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郭 添 財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 ‧. 關係之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鄭 紹 正 撰 中 華 民 國 一O三 年 七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謝辭 終於到了寫謝辭的時候,用力地吸了一口氣,再慢慢地吐出來,吐出的是論 文產出前的鬱悶與煩躁,吸入的是論文產出後的喜悅與芬芳。回首在政大修業的 日子,體會著深邃踏實的文化內涵,呼吸到奔放生動的自由氣氛,領略了浩瀚無 垠的學術底蘊,我發現自己的渺小,我開始學會謙虛,是的,這裡就是博大精深 的黌宮,能成為政大的一份子,將是我畢生的榮耀與驕傲。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恩師郭添財博士對學生的耐心與細心,從論文方向. 政 治 大. 的啟發、題目的選定、研究邏輯的斟酌、研究的分析到結論的表達與詮釋,皆有. 立. 賴郭教授不厭其煩的督促與關懷,方能使論文順利完成,這一份提攜之情,將永. ‧ 國. 學. 銘五內。. 感謝口試委員秦夢群教授、林劭仁教授,自計畫口試起,即提供學生問卷的. ‧. 修改方向、研究內容具體的建議與實踐的準則,讓學生更有信心在研究的路程中. y. Nat. io. sit. 走下去,其豐富的專業與學術涵養,讓人如沐春風,令人陶醉;此外,亦感謝湯. n. al. er. 志民院長、秦夢群教授、吳政達教授、王鍾和教授、林邦傑教授、胡悅倫教授、. Ch. i Un. v. 張奕華教授,在學生修業期間,對學校行政各領域知識的灌輸與指導,也讓我在. engchi. 未來教育的路途更有自信;承蒙行政組蔡秀真小姐在修業期間對本人的協助,讓 我能獲得完整的修業資訊,在此一併致謝。而九位專家學者對本人問卷的指正, 也致上萬分謝意。 政大學行碩 13 期的同窗伙伴們,感謝你們一路來的陪伴與鼓勵,跟你們一 起學習真的非常快樂,友直、友諒、友多聞你們當之無愧。也特別感謝意凱兄從 計畫口試到論文口試,皆能時時提醒注意事項,並幫忙打理一切瑣事,讓我能專 心準備,特此致謝。 順利完成學業,最高興的應該是我的家人,修業期間,愛妻獨立打理家務, 並肩負二位幼子的生活與教育,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專注於學識的汲取,並順利 III.

(4) 完成學位,這本論文的完成,是妳默默在背後支持的功勞。 最後,謹將本論文獻給我最至愛的雙親,鄭瑞壬先生與陳美妹女士,若學位 的完成是人生中小小的成就,則這一份榮耀將永遠歸屬於您們,除了感激,還是 感激。 鄭紹正 謹識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Un. v.

(5)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桃園縣教師工會國中教師會員對教師工會的路線傾向 現況,並進一步探討不同路線傾向與教師工會組織認同的關聯性以及彼此間的預 測力。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國中會員,採分層隨機及立意抽樣方式選 取樣本,調查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的知覺程度、 組織認同程度、以及彼此間的關聯情形。以 600 位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為研究樣. 政 治 大. 本,以問卷調查法進行施測,問卷共計回收 585 份,有效問卷為 573 份,調查結. 立. 果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 t 檢定、成對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國. 學. 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經結果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桃園縣教師工會國中教師會員展現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路線並存之知覺傾. ‧. 向。. sit. y. Nat. 二、桃園縣教師工會國中教師會員展現中高度之組織認同行為。. er. io. 三、男性、專任教師以及導師以及學校規模 36 班以下的會員展現較為明顯之「工. al. iv n C 四、男性、年資 10 年以上的會員對教師工會展現較高之組織認同。 hengchi U n. 會主義路線傾向」。. 五、教師工會會員之路線傾向中,以「專業主義傾向」表現最明顯。 六、教師工會會員之「工會主義傾向」與「專業主義傾向」皆與「組織認同」具 有顯著的正相關。 七、教師工會會員之「工會主義傾向」對「組織認同」具有較高之預測力。 基於本研究之目的、文獻探討、以及資料分析的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提供 教師工會、學校及教育當局、以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教師工會、工會主義、專業主義、組織認同. III.

(6)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union members’ line orient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Taoyuan County.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eacher in Taoyuan County teachers ' Union members on the status of the route of the teachers' unions, and further explore a different route tends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unions and their predictive power. Research education in Taoyuan County Industrial Union members in the State, adopt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survey, Taoyuan County education members of the Industrial Union in the country in terms of perception of unionism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recognition of associate degree, as well as from each other. With 600 Taoyuan County teachers ' Union members for research sampl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amounted to recycle 585, valid questionnaires, 573, the findings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paired samples t test, ANOVA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1. Teacher in Taoyuan County teachers ' Union members demonstrated tendency of unionism and professionalism courses co-exist. 2. Teacher in Taoyuan County teachers ' Union members demonstrate a high degre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ct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3. Male, subject teachers and mentors as well as members of school size 36 or less classes to show the more obvious "unionism route". 4. Male, seniority of 10 years or more for teachers unions to show higher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5. Member of the teachers ' Union in the course of, with "professionalism" was most obvious. 6. Member of the teachers ' unions "unionism"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7. Member of the teachers ' unions "Trade Union tendencies" to "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 has a high predictive power.. n. al. Ch. engchi. i Un. v. Based on discussion 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documentation, and results of the data analysis, and mad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to provide schools and education authorities, teachers unions, as well as subsequent researcher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eachers' unions, unionism, professionalism ,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IV.

(7) 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 1. 治 政 大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立 名詞釋義 ....................................................................................................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國. 文獻探討 ..................................................................................................... 11. ‧. 第二章. 學.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sit. y. Nat. 第一節 教師組織與工會組織 .............................................................................. 11 第二節 我國教師組織之演進 .............................................................................. 26. n. al. er. io. 第三節 教師工會組織的路線 .............................................................................. 34 第四節 組織認同 .................................................................................................. 44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四章. Ch. i Un. v.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5. engchi. 研究架構 .................................................................................................. 55 研究假設 .................................................................................................. 58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 59 研究工具 .................................................................................................. 61 資料處理 .................................................................................................. 73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7. 第一節 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現況分析 .................................. 77 第二節 背景變項在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 .............................. 87 第三節 教師工會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與「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之差 異分析.................................................................................................................... 116 第四節 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關係之分析 ................................ 120 第五節 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間之預測力分析 ................................ 125 V.

