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對桃園縣教師工會、學校與行政機關以及後續研 究等三方面幾點建議,希冀對工會未來的發展、學校對教師工會的認知以及未來 相關主題的研究者有所助益。

壹、對桃園縣教師工會的建議

一、植基於工會主義,保障教師權益;深耕於專業主義,捍衛專業自主

研究結果顯示,工會會員路線呈現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二元並存傾向,其中 專業主義傾向高於工會主義傾向,而工會主義傾向則提供較高之組織認同預測力,

亦即在教師工會未來發展中,此二者不可偏廢。因此,教師工會應在工會主義與 專業主義之間,找到適當的折衷平衡點,在行動上,除了依據勞動三法,致力於 團結教師力量、保障教師權益之外,亦應積極捍衛教師的專業自主、協助教師專 業成長,提升教育的基本價值與影響,同時主動和各媒體、學術機構、社會團體 建立夥伴關係,進而影響政府教育政策與改革方向。如此才能凝聚組織成員的向 心力,進而吸引更多教師的加入,壯大組織的陣容,厚實組織的能量,擴增組織 的影響力。

二、關注女性會員,引領資淺教師

本研究結果顯示,桃園縣教師工會國中會員組織認同知覺上,男性會員顯著 高於女性會員,顯示現行教師工會的運作模式,較能為男性會員所接受。惟根據 會員性別隨機抽樣結果,女性會員人數為男性會員人數的 2 倍以上,代表教師工 會女性會員占多數,故女性會員的認同與否,對教師工會的永續經營至為關鍵,

也因此,除了權益的爭取與保護之外,教師工會當投注更多的關心在女性會員的 議題上,諸如性別平等、護理衛生、女性維權等,發揮工會之服務功能,以凝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女性族群對工會的向心力,體驗到教師工會是「有歸屬感」的大家庭。

而任教年資 10 年以下的會員,不僅是教育現場的生力軍,也是教師工會的 新血輪,更是未來工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工會除了可招募資淺教師協助工 會運作之外,亦可利用各校支會將工會理念帶入校園,協助資淺教師認識工會,

引領他們加入工會的研習與活動,經由參與的過程去瞭解工會,進而提升對工會 的認同。

三、強化組織能量,深入基層,傾聽會員的心聲

由研究結果顯示,國中會員對教師工會具有中高度之組織認同知覺,雖然代 表多數會員認同現行工會的運作方式,但也存在著不同的聲音。由於現行之《工 會法》並不允許教師組織企業(學校)工會,所以教師工會僅能以「支會」方式 在學校建立據點,相較於學校教師會,各校的工會支會不僅無明確的法律地位,

對工會運作的模式亦不如教師會般的熟稔,基層會員與工會間容易出現隔閡。因 此,教師工會除了定期與各校支會長進行座談之外,亦可藉由研習或聯誼活動增 強與各支會間的聯繫,主動的表達關心;而各校支會會長與工會代表更應積極彙 整會員的意見與心聲,與工會保持順暢的溝通管道,使下情能夠上達,以提升會 員的認同感與忠誠度。

四、協助會員提升勞動教育知能,釐清教師工會的本質

由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工會會員之「工會主義傾向」對「組織認同」具有較 高之預測力;且會員之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傾向皆與組織認同有顯著正相關。因 此,灌輸會員正確的工會主義認知與勞動知能,可彰顯工會的教育功能。惟工會 會員平時忙於課務與學生事務,對教師工會運作較少參與,也欠缺對勞動三權正 確的認識,教師工會應透過文宣、講座、網路與媒體,積極培養會員對工會行政 與法律知能,唯有讓會員充分瞭解勞動三權實質的內涵與法律意義,才能看得懂 教師工會到底在做什麼,當會員清楚教師工會的本質,才能引發參與工會運作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意願,進而將工會的價值內化為自我的信念,與工會站在同一陣線,為共同的目 標努力。

貳、對學校與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正面看待教師工會,建立夥伴關係

教師工會是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教師組織,具有法人地位且受到法律的保障,

其成員幾乎都是學校的老師,因此,它不僅僅只是工會,更是集結教育現場專業 人員的高度專業密集組織。若校方或行政機關只一味地否定教師工會的地位,漠 視教師工會的訴求,質疑教師工會的專業性,除了加深彼此的鴻溝與歧見之外,

更失去教育專業提升的機會,對學校整體的運作實無任何益處。倘能敞開心胸,

正面看待教師工會的訴求,正視教師工會的意見,將教師工會當成教育的合作夥 伴,不僅有利於校務的順利推展,更可促進教育品質的提升。

二、主動辦理教師工會議題相關研習,建立學校對工會的正確認知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工會的成員兼具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傾向之二元特性,

