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情緒管理之理論與研究

本節主要就相關文獻之探討解析教師情緒管理意義及相關理論,並將 學者所做相關研究作一歸納統整分析。本文首先闡明情緒的解釋面向及意 義;然後探討教師情緒管理內涵,包含:教師情緒管理的界定面向及意義、

重要性以及理論,進而界定本研究所探討有關教師情緒管理的意義與層 面;最後分析教師情緒管理的測量以及歸納整理教師情緒管理相關研究。

壹、情緒的解釋面向及意義

一、 情緒的解釋面向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也是一種個別的經驗,而且大部份 學者對情緒的看法及強調的重點也隨著觀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為情 緒下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準確意義並不容易。

在歸納整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及論著中,可發現其對「情緒」之解釋 方式有著不同的出發點,並可歸納出以下四大面向,茲分述如下:

(一)情緒是個體受外在或內在刺激所引起的

該解釋方式指個體的情緒之激發係導因於外在或內在刺激,茲將相關 學者的定義說明如下:

張春興(1996)認為情緒是指個體受到某種刺激時,所產生的一種身 心激動狀態;然而,此狀態雖為個體本身所能體驗,但不易為其所控制,

因而對個體行為具有干擾或促動作用,並導致其生理與行為產生變化,故 對生活極具影響作用。

Plutchik(1994)認為情緒是一連串複雜而連續反應的事件,始於某 些刺激情境,後面則跟隨著一系列的認知評估、主觀感覺、自律系統和神 經系統的喚起以及激發行為的反應,而這些行為是由引發複雜且連續過程 之刺激所造成的結果。

(二)情緒伴隨生理反應變化及因應行為的產生

此詮釋方式認為情緒的發生係隨著生理反應變化及因應行為,茲將相 關學者的定義說明如下:

P. R. Kleinginna 和 A. M. Kleinginna(1981)融合各界觀點,認 為情緒是一種複雜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受到神經系統 和荷爾蒙系統的調節,它會產生四種作用:1.引起感情經驗(例如:警覺、

愉悅或不快樂等情感);2.產生認知歷程(例如:和情緒有關的知覺作用、

評價與分類工作)3. 活化一般的生理適應為警覺狀態4.導致表達的、目 標導向的及適應的行為。

R. S. Lazarus 和 B. N. Lazarus(1994)認為情緒是牽涉到我們心 靈和身體的複雜反應,這些反應包括:想要採取行動之主觀心理狀態的衝 動,以及身體的重大變化。在這些變化中,有些是為了準備及持續因應行 動,有些是向對方傳達我們目前的感受,有些則是希望別人相信我們目前 的感受(李素卿譯,2002)。

(三)情緒是個體透過認知評估而產生的主觀心理感受

該解釋角度係指個體對引發情緒的事件或刺激情境所作的了解與評 斷,茲將相關學者的定義說明如下:

王淑俐(1995)指出情緒是一種內在不安的反應,當個體在接收某種 刺激後,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感受及生理變化,此種身心感受係屬於意識層 面的情意部分,當個體感受相當強烈時,會因此採取外在的行動(但不一

定全部都會促使採取行動)。

黃德祥(1996)指出情緒是個體對內外環境的生理激起、感覺、認知、

反應或感受的主觀感覺與個別經驗,個體有情緒反應才會有喜怒哀樂的感 受。

理情治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的提出者 Ellis(1998)

特別強調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之間的關連,認為人的情緒根源於其信 念、評價、解釋,以及對生活情境的反應。因此,個體之所產生的負向情 緒感受及不合理的行為,皆是因為許多不合理、不合邏輯或和事實不符合 的非理性信念,故主張改變認知,將引發負面情緒的非理性信念轉換為合 理、成熟的信念,以減少困擾情緒發生的頻率,使個人的情緒更穩定,做 事更有效率。

(四)情緒是多元綜合的面向

此種看法係匯集前述觀點而成,茲將相關學者的定義說明如下:

蔡秀玲與楊智馨(1999)認為情緒一定由外在刺激或內心身體狀況所 引起讓個體自覺的心理狀態,並在生理、心理、認知與行為四個層面都會 有所反應,而且反應的方式因人而異,故情緒具備三個主要特性:(1)

情緒是由刺激引發的,情緒不會無緣無故產生,必需有引發的刺激(2)

情緒是主觀的經驗,同樣的刺激事件,對每個人引發的情緒皆不同(3)

情緒具可變性,情緒非固定不變,隨著個人身心成長與發展,對情境知覺 能力,及個人的經驗與應變行為而改變。

葉重新(2000)認為情緒係指個體在受到某種刺激之後,所產生的心 理狀態,包括生理上的激動、認知上的感受以及表現出來的行為。每一個 人都有情緒的經驗,並以情緒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深深影響個人 的日常生活。

Goleman(1995)在所著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中,從 多重角度指出情緒是指個體感覺、獨特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及相關

的外在行為傾向(張美惠譯,1996)。可見情緒所涵蓋的層面不只是精神 層面而已,其所影響的也不只是個人感受的問題,還影響認知思考、行為 表現。

綜觀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情緒所下的定義,有關情緒的意涵,大致可作 下列四個現象說明之:

1.主觀感受

情緒是一種複雜不安的狀態,更是個體主觀的感覺或經驗,當個體受 到刺激時,所產生的主觀意識和知覺,屬於情意部份,是一種認知知覺的 狀態,所以個體可以感受到情緒強度的大小、正負向情緒、時間的長短、

內容的簡繁、立即或持續等有無預警的自我感受,並會干擾正進行的活 動,而且這些心理感受是無法客觀觀察的,非外顯的,是藏於每個人心中。

2.生理反應

情緒的生理反應主要受到中樞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系統的影響,因而 產生神經、肌肉、內臟、呼吸、心跳等身體上的變化;亦即,當我們覺察 或經驗某種情緒時,身體自然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害怕時,呼吸和心跳 會加快、血壓上升、副腎上腺分泌增加、血糖上升、手腳發抖、口乾舌燥 或臉色蒼白等。

3.認知評估

情緒與認知兩著關係密切,包含認知評估及意識經驗,即情緒是由認 知而產生的,當刺激事件輸入後,經由快速的認知評價,隨即產生內在的 心理感受、生理變化以及行為衝動。因此,情緒是個體對於引發情緒的事 件或刺激情境等的了解、解釋與判斷。

4.行為變化

當情緒產生時,可引發外顯的行為改變,包括個體的表情、姿態、行 動、語言表達等語文與非語文行為,其中語言或文字是最常見表達自己感 受或心情的方式,例如:使用情緒字彙(我很生氣、高興及失望等)。

二、情緒的意義

根據上述情緒意涵的說明,可知「情緒」是在人我互動關係中,個體 受到外在或內在刺激之有關情緒事件或情緒情境,並經主觀的認知或感受 後,所引發的一種反應狀態,牽涉到心理與生理層面的複雜感受,並表現 在上述已討論過的四大多重層面(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個體不同生理變 化結果、認知評估歷程、一種行為衝動與外顯行為),彼此交互作用而成。

貳、教師情緒管理的內涵

一、情緒管理的界定面向及意義

「情緒管理」一詞源自於「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應用。至於「情緒管理」的相關概念,在 Mayer 與 Salovey 於初期(1990)

與後期(1997)分別提出情緒智力理論以及 Goleman《EQ》(1995)與《EQ

Ⅱ:工作 EQ》(1998)相關書籍的推波助瀾下,立刻引發社會各界廣泛 的迴響,受到舉世注目,儼然成為二十一世紀初的研究風潮。

(一)情緒管理的界定面向

關於情緒管理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專家學者均有各種不同的看法與界 定,研究者蒐集並整理與情緒管理相關的意義,發現與情緒管理相近的名 詞包括: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EQ)、情緒調適(emotional adjustment)或情緒調整(emotional regulation),但在本研究中即以「情緒管理」總概括之;茲將國內外學 者對於情緒管理有關文獻的解釋與意義,依注重的面向分述如下幾大類:

1.感受觀

強調感受觀的情緒智力觀點,認為情緒智力是一種可使人們有適當的 感覺和慾望的智力,包括:情感智慧(affectional intelligence)、心 情智慧(mood intelligence)和激勵智慧(motivational intelligence)

(De Beauport & Diaz,1996)。

Mayer和Gaschke(1988)提出「後設心情經驗」(meta-mood

experience),認為此種經驗是指個體對於心情經驗(快樂、生氣、害怕、

傷心)的監控、評鑑與處理的認知。「監控的認知」包括對自己心情的清 晰度、強度及持久度的知識;「評鑑的知識」包括對目前心情狀態的接受 評估;「處理認知」則包括嘗試去改變自己的心情。

Dryden和Gordon(1996)認為情緒管理即辨別不切實的想法和要求,

找出心緒紛擾的根源,進而抗拒與駁斥它們,並以更積極的感受和行為取 而代之(何灣嵐譯,1997)。

2.學習觀

採學習觀的情緒管理觀點,相信情緒管理是可以發展與教育的,茲將 相關定義列舉如下:

馮朝霖(1997)認為情緒智力並非先天性或遺傳所決定的生活能力,

而是個體後天受環境影響與學習的結果,涉及各種人際關係,包括了解別 人情緒與處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所以情緒智力首先展現在個人的自我關係 上,包括:自覺、自在、自得以及自愛等自我關係,並顯現在與外在生活 世界的情意互動上,是一種外顯作用,包括:共感、聯結、惜物以及愛人 等作用。

Mckay 和 Dinkmeyer 認為情緒智力就是學習控制不悅情緒的方法,因 為強烈的負面情緒所產生的憂慮會引人走向失敗之路,個體可以選擇自己 想要的感覺,自己的情緒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並從事有效的情緒表達,使

Mckay 和 Dinkmeyer 認為情緒智力就是學習控制不悅情緒的方法,因 為強烈的負面情緒所產生的憂慮會引人走向失敗之路,個體可以選擇自己 想要的感覺,自己的情緒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並從事有效的情緒表達,使