(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2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31 參考文獻.................................................................................................................... 135 壹、中文部分:.................................................................................................... 135 貳、外文部分:.................................................................................................... 141 附錄一:內容效度問卷 ........................................................................................... 145 附錄二:預試問卷 ................................................................................................... 150 附錄三:正式問卷 ................................................................................................... 15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9) 表次 表 2-1 教師組織意涵彙整表 ..................................................................................... 12 表 2-2 教師組織之類型 ............................................................................................. 14 表 2-3 教師組織功能彙整表 ..................................................................................... 17 表 2-4 工會組織功能彙整表 ..................................................................................... 24 表 2-5 教師組織之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之差別 ..................................................... 41 表 2-6 西方學者對組織認同的定義 ......................................................................... 45. 政 治 大 表 2-8 組織認同構面彙整表 ..................................................................................... 52 立 表 2-7 華人學者對組織認同的定義 ......................................................................... 47. ‧ 國. 學. 表 3-1 預試問卷抽樣分配表 ..................................................................................... 59 表 3-2 正式問卷抽樣分配表 ..................................................................................... 60. ‧. 表 3-3 教師工會路線傾向量表問卷學者專家審查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 63. sit. y. Nat. 表 3-4 基本資料分析表 ............................................................................................. 64. n. al. er. io. 表 3-5 教師工會主義路線傾向量表內容效度資料分析表 ..................................... 64. i Un. v. 表 3-6 教師專業主義路線傾向量表內容效度資料分析表 ..................................... 65. Ch. engchi. 表 3-7 教師工會主義傾向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67 表 3-8 教師專業主義傾向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67 表 3-9 教師工會會員組織認同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68 表 3-10 因素負荷量所需要的最小樣本數 ............................................................... 69 表 3-11 「組織認同」構面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 70 表 3-12 教師工會主義路線傾向量表信度分析 ....................................................... 71 表 3-13 教師專業主義路線傾向量表信度分析 ....................................................... 71 表 3-14 教師工會會員組織認同量表信度分析 ....................................................... 72 表 4-1 原始樣本基本資料統計表(N=573) ........................................................ 78 VII.

(10) 表 4-2 合併後樣本基本資料統計表(N=573) .................................................... 79 表 4-3 教師工會會員工會主義路線傾向現況分析摘要表(N=573) ................ 81 表 4-4 教師工會會員專業主義路線傾向現況分析摘要表(N=573) ................ 82 表 4-5 教師工會會員組織認同現況分析摘要表(N=573) ................................ 83 表 4-6 不同性別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7 表 4-7 不同年齡層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88 表 4-8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9. 治 政 表 4-9 不同職務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89 大 立 表 4-10 不同職務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0 ‧ 國. 學. 表 4-11 不同年資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91. ‧. 表 4-12 不同年資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1. sit. y. Nat. 表 4-13 不同學歷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92. io. er. 表 4-14 不同學校規模之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93 表 4-15、不同學校規模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al. n. iv n C ...................................................................................................................................... 93 hengchi U 表 4-16 不同性別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5. 表 4-17 不同年齡層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96 表 4-18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7 表 4-19 不同職務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97 表 4-20 不同職務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8 表 4-21 不同年資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99 表 4-22 不同年資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9 VIII.

(11) 表 4-23、不同學歷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0 表 4-24 不同學校規模之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1 表 4-25 不同性別之國中會員在「組織忠誠」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1 表 4-26 不同年齡層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2 表 4-27 不同年齡層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3 表 4-28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29 不同職務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5. 治 政 表 4-30 不同職務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5 大 立 表 4-31 不同年資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6 ‧ 國. 學. 表 4-32 不同年資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6. ‧. 表 4-33 不同學歷之國中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8. sit. y. Nat. 表 4-34 不同學校規模之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變異數摘要分析表 ............. 109. io. er. 表 4-35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會員在「工會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al. .................................................................................................................................... 110. n. iv n C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會員在「專業主義路線傾向」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hengchi U. 表 4-36. .................................................................................................................................... 112 表 4-37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工會會員在「組織認同」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4 表 4-38 國中會員在不同工會路線傾向上之成對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16 表 4-39 教師工會國中會員工會主義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121 表 4-40 教師工會國中會員專業主義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122 表 4-41、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對會員組織認同逐步迴歸模式摘要表 ........... 125 表 4-42 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對會員組織認同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126. IX.

(12) 圖次 圖 3-1、研究架構圖 ................................................................................................... 5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Un. v.

(13)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桃園縣教師工會國中教師會員對教師工會的路線傾向 與組織認同之間的關係,而本章主要在於說明研究之緣起與基本界定,共分為五 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 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政 治 大 業型態之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為城市的工廠雇主打工,但當時 立. 在 18 世紀工業革命爆發後,生產技術大躍進,改變了以手工勞作為主的農. ‧ 國. 學. 工作環境惡劣,且工資低廉,勞工受到雇主無情的壓迫,因為單一勞工無法對抗 有錢有勢的雇主,從而促使勞工團結意識抬頭,進而誘發工潮的產生,導致工會. ‧. 組織的誕生(文從蘇、谷意、林姿君、薛克強,2009)。歐美國家發展教師組織時. sit. y. Nat. 間甚早,到了 19 世紀中葉,則開始出現以保障教師專業地位以及經濟利益的工. n. al. er. io. 會型教師組織(Coates, 1972;郭諭陵,2007)。. i Un. v. 而我國工會的發展,始於 1920 年底,孫中山先生於廣東籌組護法軍政府,. Ch. engchi. 實踐三民主義,學習歐洲的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開始訂立勞工法案、工會條例 (莫世祥,2011),並在 1924 年(民國 13 年),由廣州大元帥府公布《工會條例》,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會條例》第 1 條即准許教師組織工會,也是我國以法律 位階保障教師籌組工會的濫觴。而 1929 年制定之《工會法》第 3 條,開始限制 教師組織工會,至 1943 年《工會法》全文修定,始明文規定教師不得籌組工會, 此後雖歷經多次修正,依然承襲此制(李漢中、羅德水,2007;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3)。 1987 年解嚴後,社會日趨多元,人民權利意識抬頭,各種社會運動相繼而 起,原本沉默的教師亦開始注意自身權益的保障,遂於同年成立「教師人權促進 1.

(14)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會」,採取較為激烈的工會主義路線,恢復遭受政治侵害的教育體質,為台灣的 教師人權運動的先聲。及至 1995 年 8 月 9 日《教師法》的公佈實施,「教師會」 始逐步取代「教權會」角色功能。 三級教師會的運作,雖在保障與維護教師權益上起了積極的作用,確實也協 助解決了許多教育問題,但卻始終無法獲得所有教師的認同,尤其又因教師會屬 人民團體,組織定位模糊不清,同時具有工會及專業人員公會之特徵,但卻不具 備此兩種團體之完整功能,尤其不具備完整的協商權,行政機關並無協商義務, 爭議權被剝奪又無替代機制(林斌,2003),徒具工會及專業人員公會外觀,而 無其實質內涵與功能,削弱教師組織運動的能量,使教師會的運作出現疲態。且. 治 政 基本上教師會原本就是教師與主管機關角力與妥協下的產物,故關心教師組織運 大 立 動之教師,始終不放棄推動「教師工會」的努力。 ‧ 國. 學. 經過十數年的碰撞、爭取與努力,在 2010 年 6 月 1 日, 《工會法》第 4 條修. ‧. 正案,由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經總統在 6 月 23 日公佈之。其中第 4 條第 3 項規. sit. y. Nat. 定: 「教師得依本法組織及加入工會。」 ,解除政府部門長期對教師組織工會的禁. io. er. 令,行政院並在隔年 4 月 26 日正式宣布工會法修正案在 5 月 1 日開始實施,實 為教育界之一大盛事,也象徵我國教師組織正式走向教師工會時代。. al. n. iv n C 教師工會運作三年來,在教師會時代就已存在的問題,並未因教師工會的成 hengchi U. 立與運作而有所改善,單就團體協約的簽訂,即因勞委會與教育部對雇主認定的 不同調,就造成工會與校長協會、家長團體相互間之口誅筆伐、各說各話,不僅 使團體協約的簽訂付之闕如,更讓彼此間的鴻溝與歧見越來越深。教師工會在這 種對立的氛圍中,其發展似乎也開始出現停滯的現象。 研究者身為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的一員,也曾以會員代表的身份參與過桃園 縣教育產業工會組織章程的訂定,深感教師工會的組織路線需視會員對工會的認 知取向而定,工會主事者更應瞭解所屬會員對自我角色定位、組織目標、組織策 略的認知,是希冀教師工會朝工會主義的保護功能發展,亦或是朝專業主義的自 律功能前進?現行工會的運作方式與效果是否能得到會員教師的認同?而會員 2.