而我國教師工會從其組織任務來看,也是工會取向與專業取向的複合組織,因此,

校方可主動邀請相關學者以及工會幹部到校辦理講座,從理論面及實務面上認識 教師工會的實質內涵與運作模式,包括團體協商之技巧與操作流程,從而建立對 教師工會正確的認知,才有機會消除彼此的歧見,進行良性的互動,進而化阻力 為助力,柔化學校的氛圍,提高學校成員的向心力。

三、信任教師工會的組織力量,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由於教師工會擁有完整的系統、合法的地位,高度專業密集的特性,為目前 影響力最大的教師組織,且經由本研究發現,工會會員具有高度專業主義傾向,

因此,學校與行政機關應以開闊的胸襟歡迎教師工會對學校運作與教育政策的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與,而一個運作良好的教師工會,其價值不僅在保障教師的權益,更可藉由教師 工會專業密集的特性,改善教育環境,提升整體教師專業素質,達到學校與教師 雙贏的局面,而學生將會是最終的受益者。

參、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範圍方面

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侷限於時間、財務上的考量,僅以桃園縣教師工會 國中會員為主,因而研究結論未必符合其他教師工會的現況。建議未來研究者若 在時間與金錢許可之下,研究對象可延伸至國小、高中以及私立學校教師;研究 範圍能從各縣市教師工會出發,若時間與金錢條件許可之下,更可擴及全國教師 會總聯合會;研究地區亦可擴展至鄰近數縣市,甚至進行全國性的調查,以期使 研究更具全面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採問卷調查方法進行研究,若能提高問卷數量或加入適當之開放性 問題,使填答者能充分表達自己主觀的看法,則能使整個研究更為客觀深入與趨 近現實狀況。

三、研究變項方面

就自變項方面,建議未來研究可變更或延伸自變項之範圍,如「教師角色認 知」、「教師工會功能」、「教師工會的運作」、「工會理事長領導」等議題;而在依 變項方面,亦可變更或擴展成「組織公民行為」、「組織忠誠」、「組織效能」、「組 織氛圍」或「組織文化」等研究,使教師工會在認知與組織間的關連更為清晰明 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工會法(2010 年 6 月 23 日)。

中国工会 新闻( 2009 )。论 三 方机 制中 工会 角色 功能的 调适 归位 。取自:

http://acftu.people.com.cn/BIG5/9733237.html。

文從蘇、谷意、林姿君、薛克強譯(2009)。世界文明史 後篇。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霞(1999),英國工會主義的起源與工會的發展(上)(1800-1880)。西洋史 集刊,9,267-307。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王保進(2006)。英文視窗版 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彦斌(2004)。管理中的组织认同。中国:人民出版社。

王淑敏(2012)。轉換型領導、組織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國 際獅子會 300-E1 區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在職 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台北市 教師 會( 2011 )。教 師 工 會 元年 —您 不 可不 知的 工會 真相 。取自:

http://www.ntpta.org.tw/100YBuild/100YBuild.htm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2012)。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籌組 背景。取自 http://www.nshstu.org.tw/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2),第一屆第一次臨時會員代表大會會議紀錄。臺 北市:作者。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2)。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章程。臺北市:作者。

朱輝章(1998)。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3)。勞工教育教材(四):工會組織。臺北市:作者。

何其蔚(2012)。我國教師工會運作對學校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97)。教師組織的定位與展望。現代教育論壇,2,3-11。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

林佳和(2012)。新工會法下的工會組織。全國教師工會會訊,1,10。臺北市: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林斌(2003)。我國教師會發展模式之探討-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教育資料與 研究,51,61-67。臺北市:教育資源與出版中心。

林斌(2005)。世界各國教師組織發展: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發表於「工會與

http://blog.roodo.com/wobblies/archives/13541.html。

侯禎塘、王素琴(1998)。各國教師組織的發展、任務與省思。教師天地,94,

取自 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0928subject/20060819-10.htm。

施明煌(2007)。諦視與尋繹-928(十一):教師工會,是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初 始與定着。取自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0928subject/20060819-11.htm。 徐瑋伶、鄭伯壎(2002)。組織認同:理論與本質之初步探索分析。中山管理評

施明煌(2007)。諦視與尋繹-928(十一):教師工會,是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初 始與定着。取自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0928subject/20060819-11.htm。 徐瑋伶、鄭伯壎(2002)。組織認同:理論與本質之初步探索分析。中山管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