢群,2011)。

英國學者 Ozga(1988)認為,地方或中央政府會利用此一專業主義概念作 為管理教師的一種工具,同時將教師隔離於勞工運動之外。教師自己則認為專業 主義是可以提昇其對工作的控制以及對抗雇主降低其工作條件的一個工具。即專 業主義的某些概念,將專業人員組織的努力,與勞工成員的「工會主義」區別開 來(Ginsburg & Kamat, 1997、Ozga, 1988);這就是為什麼當教師的問題被併入廣 大的勞工運動時,會在社會上,甚至教師內部激起一番激烈爭辯(此種爭辯的焦 點在於:教師與勞工是否應該有所區隔?)的部分原因(Ginsburg, 1991; Ginsburg

& Kamat, 1997: 659、郭諭陵,2007)。

二、教師專業主義面臨的挑戰

教師專業主義強調專業自主與自律,重視專業承諾,並認為教育品質的建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應由內而外,非由外部機構所主導,但卻也面臨各種不同的挑戰與限制,這些挑

應由內而外,非由外部機構所主導,但卻也面臨各種不同的挑戰與限制,這些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