(15) 第一章. 緒論. 教師對工會的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間又存在如何的相關性?如此才能認清組 織的發展方向是否符合會員教師的期待,凝聚組織成員的向心力,進而吸引更多 教師的加入,壯大組織的陣容,厚實組織的能量,擴增組織的影響力。此即為本 研究之緣起所在,據此,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分述如後:. 壹、會員路線傾向是教師工會發展的基石 教師組織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自主與自願組成之長期性組織,並同時具備 專業性、合法性與自主性等特質。而教師組織基本上應扮演兩個角色:一是壓力 團體角色,就是代表教師團體來爭取權益﹔另一個角色是專業自律的角色,約束. 治 政 其成員,使成員符合專業倫理(蔡璧煌,1990)。前者為工會主義路線,後者則 大 立 為專業主義路線 ‧ 國. 學. 工會主義(unionism)強調組織之保護功能,爭取組織成員之權益與改善工. ‧. 作條件,並致力於爭取完整的勞動三權,而勞動三權的延伸與落實,勢將牽動許. sit. y. Nat. 多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包含教師、行政人員、教育主管機關、學生、家長、社區,. io. er. 甚至擴展至社會與政治性議題。. 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則以提升專業形象、強調專業自主、發揮專業. al. n. iv n C 論述、展現專業能力的方式,來遂行組織之組成目的與維護組織成員利益的作為 hengchi U 稱之。專業主義的某些概念,將專業人員組織的努力,與勞工成員的「工會主義」 區別開來(Ginsburg & Kamat, 1997、Ozga, 1988)。 教師工會是由每一個會員個體所組成,會員對組織發展的路線傾向,均影響. 到教師工會未來發展的走向,而教師工會順利運作的關鍵,亦取決與能否與會員 的認知相互契合,根據薛鴻輝(2005)對台北、高雄兩大都會區調查發現:「中 小學教師對於教師組織所應具備的專業組織功能與工會組織功能皆有中上程度 的認同,而對專業組織功能的認同高於對工會組織功能的認同」。但加入工會的 教師是否仍具備相同的路線傾向?工會主義傾向是否在教師加入工會後而有凌 駕專業主義的趨勢?因此,探討目前工會會員是傾向於保護色彩濃厚的工會主義 3.

(16)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路線,還是強調專業自主與自律的專業主義路線,亦或是兩者兼具的二元傾向, 是值得進一步分析與探究的,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貳、組織認同是教師工會成功的關鍵 組織認同是組織成員將自己視為組織的一份子,覺得自己在組織中既有理性 面的責任感,也有情感上的歸屬感,進而將組織的願景、目標、任務與價值觀內 化為自我的信念,當個人與組織目標產生一致性的觀點時,組織成員不但會認同 組織,並且願意為組織的共同目標而奮鬥。自《工會法》通過教師可以組織工會 以來,教師組織的「權力」由教師會移轉至教師工會,縣教師會的功能亦逐漸被. 治 政 教師工會所取代,在教育的議題上亦聚焦於教師工會的態度。而「人是組織中最 大 立 重要的資產」 ,也扮演著組織成功的重要角色(Robbins and Coulter, 2002) ,教師 ‧ 國. 學. 工會的行事作風若得不到會員的認同,則組織能量將自內部崩解,因此,現今會. sit. y. Nat. 機之二。. ‧. 員對教師工會的組織認同現況如何,應為教師工會需正視的問題,此為本研究動. er. io. 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的關係有待進一步釐清與分析. al. n. iv n C 綜合以上所言,教師工會的發展立基於會員組織路線傾向,而成功的關鍵在 hengchi U 於會員對組織的認同度,教師工會當清楚的理解成員在組織路線上的認知取向, 方能擬定並調整組織目標與策略,以符膺會員的期待。因此,會員不同的路線傾 向與組織認同之間存在何種關聯,彼此間又存在何種的趨同效果,據此,本研究 試圖釐清各變項間彼此相關性連結,以提供教師工會參考與運用,此為本研究動 機之三所在。 為瞭解上述的問題,本文將以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公立國中會員教師為研究 對象,針對以上的問題進行探究,並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結論與建議,以提供 教師工會、學校與行政機關,以及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4.

(17) 第一章. 第二節. 緒論.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以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公立國中會員教師為研 究對象,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在工會主義傾向與專業主義傾向的現況。 二、瞭解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現行教師工會組織認同的現況。 三、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工會主義傾向與專業主義傾向 的差異。. 立. 政 治 大. 四、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工會組織認同的差異。. ‧ 國. 學. 五、瞭解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教師工會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間的關聯性。. ‧.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教育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與教師. y. sit er. io. 貳、待答問題. Nat. 工會的參考。. al. n. iv n C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列述如下: hengchi U 一、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教師工會路線傾向的現況如何? 二、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教師工會組織認同的現況如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教師工會路線傾向是否有顯著差 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教師工會組織認同的知覺是否有顯 著差異? 五、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對教師工會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間的關聯性如何? 六、會員之教師工會路線取向,對教師工會組織認同上的預測力如何?. 5.

(18)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國中教師 本研究所指之國中教師,係指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不包含私立中學附 設國中部教師。. 貳、工會 工會係指勞工依據《工會法》由三十人以上之連署發起所組織之法人團體,. 治 政 其目的在促進勞工團結,提升勞工地位及改善勞工生活。組織包括企業工會、產 大 立 業工會、職業工會等三大類型。其任務包括團體協約之締結、修改或廢止、勞資 ‧ 國. 學. 爭議之處理、勞動條件、勞工安全衛生及會員福利事項之促進、勞工政策與法令. ‧. 之制(訂)定及修正之推動、勞工教育之舉辦、會員就業之協助、會員康樂事項. sit. y. Nat. 之舉辦、工會或會員糾紛事件之調處、依法令從事事業之舉辦、勞工家庭生計之. io. n. al. er. 調查及勞工統計之編製、其他合於《工會法》第一條宗旨及法律規定之事項。. 參、教師工會與會員. Ch. engchi. i Un. v. 教師工會係指教師依據《工會法》第 4 條所組織之法人團體,惟依《工會法》 第 6 條規定,教師僅得組織產業工會與職業工會,不得組織企業工會(即學校工 會) ;又在對《團體協約法》雇主的認定上,教育部與勞委會仍有異議;再依《勞 資爭議處理法》第 54 條規定,教師不得罷工。因此,相較於一般工會團體,現 行之教師工會在團結權、協商權與爭議權等勞動三權的行使上仍有所限制。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工會,係指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不 包含其他教育產業工會或教師職業工會。教師工會會員,則以桃園縣教育產業工 會公立國中會員教師為研究對象。. 6.

(19) 第一章. 緒論. 肆、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 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包含「工會主義傾向」與「專業主義 傾向」等二大面向。工會主義傾向重視勞動三權的爭取,教師權益為其主要關注 的焦點,以團結權為基礎,集體協商權為核心,團體爭議權為武器,三者連成一 氣,而對薪資與工作條件取得最大利益為依歸;專業主義傾向則強調學校集體性 導向與計劃團隊的執行,兼重自身及公共權,而對於教學品質的控制,則強調專 業自主與自治,教育政策的建立與實施,應由教育內部負責,而非由外部機構來 主導。. 治 政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是指工會會員在本研究之「工會 大 立 主義路線傾向量表」與「專業主義路線傾向量表」之得分狀況而言,而此二路線 ‧ 國. 學. 皆以「角色認知」、「訴求目標」、「組織策略」等三個構面來進行分析與探討。. ‧. 伍、組織認同. sit. y. Nat. io. er. 本研究所指之組織認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係指組織成員將自己 視為組織的一份子,覺得自己在組織中既有理性面的責任感,也有情感上的歸屬. al. n. iv n C 感,進而將組織的願景、目標、任務與價值觀內化為自我的信念。 hengchi U.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教師工會會員組織認同是指工會會員教師在本研究之 「組織認同量表」之得分狀況,以身份認同、價值認同、參與認同、以及組織忠 誠等四個面向來進行探討。. 7.

(20)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探討教師工會會員之路線傾向與 組織認同之關聯性,預試問卷以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公立國民中學之會員教師為 對象,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正式問卷以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國中會員 為母群體,以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並以 SPSS 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以探討國中會員教師對教師工會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之因果關係。. 立. 學. ‧ 國. 貳、研究步驟. 政 治 大. 本研究之步驟依順序分述如下:. ‧. 一、確定研究主題與方向. sit. y. Nat. io. er. 研究者自 2005 年起擔任學校教師會理事,並於 2009 年擔任學校教師會理事 長,即著力於學校教師組織之推動,適逢 2011 年教師工會成立,亦擔任第一屆. al. n. iv n C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代表,對教師工會的發展長期關注,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 hengchi U 確立本論文之方向,並針對論文方向訂定題目,提出初步之研究目的與問題,據 以擬定研究方法與架構。. 二、文獻蒐集與探討 確立研究主題與目的後,藉由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國家圖書館、政治大 學圖書館、豆丁網、台灣全文資料庫等平台,廣泛蒐集國內外有關教師工會的資 料與文獻,經閱讀與整理後,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與參考。. 8.

(21) 第一章. 緒論. 三、擬定研究計畫 根據研究主題與文獻蒐集與分析,本研究之研究計畫,共分成三章。第一章 緒論,主要在陳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釋義、研究 方法與步驟、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文獻探討,針對教師組織、工會組織 之內涵與功能,教師工會之路線,教師工會的演進、以及組織認同等理論進行探 討與分析;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擬定研究架構、研究對象、抽樣方式、研究 工具、以及資料處理與分析等,並邀請學者專家對研究計畫進行審查。. 四、編製預試問卷與實施預試. 立. 政 治 大. 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之後,委請學者專家進行內容. ‧ 國. 學. 效度的檢視,並據此編制相關預試問卷。預試問卷經「KMO 值及 Bartlett’s 球型. ‧. 檢定」 、 「因素分析」 、 「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後,篩選出適宜之問卷題目,. sit. y. Nat. 並修正定稿完成正式問卷的編製。. er. io. 五、實施問卷調查與分析. al. n. iv n C 問卷編製完成後,即針對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公立國民中學會員教師進行問 hengchi U 卷調查。回收問卷後,先剔除無效問卷,再將有效問卷進行登錄與編碼,藉由 SPSS 軟體進行統計與分析,並對統計的結果加以整合、解釋與討論。. 六、提出結論及建議 根據文獻探討與問卷分析的結果,經整理後作為本研究之結論,並據以提出 研究發現與建議,並撰寫論文初稿。經審查後,修正論文內容並正式定稿。. 9.

(22)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是對教師工會會員對工會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以 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不包括私立學校及特殊學校;以桃園縣教育產 業工會國中會員為取樣母體,以立意抽樣方式,對桃園縣 57 所公立國中教師工 會會員進行問卷調查,並考慮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現任職務、服務年資、最 高學歷以及學校規模等背景因素進行研究。. 貳、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問卷的編製與調查方面:. 本研究係採自編問卷,以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之統計分析。受試者在填答問. ‧. Nat. er. io. 二、研究對象方面:. sit. 性考量)等因素之影響,而出現不符合真實狀況之填答。. y. 卷時,可能受限於本身專業知能、填答時情緒、主觀認知(例如自我保護或隱密. al. n. iv n C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的關係,僅能針對桃園縣公立國中教 hengchi U. 師工會會員為抽樣之母群體,故研究結果不必然具有共通性;且教師工會已呈現 多元類型,有些教師或許同時加入二種以上的工會組織,對不同的教師工會或有 不同的認知與認同,無法視為對所有教師工會全面性的瞭解。. 三、研究資料方面: 我國教師工會自 2011 年 5 月 1 日方始成立,對於教師工會實際運作的情形 之相關研究較為不足,而文獻亦多以教師工會成立之前之推論性研究為主,國外 教師工會雖行之有年,但由於國情的不同,其運作經驗與研究結論能否全然適用 於我國,亦值得商榷。 10.

(23)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教師組織與工會組織,分別以對此二組織之意 涵與功能進行探究;第二節探討我國教師組織之演進,分別以教育會體系與教師 (工)會體系進行探究;第三節探討教師工會組織的路線,以工會主義與專業主 義二個層面進行探究;第四節則研讀組織認同之相關研究,並針對組織認同的定 義、理論及構面進行探究,以作為本論文之研究基礎與啟發。. 第一節. 立. 壹、教師組織. 教師組織與工會組織.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教師組織之意涵. ‧. sit. y. Nat. 所謂「教師組織」(teacher organizations),係以教師所組成之團體,並以保. io. er. 障教師權益與維護專業地位為其目的。例如:Jessup(1988)認為教師組織是一 種因職業性質相近而形成的組織,其目的是為了結合與學校有關之教育人員,動. al. n. iv n C 員成員的力量,監督學校的管理並改善教師工作條件,以維護教師既有的權益。 hengchi U. Kochan 與 Katz 兩位學者認為,公共部門的受雇者與私人部門一樣,同樣具 有參與制訂其工作條件的權利。他們認為反對公共部門勞工組工會行集體協商者, 將可能忽視了受雇者的權益,另一方面錯估集體協商的影響,它並沒有扭曲政府 的決策制訂,公共部門工會在勞工薪資與其他勞動條件上只有適度的影響(取自 衛民,1998)。 Cooper(1992)認為教師組織是指代表地方性、地區性和全國性各層級教師 的正式組織。朱輝章(1998)認為,教師組織教師為維護權益而自願組成之自主 性與長期性合法組織;郭諭陵(2007)指出,教師組織是由教師或其他教育工作 者所組成的長期性職業團體;秦夢群(2011)認為,教師為國家之公民,依照憲 11.

(24)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法具有一定程度之人民結社權利,就教師之特定身份,也可依不同目的組織教育 專業團體或教師工會,以提升專業與維護權益;蔡金田(2011)則指出,教師組 織乃是在為教師團體發聲,旨在維護教師權益與其專業地位所組成的團體。綜上 所述,教師組織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自主與自願組成之長期性組織,並同時具 備專業性、合法性與自主性等特質。茲將上述學者對教師組織之意涵整理如表 2-1 所示。. 表 2-1 教師組織意涵彙整表 學者. 年代. Jessup. 1988. 教師組織意涵 治 政 教師組織是一種因職業性質相近而形成的組織,其目的是 大 為了結合與學校有關之教育人員,動員成員的力量,監督 立. ‧ 國. 學. 學校的管理並改善教師工作條件,以維護教師既有的權益。. 1992. 教師組織是指代表地方性、地區性和全國性各層級教師的 正式組織。. 朱輝章. 1998. 教師組織教師為維護權益而自願組成之自主性與長期性合 法組織。. 郭諭陵. 2007. ‧. Cooper. y. Nat. sit. 教師組織是由教師或其他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長期性職業. er. io. 團體。. 秦夢群. 2011. 教師為國家之公民,依照憲法具有一定程度之人民結社權 利,就教師之特定身份,也可依不同目的組織教育專業團 體或教師工會,以提升專業與維護權益。. 蔡金田. 2011. 教師組織乃是在為教師團體發聲,旨在維護教師權益與其 專業地位所組成的團體。. n. al. Ch. engchi. i Un. v.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此外,教師組織的出現,需要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環境的配合,才能蘊釀 成形與順利發展。也就是說,多元化的社會環境與民主化的政治氛圍,乃是教師 組織得以發展的重要憑藉;而教師專業自主意識的覺醒,和有力人士的倡導與鼓 吹,更是教師組織形成的要素;此外,教學環境與條件的變遷或惡化,也是促使 教師籌組專業組織的催化劑。若是缺乏這些背景因素,而欲組成規模龐大和組織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健全的教師組織,似乎不易贏得教師的普遍認同和熱忱參與(侯禎塘、王素琴, 1998)。因此,教師組織是代表教師維護本身的專業地位,以爭取教師權益、福 利的組織,有別於教師的學術研究組織。教師組織基本上應扮演兩個角色:一是 壓力團體角色,就是代表教師團體來爭取權益﹔另一個角色是專業自律的角色, 約束其成員,使成員符合專業倫理(蔡璧煌,1990)。. 二、教師組織的類型及策略 教師組織因其成立的目標、成員、功能的不同,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的教 師組織。根據 Ota(1985)的研究,將教師組織分為三種類型:. 政 治 大. (一)專業協會(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其特徵事成員具有專門的知識、自主. 立. 性、服務精神、組織訂有專業公約及入會標準。. ‧ 國. 學. (二)經濟組織(economic-unions):其目的在提高成員的福利,保障成員的經 濟利益。. ‧. (三)政治組織(political unions) :類似工會性質,以對立的立場來為成員爭權. y. Nat. io. sit. 益,具有政黨屬性之成分。. n. al. er. Burton 和 Thomason(1988)指出公共部門勞工組織的類別大致有(1)工會. Ch. i Un. v. (unions)取向(2)協商協會(bargaining associations)取向和(3)非協商協會. engchi. (nonbargaining organizations)取向三種(引自衛民,1998) ,如表 2-2 所示,並 分述如下: (一)工會取向: 工會主要功能為透過團體協商設定工作條件的有關規則,協助個別勞工處理 因執行前項規則所產生之爭議,並贊成罷工。持工會主義路線之教師組織,如「美 國教師聯盟」(AFT)與「日本教職員組合」(日教組)即屬此類型。 (二)協商協會取向: 協商協會與工會相同之處,在於亦是透過團體協商與雇主簽訂有關工作條件 的團體協約,但是協商協會比工會更注重政治行動和專業制裁(professional 13.

(26)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sanctions,例如列出雇主黑名單)以獲得工作條件方面更大的影響力。協商協會 比較不協助個別勞工解決爭議(因為公部門制度對個別勞工已有所保護),也比 較不贊成罷工,屬於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之複合體。協商協會不喜歡被稱為工會, 美國「全國教育協會」(NEA)與日本之「全日教聯」即是典型的協商協會。 (三)非協商協會取向: 非協商組織包括了專業(或職業)協會、公會,它們並不代表勞方與單一雇主 協商勞動條件,僅關心管轄權的含義和執業資格,不管薪資或工時;運用組織規 則來規範個別會員,在其專業地位穩定後即以權力的運作或政治的活動對其資源 進行專業壟斷及自我利益的增生,如律師公會、醫師公會等即屬此類。. 學. n. er. io. 非協商型. al. ‧. 協商型. 透過團體協商設定工作條件的有關規則。 注重政治行動和專業制裁。 不贊成罷工。. Nat. 工會型. 透過團體協商設定工作條件的有關規則。 協助個別勞工處理爭議。 贊成罷工。. Ch. engchi. i Un. 路線. 工會主義. y. 著重焦點. sit. 教師組織 類型. 立. ‧ 國. 表 2-2 教師組織之類型. 政 治 大. v. 不代表勞方與單一雇主協商勞動條件。 僅關心部份工作條件(例如管轄權的含義和執業資 格,不管薪資或工時)。 運用組織規則規範個別會員。 專業壟斷。. 工會與專業主 義之複合體. 專業主義. 資料來源:教師組織類別與功能,衛民,1998,高雄縣:高雄縣教師會電子季刊 第二期。取自:http://www.kcta.org.tw/%e5%ad%a3%e5%88%8a/第二 期/衛民.htm。. 三、教師組織之功能 有關教師組織的主要功能,Bloomer(1980)認為教師組織應有提昇成員 14.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地位、維護教師權益的功能。Guthrie(1982)指出教 師組織的功能包括:(一)提供會員之間知識與資訊的相互交流,進行專業之 教育研究; (二)透過知識的探討,激發教育的革新改進; (三)提供成員共同 感興趣的資訊、能力與倫理規準發展的場所。Jessup(1988)則認為教師組織 應具備改進組織成員不滿意的工作條件以及爭取及維持組織成員滿意的福利 兩項基本功能。 學者謝文全(1990)認為教師組織的功能有十,主要為: (一)制定專業規範與公約以約束成員,並發揮專業自主自律之專業精神。 (二)提供成員在職進修活動,以提高成員專業行為之水準。. 治 政 (三)從事教育研究及實驗工作,以促進教育事業的革新和發展。 大 立 (四)發行教育專業刊物,包括專書及個種期刊,報導教育相關訊息,以促進教 ‧ 國. 學. 育人員比此間之溝通與了解,並傳播新穎及效果良好之教材教法,以供教. sit. y. Nat. (五)提供成員休閒活動,促進教師身心健康。. ‧. 師參考。. io. 展的教育法案。. er. (六)團結教育人員成為壓力團體,遊說或建議政府立法部門通過有利於教育發. al. n. iv n C (七)透過各種方式為教師謀取福利,比如藉著運用教育專業談判以提高教師參 hengchi U 與教育決策的權力,並改善教師之待遇及其他工作環境。 (八)為教師提供服務,如就業安排、法律諮詢,為初任教師提供職前研習使其 認識新環境。 (九)促進學校與社區之相互了解與合作。 (十)支持由教師專業組織的人競選各種公職,以擴大教育的影響力。 黃旭鈞、楊益風(1996)則認為教師組織的功能有六: (一)透過各種方式替成員謀福利,包括工作環境的改善、薪資的提昇、增加教 師的工作保障等。 (二)從事教育問題的相關研究,促進教育的革新與發展。 15.

(28)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三)辦理各種在職進修活動,或提供各種諮詢服務。 (四)出版事業性的刊物,以報導會務,提供新知,促進成員交流,並作為與外 界溝通的橋樑。 (五)團結教育人員力量,形成壓力團體,以制衡或影響教育政策之制定。 學者衛民(1998)則從三個方向觀察教師組織功能: (一)教師組織是否能達到對於教師這些受薪者就業與勞動條件的保護作用,例 如對於其薪資與福利方面的保障或改進,工作環境的改善等。 (二)教師組織能否達到各種層次的參與功能,例如在學校階層的教師會參與學 校重要決策的制定,參與各種委員會或組織權利,地方教師會則參與縣(市). 治 政 教育政策方面的制定等等。 大 立 (三)教師組織是否能達成專業自律與服務的功能,例如教師本身專業水準的提 ‧ 國. 學. 升與改進,還有提供教師進修、福利、活動等各方面的服務. ‧. 吳清山(1996,2001)談到教師組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六項:. sit. y. Nat. (一)維護的功能:維護保障教師專業自主權,讓教師能夠安心教學。. io. er. (二)監督的功能:讓學校行政運作公開化、透明化,增進學校凝聚力。 (三)服務的功能:爲教師服務的組織,當教師遭遇困難或遭受冤屈時,主動協. n. al. ni Ch 助教師渡過難關。 U engchi. v. (四)研究的功能:從事各種教育問題研究,推動教師進修與研習,協助教師專 業成長。 (五)團結的功能:透過教師會交換教育訊息,結合集體的力量,爭取教師權益。 (六)協商的功能:透過教師會進行談判協商,締造學校行政與教師雙贏的局面。 學者舒緒緯(2003)的研究指出,台灣地區教師組織的功能有五: (一)協商的功能:針對教師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或其 他協商方式,爭取與保護個別或集體會員的權益。 (二)參與的功能:指參與學校決策組織或重要會議,以及參與學校人事的異 動,如教師的聘任及校長的遴選。同時對於地方或全國性的 16.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教育政策,亦可透過適當管道提出建議或形成壓力。 (三)服務的功能:主要是指提供會員聯誼性、福利性、知識性和關懷性的服務 ,或是教育新知的介紹和傳播。 (四)專業的功能:主要是提昇教師專業之相關事項,台灣教學條件的改善,教 學品質的提昇,學生學教權益的維護與家長和學生間的互動, 甚至教育規準的建立與評鑑。 (五)諮詢的功能:提供個人、地方、中央或其他機關團體,有關教育專業之訊 息或建議事項,尤其在教育政策的擬訂或推動時,教師組織 的諮詢功能更必須予以重視與發揮。. 治 政 蔡金田(2011)則認為教師組織的主要功能,在於保障教師權益、提升教師 大 立 素質、提供教師服務、擴展參與教育層面與層次、促成成員與成員之間,以及成 ‧ 國. 學. 員與團體間良好互動。. ‧ sit. y. Nat. io. 教師組織功能. 學者. n. al. er. 表 2-3 教師組織功能彙整表. Bloomer. 1980. Guthrie. 1982. Jessup. 1988. ◎. 謝文全. 1990. ◎. 黃旭鈞、楊益風. 1996. ◎. 衛民. 1998. ◎. 吳清山. 2001. ◎. 舒緒緯. 2003. 蔡金田. 2011. 年代. ni C h保護 參與 監督 U i e ◎ ngch ◎. v 服務. 專業. 協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7.

(30)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由以上各學者的看法,可歸納教師組織主要的功能如下: (一)保護功能:維護教師的尊嚴與權益,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保 障教師專業自主權等。 (二)參與功能:參與學校重要決策的制定,參與各種委員會或組織權利,並擴 大組織之影響力,引導政府的政策發展。 (三)專業功能:舉辦研習或研討會,以提升教師本身的專業水準,並對重大之 教育議題的進行研究,以促進教育的革新與發展。 (四)服務功能:提供會員聯誼性、福利性、知識性和關懷性的服務,並辦理教 育專業或法律層面的諮詢,以凝聚會員向心力。. 政 治 大. 立. 貳、工會組織. ‧ 國. 學. 一、工會組織之意涵. ‧. 工會(unions)是由勞動者為勞動條件之維持與改善以及經濟地位向上之目. y. Nat. io. sit. 的,依民主原則所組織的永久團體(黃越欽,1991),也是一群賴工資為生者為. n. al. er. 維持或促進他們的生活所組成的團體(衛民,1996),必須以勞工為本,以主動. Ch. i Un. v. 的態度、依法的行為和科學的精神,切實表達和維護勞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中國. engchi. 工會新聞,2009) 。英國勞工運動學者 Sidney and Beatricd Webb 在其所著「工會 運動史」(History of Trade Unionesm,1849)一書中認為:「工會係為維持勞動條 件或改善生活狀況為目的的永久團體」(取自莊慶文,2009)。而行政院勞委會 (1993)則將工會解釋為:一群依賴工資維生的人,為了維持及改善其生活條件 所組成的團體。綜上可知,組織工會的目的即以改善勞之勞動條件、維護勞工權 益、以及改善勞工生活為目標。. 二、工會組織的類型 工會的組織類型依《工會法》可分為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以及企業工會等三 18.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大類型,,茲分述如下(工會法,2010;陳怡如,2010;衛民、許繼峰,2011): (一)產業工會: 依《工會法》第 6 條定義,產業工會係指「結合相關產業內之勞工, 所組織之工會」。亦即同一產業,不論受雇者之職種或技術,只要生產同 項產品的勞工所組成的工會組織稱之,即「一個工廠、一個工會」的組織 原則。 (二)職業工會: 依《工會法》第 6 條定義,職業工會指「結合相關職業技能之勞工, 所組織之工會。」亦即同一職種、同一技術、同一行業、或從事相關聯技. 治 政 術性工作的工人所組成的工會組織稱之,即「一個職業、一個工會」的組 大 立 織原則,形成超越企業範圍的組織型態。 ‧ 國. 學. (三)企業工會:. ‧. 依《工會法》第 6 條定義,企業工會係指「結合同一廠場、同一事業. sit. y. Nat. 單位、依公司法所定具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企業,或依金融控股公司法所. io. er. 定金融控股公司與子公司內之勞工,所組織之工會。」亦即以同一企業範 圍內以勞工為組成對象之工會稱之。又依《工會法》第 7 條規定,企業工. n. al. ni Ch 會其勞工應加入工會(強迫入會) 。 U engchi. v. 此外,依《工會法》第 8 條: 「工會得依需要籌組聯合組織」 ,即一定地區內 同類型產業別或同類型職業別的工會可以組成聯合組織,稱為「產(職)業工會 聯合會」 ;一定地區內某類型的產業工會與職業工會亦可組成聯合組織,稱為「綜 合性工會聯合」,或稱「總工會」(衛民、許繼峰,2011)。. 三、工會組織的功能 有關工會的基本功能,根據英國勞資關係學者 Michael Salamon 的說法,工 會有經濟制約(economic regulation)、工作制約(job regulation)、社會改革 (socialchange) 、會員服務(member services) ,自我實現(self-fulfillment)等五 19.

(32)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種主要功能,而能夠執行這五種功能是因為工會擁有權力(right),而權力來自 於勞工力量的集結,所以力量的集結又可視工會的第六種功能(衛民、許繼峰, 1999)。以下分別就此六項功能分別說明: (一)權力:工會運用集體力量保護個別勞工,是權力運作的中間人,因此工會 權力的大小決定了它是否可成功的發揮其功能。 (二)經濟制約:維護會員經濟利益,透過與雇者的協商,為會員爭取最好的工 資與雇用條件,此為工資和會員就業的最大化。 (三)工作制約:工會代表會員去制約雇主管理權力,與雇主建立共同的勞動規 範,一方面保護會員免受雇主單方面的壓制,另一方面亦保護. 治 政 會員參與決策。 大 立 (四)社會改革:工會表達會員的社會凝聚、期待或政治意識型態,促進社會的 ‧ 國. 學. 改革。. ‧. (五)會員服務:工會對會員提供的各種服務或利益,一方面可減少會員對雇主. sit. y. Nat. 的依賴,另一方面也有力於招收新會員。. io. er. (六)自我實現:工會提供了一種新機制,讓會員在工作之外有所發揮,協助會 員參與決策過程,包括工會內部的管理和集體協商,以促進會. n. al. Ch 員自我實現。. engchi. i Un. v. 藍科正(1992)則認為,工會主要可分為經濟性、社會性與政治性三個層面 之功能。 (一)經濟性功能:包括提高生產、改善產品品質、提昇勞動條件、勞資爭議和 締結團體協約等。 (二)社會性功能:包括會員間的互動、教育訓練等活動,透過勞動所得的提高 改善所得分配,爭取工作環境條件的改善,提昇生活品質、 維護工作權等。 (三)政治性功能:工會本身的運作就是政治,工會的組織體系與功能又與法令 政策密切相關功能發揮政治影響力的唯一基礎。 20.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陳繼盛(1994)亦將工會之功能分成經濟性功能、社會性功能及政治性功能 三方面,其敘述如下: (一)經濟性功能:勞動者工會組織乃以勞動者之團結權為基礎,其主要目的在 於維持或調整勞動者之勞動條件而為繼續性之組織體,因此 工會基本上為經濟性之永久組織,即以維護其會員經濟利益 為主要任務,此即為工會之經濟性功能。 (二)社會性功能:工會為社會中之團體,為工會成員組成之勞動者群體,又為 社會多數者,勞動者對於社會有絕對的影響。有良好教育的 勞動者將成為社會安定力量,因此工會對其會員之教育訓練,. 治 政 不僅限於爭取權益,更進一步給予其會員社會責任之教育, 大 立 則其對社會之功用必為極大,此乃工會可行之社會性功能。 ‧ 國. 學. (三)政治性功能:在民主國家對於人民之參政權均受到憲法上之保障而亦以平. ‧. 等原則實現民主的理想,勞動者在經濟地位上雖不比資本家,. sit. y. Nat. 但其人數眾多,在民主政治之運作過程中應有影響政治之力. io. er. 量,因此工會與政治的關係如何把握亦是工會領袖者相當重 要的課題,而國家的工會政策也將有相當的影響。. al. n. iv n C 陳武雄(1996)則以實務性之角度對工會之功能提出看法,他認為認為工會 hengchi U 應發揮之功能如下: (一)反應的功能-表達勞工心聲: 工會是代表勞工朋友的結合體,勞工可憑藉工會向雇主表達其意見, 尤可透過工會向政府吐露其心聲;如此,勞工的問題必能獲得重視,勞工 的困難也才能贏得關懷。 (二)溝通的功能-建立勞資共識: 工會既能扮演勞資雙方中介的角色,必能發揮溝通的功能,當勞資之 間利害關係發生衝突,或意見未能交流時,經由工會居中協調折衷,必能 建立勞資共識,化誤解為諒解,有時亦可協助雇主渡過難關。 21.

(34)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三)服務的功能-爭取勞工福利: 工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能服務會員,為會員爭取福利,促使會員經 由參與的體驗,深深感受到參加工會確實比不參加更好,如此,必能讓勞 工朋友以參與工會為榮,爭相嚮往。 (四)教育的功能-增進勞工知能: 教育不但可變化個人氣質,尤可充實生活內涵,如能透過工會加強辦 理勞工教育,則必能讓勞工朋友熟悉有關法令,增廣社會見聞,培養理性 認知,建立工會意識,而強化工會的凝聚力與會員的歸屬感。 (五)激勵的功能-鼓勵勞工進取:. 治 政 競爭是進步的動力,勞工朋友參與工會各項活動,彼此相互觀摩、比 大 立 較、歷練、學習,由於「榮譽感」與「成就感」的驅使,必能激發個人更 ‧ 國. 學. 加積極進取,力爭上游。. ‧. (六)保護的功能-維護勞工權益:. sit. y. Nat. 勞工一般常被視為必須關懷的一群,勞工的權益端賴透過法律的途徑. io. er. 予以保障,當勞工合法的權益受損時,由於個人的力量有限,常需經由工 會發揮集體交涉的功能,與雇主協商或向政府陳述較能有效達到目的;因. al. n. iv n C 此,工會對於維護勞工權益應具有積極的保護作用。 hengchi U (七)調處的功能—紓解勞資爭議:. 當勞資之間發生糾紛爭議時,工會應為主要的調處機構,因為團體協 約的締結、勞資會議代表之選派、以及罷工權的行使等,均需透過工會始 能為之。依據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勞資爭議的事項計分權利事項與調整 事項,其中尤其是調整事項的爭議更有賴工會運用整體力量與雇者談判, 始能克竟事功,所以,工會對於抒解勞資爭議負擔有著重要的調處任務。 (八)社會的功能-調和社會關係: 勞工組織工會,由於活動形態的擴展,使人群關係日趨密切;在社會 的互動過程中透過彼此意見的交換,觀念的溝通,奠定了社會各階層和諧 22.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協調,相輔相成的基礎,對於祥和樂利的社會,提供了無形的支持力量。 (九)政治的功能-培養政治參與: 工會的運作,由於活動方式的自由民主,養成了民主生活的優良習性, 訓練了四權行使的政治素養。工會可經由勞工身分之代表參加立法院會議 達到立法的功能;工會亦可推派代表參加國家行政機關(如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直接參與行政權的行使。 (十)經濟的功能-促進經濟發展: 工會發揮經濟功能的主要方法是憑藉締結團體協約及進行集體交涉 的管道。而團體協約的主要內容係包括有關勞動條件、勞工福利、安全衛. 治 政 生、勞資爭議等重要勞資關係的規定,這些不但直接嘉惠勞工經濟利益, 大 立 間接更可藉以提高工作效能,協助促進經濟發展。 ‧ 國. 學. 教師團體則認為,工會的功能有三(台北市教師會,2011):. sit. y. Nat. 條件。. ‧. 一、維護會員經濟利益,透過與雇主在團體協約的協商架構中,爭取最好的工作. io. er. 二、工會也努力提供各種福利和服務,例如疾病、失能、死亡補助等。財務充裕 的工會,甚至提供會員托兒服務、教育訓練、娛樂健身場所。. al. n. iv n C 三、結合會員力量獲得權力,扮演壓力團體角色,去保護、支持個別會員,是工 hengchi U 會長久不變的核心功能。 我國《工會法》第一條,說明工會法訂定的目的在於促進勞工團結,提升勞 工地位及改善勞工生活;而同法第五條則明訂工會之任務如下: (一)團體協約之締結、修改或廢止。 (二)勞資爭議之處理。 (三)勞動條件、勞工安全衛生及會員福利事項之促進。 (四)勞工政策與法令之制(訂)定及修正之推動。 (五)勞工教育之舉辦。 (六)會員就業之協助。 23.

(36)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七)會員康樂事項之舉辦。 (八)工會或會員糾紛事件之調處。 (九)依法令從事事業之舉辦。 (十)勞工家庭生計之調查及勞工統計之編製。 (十一)其他合於第一條宗旨及法律規定之事項。. 表 2-4 工會組織功能彙整表 工會功能. 年代. 衛民、許繼峰. 1999. 藍科正. 1992. 陳繼盛. 1994. ◎. ◎. ◎. 1996. ◎. ◎. ◎. 2011. ◎. ◎. 教師團體. 社會. 政治. 服務. 保護. 教育. ◎. ◎. ◎. ◎. ◎. ◎. ◎. ◎. ◎. ◎ ◎ 治 政 大 ◎ ◎. ‧. ‧ 國. 陳武雄. 立. 經濟. 學. 學者.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sit. y. Nat. al. n. 要功能有四:. er. io. 根據上述國內外學者以及《工會法》對工會功能之分析,可歸納出工會的主. Ch. engchi. i Un. v. (一)經濟保護功能:在勞資爭議中,由於彼此的資源不均等,個別的勞方或受 雇者往往居於弱勢,但透過工會組織,則可平衡勞資雙方 資源的不對等,並經由團體協商,獲致穩定與更高的薪資、 退休金或其它物質性利益,並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與環 境。 (二)社會穩定功能:經由工會對勞工權益與勞動條件的維護,使受雇者生活條 件得以維持,而人民生活條件的滿足,則是社會安定主要 的因素;再藉由工會與社會的互動,經由意見的交換、觀 念的溝通,協調社會各階層間的意見,抒解階級對立的壓 24.

(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力。 (三)政治參與功能:受雇者於社會人口比例中佔有相對多數,也成為民主政治 運作中各政黨與政治人物爭相籠絡的對象,具有影響政治 之力量。因此工會可藉由政治的參與與遊說,影響國家勞 動政策與施政方向,但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應注意本身 的自主性,勿淪為特定政治團體的傳聲筒。 (四)服務功能:工會可提供會員聯誼性、福利性、教育性、康樂性和關懷性的 服務,如聯誼活動、教育訓練、法律諮詢等。對內可強化工會 的向心力與會員的歸屬感,對外則吸引更多新會員的認同與加 入。. ‧ 國. 學. 參、小結. 立. 政 治 大. ‧. 教師組織的功能主要有保護功能、參與功能、專業功能與服務功能等四項;. sit. y. Nat. 而工會則提供經濟保護、社會穩定、政治參與以及服務等四大功能。一般教師組. io. er. 織著眼於專業性與自主性的提升,而工會組織則強調透過團體協商或壓力策略來 維護會員的權益。當二者結合時,教師工會於焉誕生,而教師工會的發展路線就. al. n. iv n C 取決於保護特性(工會主義)與專業特性(專業主義)間之拔河,相關的論述, hengchi U 將於第三節中予以探討。. 25.

(38) 桃園縣教師工會會員路線傾向與組織認同度關係之研究. 第二節. 我國教師組織之演進. 我國的教師組織,可分為幾大類別(高義展,1998):第一類是以學術為導 向的團體,如心理學會、政治學會、行政學會、輔導學會、測驗學會、中國教育 學會、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第二類是為達特定目的而成立的團體,如基層教師 協會;第三類則著眼於各級各類教師工作條件的改善、各項權益的保障、福利的 增進,並以整體教育改革為目標的團體,如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教師人權促進 會,以及各級教師(工)會。其中又以第三類之教師組織對教育的影響最為深遠, 而此類之教師組織又可粗分為教育會體系與教師(工)會體系兩大類,本研究即以 此二類教師組織為探究對象。.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壹、教育會體系. ‧. 我國早在 1900 年(民國前 11 年)即有民間組成教育會組織,至 1906 年(民. sit. y. Nat. 國前 5 年)頒訂《教育會法》 ,教育會成為官制組織(吳清山,1997) ,大陸各省. io. er. 開始設立教育會,其成立宗旨在研究地方教育問題、提供教育改進方案、以及辦 理教育事業等,其組織成員則包含教育行政人員、學校教職員、以及社教人員等. n. al. i Ch (楊國賜,1990、衛民,1996、何其蔚,2012) 。U n engchi. v. 而台灣省教育會則遲至於 1946 年(民國 35 年)成立,其後台北市及高雄市 因分別改制為院轄市之故,於 1967 年及 1977 年,相繼成立台北市教育會及高雄 市教育會。而至 1987 年,台灣省與北、高兩市的教育會,共同籌組「中華民國 全國教育會」(郭丁熒,2001、郭諭陵,2007)。 教育會的法律地位,根據《教育會法》第 17 條,教育會為法人。其成立宗 旨依《教育會法》第 1 條訂為「以研究教育事業,發展地方教育,並協助政府推 行教育政令為宗旨。」該會的功能有四:1、謀取教師福利,提供教師服務;2、 提高教師地位,保障教師權益;3、推動教育研究,促進教育發展;4、提供社會 服務,增進國際文化交流(劉春榮,1997)。 26.

(3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從教育會的宗旨與功能而言,教育會本質上應屬專業主義路線,但理監事均 為校長或政府官員,具備濃厚的官方色彩,被譏諷為「校長和長官的俱樂部」, 且具有協助政府推行教育政令的宗旨,對於保障教師權益功能之發揮有限,未能 全然受到教師的信賴與支持(吳清山,1997),又因教育會淪為協助政府推行政 令的角色(朱輝章,1998),基層教師少有機會參與教育會會務或活動,更少有 站在教師立場為教師爭取福利的捍衛行動或言論(李佳佩,2007),故對於教育 事務及教師的影響力日趨薄弱。. 貳、教師(工)會體系. 立. 政 治 大. 一、教師人權促進會(教權會). ‧ 國. 學. 由於全國教育會對教師保護功能弱化,石文傑、李勤岸、盧思岳等人於 1987. ‧. 年 8 月 23 日,於台北成立「教師人權促進會」 ,由師大教育系教授林玉体擔任會. sit. y. Nat. 長,發表〈教師人權宣言〉 ,以「推動教育改革、保障教師權益,維護教師尊嚴,. io. er. 尊重學術自由」為成立的宗旨(曹郁芬,1988)。依據其宗旨,其希望發揮的功 能有:1、維護教師人權,包括保障教師權益及維護教師尊嚴;2、促進教育改革,. al. n. iv n C 包括反對政治干預教育、堅持教育中立化、爭取更新課程、廢除課程標準、充實 hengchi U. 教育經費、降低班級人數等;3、促進校園民主化;4、尊重學術自由;5、提升 教育品質(教師人權促進會,1988)。 教師人權促進會採取較為激烈的工會主義路線,恢復遭受政治侵害的教育體 質,為台灣的教師人權運動的先聲。但當時教師社會地位高於其他行業,且普遍 缺乏對社會運動的認識,教師人權促進會前衛與激進的訴求在此時空背景下,無 法受到廣泛的支持與認同,故參與的會員並不多,及至 1995 年 8 月 9 日《教師 法》的公佈實施,「教師會」始逐步取代「教權會」角色功能。教權會法律地位 只能在一般人民團體內,登記為普通社團。在當時為體制外之教師組織,朝工會 取向邁進(郭諭陵,2007)。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combined the concepts of service science, orienteering probl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genetic algorithms to design the feeder bus route.. I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